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王寧比盲盒買家理性很多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王寧比盲盒買家理性很多

千億市場VS千億市值。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巨潮 小盧魚

編輯 | 楊旭然

去年11月27日那天,廣博股份9天7板,股價上漲10.03%,柏星龍、華立科技等11只個股漲超10%,這是當時“谷子經(jīng)濟”最狂熱時的情況。

谷子經(jīng)濟股價表現(xiàn)(自上市至今)

但“谷子經(jīng)濟”本就不是什么新鮮事,賽道里也早已有了三麗鷗(HelloKitty)這種老牌玩家,和泡泡瑪特這種后起之秀。

作為中國的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2020年12月上市,最高市值一度達到1500億港元。雖然2022年時暴跌到130億港元,但2024年以來,泡泡瑪特股價大幅上漲,年內(nèi)漲幅超過340%,最新市值又重新接近1200億港元。

經(jīng)歷過暴跌暴漲之后,泡泡瑪特的核心高管們開選擇套現(xiàn)。2024年三季報披露后的第二日,泡泡瑪特核心高管集體就通知市場開始減持。

其中,創(chuàng)始人王寧大約套現(xiàn)15.62億港元,首席運營官司德大約套現(xiàn)1.51億港元,海外業(yè)務總裁文德大約套現(xiàn)900萬港元。

當資本瘋狂涌入、創(chuàng)始人卻開始大規(guī)模減持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行業(yè)供給、需求的格局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如果一個公司老板和高管在減持套現(xiàn),其產(chǎn)品卻有越來越高的收藏價值,這是相當荒謬的現(xiàn)象。

01 趨勢:收藏癖難敵消費降級

與其說是優(yōu)秀的“IP故事”撐起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不如說是那種一買就要買整套、盲盒為了抽到心儀的款可以抽上幾十個、出了新款限量款加價找黃牛都要搞到的核心客戶群體,撐起了泡泡瑪特的行情。

甚至,這些客戶群體本身自己的手頭都不一定寬裕。

在如今中國消費者主打能省省、該花花的大環(huán)境下,能為塑膠玩具上頭的人占比并不高。但他們的“特立獨行”,確實能為泡泡瑪特貢獻很高的毛利率。

夸張的時候,原價499元、599元的LABUBU,在二手市場上能賣到8000元的高價,直接翻了十幾倍;發(fā)售價是4999元、限量3000體的MOLLY宇航員珍藏版,二手市場價格在3至6萬元,溢價約10倍左右。

好不容易買到“搶手貨”的人,通常會在嘴上說“只是因為自己喜歡”,但又忍不住因為高漲的二手價格而暗暗竊喜,覺得自己買到了靠譜的“收藏品”、“理財產(chǎn)品”。

但是當二手價格跳水的時候,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做到“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呢?

集郵就是一個明顯的前車之鑒。在上世紀90年代,郵票市場非常繁榮,許多郵票,尤其是一些稀有郵票和限量發(fā)行的郵票,其市場價格遠遠超過了面值,甚至達到了面值的數(shù)百倍、數(shù)千倍,大量的集郵愛好者因此入局。

當時候郵票的藝術性、收藏價值和受人追捧的程度,不遜如今的泡泡瑪特潮玩。甚至時至今日,人們?nèi)匀荒茉诼犎b寶直播間等場合,聽到對“猴票”的夸耀。

但集郵市場早就崩盤了,這不僅因為郵政看到賣的好的郵票就加量濫發(fā),也因為當年集郵愛好者的收入增長緩慢,消費信心不足,送禮的需求同樣減弱,最終讓郵票這個“收藏品”迅速失去了市場大盤。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F(xiàn)在的中青年,同樣面臨著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消費信心嚴重不足的困境,消費降級大環(huán)境下的彰顯個性的收藏癖還能堅持多久,是個問號。

泡泡瑪特股價表現(xiàn)(自2020年12月至今)

2022年的時候,泡泡瑪特已經(jīng)直面過一次市場的質(zhì)疑。當時曾被炒到萬元的可口可樂聯(lián)名款SPACE MOLLY,全新未拆封的二手價格直接腰斬,泡泡瑪特的股價累計跌幅同樣超過了55%。

疫情期間的經(jīng)營異常、成本上漲和消費意愿減弱,造成了泡泡瑪特自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潤下滑。這也導致了資本市場對泡泡瑪特持續(xù)盈利能力的擔憂。

深諳價值與價格關系的資本市場,恐怕從來就沒有被潮玩的“收藏價值”打動過,資本擔心的恐怕只有這茬非理性消費的韭菜還能割多久。

02 份額:行業(yè)天花板只是看著很高

都說消費品牌中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中國潮玩市場確實經(jīng)歷了快速增長,規(guī)模從 2015年的63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621億元。8年近十倍的規(guī)模擴張。

世界范圍內(nèi)也是如此。在美國,2023年有43%的成年人為自己購買玩具;在日本,2022年玩具消費“大童”化趨勢明顯,并推動日本玩具市場首次突破萬億日元大關;在東南亞,年輕群體占比高,是不少潮玩品牌心目中的藍海。

展望未來,Statista預計2024年中國潮玩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64億元,2026年將達到1101億元,24-26 年年復合增長率仍然高達20%。

行業(yè)前景看似廣闊,但細分到每一個品種和IP,就難免會有僧多粥少、人氣輪動的問題。

潮玩可以簡單分為四大類:

一是設計師或藝術家設計的藝術潮玩,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二是以動漫、游戲等IP為基礎,制作成的精美手辦模型,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

三是外形精致,可以更換服裝、妝容、眼睛、發(fā)型的BJD娃娃(球型關節(jié)人偶),價格多在200元到5000元之間;

四是各種軟周邊,包括玩偶、徽章、貼紙、積木實用品等,價格從幾元至百元不等,價格上限同樣可較高。

泡泡瑪特主推的盲盒,既可看做是一種產(chǎn)品形式,也可看做是一種營銷手段。盲盒里其實可以放玩偶、手辦、徽章、卡片等一切你能想到的潮玩,盲盒也不是泡泡瑪特的技術專利,所有廠家都可以用。

幸會潮玩的策略是通過與多個知名IP合作,提升盲盒的吸引力和附加值,成了泡泡瑪特的競爭者之一。

被視作行業(yè)第二的52TOYS,在盲盒之外還有豐富的產(chǎn)品線,包括變形機甲、可動人偶、靜態(tài)人偶、設計師/藝術家玩具以及周邊衍生品等,還與漫威等國際知名IP合作,同樣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并準備開拓海外市場。

上市公司奧飛娛樂旗下有豐富的動漫和玩具資源,也推出了多款盲盒產(chǎn)品。

而且隨著資本涌入“谷子經(jīng)濟”賽道,更多的競爭者將會出現(xiàn)在泡泡瑪特面前。即便這些競爭者中始終無法跑出來與泡泡瑪特實力抗衡的玩家,也多多少少可以分食掉這個市場上的一些份額。

更重要的是,競爭雖然會失敗,但也會打破附著在潮玩身上的稀缺感和神秘感。

03 長紅:IP的星光運勢是一門玄學

即便不與競爭對手相比,泡泡瑪特自家產(chǎn)品線之間也存在份額爭奪、人氣輪動的情況。

作為泡泡瑪特的旗艦IP,Molly的銷售占比在IPO初期占據(jù)了較大份額,但隨著時間推移,泡泡瑪特不斷推出新的IP,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Molly的銷售占比從巔峰時期的89%下降到了2024H1的17.2%。

新一代人氣IP SKULL PANDA在2022年實現(xiàn)營收8.5億元,同比增長43.1%,表現(xiàn)超過了MOLLY的8億元、13.8%。到了2024年上半年,SKULL PANDA的銷售額雖然保持在5.75億元的高位,但同比增長率下降至9.2%。

往好處想,這是泡泡瑪特在降低對單一IP的依賴性,但另一方面,是IP人氣的不確定性導致IP矩陣必須不斷擴大。

相比于其他國內(nèi)外知名潮玩公司,如擁有七龍珠、海賊王、精靈寶可夢、奧特曼等知名IP的日本萬代,泡泡瑪特儲備了數(shù)以百計的、背后沒有沒有電影、游戲、漫畫等故事作為支撐的IP。

這些IP沒有特定的角色、沒有特定的人格,方便消費者折射自身多元化的情感,也方便運營者根據(jù)市場潮流隨意打扮,就像Hello Kitty。

但是這么多年下來,能做到和Hello Kitty一樣長紅50年的IP實在太少了,包括蛋黃哥、黑白豬、熊本熊、流氓兔、布朗熊......太多太多曾經(jīng)全網(wǎng)流行的IP,如今的商業(yè)熱度都已經(jīng)逐漸趨向于零。

潮玩生意爭奪的是年輕人的注意力,消費的就是上頭者的不理性——時間久了就算不理性的人也逐漸會變得理性。因此對產(chǎn)品“生命周期”的把握非常重要,泡泡瑪特也是深諳此道。

就像流量明星總能有幾年上升期,泡泡瑪特也在努力發(fā)揮運營能力來讓旗艦IP的生命周期延長。通過與不同領域的品牌進行聯(lián)名活動以尋找新的活力和應用場景。

在開拓海外市場時,泡泡瑪特會因地制宜制定“本土化”策略,例如,在泰國市場,泡泡瑪特與當?shù)厮囆g家合作,推出了全新 IP——CRYBABY,在泰國第三家線下門店開業(yè)當天,該店創(chuàng)造了全球門店單日銷售額的新高。

不過泡泡瑪特也不是所有產(chǎn)品都能在海外市場有如此的成功,像Tycoco系列在歐洲的反饋就不妙。只能說IP的人氣和明星的星運一樣充滿了玄學,運勢不再的時候,囤再多IP、做再多營銷活動也沒法重獲關注。

但整體來看,潮玩市場的總體規(guī)模也只有千億級別,千億級市值的泡泡瑪特已經(jīng)被給了足夠多的溢價。創(chuàng)始人和高管選擇在此時減持,要比收藏者要理性得多。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泡泡瑪特

  • 泡泡瑪特王寧:預期2025年海外業(yè)務有100%以上的增長
  •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shù)收漲0.6%,恒生科技指數(shù)收漲1.01%,恒大汽車漲逾70%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王寧比盲盒買家理性很多

千億市場VS千億市值。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巨潮 小盧魚

編輯 | 楊旭然

去年11月27日那天,廣博股份9天7板,股價上漲10.03%,柏星龍、華立科技等11只個股漲超10%,這是當時“谷子經(jīng)濟”最狂熱時的情況。

谷子經(jīng)濟股價表現(xiàn)(自上市至今)

但“谷子經(jīng)濟”本就不是什么新鮮事,賽道里也早已有了三麗鷗(HelloKitty)這種老牌玩家,和泡泡瑪特這種后起之秀。

作為中國的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2020年12月上市,最高市值一度達到1500億港元。雖然2022年時暴跌到130億港元,但2024年以來,泡泡瑪特股價大幅上漲,年內(nèi)漲幅超過340%,最新市值又重新接近1200億港元。

經(jīng)歷過暴跌暴漲之后,泡泡瑪特的核心高管們開選擇套現(xiàn)。2024年三季報披露后的第二日,泡泡瑪特核心高管集體就通知市場開始減持。

其中,創(chuàng)始人王寧大約套現(xiàn)15.62億港元,首席運營官司德大約套現(xiàn)1.51億港元,海外業(yè)務總裁文德大約套現(xiàn)900萬港元。

當資本瘋狂涌入、創(chuàng)始人卻開始大規(guī)模減持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行業(yè)供給、需求的格局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如果一個公司老板和高管在減持套現(xiàn),其產(chǎn)品卻有越來越高的收藏價值,這是相當荒謬的現(xiàn)象。

01 趨勢:收藏癖難敵消費降級

與其說是優(yōu)秀的“IP故事”撐起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不如說是那種一買就要買整套、盲盒為了抽到心儀的款可以抽上幾十個、出了新款限量款加價找黃牛都要搞到的核心客戶群體,撐起了泡泡瑪特的行情。

甚至,這些客戶群體本身自己的手頭都不一定寬裕。

在如今中國消費者主打能省省、該花花的大環(huán)境下,能為塑膠玩具上頭的人占比并不高。但他們的“特立獨行”,確實能為泡泡瑪特貢獻很高的毛利率。

夸張的時候,原價499元、599元的LABUBU,在二手市場上能賣到8000元的高價,直接翻了十幾倍;發(fā)售價是4999元、限量3000體的MOLLY宇航員珍藏版,二手市場價格在3至6萬元,溢價約10倍左右。

好不容易買到“搶手貨”的人,通常會在嘴上說“只是因為自己喜歡”,但又忍不住因為高漲的二手價格而暗暗竊喜,覺得自己買到了靠譜的“收藏品”、“理財產(chǎn)品”。

但是當二手價格跳水的時候,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做到“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呢?

集郵就是一個明顯的前車之鑒。在上世紀90年代,郵票市場非常繁榮,許多郵票,尤其是一些稀有郵票和限量發(fā)行的郵票,其市場價格遠遠超過了面值,甚至達到了面值的數(shù)百倍、數(shù)千倍,大量的集郵愛好者因此入局。

當時候郵票的藝術性、收藏價值和受人追捧的程度,不遜如今的泡泡瑪特潮玩。甚至時至今日,人們?nèi)匀荒茉诼犎b寶直播間等場合,聽到對“猴票”的夸耀。

但集郵市場早就崩盤了,這不僅因為郵政看到賣的好的郵票就加量濫發(fā),也因為當年集郵愛好者的收入增長緩慢,消費信心不足,送禮的需求同樣減弱,最終讓郵票這個“收藏品”迅速失去了市場大盤。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現(xiàn)在的中青年,同樣面臨著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消費信心嚴重不足的困境,消費降級大環(huán)境下的彰顯個性的收藏癖還能堅持多久,是個問號。

泡泡瑪特股價表現(xiàn)(自2020年12月至今)

2022年的時候,泡泡瑪特已經(jīng)直面過一次市場的質(zhì)疑。當時曾被炒到萬元的可口可樂聯(lián)名款SPACE MOLLY,全新未拆封的二手價格直接腰斬,泡泡瑪特的股價累計跌幅同樣超過了55%。

疫情期間的經(jīng)營異常、成本上漲和消費意愿減弱,造成了泡泡瑪特自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潤下滑。這也導致了資本市場對泡泡瑪特持續(xù)盈利能力的擔憂。

深諳價值與價格關系的資本市場,恐怕從來就沒有被潮玩的“收藏價值”打動過,資本擔心的恐怕只有這茬非理性消費的韭菜還能割多久。

02 份額:行業(yè)天花板只是看著很高

都說消費品牌中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中國潮玩市場確實經(jīng)歷了快速增長,規(guī)模從 2015年的63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621億元。8年近十倍的規(guī)模擴張。

世界范圍內(nèi)也是如此。在美國,2023年有43%的成年人為自己購買玩具;在日本,2022年玩具消費“大童”化趨勢明顯,并推動日本玩具市場首次突破萬億日元大關;在東南亞,年輕群體占比高,是不少潮玩品牌心目中的藍海。

展望未來,Statista預計2024年中國潮玩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64億元,2026年將達到1101億元,24-26 年年復合增長率仍然高達20%。

行業(yè)前景看似廣闊,但細分到每一個品種和IP,就難免會有僧多粥少、人氣輪動的問題。

潮玩可以簡單分為四大類:

一是設計師或藝術家設計的藝術潮玩,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二是以動漫、游戲等IP為基礎,制作成的精美手辦模型,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

三是外形精致,可以更換服裝、妝容、眼睛、發(fā)型的BJD娃娃(球型關節(jié)人偶),價格多在200元到5000元之間;

四是各種軟周邊,包括玩偶、徽章、貼紙、積木實用品等,價格從幾元至百元不等,價格上限同樣可較高。

泡泡瑪特主推的盲盒,既可看做是一種產(chǎn)品形式,也可看做是一種營銷手段。盲盒里其實可以放玩偶、手辦、徽章、卡片等一切你能想到的潮玩,盲盒也不是泡泡瑪特的技術專利,所有廠家都可以用。

幸會潮玩的策略是通過與多個知名IP合作,提升盲盒的吸引力和附加值,成了泡泡瑪特的競爭者之一。

被視作行業(yè)第二的52TOYS,在盲盒之外還有豐富的產(chǎn)品線,包括變形機甲、可動人偶、靜態(tài)人偶、設計師/藝術家玩具以及周邊衍生品等,還與漫威等國際知名IP合作,同樣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并準備開拓海外市場。

上市公司奧飛娛樂旗下有豐富的動漫和玩具資源,也推出了多款盲盒產(chǎn)品。

而且隨著資本涌入“谷子經(jīng)濟”賽道,更多的競爭者將會出現(xiàn)在泡泡瑪特面前。即便這些競爭者中始終無法跑出來與泡泡瑪特實力抗衡的玩家,也多多少少可以分食掉這個市場上的一些份額。

更重要的是,競爭雖然會失敗,但也會打破附著在潮玩身上的稀缺感和神秘感。

03 長紅:IP的星光運勢是一門玄學

即便不與競爭對手相比,泡泡瑪特自家產(chǎn)品線之間也存在份額爭奪、人氣輪動的情況。

作為泡泡瑪特的旗艦IP,Molly的銷售占比在IPO初期占據(jù)了較大份額,但隨著時間推移,泡泡瑪特不斷推出新的IP,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Molly的銷售占比從巔峰時期的89%下降到了2024H1的17.2%。

新一代人氣IP SKULL PANDA在2022年實現(xiàn)營收8.5億元,同比增長43.1%,表現(xiàn)超過了MOLLY的8億元、13.8%。到了2024年上半年,SKULL PANDA的銷售額雖然保持在5.75億元的高位,但同比增長率下降至9.2%。

往好處想,這是泡泡瑪特在降低對單一IP的依賴性,但另一方面,是IP人氣的不確定性導致IP矩陣必須不斷擴大。

相比于其他國內(nèi)外知名潮玩公司,如擁有七龍珠、海賊王、精靈寶可夢、奧特曼等知名IP的日本萬代,泡泡瑪特儲備了數(shù)以百計的、背后沒有沒有電影、游戲、漫畫等故事作為支撐的IP。

這些IP沒有特定的角色、沒有特定的人格,方便消費者折射自身多元化的情感,也方便運營者根據(jù)市場潮流隨意打扮,就像Hello Kitty。

但是這么多年下來,能做到和Hello Kitty一樣長紅50年的IP實在太少了,包括蛋黃哥、黑白豬、熊本熊、流氓兔、布朗熊......太多太多曾經(jīng)全網(wǎng)流行的IP,如今的商業(yè)熱度都已經(jīng)逐漸趨向于零。

潮玩生意爭奪的是年輕人的注意力,消費的就是上頭者的不理性——時間久了就算不理性的人也逐漸會變得理性。因此對產(chǎn)品“生命周期”的把握非常重要,泡泡瑪特也是深諳此道。

就像流量明星總能有幾年上升期,泡泡瑪特也在努力發(fā)揮運營能力來讓旗艦IP的生命周期延長。通過與不同領域的品牌進行聯(lián)名活動以尋找新的活力和應用場景。

在開拓海外市場時,泡泡瑪特會因地制宜制定“本土化”策略,例如,在泰國市場,泡泡瑪特與當?shù)厮囆g家合作,推出了全新 IP——CRYBABY,在泰國第三家線下門店開業(yè)當天,該店創(chuàng)造了全球門店單日銷售額的新高。

不過泡泡瑪特也不是所有產(chǎn)品都能在海外市場有如此的成功,像Tycoco系列在歐洲的反饋就不妙。只能說IP的人氣和明星的星運一樣充滿了玄學,運勢不再的時候,囤再多IP、做再多營銷活動也沒法重獲關注。

但整體來看,潮玩市場的總體規(guī)模也只有千億級別,千億級市值的泡泡瑪特已經(jīng)被給了足夠多的溢價。創(chuàng)始人和高管選擇在此時減持,要比收藏者要理性得多。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