外國文學
詭異為何誘人?| 愛倫·坡誕辰215周年

愛倫·坡不僅書寫荒郊野外古堡中的故事,也捕捉到了都市中的詭異怪誕,引發(fā)當代讀者共鳴。

愛爾蘭作家保羅·林奇憑《先知之歌》獲2023布克獎

以反烏托邦的愛爾蘭為背景,作者呈現(xiàn)的是人類深層危機。

從“徐英洞”到《狂飆》,隨房價波動的人情和人心

當人的居所開始分化,人們的情感如何改變?拆除掉房屋之后,人心又寄托于何處呢??

熱愛童話與跑腿兒的文學靈魂 | 卡爾維諾誕辰百年

帶著一個物件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跑腿兒”最適合展示他天賦的行動。

薩爾曼·魯西迪出版回憶錄講述遇襲經(jīng)歷,J.K.羅琳母校開設魔法與神秘學碩士學位 | 文化周報

魯西迪說,《刀》是一本他必須要寫的書,是對發(fā)生的一切負責的方式,也是用藝術回應暴力的方式。

2023傅雷翻譯出版獎公布10部入圍作品,80、90后譯者占八成

參選作品除了名著,也有越來越多當代作品。

新晉諾獎得主約恩·福瑟:這十年早已“做好了獲獎的準備”

十多年來,福瑟一直被視作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2014年,他告訴《衛(wèi)報》,雖然希望自己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也對這份期望帶來的負擔持謹慎態(tài)度。

當代易卜生,國民度超高:眾說紛紜約恩·福瑟

中文譯者之一李澍波認為,福瑟今年獲諾獎是因為他沒有更強的競爭對手。

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獲2023諾貝爾文學獎,更多中譯本即將問世

在中文世界,約恩·福瑟的劇作選集《有人將至》《秋之夢》曾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譯介出版,世紀文景和譯林出版社之后將推出他的其他作品。

步履不停為哪般?弗吉尼亞·伍爾夫的“走路課”

在這個假期里,你是否也有行走的體驗?在行走的過程里,你又在思考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