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既向往又恐懼,我們對阿斯巴甜與糖為何感受復雜?| 專訪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既向往又恐懼,我們對阿斯巴甜與糖為何感受復雜?| 專訪

無論如何,我們對于社會的理解投射到了食物上。

圖片來源:圖蟲

界面新聞記者 | 徐魯青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6月29日,據(jù)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阿斯巴甜將在7月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正式列為“對人體可能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質(zhì)。

阿斯巴甜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20世紀60年代,化學家在合成抑制潰瘍的藥物時發(fā)現(xiàn)了它,阿斯巴甜比糖甜200倍,一克只含4卡路里,人類從此免去熱量罪感,盡情擁抱甜蜜。這劑化學品在發(fā)現(xiàn)后廣泛地運用,作為蔗糖的代替品,接連獲得100多個國家和權(quán)威機構(gòu)的認可。如今,我們熟悉的零度可樂、木糖醇無糖口香糖等產(chǎn)品中均添加了這一劑甜味。

“在糖的故事里,權(quán)力的影子處處清晰可見?!睂懴隆短鹋c權(quán)力》的人類學家西敏司如此感嘆。糖一直是物質(zhì)史中的重要顆粒,不僅深嵌于日常生活的肌理,也同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奴隸化生產(chǎn),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關(guān)系緊密相連。

而在當今社會,糖越來越多地被視作健康的反義詞,“抗糖”“減糖”風潮愈刮愈烈。從人們對糖的態(tài)度里,我們可以看到什么?阿斯巴甜被推上風口浪尖之際,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采訪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講師、《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作者王程韡。我們的討論從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科學論證,延展至人們對糖的向往與恐懼,以及附著于糖之上的階層與性別象征。

王程韡

01 從阿斯巴甜看社會的“搶跑”和“過濾”

界面文化: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社會學,從科學的角度看,我們一般如何判定某種食物是否有致癌可能?

王程韡:一般來說,想確定什么東西對人體有害,科學上大概有三種方法,最簡單的是動物模型,比如拿嚙齒類、靈長類動物來做實驗。更復雜的是以人為對象的方法,其中相對精確的是臨床試驗。由于飲食相關(guān)的研究通常不滿足受控條件,通常采用更容易操作的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調(diào)查方法。第三種也是最具說服力的一種,是腫瘤分子生物學上的證據(jù),比如說真的找到了某條信號通路。如果三種方法得到的結(jié)論相互吻合,那就是一個絕對完美的證據(jù)。但在現(xiàn)實世界當中,吻合的情況反而是少見的。大多數(shù)時候下,科學界也必須做出權(quán)衡。

阿斯巴甜的致癌性研究目前更多是用動物模型在做。上世紀末,意大利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研究實驗室拉馬茲尼研究所(Ramazzini Institute)發(fā)起了一系列關(guān)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大規(guī)模毒理學研究。一直到2006年,才陸續(xù)有結(jié)果披露阿斯巴甜的確會導致嚙齒動物多個器官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增加。但學界對腫瘤的診斷本身還是存在爭議。一直到2021年,才通過免疫組化分析的方法確證超過90%的病例原始診斷就是惡性腫瘤。但由于人的致癌物證據(jù)不足,所以至多是一個2B級的證據(jù)。[受訪者注:2類致癌物分為兩組,即2A2B。2A類,人類可能致癌物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類致癌性證據(jù)有限,而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jù)充分。2Β類,人類可疑致癌物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類致癌性證據(jù)有限,以及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jù)不充分;或人類致癌物證據(jù)不足,但實驗動物致癌證據(jù)充分。]

2019年3月15日,南寧,南寧糖業(yè)集團的倉庫內(nèi),工人將每袋50千克袋裝白砂糖從大貨車上搬運到指定地點存放。

從科學史上講,17世紀的英國產(chǎn)生了或然性的話語實踐,進而產(chǎn)生出新的實驗哲學。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結(jié)果本身就更傾向于通過一種或然性的話語來表述。所以IARC所采用的致癌物分類,也是一個更嚴謹?shù)目茖W表述。

除了科學本身的性質(zhì),當科學跟社會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時候,也會產(chǎn)生一些非預期的后果。任何實驗室生產(chǎn)出來的科學“事實”,都不可避免地讓部分人會受益,讓另外一部分人利益受損。阿斯巴甜被列入致癌物名單,即便只是2B級的證據(jù),那些從中受益的主體——比如糖類、或糖醇類食品公司(及其利益相關(guān)者)——必定會大肆宣傳。一旦在社會上“搶跑”,科學本身所存在的爭議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除了“搶跑”,社會也可能會“過濾”掉一部分科學“事實”,讓公眾無法觸及這部分知識。比如2016IARC宣布65度以上的熱飲(包括茶和咖啡等)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風險,證據(jù)級別是2A。但在“多喝熱水”成為一種文化的中國,這一警告就沒有引發(fā)太多的反響。

02 無糖風潮利用了健康主義給我們造成的焦慮

界面文化:現(xiàn)在市面上以無糖為名的飲料越來越多了,還出現(xiàn)了“抗糖”“戒糖”的風潮。糖現(xiàn)在好像成了公共健康的頭號敵人,為什么會出現(xiàn)對糖的恐懼心態(tài)?

王程韡:糖具有跨文化性,幾乎全世界的人都覺得糖好吃。而且,幾乎所有國家的現(xiàn)代化進程,都伴隨著糖的攝入量的急劇增長。

20世紀70年代中葉以后,健康主義開始在西方世界興起。健康開始成為生活中所有美好事物的隱喻,甚至是優(yōu)先于所有其他問題的價值。對于個人而言,健康開始變得道德化:生物公民有義務不斷地監(jiān)控自己的身體,追求嚴格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在所有的監(jiān)控手段當中,最簡單、直接的手段之一就是卡路里。

但除非有食物成分表的精確標識,公眾通常只能依靠自己的身體感來判斷攝入能量的高低。這也就不難理解,老百姓通常會認為口感甜的食物熱量更高,反之,不甜就沒問題。實際上,科學地看,這可能是有問題的。比如按照食物交換份[編者注: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食譜編制方法,指將常用食物按其所含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分為6類(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肉類、乳類、油脂類),各類食物提供同等熱卡(90kcal)的能量,稱為1份食物交換份,也就是說每份中各種食物都能提供90kcal能量,以便交換使用],半個不額外加糖的白饅頭(35g)的熱量就超過了一小碗米飯(100g)?,F(xiàn)在所謂的“無糖”和“0糖”風潮,更多是利用了健康主義給我們造成的焦慮,是一種通常只能提供心理安慰的噱頭。

界面文化:糖與快樂相關(guān),另一方面似乎也與墮落緊密關(guān)聯(lián),戒糖與抗糖行為常常被賦予健康、自律、自我管理等意義,過度攝入糖分則和肥胖、愚蠢、懶惰聯(lián)系在一起。糖被蒙上了一層道德色彩,為什么會被賦予這樣的意義?

王程韡:其實我并不認同糖一直與墮落綁定在一起。飲食人類學的經(jīng)典研究之一是西敏司的《甜與權(quán)力》。西敏司認為,吃糖并不會引發(fā)太多道德上的負罪感。畢竟相較于其他的可能成癮的食物,比如咖啡、酒精、香煙、尼古丁等等,吃糖不會讓人臉紅,走路搖晃,眩暈,甚至聲調(diào)變化(嬰兒第一次吃糖除外),所以糖一進入到歐洲社會就被欣然接受了。最開始只有上流社會消費得起,后來又廣延到全社會。只是在健康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之下,糖才和肥胖、愚蠢、懶惰聯(lián)系在一起——但本質(zhì)上表達的還是對身體“失控”的不認同。

界面文化:現(xiàn)在很多飲料都分成正常糖和低糖,大多數(shù)奶茶店對糖的劃分十分精細。實際上,很多時候無糖并非真的沒有糖分,而是低熱量或0卡,這也反應了人們愈加關(guān)注食物卡路里和熱量攝入,食物熱量往往被要求精準測量。如何理解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否能反映出人們對食物與吃的理解的變化?

王程韡:按照福柯的理解,臨床醫(yī)學誕生的標志之一是,人們?nèi)メt(yī)院看病的時候,醫(yī)生關(guān)注的不再是整體的人,而是被醫(yī)學所凝視的身體對象。健康主義興起之后,我們開始嘗試用醫(yī)學的眼光來凝視我們自己,從而產(chǎn)生了日常生活的醫(yī)學化。不可否認的是,可穿戴健康技術(shù)(比如健康檢測手環(huán))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

把肥胖視作一種疾病本質(zhì)上也源于健康主義。在中國,胖一度被認為是好事——比如富態(tài)曾用來形容一個人富裕、健康、積極的狀態(tài)。伴隨著改革開放,健康主義思潮也來到了中國。肥胖成為了一種病或者癥,我們所熟悉的BMI也成為了體檢中最基礎(chǔ)的項目。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不同國家的BMI切點其實是不同的,背后也有很多利益糾葛。相較于西方世界,中國的BMI切點是更嚴格的,這就意味著按照國際標準只是超重的一個人(比如BMI=28~30),在中國可能就已經(jīng)肥胖了。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王程韡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12 

03 當糖與階級和性別相關(guān)聯(lián)

界面文化:糖似乎是食物人類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為什么糖這么具有研究意義?從權(quán)力、帝國到階級,在對糖的研究中學者們看到了什么?

王程韡:我不太好判斷糖是不是飲食人類學里一個特別重要的研究對象,但的確許多研究都希望通過糖來去表征其他的東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甜與權(quán)力》。西敏司用糖來表征全球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糖給英國社會本身所帶來的變化。

糖不在歐洲生產(chǎn),卻是東西方物質(zhì)交流中很重要的一個商品。糖來到英國,甚至使工業(yè)革命成為了可能:老百姓以前要在家吃飯,后來進入工廠,就只能用冷面包充饑。但如果把糖加到熱茶里邊就著面包吃,就容易下咽很多,甚至“令人精神煥發(fā)”。

《甜與權(quán)力:糖在近代歷史上的地位》
[美] 西敏司 著 朱健剛 王超 譯
商務印書館 2010-5 

界面文化:吃多少糖,是否戒糖有時候也隨之作為一種階層區(qū)隔符號。類似的話語在吃有機食物、粗糧、油炸快餐時也存在,你覺得它們類似嗎?

王程韡:糖最開始只有上流社會的人消費得起,后來工業(yè)生產(chǎn)進步后變得很便宜,所有人都可以消費,然后到現(xiàn)在好像就變成了一個更底層的食物,生活條件更好的人會更多地遵照健康主義的理念去控糖,當看到肥胖或者糖分攝量過多的人,反而會覺得階層是比較低的。

所有的食物都有符號和象征。代糖的可樂最初只有兩種,一種叫做健怡(diet),一種叫零度(zero),可口可樂公司在設(shè)計這兩種產(chǎn)品的時候是針對不同人群的,白瓶的健怡針對于女性,黑瓶的零度則針對男性。為什么呢?因為按照我們對于社會性別的一般預期,如果一個男的節(jié)食減肥(diet),就覺得這個人缺乏男性氣質(zhì)——盡管兩者的配料幾乎沒有差別。從這個例子也不難看出,所有的食物背后都有著人為賦予的符號性含義。

界面文化:糖本身也是性別化的,說起甜品和甜食我們會更多聯(lián)想到女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關(guān)聯(lián)呢?

王程韡:健康主義之后,人學會了醫(yī)學的眼光來凝視我們自己,但問題在于,在男女這兩個性別當中,更多被凝視的是女性。女性承擔著社會繁衍的任務。在很多文化里,過胖都會被認為是生育的阻礙。即便拋開生育的因素不談,大多數(shù)社會對女性身材的要求也要更多——無論是維多利亞式的束身衣,還是今天的身材焦慮,以及我們剛才一直在討論的對甜食攝入的敏感,都是如此。

實際上,食物的性別化不都是壞事。一個曾被討論的例子是麥當勞、肯德基這類洋快餐,它們剛開到中國的時候是90年代,最早有很多女性去那里消費。因為按照此前的社會觀念,女性不能單獨出去吃飯,人們會覺得這個女性所從事的是不當職業(yè),否則怎么會有錢自己吃飯,而且為什么不在家自己做,或者和家人一起吃。

但在麥當勞里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慮。洋快餐仿佛機器貓的任意門,打開后里邊就是一個現(xiàn)代化世界。女性對此有一個再利用,可以坐在玻璃窗里邊看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短暫地出離原來社會上的性別不平等,這種感覺就很好。

04 我們對于社會的理解都投射到了食物上

界面文化:“甜”作為一種味覺,也有著豐富的隱喻史?,F(xiàn)在我們的流行文化也是追求“甜”的文化,無論是“甜寵劇”還是“嗑糖”,為何我們對“甜”情有獨鐘?

王程韡:因為甜是不需要解釋的,是非常簡單直接的味覺體驗,每個人都覺得好。如果有一種味覺很復雜,你要解釋很久大家才能明白,可能就不是一個好的流行文化隱喻。     

界面文化:不管是面對預制菜還是包括阿斯巴甜在內(nèi)的人造添加劑,一部分人持強烈的拒斥態(tài)度,有機天然的食物被看作是最好的。人們對工業(yè)食品的態(tài)度發(fā)生過怎樣的變化嗎?

王程韡:工業(yè)食品一度被我們認為是好的東西。在沒有冷鏈運輸能力的時候,南美的牛最初是用工業(yè)方法提取成牛肉精或是做成罐頭咸牛肉,才能擺上美國和歐洲的餐桌。顧名思義,“精”暗示著這是從食物中提取的精華,李鴻章也把牛肉精看作一種補藥。隨著19世紀晚期機械式冷凍設(shè)備的使用,人們又開始追捧起了冷凍牛肉。有趣的是,味精(谷氨酸鈉)最初也被看作是鮮味的精華,但隨著“中餐綜合征”的污名化,連中國人對味精都開始變得抗拒。

因此,我們對工業(yè)食品的恐懼和排斥,很多時候源于我們對事物的重新理解。比如“新鮮”這個概念,以前我們覺得新鮮是像牛肉精一樣把食物的精華還原出來,后來是冷凍牛肉一樣的冰鮮。到今天,又變成了看起來像是新鮮宰殺的、通過冷鏈支撐起來的冷藏牛肉,無論是是來自超市,還是大城市流行的號稱沒有中間商的農(nóng)夫市集。無論如何,我們對于社會的理解都投射到了食物上。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既向往又恐懼,我們對阿斯巴甜與糖為何感受復雜?| 專訪

無論如何,我們對于社會的理解投射到了食物上。

圖片來源:圖蟲

界面新聞記者 | 徐魯青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6月29日,據(jù)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阿斯巴甜將在7月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正式列為“對人體可能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質(zhì)。

阿斯巴甜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20世紀60年代,化學家在合成抑制潰瘍的藥物時發(fā)現(xiàn)了它,阿斯巴甜比糖甜200倍,一克只含4卡路里,人類從此免去熱量罪感,盡情擁抱甜蜜。這劑化學品在發(fā)現(xiàn)后廣泛地運用,作為蔗糖的代替品,接連獲得100多個國家和權(quán)威機構(gòu)的認可。如今,我們熟悉的零度可樂、木糖醇無糖口香糖等產(chǎn)品中均添加了這一劑甜味。

“在糖的故事里,權(quán)力的影子處處清晰可見?!睂懴隆短鹋c權(quán)力》的人類學家西敏司如此感嘆。糖一直是物質(zhì)史中的重要顆粒,不僅深嵌于日常生活的肌理,也同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奴隸化生產(chǎn),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關(guān)系緊密相連。

而在當今社會,糖越來越多地被視作健康的反義詞,“抗糖”“減糖”風潮愈刮愈烈。從人們對糖的態(tài)度里,我們可以看到什么?阿斯巴甜被推上風口浪尖之際,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采訪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講師、《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作者王程韡。我們的討論從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科學論證,延展至人們對糖的向往與恐懼,以及附著于糖之上的階層與性別象征。

王程韡

01 從阿斯巴甜看社會的“搶跑”和“過濾”

界面文化: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社會學,從科學的角度看,我們一般如何判定某種食物是否有致癌可能?

王程韡:一般來說,想確定什么東西對人體有害,科學上大概有三種方法,最簡單的是動物模型,比如拿嚙齒類、靈長類動物來做實驗。更復雜的是以人為對象的方法,其中相對精確的是臨床試驗。由于飲食相關(guān)的研究通常不滿足受控條件,通常采用更容易操作的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調(diào)查方法。第三種也是最具說服力的一種,是腫瘤分子生物學上的證據(jù),比如說真的找到了某條信號通路。如果三種方法得到的結(jié)論相互吻合,那就是一個絕對完美的證據(jù)。但在現(xiàn)實世界當中,吻合的情況反而是少見的。大多數(shù)時候下,科學界也必須做出權(quán)衡。

阿斯巴甜的致癌性研究目前更多是用動物模型在做。上世紀末,意大利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研究實驗室拉馬茲尼研究所(Ramazzini Institute)發(fā)起了一系列關(guān)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大規(guī)模毒理學研究。一直到2006年,才陸續(xù)有結(jié)果披露阿斯巴甜的確會導致嚙齒動物多個器官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增加。但學界對腫瘤的診斷本身還是存在爭議。一直到2021年,才通過免疫組化分析的方法確證超過90%的病例原始診斷就是惡性腫瘤。但由于人的致癌物證據(jù)不足,所以至多是一個2B級的證據(jù)。[受訪者注:2類致癌物分為兩組,即2A2B。2A類,人類可能致癌物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類致癌性證據(jù)有限,而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jù)充分。2Β類,人類可疑致癌物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指人類致癌性證據(jù)有限,以及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jù)不充分;或人類致癌物證據(jù)不足,但實驗動物致癌證據(jù)充分。]

2019年3月15日,南寧,南寧糖業(yè)集團的倉庫內(nèi),工人將每袋50千克袋裝白砂糖從大貨車上搬運到指定地點存放。

從科學史上講,17世紀的英國產(chǎn)生了或然性的話語實踐,進而產(chǎn)生出新的實驗哲學。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結(jié)果本身就更傾向于通過一種或然性的話語來表述。所以IARC所采用的致癌物分類,也是一個更嚴謹?shù)目茖W表述。

除了科學本身的性質(zhì),當科學跟社會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時候,也會產(chǎn)生一些非預期的后果。任何實驗室生產(chǎn)出來的科學“事實”,都不可避免地讓部分人會受益,讓另外一部分人利益受損。阿斯巴甜被列入致癌物名單,即便只是2B級的證據(jù),那些從中受益的主體——比如糖類、或糖醇類食品公司(及其利益相關(guān)者)——必定會大肆宣傳。一旦在社會上“搶跑”,科學本身所存在的爭議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除了“搶跑”,社會也可能會“過濾”掉一部分科學“事實”,讓公眾無法觸及這部分知識。比如2016IARC宣布65度以上的熱飲(包括茶和咖啡等)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風險,證據(jù)級別是2A。但在“多喝熱水”成為一種文化的中國,這一警告就沒有引發(fā)太多的反響。

02 無糖風潮利用了健康主義給我們造成的焦慮

界面文化:現(xiàn)在市面上以無糖為名的飲料越來越多了,還出現(xiàn)了“抗糖”“戒糖”的風潮。糖現(xiàn)在好像成了公共健康的頭號敵人,為什么會出現(xiàn)對糖的恐懼心態(tài)?

王程韡:糖具有跨文化性,幾乎全世界的人都覺得糖好吃。而且,幾乎所有國家的現(xiàn)代化進程,都伴隨著糖的攝入量的急劇增長。

20世紀70年代中葉以后,健康主義開始在西方世界興起。健康開始成為生活中所有美好事物的隱喻,甚至是優(yōu)先于所有其他問題的價值。對于個人而言,健康開始變得道德化:生物公民有義務不斷地監(jiān)控自己的身體,追求嚴格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在所有的監(jiān)控手段當中,最簡單、直接的手段之一就是卡路里。

但除非有食物成分表的精確標識,公眾通常只能依靠自己的身體感來判斷攝入能量的高低。這也就不難理解,老百姓通常會認為口感甜的食物熱量更高,反之,不甜就沒問題。實際上,科學地看,這可能是有問題的。比如按照食物交換份[編者注: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食譜編制方法,指將常用食物按其所含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分為6類(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肉類、乳類、油脂類),各類食物提供同等熱卡(90kcal)的能量,稱為1份食物交換份,也就是說每份中各種食物都能提供90kcal能量,以便交換使用],半個不額外加糖的白饅頭(35g)的熱量就超過了一小碗米飯(100g)?,F(xiàn)在所謂的“無糖”和“0糖”風潮,更多是利用了健康主義給我們造成的焦慮,是一種通常只能提供心理安慰的噱頭。

界面文化:糖與快樂相關(guān),另一方面似乎也與墮落緊密關(guān)聯(lián),戒糖與抗糖行為常常被賦予健康、自律、自我管理等意義,過度攝入糖分則和肥胖、愚蠢、懶惰聯(lián)系在一起。糖被蒙上了一層道德色彩,為什么會被賦予這樣的意義?

王程韡:其實我并不認同糖一直與墮落綁定在一起。飲食人類學的經(jīng)典研究之一是西敏司的《甜與權(quán)力》。西敏司認為,吃糖并不會引發(fā)太多道德上的負罪感。畢竟相較于其他的可能成癮的食物,比如咖啡、酒精、香煙、尼古丁等等,吃糖不會讓人臉紅,走路搖晃,眩暈,甚至聲調(diào)變化(嬰兒第一次吃糖除外),所以糖一進入到歐洲社會就被欣然接受了。最開始只有上流社會消費得起,后來又廣延到全社會。只是在健康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之下,糖才和肥胖、愚蠢、懶惰聯(lián)系在一起——但本質(zhì)上表達的還是對身體“失控”的不認同。

界面文化:現(xiàn)在很多飲料都分成正常糖和低糖,大多數(shù)奶茶店對糖的劃分十分精細。實際上,很多時候無糖并非真的沒有糖分,而是低熱量或0卡,這也反應了人們愈加關(guān)注食物卡路里和熱量攝入,食物熱量往往被要求精準測量。如何理解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否能反映出人們對食物與吃的理解的變化?

王程韡:按照??碌睦斫?,臨床醫(yī)學誕生的標志之一是,人們?nèi)メt(yī)院看病的時候,醫(yī)生關(guān)注的不再是整體的人,而是被醫(yī)學所凝視的身體對象。健康主義興起之后,我們開始嘗試用醫(yī)學的眼光來凝視我們自己,從而產(chǎn)生了日常生活的醫(yī)學化。不可否認的是,可穿戴健康技術(shù)(比如健康檢測手環(huán))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

把肥胖視作一種疾病本質(zhì)上也源于健康主義。在中國,胖一度被認為是好事——比如富態(tài)曾用來形容一個人富裕、健康、積極的狀態(tài)。伴隨著改革開放,健康主義思潮也來到了中國。肥胖成為了一種病或者癥,我們所熟悉的BMI也成為了體檢中最基礎(chǔ)的項目。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不同國家的BMI切點其實是不同的,背后也有很多利益糾葛。相較于西方世界,中國的BMI切點是更嚴格的,這就意味著按照國際標準只是超重的一個人(比如BMI=28~30),在中國可能就已經(jīng)肥胖了。

《正是河豚欲上時:一場飲食社會學的冒險》
王程韡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12 

03 當糖與階級和性別相關(guān)聯(lián)

界面文化:糖似乎是食物人類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為什么糖這么具有研究意義?從權(quán)力、帝國到階級,在對糖的研究中學者們看到了什么?

王程韡:我不太好判斷糖是不是飲食人類學里一個特別重要的研究對象,但的確許多研究都希望通過糖來去表征其他的東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甜與權(quán)力》。西敏司用糖來表征全球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糖給英國社會本身所帶來的變化。

糖不在歐洲生產(chǎn),卻是東西方物質(zhì)交流中很重要的一個商品。糖來到英國,甚至使工業(yè)革命成為了可能:老百姓以前要在家吃飯,后來進入工廠,就只能用冷面包充饑。但如果把糖加到熱茶里邊就著面包吃,就容易下咽很多,甚至“令人精神煥發(fā)”。

《甜與權(quán)力:糖在近代歷史上的地位》
[美] 西敏司 著 朱健剛 王超 譯
商務印書館 2010-5 

界面文化:吃多少糖,是否戒糖有時候也隨之作為一種階層區(qū)隔符號。類似的話語在吃有機食物、粗糧、油炸快餐時也存在,你覺得它們類似嗎?

王程韡:糖最開始只有上流社會的人消費得起,后來工業(yè)生產(chǎn)進步后變得很便宜,所有人都可以消費,然后到現(xiàn)在好像就變成了一個更底層的食物,生活條件更好的人會更多地遵照健康主義的理念去控糖,當看到肥胖或者糖分攝量過多的人,反而會覺得階層是比較低的。

所有的食物都有符號和象征。代糖的可樂最初只有兩種,一種叫做健怡(diet),一種叫零度(zero),可口可樂公司在設(shè)計這兩種產(chǎn)品的時候是針對不同人群的,白瓶的健怡針對于女性,黑瓶的零度則針對男性。為什么呢?因為按照我們對于社會性別的一般預期,如果一個男的節(jié)食減肥(diet),就覺得這個人缺乏男性氣質(zhì)——盡管兩者的配料幾乎沒有差別。從這個例子也不難看出,所有的食物背后都有著人為賦予的符號性含義。

界面文化:糖本身也是性別化的,說起甜品和甜食我們會更多聯(lián)想到女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關(guān)聯(lián)呢?

王程韡:健康主義之后,人學會了醫(yī)學的眼光來凝視我們自己,但問題在于,在男女這兩個性別當中,更多被凝視的是女性。女性承擔著社會繁衍的任務。在很多文化里,過胖都會被認為是生育的阻礙。即便拋開生育的因素不談,大多數(shù)社會對女性身材的要求也要更多——無論是維多利亞式的束身衣,還是今天的身材焦慮,以及我們剛才一直在討論的對甜食攝入的敏感,都是如此。

實際上,食物的性別化不都是壞事。一個曾被討論的例子是麥當勞、肯德基這類洋快餐,它們剛開到中國的時候是90年代,最早有很多女性去那里消費。因為按照此前的社會觀念,女性不能單獨出去吃飯,人們會覺得這個女性所從事的是不當職業(yè),否則怎么會有錢自己吃飯,而且為什么不在家自己做,或者和家人一起吃。

但在麥當勞里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慮。洋快餐仿佛機器貓的任意門,打開后里邊就是一個現(xiàn)代化世界。女性對此有一個再利用,可以坐在玻璃窗里邊看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短暫地出離原來社會上的性別不平等,這種感覺就很好。

04 我們對于社會的理解都投射到了食物上

界面文化:“甜”作為一種味覺,也有著豐富的隱喻史?,F(xiàn)在我們的流行文化也是追求“甜”的文化,無論是“甜寵劇”還是“嗑糖”,為何我們對“甜”情有獨鐘?

王程韡:因為甜是不需要解釋的,是非常簡單直接的味覺體驗,每個人都覺得好。如果有一種味覺很復雜,你要解釋很久大家才能明白,可能就不是一個好的流行文化隱喻。     

界面文化:不管是面對預制菜還是包括阿斯巴甜在內(nèi)的人造添加劑,一部分人持強烈的拒斥態(tài)度,有機天然的食物被看作是最好的。人們對工業(yè)食品的態(tài)度發(fā)生過怎樣的變化嗎?

王程韡:工業(yè)食品一度被我們認為是好的東西。在沒有冷鏈運輸能力的時候,南美的牛最初是用工業(yè)方法提取成牛肉精或是做成罐頭咸牛肉,才能擺上美國和歐洲的餐桌。顧名思義,“精”暗示著這是從食物中提取的精華,李鴻章也把牛肉精看作一種補藥。隨著19世紀晚期機械式冷凍設(shè)備的使用,人們又開始追捧起了冷凍牛肉。有趣的是,味精(谷氨酸鈉)最初也被看作是鮮味的精華,但隨著“中餐綜合征”的污名化,連中國人對味精都開始變得抗拒。

因此,我們對工業(yè)食品的恐懼和排斥,很多時候源于我們對事物的重新理解。比如“新鮮”這個概念,以前我們覺得新鮮是像牛肉精一樣把食物的精華還原出來,后來是冷凍牛肉一樣的冰鮮。到今天,又變成了看起來像是新鮮宰殺的、通過冷鏈支撐起來的冷藏牛肉,無論是是來自超市,還是大城市流行的號稱沒有中間商的農(nóng)夫市集。無論如何,我們對于社會的理解都投射到了食物上。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quán)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