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潘文捷
編輯 | 黃月
今年的文化逝者中,有人曾開辟新的學科:段義孚在以科學主義為主流的地理學界,強調(diào)不能只以客觀數(shù)據(jù)理解地理環(huán)境,成為人文主義地理學的奠基性學者;布魯諾·拉圖爾則是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巴黎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和代表人物。有人則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作:倪匡的“衛(wèi)斯理系列”、讓·雅克·桑貝為《紐約客》繪制的插圖、三宅一生的服裝設計……
在我們這篇十分有限的盤點中,2022年文化領域逝者的出生日期集中在上個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其中最年邁的逝者是《沒頭腦和不高興》的作者任溶溶,他百歲去世,年輕時曾因為背著家人偷偷參加新四軍而改名。最年輕的逝者是1951年出生的劉統(tǒng),他是“老三屆”學生,在工廠當工人時,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改變命運,苦學鋼琴,卻沒有進成文工團;兩度高考都因政審而受到折磨。不同時期出生的人們面臨著各自的難題,也以熱情與意志譜寫自己的人生。
《經(jīng)濟學人》的訃告作者安·沃(Ann Wroe)曾表示,這幾年逝者眾多,訃告的數(shù)量會令人無法承受?!笆湃サ拿瞬⒉欢?,但普通人的死亡太多太多,令我無從選擇?!边@一年,在人間,數(shù)千萬的生命熄滅了,或許其中就有你我深愛之人。逝者中有一些在公眾心目中得到反復的紀念與哀悼,另一些逝者讓親朋摯友長久追思懷念,也有人或許已被遺忘。即便如此,沒有一個生命曾經(jīng)白活,或多或少,世界已經(jīng)因他們而改變。
在2022年年末,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和大家一起回望這一年遠去的文化界人士。
張潔
作家
1937年4月27日-2022年1月21日
2022年初,曾兩度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張潔離開了我們?!稅?,是不能忘記的》深入當代知識女性的內(nèi)心,這是“文革”之后第一篇觸及婚外情題材的作品,在當時引發(fā)了熱烈討論,也開啟了新時期的“愛的話語”,帶動了一種以愛情婚姻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的個人化寫作潮流。
1985年,張潔以反映工業(yè)經(jīng)濟改革的《沉重的翅膀》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2005年,她又憑借《無字》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作品講述了女作家吳為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以及中國近百年間的風云際會。1992年,張潔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作家王安憶曾經(jīng)談到,張潔的寫作“真正地有一種自覺的女性覺醒意識”,她認為最早有這種意識的是丁玲,“但新時期文學里,張潔一定是第一人?!?/p>
易麗君
波蘭文學翻譯家
1934年12月4日-2022年2月7日
2月,波蘭文學翻譯家易麗君離開了我們。她為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讀者了解波蘭文學做出了貢獻。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她就與丈夫一起翻譯了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的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和《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直到作家獲得2018年諾獎,易麗君及其譯作才為公眾所知。《世界文學》主編高興談到,翻譯托卡爾丘克的作品需要具備很高的藝術修養(yǎng)及很深的語言功底,方能與作者的綜合素質(zhì)相匹配。除此以外,易麗君還曾經(jīng)翻譯過米沃什、密茨凱維奇、貢布羅維奇等重要波蘭作家的作品。
其實,翻譯只是易麗君生活的一部分。她常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東歐語系從事波蘭語教學工作,曾因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研究上的貢獻獲得波蘭文化功勛獎章、波蘭總統(tǒng)勛章、“波蘭語言文化大使”稱號。2018年,她更是獲得了中國翻譯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翻譯界最高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易麗君離世后,歷屆學生共上百人參加了她的葬禮。
羅新璋
1936年-2022年2月22日
法語翻譯家
上大學二年級時,羅新璋因為傅雷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開始對翻譯產(chǎn)生興趣。畢業(yè)后,他服從分配參加工作,每天和訂單發(fā)票打交道,這種狀態(tài)讓他有一種走投無路之感。于是,他決定專門研究傅雷譯本。開始的時候,他一有空就把傅雷譯得好的句子記在法語書上,不知不覺竟然抄了兩百多萬字,后來他形容自己是“笨人用笨辦法”。
羅新璋曾在外文出版社《中國文學》編輯部從事將中文作品翻譯成法語的工作,成為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的同事。1973年,他赴法從事文物展的翻譯工作,在巴黎國立圖書館看到了善本室珍藏的巴黎公社公告原件,接下來的四十余天里,他每天花四五個小時把公告原件抄錄下來,再逐字校對,回國后把這389份公告譯成中文出版。之后,羅新璋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在錢鐘書的建議下,開始翻譯自己想要翻譯的作品。他先后翻譯了《紅與黑》《列那狐的故事》等著作。后來,翻譯家柳鳴九說:“我生平有一志,只想譯出《紅與黑》來,但得知他(羅新璋)在翻譯《紅與黑》后,我心服口服,從此斷了這個念想?!狈g家羅國林也表示,有出版社約他重譯《紅與黑》,但因為“有羅新璋的譯本在先”,自己就沒有接受。
生前,羅新璋認為時下翻譯的速度太快了,他聽說現(xiàn)在的大學老師如果不上課,一天可以譯三千字,但他自己翻譯《紅與黑》時每天只能譯500字。以前的翻譯總是要改三四遍,但現(xiàn)在有些譯者一遍就發(fā)給編輯了。他認為,文字要推敲才有質(zhì)量。
周廣仁
鋼琴演奏家、教育家
1928年12月17日-2022年3月7日
小時候,周廣仁每個月的學琴費用要靠自己賺取——她的老師是意大利鋼琴家梅百器,每個月的學費要20美元,于是她每個月給20個學生上課來湊學費。二戰(zhàn)結(jié)束時,憑借給一位德國太太演奏莫扎特《d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和肖邦《第一協(xié)奏曲》,她獲得了一架鋼琴。
作為文革后第一位走出國門的音樂家,周廣仁到美國進行學術交流,并舉辦了數(shù)場鋼琴音樂會,1981年還擔任了美國第六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評委。1982年5月,剛剛歸國的周廣仁遭遇意外:在搬琴的過程中,她的右手意外受傷,當時積水潭醫(yī)院醫(yī)生認為應該鋸掉三根手指,后來大膽地改成了將無名指斷下的指甲一分為二,分別移植到中指和小指,三個手指最終保留了兩個。在斷指一年零兩天后,周廣仁重返舞臺的音樂會在北京大學禮堂舉行。這場意外過去幾十年以后,直到90歲高齡,她依舊能夠感受到手指的疼痛,縱然如此,周廣仁還是天天練琴。
周廣仁生前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自1949年在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任教,她教學近70年,培養(yǎng)了一大批鋼琴演奏家和鋼琴教育家。她的學生之一但昭義是李云迪、陳薩、張昊辰等鋼琴家的老師。她曾在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利茲國際鋼琴比賽、濱松國際鋼琴比賽等重要賽事中擔任評委。1994年,周廣仁還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并被推舉為評委會主席。晚年的她也依然經(jīng)常出席國內(nèi)的鋼琴比賽、鋼琴教學研討會,以及一些教師和學生的音樂會。雖然走路需要攙扶或坐輪椅,但只要有人邀請,即使是小小的音樂會,她也愿意出席捧場。
吳祖強
作曲家
1927年7月24日-2022年3月14日
“你們是中國人,回去是要發(fā)展你們自己的文化的?!?953年,吳祖強在前蘇聯(lián)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深造時,一位老師這樣告訴他。吳祖強思考如何把中國民族音樂傳統(tǒng)和西方交響樂進行融合。1957年,他完成了《C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在其中把中國民歌的情調(diào)與歐洲傳統(tǒng)和聲復調(diào)結(jié)合在一起。這首曲子后來在前蘇聯(lián)國家廣播電臺錄音播放,還由前蘇聯(lián)國家音樂出版社出版了總譜。
畢業(yè)歸國后,吳祖強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副院長、院長。吳祖強曾與杜鳴心等合作創(chuàng)作了《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等芭蕾舞劇音樂,他也嘗試將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琵琶作為主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隊結(jié)合,與劉德海合作的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正是在這種嘗試中得到的結(jié)果。他還改編過阿炳的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和《聽松》,創(chuàng)作了一些獨奏、獨唱曲和電影、話劇音樂。吳祖強在94歲高齡去世。生前接受采訪談到生命的流逝時,他曾說:“只要自己盡力而為,不糟蹋時間,多做些事就好!”
藍天野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導演藝術家
1927年5月4日-2022年6月8日
藍天野原本學習的是油畫,后來受到姐姐影響,投身革命工作,參加了北平進步戲劇運動,并以中共地下黨人的身份走上話劇舞臺。1952年,北京人藝成立,他成為了第一批主要演員。他曾在經(jīng)典話劇《北京人》《茶館》《蔡文姬》中飾演重要角色,塑造了眾多鮮明的人物形象。離休后還出演了《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渴望》中王滬生的父親等角色,曾獲得中國話劇金獅獎榮譽獎、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七一勛章等榮譽。從1962年起,他師從國畫大師李苦禪、許麟廬,主攻寫意花鳥,兼作人物畫,多次舉辦畫展。
在回憶錄《煙雨平生藍天野》里,藍天野說自己“一直有個觀念——我干什么,就干干脆脆、全心全意地干”,“表演、導演專業(yè)都屬于藝術創(chuàng)造,不是一種職務,怎么都是干,我在職不一定有事干,不在職我也閑不住?!边@種實干的精神使得他不僅在工作時兢兢業(yè)業(yè),在六十歲退休以后,還持續(xù)在舞臺上、在幕后、在國畫領域發(fā)光發(fā)熱。
倪匡
小說家、編劇
1935年5月30日-2022年7月3日
倪匡與金庸、黃霑和蔡瀾一起被并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他也是亦舒的哥哥。倪匡從華東人民革命大學肄業(yè),1957年由中國大陸移居中國香港地區(qū),1992年移民美國舊金山,并在2007年返回香港。1957年到香港之后,倪匡為生計開始寫作,并于1962年在金庸的鼓勵下開始用筆名“衛(wèi)斯理”寫作科幻小說,代表作品有《藍血人》、“衛(wèi)斯理系列”、“原振俠系列”、《精武門》等。倪匡的科幻小說深受幾代人喜愛,甚至吸引到了諸多作家模仿其寫作風格,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理念——“文字要淺白,情節(jié)要動人,寓意要深刻”——也影響了后來的不少科幻作者。
倪匡與香港許多文化界人士交往頗深,一生看重朋友情誼,他曾自述平生得意事有二:“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苯鹩乖?jīng)這樣盛贊倪匡的才華:“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恒矛盾,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一次金庸在出國期間找倪匡做“槍手”,代寫《天龍八部》連載。倪匡率性爽朗,兩人之間彼此欣賞,相愛相殺,留下一段嬉笑江湖的佳話。
張北海
現(xiàn)代作家
1936年-2022年8月17日
張北海出生于國民黨官員家庭,新中國成立后,13歲的他隨家人從北京遷往中國臺灣地區(qū),師從葉嘉瑩學習中文。1962年前往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攻讀文學碩士,在這期間他深受60年代民權(quán)運動影響,放棄博士學習,過著吉普賽式的漂泊生活,曾在花店、加油站打零工,做各種各樣的工作。
紐約與北京是作家張北海重要的書寫地點。1972年,他定居紐約,在聯(lián)合國擔任了20多年的翻譯與審校工作。60歲以前,張北海的寫作以散文為主,以幽默的筆調(diào)持續(xù)二十余年書寫自己的紐約觀察,談牛仔褲、搖滾樂、迪士尼樂園、《紐約時報》的訃聞,也借美國掌故說臺北往事,這一系列文章收錄于2015年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一瓢紐約》中。從聯(lián)合國退休后,他的寫作對象從當代紐約轉(zhuǎn)向了1936年的老北平。他曾提到,《俠隱》故事發(fā)生的30年代末期,是北平最美好的“金粉十年”,是“有錢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而《俠隱》的主題除了老北京的消逝外,還有“俠的終結(jié)”。2018年,導演姜文將該作品改編為電影《邪不壓正》。
任溶溶
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
1923年5月19日-2022年9月22日
任溶溶原名任根鎏,出生于上海。他的英文譯著包括瑞典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英國作家詹姆斯·巴里的《小飛俠彼得·潘》、美國作家E.B.懷特的《夏洛的網(wǎng)》等。學習俄語后,任溶溶又翻譯了《古麗雅的道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海鷗》等蘇聯(lián)文學作品。他通過課本和意語版的《毛主席語錄》學會了意大利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翻譯他從小喜愛的意大利童話《木偶奇遇記》,后來果然譯成了。
由于在文學翻譯上的貢獻,2012年,任溶溶被中國翻譯協(xié)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除了翻譯,任溶溶還進行了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他最受孩子們歡迎的作品之一《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在上??Х瑞^里花了半小時寫成的,主人公是一對活寶:一個做什么都丟三落四,另一個總是別別扭扭不高興,故事講述了兩人在一次奇遇后決心改正缺點的故事,后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將其拍成了動畫片。任溶溶曾經(jīng)回憶,他有一次坐公交,遇到一個小女孩給自己爺爺復述《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任溶溶很高興:沒有什么比小朋友的喜歡更令人開心的了!
林毓生
思想史家
1934年8月-2022年11月22日
中學時,林毓生閱讀“五四”時期人物的作品,思考同胞的苦難和中國的缺陷。上大學時,他選擇了歷史系,想要從歷史中找出中國的病根。在臺灣大學歷史系就讀時,林毓生卻發(fā)現(xiàn),自己當初的志愿與實際歷史研究活動兩者之間距離很遠,“幾達毫無關系的程度”,因為“白色恐怖”之下人們對政治非常冷漠。彼時,剛從哈佛大學訪學歸來的殷海光給了他很大的啟發(fā)和指導,使他“深感興趣的學術探索與內(nèi)心深處的救國情懷變得可以合情合理地匯通了”,于是開始關注自由主義在近現(xiàn)代中國的前途。
在大學期間,林毓生讀到了經(jīng)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哈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他形容這是自己“這一生最重要的分水嶺,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運氣之一”。1960年他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師從哈耶克,研究中國自由主義的失敗。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向中文世界介紹哈耶克的學說。林毓生從七十年代開始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qū)教學。八十年代,他的作品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在《中國意識的危機》《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等著作中,他認為按照哈耶克的政治方案,自由主義不能簡單否定傳統(tǒng),否則就會使由傳統(tǒng)的演進而“自發(fā)”形成的權(quán)威遭到破壞,容易讓以“借思想文化解決問題”形式出現(xiàn)的、理性主義的整體觀來填補空白。
柳鳴九
法語翻譯家
1934年-2022年12月15日
雖然以翻譯家的身份為公眾熟知,但柳鳴九其實把自己涉足的領域進行過劃分——法國文學史研究和文藝理論批評是主業(yè);編書、寫散文、翻譯是副業(yè)。
柳鳴九在學界重要的貢獻,體現(xiàn)在若干次“重新評價”之中。1934年全蘇作家代表大會上,日丹諾夫給20世紀資產(chǎn)階級文學進行過論斷:“現(xiàn)在,無論題材和才能,無論作者和主人公,都在普遍墮落……沉湎于神秘主義和僧侶主義,迷醉于色情文學和春宮畫片,這就是資產(chǎn)階級文化衰頹與腐朽的特征。”在1978年5月的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之后,柳鳴九獲得了機會,在當年11月的全國第一次外國文學工作會議上,就重新評價西方現(xiàn)當代文學做報告,并且得出了和“日丹諾夫論斷”完全不同的結(jié)論,這份報告使得柳鳴九名聲大噪。
之后,柳鳴九又“重新評價”了薩特。1980年薩特去世后,柳鳴九寫了一篇悼念文章《給薩特以歷史地位》,文中稱:“薩特是屬于世界進步人類的……我們不能拒絕薩特所留下來的這份精神遺產(chǎn),這一份遺產(chǎn)應該為無產(chǎn)階級所繼承,也只能由無產(chǎn)階級來繼承。”他還編選組譯了《薩特研究》,該書一時洛陽紙貴。
重新評價“信達雅”則是柳鳴九在翻譯理論領域的一項努力?!靶胚_雅”是《天演論》譯者嚴復于1898年提出的,這成為了一直以來人們心目中的翻譯標準。但柳鳴九看到,對“信”的絕對盲從,一定會損傷“雅”和“達”。因此,柳鳴九不建議用這三個標準,而是用錢鍾書的“化境”說來衡量翻譯的優(yōu)劣。
雖然自認翻譯是副業(yè),但柳鳴九的譯作總字數(shù)超過百萬,其中包括《莫泊桑短篇小說選》《局外人》《小王子》等名著。生前他曾經(jīng)告訴媒體:“秘訣就是要舍得下笨功夫,舍得投入時間?!?/p>
西西
作家
1938年-2022年12月18日
西西原名張彥,生于上海,1950年隨父母定居香港。初中時就開始投稿香港的報刊、雜志,后來又涉足詩、小說、散文、童話、翻譯、影評、劇本等多種寫作。從學校畢業(yè)后,西西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在70年代,她創(chuàng)作了一個關于“我”的香港故事在報刊上連載,后結(jié)集成同名小說《我城》,以中學畢業(yè)生阿果的童稚眼光看香港草根百姓的生活百態(tài),書出版后恰逢香港教師過多,西西獲得批準得以提早退休,專心讀書寫作,后來又因80年代教師短缺重新開始代課或者上短課。
52歲時,西西因乳癌入院,并把自己治病的過程寫成了《哀悼乳房》一書,手術后她的右手失靈,從此改用左手寫作。1996年,長篇小說《飛氈》出版,西西以輕盈的方式寫下巨龍國的南方“肥土鎮(zhèn)”——香港——一百多年間的種種變遷,從《我城》到《飛氈》,她的“肥土鎮(zhèn)”書寫開創(chuàng)了香港本土城市文本先河,王安憶曾評價她是“香港的說夢人” 。
除了重視香港本土經(jīng)驗,西西對西方文學思潮也保持著關注。她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迷上現(xiàn)代派文學,閱讀了卡夫卡、卡爾維諾和博爾赫斯,也比較早就開始關注內(nèi)地文學中的先鋒派。除此之外,西西還在世界各國旅行與觀察,這些都在她的文字中留下了痕跡。西西創(chuàng)作的兩部長篇小說是18世紀歷史的重新想象:《哨鹿》寫作的是康乾盛世,《我的喬治亞》則關注英國喬治亞時期,兩本書寫法不同,但又有相通之處。西西曾對媒體說:“乾隆時代是清朝最興盛的時期,但也種下許多問題,盛極轉(zhuǎn)衰。英國的喬治亞也是這樣?!?021年她出版了最新創(chuàng)作的小說《欽天監(jiān)》,2022年出版的《白發(fā)阿娥及其他》則收錄了西西橫跨20年寫作的有關衰老的八個短篇故事。
劉統(tǒng)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共黨史和軍事史專家
1951年9月1日-2022年12月21日
劉統(tǒng)是山東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yè)1978級研究生。作為一名“老三屆”學生,在山東大學,劉統(tǒng)師從王仲犖,學習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85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跟隨譚其驤從事中國古代歷史地理研究。畢業(yè)后,劉統(tǒng)進入了中國軍事科學院,他在圖書館看到了豐富的戰(zhàn)爭檔案,于是開始轉(zhuǎn)向中國近代史研究。在軍科院的15年時間,他白天處理工作,晚上進行業(yè)余研究,在不少師兄朋友都已經(jīng)成名時,他還坐著冷板凳。他曾這樣談及自己的轉(zhuǎn)向:“中國現(xiàn)代史真是一片處女地,有那么多問題值得研究。而我又具備了別人不具備的研究條件?!?/p>
1992年,劉統(tǒng)開始創(chuàng)作《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斗爭紀實》一書,此書在2004年出版,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厚積薄發(fā),這部著作在黨史、軍史界以及普通讀者之中都頗具反響。隨后劉統(tǒng)來到上海,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又寫作了《中國的1948年——兩種命運的決戰(zhàn)》《戰(zhàn)上?!贰洞髮徟小獓裾幹萌毡緫?zhàn)犯實錄》《火種:尋找中國復興之路》等作品。生前,他的心愿就是“把建國前的歷史全部穿起來”。
劉統(tǒng)研究現(xiàn)代史時擅長用研究古代史的方法,注重細節(jié)和考證,作品客觀中立。在創(chuàng)作中,劉統(tǒng)還效仿《史記》,把研究成果融匯到講故事、刻畫人物之中,因而他的著作較為“通俗化”和“大眾化”,據(jù)媒體報道,作為一本學術專著,《火種》出版3個月就發(fā)行了10萬冊。在學校,學生們認為劉統(tǒng)講課深入淺出、生動有趣,2009年他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
鄭榕
表演藝術家
1924年6月5日-2022年12月24日
鄭榕屬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第一批主要演員,憑借在北京人藝保留劇目《茶館》中飾演常四爺和《雷雨》中的周樸園形象深入人心。從1958年到1992年間,在34年時間里,《茶館》演出了374場,鄭榕也扮演了374次常四爺。他扮演的這一形象和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藍天野扮演的秦二爺,共同成為中國話劇史上最經(jīng)典的“仨老頭兒”形象,鄭榕也是三者之中最后一位逝世的。
除此之外,他也是電視劇《西游記》中的太上老君、《三國演義》中的孔融、《唐明皇》中的姚崇。93歲時,鄭榕創(chuàng)作了題為《我對中國話劇的自信從哪里來?》的文章,在其中借英國皇家劇院導演的彼得·布魯克之口,高度贊揚了民族形式與現(xiàn)代劇相結(jié)合的現(xiàn)實主義表演方法。他曾談到:“中國話劇的立足點是中國大地,根基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離開了這兩點,還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