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奔馳能守住200萬銷量紅線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奔馳能守住200萬銷量紅線嗎?

豪華汽車品牌奔馳太尷尬了。

文|新能源觀察家 

豪華汽車品牌奔馳太尷尬了。

三叉星徽照亮了千萬車主的事業(yè)與前程,但沒有照亮生產它的企業(yè)。近日,格哈迪塑料技術公司宣布破產,它就是奔馳三叉星車標的制造商。

它的破產與奔馳大幅削減產量不無關系。根據(jù)奔馳官方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馳全球銷量146.3萬輛,同比下降約4%,相比2019年巔峰時期的全年銷量差了近百萬。

細分國別市場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市場這個昔日的增長引擎成了奔馳如今的拖累,今年前三季度奔馳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51.22萬輛,同比下滑10.2%。

面對此“紅燈”警示,奔馳職工委員會主席埃爾根·呂馬利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明確表示,公司對于年銷量有著明確的底線——至少需達到200萬輛,這是確保德國工廠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

但在全球能源轉型不可逆的背景下,電動化明顯落后的奔馳能守住200萬輛紅線嗎?

1.消費者不愛買單了?

奔馳,毫無疑問是個家喻戶曉的汽車品牌。

1926年由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合并創(chuàng)立的它,近一個世紀以來,憑借著在燃油車領域的先機優(yōu)勢、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及在做工用料、動力系統(tǒng)、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等方面的考究,在全球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然而,“汽車界老大哥”的故事也并非全是坦途,2020年,奔馳開始遭遇滑鐵盧,全球銷量216.4萬輛,同比下滑7.4%。

隨后四年時間里,奔馳的境遇似乎也并未迎來轉機,仍處于跌跌不休期。

今年,按其目前每月的平均銷量增長速度推算,恐將剛剛達成年銷200萬輛。

尤其在中國市場,奔馳遭遇的銷量困境更甚。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馳在華累銷同比減少的超十個百分點,完全抹平了其在北美市場9%的同步增幅。

12月初,車fans創(chuàng)始人孫少軍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車fans已確認,奔馳總部通過‘口頭傳達’,除部分管理層不受影響,其他員工不晉升不漲薪,裁員待定,年度獎金待定?!?/p>

圖/孫少軍發(fā)文

隨后的第一時間我們所等來的并不是奔馳中國對于此“口頭傳達”的解釋,而是奔馳大中華區(qū)的高層“大換血”。

據(jù)悉,負責奔馳大中華區(qū)業(yè)務的唐仕凱、人力資源部柯萊森以及負責誠信經(jīng)營的白韻格將在合同期滿后退休離任;佟歐福、蓋森、時琨三人將分別接任他們的位置,成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

曾在2019年奪得全球豪華品牌銷量冠軍的它,何以落入如今這般“田地”?

從市場數(shù)據(jù)來看,新能源的逐漸起勢是一方面原因,但并非全部。

多名消費者坦言了自己現(xiàn)在買車不優(yōu)先考慮奔馳的原因?!拔抑伴_的是輛奔馳C260 L,對于每天需要用車的我來說,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維修,像輪轂這樣的維修需要等十多天左右。

“車是便宜了,但也變相減配了呀,比如GLC部分車型的行車記錄儀由標配變?yōu)檫x裝了,選裝價格1800元?!?/p>

“說得好聽叫傳承,說得不好聽叫沒新意,車型是換代了,但外觀總也沒什么太大變化?!?/p>

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近兩年奔馳在油車領域的總盤口變動不大,而其旗下曾經(jīng)的“利潤”車型,受其外觀、配置等換代更新不夠徹底的影響,令消費者的原有新鮮感逐漸降低,在同級別車型中漸失競爭力。

2.來自中國品牌的壓力

有一點需要強調,面對新能源市場的加大,奔馳并未坐以待斃。

2019年11月,奔馳在中國市場推出了首款純電車型EQC。據(jù)悉,該款車是依托中型SUV GLC車型油改電而來,出自奔馳MEA平臺。2021年,奔馳在中國引入EQA、EQB、EQE等多款電車車型。

除了產品方面的規(guī)劃布局外,在電動化研發(fā)上奔馳也沒閑著。

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馳累計為研發(fā)投入超300億元,約等于國內頭部新勢力品牌理想、蔚來前三季度研發(fā)總額之和的近兩倍。

據(jù)多媒體平臺透露,自2023年起,奔馳研發(fā)中心還多了一筆特批費用,用以獨立拆解中國新能源暢銷車型,今年,奔馳的首個拆解對象誕生了,該車型為極氪001。

可以預料的是,奔馳的重金之下,并非一無所獲。今年11月,奔馳在社交平臺發(fā)布視頻,首次公開展示了其首款L2++級別的無圖智駕車型。按照其規(guī)劃,2025年我們將看到奔馳的“端到端+純視覺方案”量產上車。

但,經(jīng)歷了一系列“排兵布陣”的奔馳,為何還在“賣不動”的低谷中徘徊呢?

從起步速度來看,奔馳的電動化布局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但近兩年受實施過程中不夠堅決的態(tài)度影響,其逐漸淪為了“后來者”。而其推出的部分“油改電”產品,相比蔚來、理想、問界等國內新勢力品牌著眼消費者需求后精細化打造的產品來說,市場競爭力自然是會薄些的。

另外,受國內愈演愈烈的車市價格戰(zhàn)影響,奔馳憑借屹立市場多年的豪華品牌形象,難掩其偏高的定價,即使入局價格戰(zhàn)后,奔馳C級、E級的起售價也分別在20萬元、30萬元以上。

前奔馳E級車主李偉(化名)在今年換車時放棄了奔馳,選擇入手了一輛蔚來ET7?!氨捡Y系車型設計風格都過于落伍,對比現(xiàn)在市場中多樣化的新能源車型優(yōu)勢明顯弱化,且蔚來的換電真的很便捷,堪比油車加滿油的速度?!?/p>

與李偉有相同感受的消費者不在少數(shù)。2024年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在購車時更傾向于選擇國產新能源品牌。

那些愛追逐潮流的消費者則認為,奔馳電車的價格普遍過高,且科技體驗上相比新勢力品牌旗下同級別的電車還差很多。

3.如何守住高份額?

在當下,因轉型迅速,站在新能源市場前沿的車企比比皆是,但想要永立金字塔頂端,恐得將自身的差異化“標簽”做好做牢。

山東濟南的劉源(化名)駕駛的是一輛奔馳GLS 400,據(jù)他介紹,選擇奔馳的原因很簡單,就兩個字——“情懷”。

“我開奔馳很多年了,不愿意更換其他品牌的油車主要還是對奔馳獨特韻味的偏愛,同時也習慣了奔馳的操控感和扎實的底盤調校,那種沉穩(wěn)和精準讓人踏實?!?/p>

北京的郭曉寒(化名)借著年底車企的“鉅惠力度”,入手了一輛奔馳C 200L?!拔乙碴P注新能源車,但開慣了油車,對于它那種發(fā)動機的駕駛感舍不掉,同時,奔馳的油車在加速時會更為流暢線性。”

多名在近期買了奔馳油車的消費者坦言,面對當下火熱的新能源車型,沒有猶豫過是假的,畢竟誰不想體驗一把科技感十足的車,但出于對奔馳品牌做工精細的信任和對傳統(tǒng)汽車工藝的執(zhí)著意志,其最終還是選擇了奔馳油車。

而這批消費者中,也不乏有人表示,等奔馳的新能源車再成熟些,會考慮入手一輛試試?!捌鋵嵄捡Y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做得挺不錯的,不輸新勢力品牌,但受其在宣傳力度上的過于低調、現(xiàn)在市場的偏年輕化等影響,導致其難像以前一樣獲得自己的市場聲量?!?/p>

“目前奔馳可選擇的電車車型太少了,且車型名稱也不如問界、理想的有辨識度,希望能盡快拓寬旗下電動化產品矩陣。”

面對奔馳目前在市場的多重承壓,業(yè)內人士認為,奔馳應聚焦高端細分市場,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fā)和部署,以提升品牌競爭力。

“奔馳在采取多維策略守住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應強化消費者對奔馳豪華車價值的認知,而這不僅僅是價格層面的?!?/p>

基于此,未來,奔馳想要在電動化轉型中重新站在前方,應著重聚焦產品質量、技術路線、智能化等消費者關注的方面。

有一點需要注意,多媒體平臺爆料,奔馳每年外派到中國市場的德國員工,每人每年的成本超過200萬元,而在奔馳工作的中國員工,每人每年的薪資上限是30萬元左右。

因此,奔馳想要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日子真正好過,除了聚焦消費者層面,讓中國人為其買單外,還應放下傲慢,平等對待中外員工。畢竟員工服務的態(tài)度是會映射到消費者的買車及售后體驗上的。

在“200萬紅線”的flag面前,奔馳的前路能否逆風而行,成功守住自己的高份額,拭目以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奔馳

5k
  • 梅賽德斯-奔馳、北京奔馳召回部分進口及國產汽車
  • 德國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公司Volocopter申請破產,曾獲吉利與梅賽德斯-奔馳投資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奔馳能守住200萬銷量紅線嗎?

豪華汽車品牌奔馳太尷尬了。

文|新能源觀察家 

豪華汽車品牌奔馳太尷尬了。

三叉星徽照亮了千萬車主的事業(yè)與前程,但沒有照亮生產它的企業(yè)。近日,格哈迪塑料技術公司宣布破產,它就是奔馳三叉星車標的制造商。

它的破產與奔馳大幅削減產量不無關系。根據(jù)奔馳官方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馳全球銷量146.3萬輛,同比下降約4%,相比2019年巔峰時期的全年銷量差了近百萬。

細分國別市場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市場這個昔日的增長引擎成了奔馳如今的拖累,今年前三季度奔馳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51.22萬輛,同比下滑10.2%。

面對此“紅燈”警示,奔馳職工委員會主席埃爾根·呂馬利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明確表示,公司對于年銷量有著明確的底線——至少需達到200萬輛,這是確保德國工廠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

但在全球能源轉型不可逆的背景下,電動化明顯落后的奔馳能守住200萬輛紅線嗎?

1.消費者不愛買單了?

奔馳,毫無疑問是個家喻戶曉的汽車品牌。

1926年由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合并創(chuàng)立的它,近一個世紀以來,憑借著在燃油車領域的先機優(yōu)勢、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及在做工用料、動力系統(tǒng)、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等方面的考究,在全球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然而,“汽車界老大哥”的故事也并非全是坦途,2020年,奔馳開始遭遇滑鐵盧,全球銷量216.4萬輛,同比下滑7.4%。

隨后四年時間里,奔馳的境遇似乎也并未迎來轉機,仍處于跌跌不休期。

今年,按其目前每月的平均銷量增長速度推算,恐將剛剛達成年銷200萬輛。

尤其在中國市場,奔馳遭遇的銷量困境更甚。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馳在華累銷同比減少的超十個百分點,完全抹平了其在北美市場9%的同步增幅。

12月初,車fans創(chuàng)始人孫少軍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車fans已確認,奔馳總部通過‘口頭傳達’,除部分管理層不受影響,其他員工不晉升不漲薪,裁員待定,年度獎金待定?!?/p>

圖/孫少軍發(fā)文

隨后的第一時間我們所等來的并不是奔馳中國對于此“口頭傳達”的解釋,而是奔馳大中華區(qū)的高層“大換血”。

據(jù)悉,負責奔馳大中華區(qū)業(yè)務的唐仕凱、人力資源部柯萊森以及負責誠信經(jīng)營的白韻格將在合同期滿后退休離任;佟歐福、蓋森、時琨三人將分別接任他們的位置,成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

曾在2019年奪得全球豪華品牌銷量冠軍的它,何以落入如今這般“田地”?

從市場數(shù)據(jù)來看,新能源的逐漸起勢是一方面原因,但并非全部。

多名消費者坦言了自己現(xiàn)在買車不優(yōu)先考慮奔馳的原因?!拔抑伴_的是輛奔馳C260 L,對于每天需要用車的我來說,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維修,像輪轂這樣的維修需要等十多天左右。

“車是便宜了,但也變相減配了呀,比如GLC部分車型的行車記錄儀由標配變?yōu)檫x裝了,選裝價格1800元?!?/p>

“說得好聽叫傳承,說得不好聽叫沒新意,車型是換代了,但外觀總也沒什么太大變化?!?/p>

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近兩年奔馳在油車領域的總盤口變動不大,而其旗下曾經(jīng)的“利潤”車型,受其外觀、配置等換代更新不夠徹底的影響,令消費者的原有新鮮感逐漸降低,在同級別車型中漸失競爭力。

2.來自中國品牌的壓力

有一點需要強調,面對新能源市場的加大,奔馳并未坐以待斃。

2019年11月,奔馳在中國市場推出了首款純電車型EQC。據(jù)悉,該款車是依托中型SUV GLC車型油改電而來,出自奔馳MEA平臺。2021年,奔馳在中國引入EQA、EQB、EQE等多款電車車型。

除了產品方面的規(guī)劃布局外,在電動化研發(fā)上奔馳也沒閑著。

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馳累計為研發(fā)投入超300億元,約等于國內頭部新勢力品牌理想、蔚來前三季度研發(fā)總額之和的近兩倍。

據(jù)多媒體平臺透露,自2023年起,奔馳研發(fā)中心還多了一筆特批費用,用以獨立拆解中國新能源暢銷車型,今年,奔馳的首個拆解對象誕生了,該車型為極氪001。

可以預料的是,奔馳的重金之下,并非一無所獲。今年11月,奔馳在社交平臺發(fā)布視頻,首次公開展示了其首款L2++級別的無圖智駕車型。按照其規(guī)劃,2025年我們將看到奔馳的“端到端+純視覺方案”量產上車。

但,經(jīng)歷了一系列“排兵布陣”的奔馳,為何還在“賣不動”的低谷中徘徊呢?

從起步速度來看,奔馳的電動化布局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但近兩年受實施過程中不夠堅決的態(tài)度影響,其逐漸淪為了“后來者”。而其推出的部分“油改電”產品,相比蔚來、理想、問界等國內新勢力品牌著眼消費者需求后精細化打造的產品來說,市場競爭力自然是會薄些的。

另外,受國內愈演愈烈的車市價格戰(zhàn)影響,奔馳憑借屹立市場多年的豪華品牌形象,難掩其偏高的定價,即使入局價格戰(zhàn)后,奔馳C級、E級的起售價也分別在20萬元、30萬元以上。

前奔馳E級車主李偉(化名)在今年換車時放棄了奔馳,選擇入手了一輛蔚來ET7。“奔馳系車型設計風格都過于落伍,對比現(xiàn)在市場中多樣化的新能源車型優(yōu)勢明顯弱化,且蔚來的換電真的很便捷,堪比油車加滿油的速度?!?/p>

與李偉有相同感受的消費者不在少數(shù)。2024年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在購車時更傾向于選擇國產新能源品牌。

那些愛追逐潮流的消費者則認為,奔馳電車的價格普遍過高,且科技體驗上相比新勢力品牌旗下同級別的電車還差很多。

3.如何守住高份額?

在當下,因轉型迅速,站在新能源市場前沿的車企比比皆是,但想要永立金字塔頂端,恐得將自身的差異化“標簽”做好做牢。

山東濟南的劉源(化名)駕駛的是一輛奔馳GLS 400,據(jù)他介紹,選擇奔馳的原因很簡單,就兩個字——“情懷”。

“我開奔馳很多年了,不愿意更換其他品牌的油車主要還是對奔馳獨特韻味的偏愛,同時也習慣了奔馳的操控感和扎實的底盤調校,那種沉穩(wěn)和精準讓人踏實?!?/p>

北京的郭曉寒(化名)借著年底車企的“鉅惠力度”,入手了一輛奔馳C 200L。“我也關注新能源車,但開慣了油車,對于它那種發(fā)動機的駕駛感舍不掉,同時,奔馳的油車在加速時會更為流暢線性?!?/p>

多名在近期買了奔馳油車的消費者坦言,面對當下火熱的新能源車型,沒有猶豫過是假的,畢竟誰不想體驗一把科技感十足的車,但出于對奔馳品牌做工精細的信任和對傳統(tǒng)汽車工藝的執(zhí)著意志,其最終還是選擇了奔馳油車。

而這批消費者中,也不乏有人表示,等奔馳的新能源車再成熟些,會考慮入手一輛試試?!捌鋵嵄捡Y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做得挺不錯的,不輸新勢力品牌,但受其在宣傳力度上的過于低調、現(xiàn)在市場的偏年輕化等影響,導致其難像以前一樣獲得自己的市場聲量?!?/p>

“目前奔馳可選擇的電車車型太少了,且車型名稱也不如問界、理想的有辨識度,希望能盡快拓寬旗下電動化產品矩陣?!?/p>

面對奔馳目前在市場的多重承壓,業(yè)內人士認為,奔馳應聚焦高端細分市場,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fā)和部署,以提升品牌競爭力。

“奔馳在采取多維策略守住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應強化消費者對奔馳豪華車價值的認知,而這不僅僅是價格層面的?!?/p>

基于此,未來,奔馳想要在電動化轉型中重新站在前方,應著重聚焦產品質量、技術路線、智能化等消費者關注的方面。

有一點需要注意,多媒體平臺爆料,奔馳每年外派到中國市場的德國員工,每人每年的成本超過200萬元,而在奔馳工作的中國員工,每人每年的薪資上限是30萬元左右。

因此,奔馳想要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日子真正好過,除了聚焦消費者層面,讓中國人為其買單外,還應放下傲慢,平等對待中外員工。畢竟員工服務的態(tài)度是會映射到消費者的買車及售后體驗上的。

在“200萬紅線”的flag面前,奔馳的前路能否逆風而行,成功守住自己的高份額,拭目以待。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