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文譯者稱其“劍走偏鋒”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文譯者稱其“劍走偏鋒”

瑞典文學院的授獎辭稱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獲得普遍性。

美國作家、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Louise Gluck)

記者 | 董子琪 潘文捷 趙蘊嫻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下午1時,瑞典文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作家、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Louise Gluck)。瑞典文學院的授獎辭稱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獲得普遍性。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2016年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引進。諾獎文學獎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宣布獎項時表示,作家本人得知這個消息覺得十分驚訝。

《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

露易絲·格麗克,美國詩人、散文家,1943年生于紐約,在紐約長島長大,目前在耶魯大學駐校寫作。她在美國已經贏得了許多重要獎項,包括普利策獎和國家圖書獎。她以自傳性詩歌出名,目前已經出版有12本詩集,家庭生活、親密關系是她寫作的主題和重點,同時也著重創(chuàng)傷、欲望以及自然書寫,并以書寫孤獨、苦澀和寂寞的坦誠態(tài)度著稱,讀者遍及美國以及全球。至此,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有16位女性文學獎得主。

露易絲·格麗克其人

01 四歲開始讀詩,“我是個寫得很慢的人”

在詩歌隨筆集《證據與理論》中,露易絲·格麗克說,詩人這個詞必須謹慎使用,它不是一個可以寫在護照上的名詞。她在回憶成長經歷時寫道,格言說,詩人的智力或職業(yè)的標志是對語言的激情,這種激情被認為是對語言最小溝通單元——對詞語的發(fā)狂反應,詩人被認為是不能充分理解血紅色這類詞語的人,但她的經歷并不是這樣。從四歲起,她就開始讀詩,偏愛簡單的詞匯,對詩中存在的上下文的多種可能性感到著迷。她開始閱讀莎士比亞的詩歌,后來擴展至布萊克、葉芝、濟慈和艾略特,那時的她已經感受到詩歌傳統(tǒng)的神奇之處,她最早的寫于五六歲時的詩是這樣的:

如果貓咪喜歡煎牛骨/而小狗把牛奶吸干凈/如果大象在鎮(zhèn)上散步/都披著精致的絲綢/如果知更鳥滑行/它們滑下,哇哇大叫/如果這一切真的發(fā)生/那么人們會在何處?

格麗克回憶道,在她出生的環(huán)境里,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有權將其他人的句子補充完整,像這個家庭的大多數人一樣,她有強烈的說話欲望,但這欲望經常受到挫折,她很早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意識,如果不能精確、清晰地說出觀點,說話就沒有意義。在女子普遍無法接受好的教育的時代,她的母親進入了韋爾斯利學院,并在婚后成為了家務總管式的道德領袖;而她的父親是來自匈牙利的移民后代,他想要成為一個作家,但是被認為缺乏某些品性,比如對被拒絕的恐懼的忍耐力。

在成長階段,格麗克曾嘗試了包括繪畫在內的其他藝術媒介,認為自己也有些天賦,但與詩歌相比,視覺藝術對她來說不夠親切,因為寫作更適合小心謹慎的性格,文本的編輯之處可以保留,而畫家的涂改一旦完成就不可修復。此外,她作為一個讀者,也體驗到了詩歌說話的兩種基本模式:一種是對讀者而言像是知心好友,一種更像是被竊聽的沉思,而她更偏好預設著或者渴望著一個傾聽者的詩歌。

或許正因其學習視覺藝術的經歷,有評論家認為,她為當代世界帶來了過去的那種詩歌與畫面互相交織的理念,她的獲獎作品《野鳶尾》就清楚地體現了她詩歌中的視覺色彩。這個作品分為三個部分,架構在一個花園之中,想象著三種聲音——花朵、園丁詩人以及全知全能的上帝。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授予露易絲·格麗克美國國家人文獎章。

在耶魯大學格麗克的詩歌研討班上,所有人每星期都要提交一首詩,并且閱讀評論其他人的詩作,格麗克也不例外。但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研討課上,只會集中討論三首詩歌。2014年,她在接受《華盛頓廣場書評》采訪時表示,一個人在五分鐘的時間內可以說很多,但新的觀點需要反復推敲,她認為自己寫詩的過程也是如此,頓悟和靈感不斷,而唯有去凝視、思考這些剎那之光,事情才會變得有趣。她的寫作方式受其老師、詩人Stanley Kunitz影響。

“我可以從一首詩中窺見它的力量和新鮮感、一種令我珍視的東西,但在某些地方,它又變得枯萎、凝滯——他(Stanley Kunitz)總是能正確地指出這些地方并把稿件退還給我。他都說了些什么呢?不是‘回到圖紙板上去’。它更多地與勞作相關——‘拿著鐵鏟回到田野里去’、‘回去修高速路’。我想,這是我所相信的那種獻身,因為我是個寫得很慢的人?!?/p>

作為一位詩歌領域的教育者,格麗克對教學非常有熱情,和年輕的詩人在一起探討詩歌為她的寫作提供了能量,她調侃自己是德古拉,渴望年輕人的血液。這種教學熱情和她年輕時的一段經歷有關。她曾經在閱讀Peter Streckfus的作品時感到歉疚,因為她覺得自己從中竊取了靈感,為此她專門打電話向Streckfus致歉。但Streckfus對這件事的想法和他截然相反,他說:“我覺得這很棒。這就是寫作者應該做的——我們處于對話之中?!备覃惪颂寡裕约簭哪贻p一代詩人那里獲得了很多啟發(fā)。

02 古典主義的姿態(tài)與對“自白派”的超越

柳向陽是露易絲·格麗克在國內的主要譯者,他翻譯的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出版于四年之前,此后也翻譯過這位作家的詩論與散文。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訪時,柳向陽評價諾獎得主格麗克“作為當代詩人是劍走偏鋒的”。他認為其詩歌生涯有兩個明顯要點:一是繼承古希臘傳統(tǒng),一是超越“自白派”傳統(tǒng)。

“她主要是回到古典,研究古希臘。當代詩人里有人會寫一點點古希臘的東西,但是像她這樣做是很少的,”柳向陽稱。格麗克被稱為具有“古典主義的姿態(tài)”,因為她經常對于希臘和羅馬神話進行重新改寫,例如冥后珀耳塞福涅、德墨忒爾的故事。在《野鳶尾》之后的首部作品《Meadowlands》里,格麗克也使用了《奧德賽》里俄狄浦斯和佩內洛浦的聲音來書寫當代婚姻幻滅的故事,從當代生活出發(fā),她寫出了《奧德賽》式的的困境:家庭生活中的妥協(xié)、親密關系里的殘酷之處以及日常生活的瑣碎與沮喪。

在早期作品中,格麗克關注失敗戀情的后果、災難性的家庭沖突以及存在主義絕望感,包括《野鳶尾》在內的作品都帶領讀者通向她最為深沉親密的情感,而她較晚完成的作品則持續(xù)探索著自我的痛苦。正因為她持續(xù)而有效地書寫失望、拒絕、失敗和孤獨,評論者也經常將其詩歌的氣質形容為灰暗凄涼。也有評論家認為她關注的焦點就在于背叛、道德、愛和與之相伴的失落感,她就是“那個墮落世界的中心”。

在超越“自白派”方面,柳向陽與我們分享了對她個人經歷的一些了解。因為有厭食癥和失眠,格麗克瘦得很厲害,需要心理治療,她中學沒有上完就輟學了。在柳向陽翻譯的《證據與理論》一書第一篇中,格麗克為自己厭食癥的悲劇下了一個定義:“厭食癥的悲劇在于,目的并非自我摧殘,但結果卻經常如此,厭食癥建立了一個室內的標志,打算用于展示對需要、饑餓的蔑視,顯得完備自足?!?/p>

1968年的露易絲·格麗克

格麗克把疾病變成了寫作的底料,有人于是稱她為“后自白派”——“自白派”的詩人,比如西爾維婭·普拉斯、安·賽克斯頓,都自殺了,人生是死路一條。柳向陽說,“格麗克最早也是沿著‘自白派’的道路來走的,但后來她戰(zhàn)勝了疾病,方法就是借古希臘神話來寫自己,從而超越他們。具體的技巧比較多,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學的方法,因為她自己接觸了長期的專業(yè)心理治療?!?/p>

除了譯者的身份,柳向陽自己也寫詩,“一看她的詩歌,我覺得很好,所以在2006年到2016年期間一有時間就在譯路易斯·格麗克,當時我也在譯杰克·吉爾伯特的詩。”在回憶翻譯格麗克詩集的契機時,他說,“她在美國很有名,但國內沒有人在譯,吉爾伯特在美國也不出名,詩選也都不選他。露易絲·格麗克的《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是我和好朋友范靜嘩一起翻譯的?!?/p>

格麗克獲獎讓這位譯者感到意外和吃驚,“但我覺得諾獎總歸是有眼力,我們也需要往偉大傳統(tǒng)回歸,回到純文學,回到詩歌。我覺得(諾獎)老在外面(關注)那些太通俗的東西,應該回來了。諾貝爾獎應該是理想主義的,而純文學最能代表我們內心?!彼又f,“我一直認為村上春樹、阿多尼斯是不會獲獎的?!?/p>

獲獎詩人的兩部中譯本詩集包含在世紀文景推出的“沉默的經典”詩歌譯叢中,該系列的策劃人昆鳥表示,這兩本書已經集齊了格麗克當時已有的全部詩集,可以說全面展現了詩人不同時期的風格變化。他認為,格麗克前期的創(chuàng)作既有自白派的影子,也有狄金森的感受方式,但或許不如狄金森利落通透,到了后期,她才開始展現出大師氣象,詩風沉實開闊?!昂髞碜兊脹]那么炸了,很蘊藉,像玉石,有光澤、堅實、深厚。我更喜歡她《野鳶尾》之后的作品,看似平淡,但力道很足,越來越老道。厲害人。”昆鳥說。

眾議2020諾獎

01 諾獎垂青詩歌:詩人是冷門選擇還是安全選擇?

作為一位小說家和格麗克的讀者,趙松認為,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露易絲·格麗克,是給予那種低調綿延而又極具靈魂映射屬性的詩歌和“為一種使命而生,去見證那些偉大的秘密”的詩人的“高光認證”。

而“高光”與否在同為詩人的王寅看來是存疑的。首先,他曾關注過露易絲·格麗克的作品,卻并沒留下太深的印象。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訪時,王寅表示,格麗克獲獎并不令他感到意外。他說,作為一名已經在詩歌道路上發(fā)展幾十年,積累了大量作品的詩人,格麗克獲獎自然是當之無愧,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詩最突出的。事實上,僅在美國文學界,與格麗克同等資歷的詩人也大有人在,譬如戰(zhàn)后一代著名女詩人喬麗·格雷厄姆、2019年普利策詩歌獎得主弗羅斯特·甘德、曾連續(xù)三界獲得“桂冠詩人”的羅伯特·品斯基等,這些都是王寅心目中值得推崇的優(yōu)秀詩人。

戰(zhàn)后一代著名女詩人喬麗·格雷厄姆

假如不算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迪倫,距離上一次詩人獲得這一獎項已經過去了10年(2011年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獲獎),這讓王寅覺得今年諾獎頒給詩人是件好事,“因為這能讓我們更多地去關注詩歌,或關注一些不太知名、不被大眾熟知的詩人,從這一點看,諾獎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钡瑫r,王寅也注意到,國外詩人對諾獎的關注熱度并不高,不像中國如此看重。近年來,為策劃“詩歌來到美術館”項目,王寅曾接觸過來自不同國家背景的詩人,其中也有諾獎的熱門人選,他們普遍對此泰然處之?!翱赡茉谒麄冄劾铮ㄖZ獎)就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獎,它的歷史很久,但它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實際上是一直受到質疑的,”王寅說,“如果哪一天中國的作家也心態(tài)這么好,可能會產出更好的創(chuàng)作?!?/p>

在他看來,諾獎沒有那么神奇,得了諾獎不代表名垂青史,也不會因為諾獎就改變一個文學體裁的走向和命運,因此,人們沒有必要為諾獎如何評選、是否公正等問題爭論不休。假如諾獎是一個公正客觀的文學獎,那么只需要看文學作品是不是足夠好,與性別、種族、語言都沒有關系;假如諾獎需要平衡種種因素,那它是否以歐美為中心也并不重要,因為它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平衡。

詩人、《詩歌與人》主編黃禮孩在2005年設立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他昨晚在社交媒體上稱,自己曾有打算將2019年的該獎項頒給露易絲·格麗克,并通過譯者柳向陽聯系了她,但彼時詩人已有76歲高齡,來中國領獎有些困難,且該獎項此前不久曾頒發(fā)給另一位美國女詩人麗塔·達夫,所以“猶豫了一下,沒有因為她來不了中國而堅定地頒獎給她”。如今她捧得諾獎,黃禮孩一方面為她感到高興和祝賀,一方面也“為自己錯過她而感到遺憾”。

02 文學世界中心之爭:美國文學勢頭正盛?

露易絲·格麗克獲諾獎,也是自2016年鮑勃·迪倫之后美國詩人再一次捧得諾獎桂冠。在鮑勃·迪倫之前一位獲得諾獎的美國作家是托妮·莫里森(1993年),其間相隔足有23年。黃禮孩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這一觀察,“當今美國的好詩人比較多,今年給露易絲·格麗克既意外又正常,評委也有自己的偏好,但繼鮑勃·迪倫之后很快又有美國詩人獲獎,從中我們看到瑞典人對美國文化的傾向,也看到在全球語境中,美國文化處于某種優(yōu)勢中?!?/p>

事實上,自2008年起,美國作家獲得諾獎的希望開始走低,時任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的Horace Engdahl認為,美國的作家都“對他們自己大眾文化的潮流太敏感?!彼Q,“美國太孤立隔絕了。他們翻譯得不夠,也不真正參與到文學的對話中來……當然了,所有的大型文化中都有好的著作,但你不得不承認,文學世界的中心仍然是歐洲,不是美國?!?/p>

諷刺的是,1930年,第一位獲諾獎的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就曾提出讓歐洲世界非常熟悉的本國文學批評,他認為,“美國還沒能夠產生出一種文明來滿足人類的深層需求,小說家、畫家、雕塑家都在非常孤獨、充滿困擾地工作”,美國文學是“一塊未開墾的邊緣地區(qū)”。

多年以后,美國“邊緣地區(qū)”的文學形象情況依舊。從2014年起,另一重磅文學獎項布克獎的評選面向美國作家作品開放,這一新聞引發(fā)了評論家們對于“美國文學污染”的擔憂。英國小說家菲利普·亨舍爾認為,美國小說總是向著全世界喊話,而非根植于地方性。他在一篇題為《這是布克獎的終結》的文章中寫道:“這些美國作家無法只書寫一個異域,而不將這個異域放到美國這樣令人舒適安心的語境中來,所以一個本地人一直在本地生活而不是晚年移居辛辛那提(美國的一個城市)的小說不再有了。”

在此之后的2016年,布克獎由美國作家保羅·比蒂捧得——他也是史上第一位贏得該獎項的美國作家,2017年的布克獎又由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摘得,不少作家站出來批評布克獎“含美量”過高。2018年3月,包括阿特伍德、伊恩·麥克尤恩、扎迪·史密斯在內的多位作家向布克獎發(fā)出呼吁,讓美國作家從獎項競選中退出。在更早的時候,30家英國出版商聯名簽署公開信,呼吁布克獎撤回允許美國作家參評的決定,聲稱如果不這樣做,文學在未來將面臨同質化的風險,評選規(guī)則或許意在讓布克獎更加國際化,卻使得獎項的國際化程度降低,讓其他作家成為了犧牲品。但媒體評論區(qū)也有讀者表示,“美國作家統(tǒng)領了全球,是因為事實上美國作家的小說寫得最好……你不能因為你要輸了,你就更改規(guī)則,除非你是特朗普?!?/p>

《衛(wèi)報》對出版商集體呼吁布克獎撤回允許美國作家參評的報道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歐洲作家和出版商的擔心也許不無道理——2020年布克獎短名單的六位入圍者中,有5位來自美國或持有美國身份。

在此前一個簡短的線上采訪中,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被問及新冠如何影響到諾獎評審工作時表示,一切照舊,唯一不同的就是開會和交流的方式改變了,就像世界上其他正在經歷疫情的人們一樣,但不變的是“對文學品質的關注”,他說,“每一年我們都會對到底何為文學品質進行激烈的探討,但最終關心的還是文學的普遍性和全球性,也依靠那些可以從全球范圍內提名的專家?!?全球化這個線索,也與露易絲·格麗克得獎的結果遙相呼應。

事實上,2019年諾獎文學獎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開獎前就揭示了評獎規(guī)則的變化,聲稱當年的獎項將會“開拓我們的視野”,扭轉這個獎項長久以來的“歐洲中心主義”與“男性主導”的頒獎傾向。最終結果是,波蘭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獲得2018年的獎項,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摘得2019年的獎項。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文譯者稱其“劍走偏鋒”

瑞典文學院的授獎辭稱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獲得普遍性。

美國作家、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Louise Gluck)

記者 | 董子琪 潘文捷 趙蘊嫻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下午1時,瑞典文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作家、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Louise Gluck)。瑞典文學院的授獎辭稱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獲得普遍性。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2016年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引進。諾獎文學獎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宣布獎項時表示,作家本人得知這個消息覺得十分驚訝。

《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

露易絲·格麗克,美國詩人、散文家,1943年生于紐約,在紐約長島長大,目前在耶魯大學駐校寫作。她在美國已經贏得了許多重要獎項,包括普利策獎和國家圖書獎。她以自傳性詩歌出名,目前已經出版有12本詩集,家庭生活、親密關系是她寫作的主題和重點,同時也著重創(chuàng)傷、欲望以及自然書寫,并以書寫孤獨、苦澀和寂寞的坦誠態(tài)度著稱,讀者遍及美國以及全球。至此,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有16位女性文學獎得主。

露易絲·格麗克其人

01 四歲開始讀詩,“我是個寫得很慢的人”

在詩歌隨筆集《證據與理論》中,露易絲·格麗克說,詩人這個詞必須謹慎使用,它不是一個可以寫在護照上的名詞。她在回憶成長經歷時寫道,格言說,詩人的智力或職業(yè)的標志是對語言的激情,這種激情被認為是對語言最小溝通單元——對詞語的發(fā)狂反應,詩人被認為是不能充分理解血紅色這類詞語的人,但她的經歷并不是這樣。從四歲起,她就開始讀詩,偏愛簡單的詞匯,對詩中存在的上下文的多種可能性感到著迷。她開始閱讀莎士比亞的詩歌,后來擴展至布萊克、葉芝、濟慈和艾略特,那時的她已經感受到詩歌傳統(tǒng)的神奇之處,她最早的寫于五六歲時的詩是這樣的:

如果貓咪喜歡煎牛骨/而小狗把牛奶吸干凈/如果大象在鎮(zhèn)上散步/都披著精致的絲綢/如果知更鳥滑行/它們滑下,哇哇大叫/如果這一切真的發(fā)生/那么人們會在何處?

格麗克回憶道,在她出生的環(huán)境里,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有權將其他人的句子補充完整,像這個家庭的大多數人一樣,她有強烈的說話欲望,但這欲望經常受到挫折,她很早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意識,如果不能精確、清晰地說出觀點,說話就沒有意義。在女子普遍無法接受好的教育的時代,她的母親進入了韋爾斯利學院,并在婚后成為了家務總管式的道德領袖;而她的父親是來自匈牙利的移民后代,他想要成為一個作家,但是被認為缺乏某些品性,比如對被拒絕的恐懼的忍耐力。

在成長階段,格麗克曾嘗試了包括繪畫在內的其他藝術媒介,認為自己也有些天賦,但與詩歌相比,視覺藝術對她來說不夠親切,因為寫作更適合小心謹慎的性格,文本的編輯之處可以保留,而畫家的涂改一旦完成就不可修復。此外,她作為一個讀者,也體驗到了詩歌說話的兩種基本模式:一種是對讀者而言像是知心好友,一種更像是被竊聽的沉思,而她更偏好預設著或者渴望著一個傾聽者的詩歌。

或許正因其學習視覺藝術的經歷,有評論家認為,她為當代世界帶來了過去的那種詩歌與畫面互相交織的理念,她的獲獎作品《野鳶尾》就清楚地體現了她詩歌中的視覺色彩。這個作品分為三個部分,架構在一個花園之中,想象著三種聲音——花朵、園丁詩人以及全知全能的上帝。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授予露易絲·格麗克美國國家人文獎章。

在耶魯大學格麗克的詩歌研討班上,所有人每星期都要提交一首詩,并且閱讀評論其他人的詩作,格麗克也不例外。但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研討課上,只會集中討論三首詩歌。2014年,她在接受《華盛頓廣場書評》采訪時表示,一個人在五分鐘的時間內可以說很多,但新的觀點需要反復推敲,她認為自己寫詩的過程也是如此,頓悟和靈感不斷,而唯有去凝視、思考這些剎那之光,事情才會變得有趣。她的寫作方式受其老師、詩人Stanley Kunitz影響。

“我可以從一首詩中窺見它的力量和新鮮感、一種令我珍視的東西,但在某些地方,它又變得枯萎、凝滯——他(Stanley Kunitz)總是能正確地指出這些地方并把稿件退還給我。他都說了些什么呢?不是‘回到圖紙板上去’。它更多地與勞作相關——‘拿著鐵鏟回到田野里去’、‘回去修高速路’。我想,這是我所相信的那種獻身,因為我是個寫得很慢的人。”

作為一位詩歌領域的教育者,格麗克對教學非常有熱情,和年輕的詩人在一起探討詩歌為她的寫作提供了能量,她調侃自己是德古拉,渴望年輕人的血液。這種教學熱情和她年輕時的一段經歷有關。她曾經在閱讀Peter Streckfus的作品時感到歉疚,因為她覺得自己從中竊取了靈感,為此她專門打電話向Streckfus致歉。但Streckfus對這件事的想法和他截然相反,他說:“我覺得這很棒。這就是寫作者應該做的——我們處于對話之中?!备覃惪颂寡裕约簭哪贻p一代詩人那里獲得了很多啟發(fā)。

02 古典主義的姿態(tài)與對“自白派”的超越

柳向陽是露易絲·格麗克在國內的主要譯者,他翻譯的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出版于四年之前,此后也翻譯過這位作家的詩論與散文。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訪時,柳向陽評價諾獎得主格麗克“作為當代詩人是劍走偏鋒的”。他認為其詩歌生涯有兩個明顯要點:一是繼承古希臘傳統(tǒng),一是超越“自白派”傳統(tǒng)。

“她主要是回到古典,研究古希臘。當代詩人里有人會寫一點點古希臘的東西,但是像她這樣做是很少的,”柳向陽稱。格麗克被稱為具有“古典主義的姿態(tài)”,因為她經常對于希臘和羅馬神話進行重新改寫,例如冥后珀耳塞福涅、德墨忒爾的故事。在《野鳶尾》之后的首部作品《Meadowlands》里,格麗克也使用了《奧德賽》里俄狄浦斯和佩內洛浦的聲音來書寫當代婚姻幻滅的故事,從當代生活出發(fā),她寫出了《奧德賽》式的的困境:家庭生活中的妥協(xié)、親密關系里的殘酷之處以及日常生活的瑣碎與沮喪。

在早期作品中,格麗克關注失敗戀情的后果、災難性的家庭沖突以及存在主義絕望感,包括《野鳶尾》在內的作品都帶領讀者通向她最為深沉親密的情感,而她較晚完成的作品則持續(xù)探索著自我的痛苦。正因為她持續(xù)而有效地書寫失望、拒絕、失敗和孤獨,評論者也經常將其詩歌的氣質形容為灰暗凄涼。也有評論家認為她關注的焦點就在于背叛、道德、愛和與之相伴的失落感,她就是“那個墮落世界的中心”。

在超越“自白派”方面,柳向陽與我們分享了對她個人經歷的一些了解。因為有厭食癥和失眠,格麗克瘦得很厲害,需要心理治療,她中學沒有上完就輟學了。在柳向陽翻譯的《證據與理論》一書第一篇中,格麗克為自己厭食癥的悲劇下了一個定義:“厭食癥的悲劇在于,目的并非自我摧殘,但結果卻經常如此,厭食癥建立了一個室內的標志,打算用于展示對需要、饑餓的蔑視,顯得完備自足。”

1968年的露易絲·格麗克

格麗克把疾病變成了寫作的底料,有人于是稱她為“后自白派”——“自白派”的詩人,比如西爾維婭·普拉斯、安·賽克斯頓,都自殺了,人生是死路一條。柳向陽說,“格麗克最早也是沿著‘自白派’的道路來走的,但后來她戰(zhàn)勝了疾病,方法就是借古希臘神話來寫自己,從而超越他們。具體的技巧比較多,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學的方法,因為她自己接觸了長期的專業(yè)心理治療?!?/p>

除了譯者的身份,柳向陽自己也寫詩,“一看她的詩歌,我覺得很好,所以在2006年到2016年期間一有時間就在譯路易斯·格麗克,當時我也在譯杰克·吉爾伯特的詩?!痹诨貞浄g格麗克詩集的契機時,他說,“她在美國很有名,但國內沒有人在譯,吉爾伯特在美國也不出名,詩選也都不選他。露易絲·格麗克的《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是我和好朋友范靜嘩一起翻譯的?!?/p>

格麗克獲獎讓這位譯者感到意外和吃驚,“但我覺得諾獎總歸是有眼力,我們也需要往偉大傳統(tǒng)回歸,回到純文學,回到詩歌。我覺得(諾獎)老在外面(關注)那些太通俗的東西,應該回來了。諾貝爾獎應該是理想主義的,而純文學最能代表我們內心?!彼又f,“我一直認為村上春樹、阿多尼斯是不會獲獎的?!?/p>

獲獎詩人的兩部中譯本詩集包含在世紀文景推出的“沉默的經典”詩歌譯叢中,該系列的策劃人昆鳥表示,這兩本書已經集齊了格麗克當時已有的全部詩集,可以說全面展現了詩人不同時期的風格變化。他認為,格麗克前期的創(chuàng)作既有自白派的影子,也有狄金森的感受方式,但或許不如狄金森利落通透,到了后期,她才開始展現出大師氣象,詩風沉實開闊。“后來變得沒那么炸了,很蘊藉,像玉石,有光澤、堅實、深厚。我更喜歡她《野鳶尾》之后的作品,看似平淡,但力道很足,越來越老道。厲害人?!崩B說。

眾議2020諾獎

01 諾獎垂青詩歌:詩人是冷門選擇還是安全選擇?

作為一位小說家和格麗克的讀者,趙松認為,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露易絲·格麗克,是給予那種低調綿延而又極具靈魂映射屬性的詩歌和“為一種使命而生,去見證那些偉大的秘密”的詩人的“高光認證”。

而“高光”與否在同為詩人的王寅看來是存疑的。首先,他曾關注過露易絲·格麗克的作品,卻并沒留下太深的印象。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訪時,王寅表示,格麗克獲獎并不令他感到意外。他說,作為一名已經在詩歌道路上發(fā)展幾十年,積累了大量作品的詩人,格麗克獲獎自然是當之無愧,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詩最突出的。事實上,僅在美國文學界,與格麗克同等資歷的詩人也大有人在,譬如戰(zhàn)后一代著名女詩人喬麗·格雷厄姆、2019年普利策詩歌獎得主弗羅斯特·甘德、曾連續(xù)三界獲得“桂冠詩人”的羅伯特·品斯基等,這些都是王寅心目中值得推崇的優(yōu)秀詩人。

戰(zhàn)后一代著名女詩人喬麗·格雷厄姆

假如不算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迪倫,距離上一次詩人獲得這一獎項已經過去了10年(2011年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獲獎),這讓王寅覺得今年諾獎頒給詩人是件好事,“因為這能讓我們更多地去關注詩歌,或關注一些不太知名、不被大眾熟知的詩人,從這一點看,諾獎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钡瑫r,王寅也注意到,國外詩人對諾獎的關注熱度并不高,不像中國如此看重。近年來,為策劃“詩歌來到美術館”項目,王寅曾接觸過來自不同國家背景的詩人,其中也有諾獎的熱門人選,他們普遍對此泰然處之?!翱赡茉谒麄冄劾铮ㄖZ獎)就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獎,它的歷史很久,但它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實際上是一直受到質疑的,”王寅說,“如果哪一天中國的作家也心態(tài)這么好,可能會產出更好的創(chuàng)作?!?/p>

在他看來,諾獎沒有那么神奇,得了諾獎不代表名垂青史,也不會因為諾獎就改變一個文學體裁的走向和命運,因此,人們沒有必要為諾獎如何評選、是否公正等問題爭論不休。假如諾獎是一個公正客觀的文學獎,那么只需要看文學作品是不是足夠好,與性別、種族、語言都沒有關系;假如諾獎需要平衡種種因素,那它是否以歐美為中心也并不重要,因為它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平衡。

詩人、《詩歌與人》主編黃禮孩在2005年設立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他昨晚在社交媒體上稱,自己曾有打算將2019年的該獎項頒給露易絲·格麗克,并通過譯者柳向陽聯系了她,但彼時詩人已有76歲高齡,來中國領獎有些困難,且該獎項此前不久曾頒發(fā)給另一位美國女詩人麗塔·達夫,所以“猶豫了一下,沒有因為她來不了中國而堅定地頒獎給她”。如今她捧得諾獎,黃禮孩一方面為她感到高興和祝賀,一方面也“為自己錯過她而感到遺憾”。

02 文學世界中心之爭:美國文學勢頭正盛?

露易絲·格麗克獲諾獎,也是自2016年鮑勃·迪倫之后美國詩人再一次捧得諾獎桂冠。在鮑勃·迪倫之前一位獲得諾獎的美國作家是托妮·莫里森(1993年),其間相隔足有23年。黃禮孩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這一觀察,“當今美國的好詩人比較多,今年給露易絲·格麗克既意外又正常,評委也有自己的偏好,但繼鮑勃·迪倫之后很快又有美國詩人獲獎,從中我們看到瑞典人對美國文化的傾向,也看到在全球語境中,美國文化處于某種優(yōu)勢中。”

事實上,自2008年起,美國作家獲得諾獎的希望開始走低,時任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的Horace Engdahl認為,美國的作家都“對他們自己大眾文化的潮流太敏感?!彼Q,“美國太孤立隔絕了。他們翻譯得不夠,也不真正參與到文學的對話中來……當然了,所有的大型文化中都有好的著作,但你不得不承認,文學世界的中心仍然是歐洲,不是美國?!?/p>

諷刺的是,1930年,第一位獲諾獎的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就曾提出讓歐洲世界非常熟悉的本國文學批評,他認為,“美國還沒能夠產生出一種文明來滿足人類的深層需求,小說家、畫家、雕塑家都在非常孤獨、充滿困擾地工作”,美國文學是“一塊未開墾的邊緣地區(qū)”。

多年以后,美國“邊緣地區(qū)”的文學形象情況依舊。從2014年起,另一重磅文學獎項布克獎的評選面向美國作家作品開放,這一新聞引發(fā)了評論家們對于“美國文學污染”的擔憂。英國小說家菲利普·亨舍爾認為,美國小說總是向著全世界喊話,而非根植于地方性。他在一篇題為《這是布克獎的終結》的文章中寫道:“這些美國作家無法只書寫一個異域,而不將這個異域放到美國這樣令人舒適安心的語境中來,所以一個本地人一直在本地生活而不是晚年移居辛辛那提(美國的一個城市)的小說不再有了?!?/p>

在此之后的2016年,布克獎由美國作家保羅·比蒂捧得——他也是史上第一位贏得該獎項的美國作家,2017年的布克獎又由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摘得,不少作家站出來批評布克獎“含美量”過高。2018年3月,包括阿特伍德、伊恩·麥克尤恩、扎迪·史密斯在內的多位作家向布克獎發(fā)出呼吁,讓美國作家從獎項競選中退出。在更早的時候,30家英國出版商聯名簽署公開信,呼吁布克獎撤回允許美國作家參評的決定,聲稱如果不這樣做,文學在未來將面臨同質化的風險,評選規(guī)則或許意在讓布克獎更加國際化,卻使得獎項的國際化程度降低,讓其他作家成為了犧牲品。但媒體評論區(qū)也有讀者表示,“美國作家統(tǒng)領了全球,是因為事實上美國作家的小說寫得最好……你不能因為你要輸了,你就更改規(guī)則,除非你是特朗普?!?/p>

《衛(wèi)報》對出版商集體呼吁布克獎撤回允許美國作家參評的報道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歐洲作家和出版商的擔心也許不無道理——2020年布克獎短名單的六位入圍者中,有5位來自美國或持有美國身份。

在此前一個簡短的線上采訪中,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被問及新冠如何影響到諾獎評審工作時表示,一切照舊,唯一不同的就是開會和交流的方式改變了,就像世界上其他正在經歷疫情的人們一樣,但不變的是“對文學品質的關注”,他說,“每一年我們都會對到底何為文學品質進行激烈的探討,但最終關心的還是文學的普遍性和全球性,也依靠那些可以從全球范圍內提名的專家。” 全球化這個線索,也與露易絲·格麗克得獎的結果遙相呼應。

事實上,2019年諾獎文學獎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開獎前就揭示了評獎規(guī)則的變化,聲稱當年的獎項將會“開拓我們的視野”,扭轉這個獎項長久以來的“歐洲中心主義”與“男性主導”的頒獎傾向。最終結果是,波蘭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獲得2018年的獎項,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摘得2019年的獎項。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