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越賣越虧,賽力斯如何撐好“富二代”門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越賣越虧,賽力斯如何撐好“富二代”門面?

好風憑借力,但華為未必能護送“問界”上青云。

文|科技新知 楷楷

編輯|月見

近日,不少新造車企都紛紛亮出了8月的成績單,其中,賽力斯旗下的AITO問界勢頭強勁,不僅首次實現(xiàn)單月交付破萬,更創(chuàng)下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單月交付破萬最快的紀錄。

在交付量迎來爆發(fā)式增長的同時,賽力斯旗下新車“問界”M5 EV已于昨日發(fā)布,第三家工廠也已經動工,或將于明年三季度建成,預估產能為70萬輛/年。此外,賽力斯旗下的第二工廠鳳凰工廠已經開始投產,由此可見,其已為銷售提速做好了準備。

但在擴產的同時,賽力斯的壓力也并不小,據其2022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賽力斯“增收不增利”,凈利潤虧損為17.17億元,同比虧損擴大258.97%。

一邊是持續(xù)擴大的虧損,一邊則是淪為“華為代工廠”的市場評價,賽力斯選擇深度綁定華為,到底是“躺賺穩(wěn)贏”還是“吃力不討好”?

三次更名,終變“高富帥”

在賽力斯的創(chuàng)業(yè)史中,公司曾經用過三個不同的名字,分別是:渝安集團、小康股份和賽力斯,在不同的名字里,都能找到公司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印記。

賽力斯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早期主要生產座椅彈簧,后來逐步切入汽車減震器等汽車零部件領域,并做到了行業(yè)領先的位置,不滿足于當“配角”的張興海,便在2002年正式創(chuàng)辦了重慶渝安集團,開始制造和銷售摩托車。

2000年之后,中國微型車市場開始崛起,看到市場機遇的東風汽車也開始尋找合作伙伴。后來東風汽車跟渝安集團“一拍即合”,成立了“東風渝安”來生產“東風小康”微車,渝安集團也順勢改名為小康股份。

回看小康股份這個名字,也帶有了獨特的時代色彩。在改革開放之初,不少人開著東方小康面包車天南地北地跑生意,“小康”這個名字,某種程度上也寄予了“小康致富”的期望。

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下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以及消費者意識都出現(xiàn)了極大的改變,小康股份的業(yè)績在2016年上市到達巔峰后,便開始走向下坡路。

“東風小康”在近年之所以越來越難賣,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自2018年后,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存量市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在2018年便出現(xiàn)了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另外,隨著消費意識的升級,消費者在挑選汽車產品時也更在意外形、品牌和服務,而東風小康相較于它的競爭對手五菱宏光而言,在品牌、質量等多方面都稍顯落后,外觀造型和汽車質量更屢被消費者投訴。

從2018年年開始,東風小康的主力車型風光580的銷量便開始“跌跌不休”,從單月最高上萬輛的銷量,跌至如今每月僅有千余輛銷量。

意識到“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張興海早在小康股份上市當年,便讓兒子張正萍到硅谷成立了SF MOTORS,主要研發(fā)電動車的電池盒動力系統(tǒng)的研發(fā)與設計,這些年來對新能源的研發(fā)投入也一直沒有停過。

2017-2021年,小康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19.34億元、202.40億元、181.32億元、143.02億元、167.1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5億元、1.06億元、6672.15萬元、-17.29億元、-18.2億元,可以看出營收規(guī)模變化不大,但虧損卻逐年擴大,不難猜測這部分資金很大部分都被砸向了新能源。

2019年,SF MOTORS推出了賽力斯品牌的首款車型SF5,并在次年7月量產上市,但當年銷量不足800臺,足以用悲慘來形容。

跟大部分新能源所選擇的純電路線不同,賽力斯SF5選擇的是增程式技術,在一眾新造車企中,只有理想選用了這一技術,屬于相對小眾的技術路線。

不過,賽力斯SF5銷量不佳,技術路線或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畢竟同樣選擇了“增程式技術”的理想,在2020年的銷量可有32624輛,差不多是賽力斯的40倍。

賽力斯賣不動,本質上還是跟小康股份的品牌固有印象有關,從中低檔乘用車和商用車起家的小康,跟賽力斯SF5的中高端定位、調性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落差,產品力有很大的提升余地。

但是,小康股份的研發(fā)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為了推進新能源技術,小康股份更在2020年開始陷入虧損,前無退路之下,小康股份必須找到“活下去”的出路,而華為正是那個關鍵。

2019年8月,華為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于是,一邊是迫切想要打開局面的賽力斯,一邊是剛涉足汽車業(yè)務的華為,兩者一拍即合。

2021年4月,小康股份與華為合作推出了首款車型“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當年全年銷量為8169輛,雖然不能說追趕“蔚小理”,但已是頗有起色。這也帶動了小康股份的股價,從最低的每股10元出頭一度上漲至超過90元。

去年12月23日,華為與賽力斯聯(lián)合推出了全新汽車品牌問界,并在今年3月和7月陸續(xù)發(fā)布了M5和M7兩款車型。截至2022年8月,M5的累計銷量已有24472輛,在華為的加持下,賽力斯可以說是成功“逆襲”了。

與此同時,小康股份也在今年8月更名為賽力斯,這也被外界認為是在抱緊華為這一大腿后,公司開始擺脫過往的“土味”形象,朝著高端新能源方向開始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

華為加持,增收卻不增利

化身華為的“富二代”之后,問界也在短短半年間晉升成為了新造車市場的“頂流”,其在8月的銷量甚至超過了曾經第一梯隊的小鵬和理想,跟蔚來也是不分伯仲。

不過,面對“逆流而上”的銷量,以及同比增長68.14%的收入規(guī)模,塞力斯的虧損卻在持續(xù)擴大,在最近的四個季度中,虧損分別為6.022億、7.405億、8.389億和8.884億元。自賽力斯2020年轉型新能源汽車首次錄虧至今,已累計凈虧損52.7億元。

對新造車企來說,“先虧損,后盈利”已是行業(yè)常態(tài),技術研發(fā)的巨額投入是導致大部分新造車企都仍陷入虧損的主要原因。

2022年上半年,賽力斯的研發(fā)投入高達13.93億元,同比增長123.17%,可見研發(fā)支出仍在擴大,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也曾表示,過去6年間,賽力斯累計研發(fā)投入近100億元,長年占營業(yè)收入的10%以上。

不過,10%左右的研發(fā)投入占比其實在業(yè)內也并不算多,2021年,小鵬的研發(fā)投入比便高達20%,蔚來理想也在12%左右。因此,吞噬賽力斯利潤的元兇,除了研發(fā)投入之外,還有銷售費用,這在塞力斯2022年中報里也被明確標出。

2022年上半年,賽力斯的銷售費用高達14.59億元,同比大增247.09%,占營收比例為11.75%,比研發(fā)費用的占比還高,其中廣宣及服務費比去年同期足足增強了10億元,而這筆費用恐怕就是其跟華為的合作分成。

目前來看,堅稱“不造車”的華為跟車企的合作,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合作伙伴最多的華為HiCar模式,主要提供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lián)解決方案,即車機系統(tǒng)。

第二種是與賽力斯SF5首創(chuàng)的華為智選模式,在HiCar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加入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系統(tǒng),且產品可以入駐華為智選和華為旗艦店,等于使用了華為的銷售渠道。

第三種則是則是與北汽極狐合作的華為HI版模式,包括代表華為最高技術水準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兩大領域。

以上三種方案的合作可謂從淺入深,相較于HI版模式對智能化技術的深度應用,智選模式則更強調在產品設計、營銷及終端銷售方面的賦能。其中,智選模式對企業(yè)的加持顯然起效更快,畢竟當前智能駕駛仍處于起步階段,智能駕駛能夠為用戶帶來的差異化體驗并不如智能座艙明顯。

這也是問界在短短半年內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但代價也是巨大的。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問界每賣出一臺車,華為就要拿走車價的10%。而在這10個點里,曾有經銷商表示,賣車的提成是8個點左右,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出,賽力斯跟華為合作,單車售價的2%是華為的技術支持費用,8%則為銷售分成,每賣一臺問界M5,華為就要拿走約3萬元。

而從賽力斯上半年公布的7.27%毛利率來看,因為跟華為的合作分成算在了營銷費用里,這也意味著加上這部分費用后,賽力斯的凈利率只能是負數了,處于“多賣多虧”的狀態(tài)。

正因為這個原因,外界對于塞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才會持有不少負面評價,比如認為賽力斯淪為了華為的代工廠,大頭的利潤都給了華為渠道分銷,自己辛苦造車卻反而沒賺到錢。

但賽力斯綁定華為一事也應該利弊兩邊看,借力華為,賽力斯的知名度得以快速提升,同時也快速打開了銷量,這些從銷售數據中都能直觀地反映出來。

最被市場詬病的,相信便是華為所收取的巨額銷售費用,但對賽力斯來說,依靠自身品牌力量進行產品銷售,賽力斯SF5的失敗已是前車之鑒,所以,跟華為的合作與其說是“出賣靈魂”,其實更像是“各取所需”。

賽力斯如何找回“錢途”?

對華為來說,頭部車企未必愿意跟其有如此深度的合作,畢竟自研發(fā)才是車企長久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對賽力斯這樣的中流車企而言,套用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的話,(跟華為合作)往往能用最快的時間完成用戶和企業(yè)想做的事情。

既然兩者是“雙向奔赴”,對賽力斯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華為的加持下,增加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確定性,其中將有兩點關鍵。

首先,是實現(xiàn)營收平衡,只有盡快實現(xiàn)盈利,賽力斯才能將資金投向諸如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等方向,增加自身實力。

而盈利平衡的關鍵或在于交付量的爬升,據賽力斯財報數據顯示,其在2021年的毛利率是3.77%,到了今年上半年已提升至7.27%。在研發(fā)、營銷費用都加大的情況下,毛利率還能實現(xiàn)爬升,筆者推測這是因為產量提升后攤平了固定成本的支出,“規(guī)模效應”將賽力斯的利潤率拉高了。

因此,盡管當前賽力斯仍處于“多賣多虧”的狀態(tài),但只要規(guī)模達到一定量級,賽力斯就有機會扭虧為盈,而這個過程必定仍要借力華為的品牌號召力和銷售渠道。

其次,則是賽力斯自身實力的提升,包括技術實力、渠道網絡和品牌影響力。在賽力斯與華為的這一合作中,雙方的品牌地位并不對等,華為占有了很大的主導權,這意味著賽力斯在技術導向、產品議價能力上,都不占有優(yōu)勢。

此外,當前不少用戶之所以選擇問界,很大程度還是看中了華為的影響力,比如之前就有媒體報道,有車主購買問界后,將車標換成了“HUAWEI”。而且,隨著跟華為合作的車企增多,問界作為華為“首發(fā)合作”品牌的影響力可能會逐漸降低,長遠來看,賽力斯的未來仍充滿很多不確定性。

因此,在實現(xiàn)盈利后,賽力斯應盡快加速品牌、渠道、技術等方面的建設,逐步降低華為在問界品牌中的影響力?!盎钕氯ァ笔堑谝徊剑罢f新故事”便是賽力斯持續(xù)發(fā)展的第二步了。

在擁抱華為之后,賽力斯就像很多“企二代”一樣,雖然瞬間吸引了很多市場目光,但同樣也飽經質疑。但孩子要獲得認可,終究是不能只依靠父親的光環(huán),賽力斯如何說出更動聽的新故事,邁向高端化,或許從“小康”改名“賽力斯”這一步后還需要更多新動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賽力斯

5.4k
  • 汽車整車板塊午后拉升,東風股份直線漲停
  • 賽力斯申請鵬翼增程商標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越賣越虧,賽力斯如何撐好“富二代”門面?

好風憑借力,但華為未必能護送“問界”上青云。

文|科技新知 楷楷

編輯|月見

近日,不少新造車企都紛紛亮出了8月的成績單,其中,賽力斯旗下的AITO問界勢頭強勁,不僅首次實現(xiàn)單月交付破萬,更創(chuàng)下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單月交付破萬最快的紀錄。

在交付量迎來爆發(fā)式增長的同時,賽力斯旗下新車“問界”M5 EV已于昨日發(fā)布,第三家工廠也已經動工,或將于明年三季度建成,預估產能為70萬輛/年。此外,賽力斯旗下的第二工廠鳳凰工廠已經開始投產,由此可見,其已為銷售提速做好了準備。

但在擴產的同時,賽力斯的壓力也并不小,據其2022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賽力斯“增收不增利”,凈利潤虧損為17.17億元,同比虧損擴大258.97%。

一邊是持續(xù)擴大的虧損,一邊則是淪為“華為代工廠”的市場評價,賽力斯選擇深度綁定華為,到底是“躺賺穩(wěn)贏”還是“吃力不討好”?

三次更名,終變“高富帥”

在賽力斯的創(chuàng)業(yè)史中,公司曾經用過三個不同的名字,分別是:渝安集團、小康股份和賽力斯,在不同的名字里,都能找到公司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印記。

賽力斯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早期主要生產座椅彈簧,后來逐步切入汽車減震器等汽車零部件領域,并做到了行業(yè)領先的位置,不滿足于當“配角”的張興海,便在2002年正式創(chuàng)辦了重慶渝安集團,開始制造和銷售摩托車。

2000年之后,中國微型車市場開始崛起,看到市場機遇的東風汽車也開始尋找合作伙伴。后來東風汽車跟渝安集團“一拍即合”,成立了“東風渝安”來生產“東風小康”微車,渝安集團也順勢改名為小康股份。

回看小康股份這個名字,也帶有了獨特的時代色彩。在改革開放之初,不少人開著東方小康面包車天南地北地跑生意,“小康”這個名字,某種程度上也寄予了“小康致富”的期望。

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下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以及消費者意識都出現(xiàn)了極大的改變,小康股份的業(yè)績在2016年上市到達巔峰后,便開始走向下坡路。

“東風小康”在近年之所以越來越難賣,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自2018年后,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存量市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在2018年便出現(xiàn)了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另外,隨著消費意識的升級,消費者在挑選汽車產品時也更在意外形、品牌和服務,而東風小康相較于它的競爭對手五菱宏光而言,在品牌、質量等多方面都稍顯落后,外觀造型和汽車質量更屢被消費者投訴。

從2018年年開始,東風小康的主力車型風光580的銷量便開始“跌跌不休”,從單月最高上萬輛的銷量,跌至如今每月僅有千余輛銷量。

意識到“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張興海早在小康股份上市當年,便讓兒子張正萍到硅谷成立了SF MOTORS,主要研發(fā)電動車的電池盒動力系統(tǒng)的研發(fā)與設計,這些年來對新能源的研發(fā)投入也一直沒有停過。

2017-2021年,小康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19.34億元、202.40億元、181.32億元、143.02億元、167.1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5億元、1.06億元、6672.15萬元、-17.29億元、-18.2億元,可以看出營收規(guī)模變化不大,但虧損卻逐年擴大,不難猜測這部分資金很大部分都被砸向了新能源。

2019年,SF MOTORS推出了賽力斯品牌的首款車型SF5,并在次年7月量產上市,但當年銷量不足800臺,足以用悲慘來形容。

跟大部分新能源所選擇的純電路線不同,賽力斯SF5選擇的是增程式技術,在一眾新造車企中,只有理想選用了這一技術,屬于相對小眾的技術路線。

不過,賽力斯SF5銷量不佳,技術路線或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畢竟同樣選擇了“增程式技術”的理想,在2020年的銷量可有32624輛,差不多是賽力斯的40倍。

賽力斯賣不動,本質上還是跟小康股份的品牌固有印象有關,從中低檔乘用車和商用車起家的小康,跟賽力斯SF5的中高端定位、調性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落差,產品力有很大的提升余地。

但是,小康股份的研發(fā)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為了推進新能源技術,小康股份更在2020年開始陷入虧損,前無退路之下,小康股份必須找到“活下去”的出路,而華為正是那個關鍵。

2019年8月,華為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于是,一邊是迫切想要打開局面的賽力斯,一邊是剛涉足汽車業(yè)務的華為,兩者一拍即合。

2021年4月,小康股份與華為合作推出了首款車型“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當年全年銷量為8169輛,雖然不能說追趕“蔚小理”,但已是頗有起色。這也帶動了小康股份的股價,從最低的每股10元出頭一度上漲至超過90元。

去年12月23日,華為與賽力斯聯(lián)合推出了全新汽車品牌問界,并在今年3月和7月陸續(xù)發(fā)布了M5和M7兩款車型。截至2022年8月,M5的累計銷量已有24472輛,在華為的加持下,賽力斯可以說是成功“逆襲”了。

與此同時,小康股份也在今年8月更名為賽力斯,這也被外界認為是在抱緊華為這一大腿后,公司開始擺脫過往的“土味”形象,朝著高端新能源方向開始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

華為加持,增收卻不增利

化身華為的“富二代”之后,問界也在短短半年間晉升成為了新造車市場的“頂流”,其在8月的銷量甚至超過了曾經第一梯隊的小鵬和理想,跟蔚來也是不分伯仲。

不過,面對“逆流而上”的銷量,以及同比增長68.14%的收入規(guī)模,塞力斯的虧損卻在持續(xù)擴大,在最近的四個季度中,虧損分別為6.022億、7.405億、8.389億和8.884億元。自賽力斯2020年轉型新能源汽車首次錄虧至今,已累計凈虧損52.7億元。

對新造車企來說,“先虧損,后盈利”已是行業(yè)常態(tài),技術研發(fā)的巨額投入是導致大部分新造車企都仍陷入虧損的主要原因。

2022年上半年,賽力斯的研發(fā)投入高達13.93億元,同比增長123.17%,可見研發(fā)支出仍在擴大,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也曾表示,過去6年間,賽力斯累計研發(fā)投入近100億元,長年占營業(yè)收入的10%以上。

不過,10%左右的研發(fā)投入占比其實在業(yè)內也并不算多,2021年,小鵬的研發(fā)投入比便高達20%,蔚來理想也在12%左右。因此,吞噬賽力斯利潤的元兇,除了研發(fā)投入之外,還有銷售費用,這在塞力斯2022年中報里也被明確標出。

2022年上半年,賽力斯的銷售費用高達14.59億元,同比大增247.09%,占營收比例為11.75%,比研發(fā)費用的占比還高,其中廣宣及服務費比去年同期足足增強了10億元,而這筆費用恐怕就是其跟華為的合作分成。

目前來看,堅稱“不造車”的華為跟車企的合作,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合作伙伴最多的華為HiCar模式,主要提供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lián)解決方案,即車機系統(tǒng)。

第二種是與賽力斯SF5首創(chuàng)的華為智選模式,在HiCar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加入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系統(tǒng),且產品可以入駐華為智選和華為旗艦店,等于使用了華為的銷售渠道。

第三種則是則是與北汽極狐合作的華為HI版模式,包括代表華為最高技術水準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兩大領域。

以上三種方案的合作可謂從淺入深,相較于HI版模式對智能化技術的深度應用,智選模式則更強調在產品設計、營銷及終端銷售方面的賦能。其中,智選模式對企業(yè)的加持顯然起效更快,畢竟當前智能駕駛仍處于起步階段,智能駕駛能夠為用戶帶來的差異化體驗并不如智能座艙明顯。

這也是問界在短短半年內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但代價也是巨大的。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問界每賣出一臺車,華為就要拿走車價的10%。而在這10個點里,曾有經銷商表示,賣車的提成是8個點左右,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出,賽力斯跟華為合作,單車售價的2%是華為的技術支持費用,8%則為銷售分成,每賣一臺問界M5,華為就要拿走約3萬元。

而從賽力斯上半年公布的7.27%毛利率來看,因為跟華為的合作分成算在了營銷費用里,這也意味著加上這部分費用后,賽力斯的凈利率只能是負數了,處于“多賣多虧”的狀態(tài)。

正因為這個原因,外界對于塞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才會持有不少負面評價,比如認為賽力斯淪為了華為的代工廠,大頭的利潤都給了華為渠道分銷,自己辛苦造車卻反而沒賺到錢。

但賽力斯綁定華為一事也應該利弊兩邊看,借力華為,賽力斯的知名度得以快速提升,同時也快速打開了銷量,這些從銷售數據中都能直觀地反映出來。

最被市場詬病的,相信便是華為所收取的巨額銷售費用,但對賽力斯來說,依靠自身品牌力量進行產品銷售,賽力斯SF5的失敗已是前車之鑒,所以,跟華為的合作與其說是“出賣靈魂”,其實更像是“各取所需”。

賽力斯如何找回“錢途”?

對華為來說,頭部車企未必愿意跟其有如此深度的合作,畢竟自研發(fā)才是車企長久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對賽力斯這樣的中流車企而言,套用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的話,(跟華為合作)往往能用最快的時間完成用戶和企業(yè)想做的事情。

既然兩者是“雙向奔赴”,對賽力斯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華為的加持下,增加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確定性,其中將有兩點關鍵。

首先,是實現(xiàn)營收平衡,只有盡快實現(xiàn)盈利,賽力斯才能將資金投向諸如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等方向,增加自身實力。

而盈利平衡的關鍵或在于交付量的爬升,據賽力斯財報數據顯示,其在2021年的毛利率是3.77%,到了今年上半年已提升至7.27%。在研發(fā)、營銷費用都加大的情況下,毛利率還能實現(xiàn)爬升,筆者推測這是因為產量提升后攤平了固定成本的支出,“規(guī)模效應”將賽力斯的利潤率拉高了。

因此,盡管當前賽力斯仍處于“多賣多虧”的狀態(tài),但只要規(guī)模達到一定量級,賽力斯就有機會扭虧為盈,而這個過程必定仍要借力華為的品牌號召力和銷售渠道。

其次,則是賽力斯自身實力的提升,包括技術實力、渠道網絡和品牌影響力。在賽力斯與華為的這一合作中,雙方的品牌地位并不對等,華為占有了很大的主導權,這意味著賽力斯在技術導向、產品議價能力上,都不占有優(yōu)勢。

此外,當前不少用戶之所以選擇問界,很大程度還是看中了華為的影響力,比如之前就有媒體報道,有車主購買問界后,將車標換成了“HUAWEI”。而且,隨著跟華為合作的車企增多,問界作為華為“首發(fā)合作”品牌的影響力可能會逐漸降低,長遠來看,賽力斯的未來仍充滿很多不確定性。

因此,在實現(xiàn)盈利后,賽力斯應盡快加速品牌、渠道、技術等方面的建設,逐步降低華為在問界品牌中的影響力?!盎钕氯ァ笔堑谝徊?,“說新故事”便是賽力斯持續(xù)發(fā)展的第二步了。

在擁抱華為之后,賽力斯就像很多“企二代”一樣,雖然瞬間吸引了很多市場目光,但同樣也飽經質疑。但孩子要獲得認可,終究是不能只依靠父親的光環(huán),賽力斯如何說出更動聽的新故事,邁向高端化,或許從“小康”改名“賽力斯”這一步后還需要更多新動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