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專訪】導(dǎo)演周浩:社會正發(fā)生劇烈的變化,但人們對世界的觀察卻非常缺失

短劇掌握流量密碼,這就像 “奶頭樂”,充分利用了人性弱點。而紀錄片作為方法,仍然存在價值。

建筑師馬巖松:建筑不僅由權(quán)力和資本決定,也需要公眾的探討

“建筑這件事非常人文,需要各種聲音去參與?!?/p>

《搖搖晃晃的人間》導(dǎo)演范儉:余秀華嫌棄我文筆不好

范儉說,讀《寫作的女人危險》可以理解余秀華的種種選擇,讀到波伏瓦《第二性》的反應(yīng)是“大受震撼”。

避開熱門檔,百萬即勝利,院線紀錄片的危與機

面對發(fā)行的阻力和觀影習(xí)慣變化的觀眾,小眾院線紀錄片還需要另辟蹊徑,尋找屬于自己的受眾,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比爾·蓋茨明年出版回憶錄,魯西迪遇刺將拍紀錄片 | 文化周報

比爾·蓋茨說:“在這本書里,你會看到很多人的故事,他們相信我、推動我成長,幫助我把那些‘怪癖’轉(zhuǎn)化為‘力量’?!?/p>

【專訪】從《黑箱》到《裸泳》,治愈伊藤詩織的是行動而非時間

《裸泳》并非是“迎接新生”的童話故事,更像是一個人學(xué)著如何在游泳時呼吸,而生活總是好一點又壞一點。

謀篇布局2024,愛騰優(yōu)芒B再燃紀錄片戰(zhàn)火

你擁我擠,市場又一次熱鬧了起來。

動物學(xué)家珍·古道爾紀錄片上線:“我從來沒有真正地迷失過方向”

古道爾博士酷愛自然,也目睹了人類破壞環(huán)境所造成的危險、不公、物欲、種族屠殺。她提出自己對這些危險的獨到見解,并高度贊揚了為地球新生而奮斗的人們。這些人就是她所說的“希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