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
【專訪】錢永祥:我們從小到大,學的就是讓人心變硬

“心變硬有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護自己。但在可能的范圍內,人的心腸是可以變得比較寬大一點,或者柔軟一點的。”

對“虐貓”的憤慨,是為動物爭取正義的第一步

努斯鮑姆認為,三種能力或情緒——驚奇、同情和憤慨——使動物得到我們的注意和關心。這三種情緒也是寶貴的資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動物擁有權利的正當性,設想一個能讓動物也獲得繁興生活的倫理學和哲學框架。

當可可西里網紅狼變得狗里狗氣

是做一頭充滿野性但吃不飽的野狼,還是做一只不用餓肚子、但沒了天性的網紅狼?

沒有流浪狗,城市就體面和安全了嗎?

為何流浪狗總是被認為侵占了城市空間?它們又是如何與骯臟的形象綁定的?

動物學家珍·古道爾紀錄片上線:“我從來沒有真正地迷失過方向”

古道爾博士酷愛自然,也目睹了人類破壞環(huán)境所造成的危險、不公、物欲、種族屠殺。她提出自己對這些危險的獨到見解,并高度贊揚了為地球新生而奮斗的人們。這些人就是她所說的“希望的理由”。

從《忠犬八公》到《龍馬精神》,為什么動物的演技這么好?

看似冷門的行業(yè)處于什么狀態(tài)?動物電影在國內是否有類型化的可能?

馬斯克腦機接口遭調查:5年殺死超1500只動物

馬斯克動物實驗的AB面:最快樂的動物與悲催實驗犧牲品。

編輯部聊天室 | 在關愛與控制之外,我們要如何想象與寵物的關系?

想象一下我們親密的人類同伴們,無論是朋友親人還是愛人,互動關系遠比愛與控制這兩種極端要復雜得多,一旦放在動物身上,我們對關系的理解好像就變狹隘了。

白鱘滅絕后,該如何使用好《長江保護法》?

“不可持續(xù)的沙石開采”是《長江保護法》實施后重點整治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