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董子琪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外婆、媽媽與“我”三代女性,在街市與廚房間游走操勞,鍛煉出對待食材與生活的好手藝,中國臺灣地區(qū)作家洪愛珠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里寫道,無論是街頭老鋪的切仔面、米苔目冰,還是家中特供的白粥米糕,都與三代女性的親緣交織。即使當日同行的三人如今僅?!拔摇币蝗耍廊荒芙栌山诸^小食,回望幽暗的過往歲月。
捧一碗甜粥河蝦,如同阿嫲媽媽都來照顧你
洪愛珠相信,食物、菜場與人之間存在血緣關系。人是從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吃什么樣的東西,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作為閩南家族長大的北部臺妹,她從小吃習慣了鹵肉白斬雞,對南門市場賣的金華火腿和扁尖筍就不那么親切。最好的市場總歸是知根知底的那些,因為她對其中販賣的咸冬瓜、青草茶與甘蔗汁非常熟悉。
人與食物滋味的聯(lián)系,又與女性親屬之間的血脈相通。外婆生了媽媽,媽媽又孕育了“我”,血氣由祖輩傳遞到了“我”的女性軀體之上。外婆與媽媽的樣貌如同一個糕模仔印出來似的,想起來十分令人安心:
“媽媽和外婆神似,圓臉圓身,笑起來彎彎細眼。用村人的話說,是同糕模仔印出來的。所以我從來很安心,想我媽老了,大概就像外婆?!?nbsp;
女性誕下后代猶如糕模印糕,人的出生與面糕成形相像,今后的命運也如同有模子一般。借由這樣的比喻,人們表達著對生命血脈的驚異。韓國女作家韓江在小說《白》中也有類似的書寫,母親生下第一個孩子是早產兒,她的臉蛋是那么干凈,如同還沒有進蒸鍋的半月糕,純潔得仿佛不屬于這個世界。
即使外婆與母親已經不在,對于她們的叮囑,“我”也自覺地聽從,雖然原來并不相信母親說的豬肝補血,后來也去切仔面鋪吃起了豬肝豬肺,歸順了所謂“補血補氣以形補形”的信條?;蛟S比起皈依某種食療門派,更重要的是拾回被關懷照顧的感覺。充滿熱氣血氣的吃食——這類食材的名單很長,不僅有豬肝還有紅糖、米酒、桂圓,在外婆與母親眼中是那么重要,她們堅信這些食物對于女性有好處,可以滋養(yǎng)女性肌體、充實生育的力量,以及復歸因為失血、疲勞及生育消耗的血氣。
而對女孩血氣的呵護不僅是生理意義上的,也是親緣綿延的象征。洪愛珠寫道,“女生們心里遇寒冬,冷風從裂縫竄進來時,捧一碗濃稠的、琥珀色的甜粥河蝦,祛風活血補氣,如同阿嫲媽媽都來照顧你。”如果說中式養(yǎng)生的核心思想在于“為我”和“貴生”,那么外婆、母親想要與“我”組建的,便是女性之間默默達成的、接近生命本質的——延續(xù)生命又守護自我的同盟。
與洪愛珠所寫的外婆與母親對“我”的照料類似,日本女詩人茨木則子在詩里寫,小女孩十分羨慕成年女性肩膀上的香氣,長大后才明白,那其實是日日勞作形成的溫柔疲憊。母親或者其他成年女性的味道,在那如湖泊一般安靜的氛圍中彌漫。在一篇名為《答案》的詩中,茨木則子回憶,外婆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給坐在火盆前的孩子們烤年糕的時候。當女孩終于長大,逾過了外婆的年紀,也開始回味,生命的輪回并不總是驚天動地,而在于淡淡的食物滋味當中。
“那之后五十年/所有人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早已過了外婆的年紀/如今正細細回味著/那僅有的一句話里所包含的/烤年糕般有著淡淡咸味的意義。”
廚房的經驗里,是對生活的熟悉與底氣
洪愛珠以驕傲的口吻回憶母親所擅長的事:少女時期即每天張羅八十位員工的團餐,還負責家中的大小宴席,刀工熟練如同特技,能切出極細的姜絲、勻薄的蘿卜片。母親向女兒傳授食物的處理經驗,比如煮豆?jié){如何才不焦鍋、做蔥油餅如何讓油鹽蔥花均勻抹開、燉茶葉蛋怎么讓色痕好看。母親傳授的是經驗,透露的卻是對生活的熟悉與底氣,又如同茨木則子詩里所說的:精于一藝的人,不害怕物;對窮極某道的人來說,反倒是事物主動地吸附。
能達成如此境界的人并不看重自己的本事,洪愛珠講到,與女兒這輩強調自我實現(xiàn)——“實現(xiàn)什么不確定,自我永遠不夠多”不同,母親這輩子的天分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然而,她還是在生命最后的階段將鹵肉的做法傳授給了女兒,那時她已病重,站立三分鐘都疲勞不堪。教授給女兒鹵肉的做法,也就如同教給女兒怎樣應對世事。至今遇到困難,女兒也會鹵肉,“趁熱下肚,以治心堵”,當香氣開始彌漫,就可以回到小時候的一家團圓。
外婆與母親離去后,她們留下的砂鍋、鐵鍋和砧板都成為了遺跡,或者說過去世界的殘篇。經過修理的砂鍋至今仍能煮火鍋、煲白粥、燒臘味飯,清洗時見到它的累累傷痕,給“我”帶來一種溫馨的感覺。這樣平凡之物上凝結著的情感令人沉思,桑塔格在為本雅明寫《土星照命》時說,他對于物有一種忠實,這樣的忠實于物讓他成為一位收藏家,他的書房可以勾起對許多城市的回憶,收藏令書本不再只是專業(yè)工具,而成為了思想的馬刺,能提醒著過去的時光。
書房是博學家的收藏陳列地,廚房亦能成為家人的收藏空間?;叵肽概俗疃嗟南嗵幎荚趶N房中,洪愛珠寫道,她對母親遺留廚具的養(yǎng)護也同樣具有著收藏的熱情,媽媽當年的嫁妝、一塊烏心石砧板至今已經全無用處,但抱著“物老有靈”的心情,她也將其帶到新家,作為茶盤使用,偶爾用來墊墊油餅。
內文圖片均來自《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由理想國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