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跨國公司業(yè)績分化:日產、大眾下調銷量目標,奔馳和通用等上調全年盈利水平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跨國公司業(yè)績分化:日產、大眾下調銷量目標,奔馳和通用等上調全年盈利水平

在華業(yè)務發(fā)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各大跨國汽車公司的整體業(yè)績表現和預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跨國汽車公司陸續(xù)公布第二季度業(yè)績及銷量報告。日產汽車第二季度利潤同比漲幅最高達124%,但在華銷量低迷同比下跌46%。受中國汽車銷售行業(yè)激烈競爭的沖擊,日產、大眾下調銷量目標。作為對比,在中國市場同期銷量有所提升的奔馳和通用等品牌業(yè)績超預期,上調全年盈利水平。

由于銷量嚴重下滑日產汽車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預期從最初的113萬輛下調至80萬輛,較去年同比下跌23%。外媒Automotive News報道,日產將考慮從中國出口汽車,以消化在華產能。首席執(zhí)行官內田誠坦,盡管公司尚未做出決定但日產必須考慮采取新措施支撐在華業(yè)務。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日產汽車在北美、日本、歐洲地區(qū)實現訂單增長但無法彌補在中國市場丟失的巨額銷量。全球零售銷量同比下降3.7%內田誠將原因歸納為受到中國市場價格戰(zhàn)和電動汽車需求增長的影響在他看來,中國本土品牌推出大量電動汽車產品先發(fā)制人搶占市場。內田誠承認市場形勢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要在中國恢復業(yè)績并不容易?!?/span>

今年上半年三大日系品牌在華銷量集體下滑。1至6月,豐田售出87.94萬輛,同比下降2.8%;本田售出 52.97萬輛,同比下降22%;日產則售出35.85萬輛,同比下降24.4%。降幅最大的日產拉響轉型警報,7月份推出Ariya純電動跨界車和啟辰品牌旗下V-Online插電式汽車。

同樣因為中國市場表現不佳而調整預期的還有大眾汽車,該公司將銷售目標從之前的950萬輛下調至保底900萬輛通過提高價格和削減成本來改善下半年的財務狀況。盡管下調銷量目標,但大眾汽車2023年的財務預期仍保持不變。

今年上半年大眾集團電動汽車銷量達32.2萬輛,但在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僅賣出6.24萬輛眼下,大眾汽車正在調整戰(zhàn)略以保住電氣化進程中的市場地位,增資小鵬汽車開發(fā)面向中國消費者的電動汽車便是策略之一。汽車行業(yè)分析師梅松林向界面新聞表示,大眾希望通過入股小鵬觀察了解造車新勢力的優(yōu)勢,以跟上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變化。

奔馳第二季度實現銷售額382.4億歐元,超出市場預期;凈利潤為36.4億歐元,同比增長14%。得益于顯著改善的供應鏈奔馳第二季度汽車銷量增長6%,歐洲、亞洲和北美地區(qū)均出現增長。路透社指出,相較量產汽車品牌,奔馳、寶馬保時捷等豪華汽車公司能夠通過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以應對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漲問題。

奔馳首席財務官周四稱,將繼續(xù)提高價格,但會更加“小心”因為過高的價格也會遲滯消費者選購的步伐。此前,2023款奔馳G 500于國內上市,官方指導價格為189.9萬元,2022款上漲7000元。全新一代E級車型將于今年10月開售,海外市場售價或將上調8500歐元。

基于銷售回報率和現金流的提升,奔馳上調了全年盈利預期。預計2023年的息稅前利潤將與去年的205億歐元持平,此前預計略有下降。

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車凈利潤26億美元,同比漲超50%。鑒于本季度強勁表現,通用汽車同樣大幅上調財務預期,預計全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120億美元至140億美元之間。

與此同時通用持續(xù)加注電動化產品。此前,通用投資7.92億美元與LG電子和LG新能源合作降低電池成本,雪佛蘭、別克、凱迪拉克、GMC、BrightDrop各大品牌也密集推出奧特能電動車型,以覆蓋細分市場。通用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Mary Barra稱,公司不斷降本增效,將投入放在電動車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

在競爭對手通用汽車上調年度預期后,福特汽車將全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預期范圍上調至110120億美元,但預計電動汽車業(yè)務的虧損額度將會在今年進一步擴大。

財報顯示,福特汽車今年二季度營收450億美元,同比增長12%。首席財務官John Lawler消費者對燃油車的需求和福特的定價優(yōu)勢使得本季度財報亮眼。但與此同時,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比公司預期的要慢,部分原因是成本較高。福特預計今年電動汽車業(yè)務將虧損45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額30億美元增加。公司原定于今年底實現年產電動汽車60萬輛,這一目標隨之推遲到2024年

此外,根據寶馬集團公布的數據,今年二季度BMW和MINI品牌在華售出19.78萬輛車,同比增加16%,僅次于德國市場。目前,寶馬集團正在加快開發(fā)L3級自動駕駛技術,中國研發(fā)團隊也已啟動本土化研發(fā),計劃最快年底上市。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奔馳

5.2k
  • 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分別會見德國奔馳集團和日本瑞穗金融集團負責人
  •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對中國市場長期發(fā)展持樂觀態(tài)度,將繼續(xù)保持在華投資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跨國公司業(yè)績分化:日產、大眾下調銷量目標,奔馳和通用等上調全年盈利水平

在華業(yè)務發(fā)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各大跨國汽車公司的整體業(yè)績表現和預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跨國汽車公司陸續(xù)公布第二季度業(yè)績及銷量報告日產汽車第二季度利潤同比漲幅最高達124%,但在華銷量低迷同比下跌46%。受中國汽車銷售行業(yè)激烈競爭的沖擊,日產、大眾下調銷量目標。作為對比,在中國市場同期銷量有所提升的奔馳和通用等品牌業(yè)績超預期,上調全年盈利水平。

由于銷量嚴重下滑日產汽車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預期從最初的113萬輛下調至80萬輛,較去年同比下跌23%。外媒Automotive News報道,日產將考慮從中國出口汽車,以消化在華產能。首席執(zhí)行官內田誠坦,盡管公司尚未做出決定,但日產必須考慮采取新措施支撐在華業(yè)務。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日產汽車在北美、日本歐洲地區(qū)實現訂單增長,但無法彌補在中國市場丟失的巨額銷量。全球零售銷量同比下降3.7%內田誠將原因歸納為受到中國市場價格戰(zhàn)和電動汽車需求增長的影響。在他看來中國本土品牌推出大量電動汽車產品,先發(fā)制人搶占市場。內田誠承認市場形勢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要在中國恢復業(yè)績并不容易?!?/span>

今年上半年,三大日系品牌在華銷量集體下滑。1至6月,豐田售出87.94萬輛,同比下降2.8%;本田售出 52.97萬輛,同比下降22%;日產則售出35.85萬輛,同比下降24.4%。降幅最大的日產拉響轉型警報,7月份推出Ariya純電動跨界車和啟辰品牌旗下V-Online插電式汽車。

同樣因為中國市場表現不佳而調整預期的還有大眾汽車該公司將銷售目標從之前的950萬輛下調至保底900萬輛,通過提高價格和削減成本來改善下半年的財務狀況。盡管下調銷量目標,但大眾汽車2023年的財務預期仍保持不變。

今年上半年大眾集團電動汽車銷量達32.2萬輛,但在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僅賣出6.24萬輛。眼下,大眾汽車正在調整戰(zhàn)略以保住電氣化進程中的市場地位,增資小鵬汽車開發(fā)面向中國消費者的電動汽車便是策略之一。汽車行業(yè)分析師梅松林向界面新聞表示,大眾希望通過入股小鵬觀察了解造車新勢力的優(yōu)勢,以跟上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變化。

奔馳第二季度實現銷售額382.4億歐元,超出市場預期;凈利潤為36.4億歐元,同比增長14%。得益于顯著改善的供應鏈奔馳第二季度汽車銷量增長6%,歐洲、亞洲和北美地區(qū)均出現增長。路透社指出,相較量產汽車品牌奔馳、寶馬、保時捷等豪華汽車公司能夠通過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以應對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漲問題

奔馳首席財務官周四稱,將繼續(xù)提高價格,但會更加“小心”,因為過高的價格也會遲滯消費者選購的步伐此前,2023款奔馳G 500于國內上市,官方指導價格為189.9萬元,2022款上漲7000元。全新一代E級車型將于今年10月開售海外市場售價或將上調8500歐元。

基于銷售回報率和現金流的提升,奔馳上調了全年盈利預期。預計2023年的息稅前利潤將與去年的205億歐元持平,此前預計略有下降

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車凈利潤26億美元,同比漲超50%。鑒于本季度強勁表現,通用汽車同樣大幅上調財務預期,預計全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120億美元至140億美元之間。

與此同時,通用持續(xù)加注電動化產品。此前,通用投資7.92億美元與LG電子和LG新能源合作降低電池成本,雪佛蘭、別克、凱迪拉克、GMC、BrightDrop各大品牌也密集推出奧特能電動車型,以覆蓋細分市場。通用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Mary Barra稱,公司不斷降本增效,將投入放在電動車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

在競爭對手通用汽車上調年度預期后,福特汽車將全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預期范圍上調至110120億美元但預計電動汽車業(yè)務的虧損額度將會在今年進一步擴大。

財報顯示,福特汽車今年二季度營收450億美元,同比增長12%。首席財務官John Lawler,消費者對燃油車的需求和福特的定價優(yōu)勢使得本季度財報亮眼。但與此同時,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比公司預期的要慢,部分原因是成本較高。福特預計今年電動汽車業(yè)務將虧損45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額30億美元增加。公司原定于今年底實現年產電動汽車60萬輛這一目標隨之推遲到2024年。

此外,根據寶馬集團公布的數據,今年二季度BMW和MINI品牌在華售出19.78萬輛車,同比增加16%,僅次于德國市場。目前,寶馬集團正在加快開發(fā)L3級自動駕駛技術,中國研發(fā)團隊也已啟動本土化研發(fā),計劃最快年底上市。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