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津巴布韋作家諾維爾莉特:絕望不可避免,我們得想要變好才有望走得更遠

布拉瓦約談了談穆加貝下臺后的津巴布韋,以及她的新作是如何從奧威爾的《動物莊園》汲取靈感的。

“平民間諜”的一生:勒卡雷書信集將出版

通過這本書信集,讀者們將會看到“有史以來對這位偉大作家最為詳盡的刻畫”。

抄襲了,之后呢?一次文學抄襲事件里的判定、生態(tài)與人

林培源的道歉信激起了更大的聲浪,許多人不滿其言辭里對抄襲的“開脫”。關于抄襲事件的討論仍在進行中,我們試圖通過本文厘清本次事件帶出的幾個關鍵問題。

小說家凱倫·福勒:入圍布克獎不如和厄休拉·勒古恩共進午餐

2014年布克獎提名作家凱倫·喬伊·福勒談及圍繞刺殺林肯兇手之家展開的新作、她寫科幻小說的“黑歷史”及個人的絕望情緒。

珍珠港事件后,在美國的日裔作家是如何生活和創(chuàng)作下去的?

森敏雄是第一位在美國發(fā)表虛構作品的日裔作家,但他的處女作《橫濱,加州》的發(fā)表過程并非一帆風順。

英作家弗朗西斯·斯布福德:文化要求我們消除負罪感,但內疚是一種必要的情感

“哪怕是最自大的小說家,他們能想出的最好辦法也無非是現(xiàn)實的廉價替代品?!?/p>

加拿大作家希拉·赫蒂:女性的作品在待遇上依舊不同于男性

在頗具爭議的第二部小說《母性》后,希拉·赫蒂讓父親成為了新作《純色》的焦點。她坦誠地談到了悲傷以及為何決定不要孩子。

學者朱振武談諾貝爾文學獎百年變遷:“許多作家陶醉舊事不問世事,能獲諾獎?”

朱振武分析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語種和國籍之后認為,瑞典文學院的評獎也許并非完全沒有企圖,不是任何方向都沒有的分配。

從蘋果店員到科斯塔小說獎得主

這位倫敦作家談了談處女作《開放水域》的成功、男子氣概的窘境以及他認為自己的作品不應與薩莉·魯尼被放在一起比較的原因。

費蘭特評電影版《暗處的女兒》:在電影將書從我心中抹去的那一刻,我成為了觀眾

瑪吉·吉倫哈爾執(zhí)導的《暗處的女兒》已經(jīng)登陸流媒體平臺,原著作者埃萊娜·費蘭特談了談她將改編權交給吉倫哈爾的原因,好的小說影像化應該是怎樣的,以及為何奧利維亞·科爾曼是這個影像故事的真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