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國幻夢、反英雄與女性心緒:泰勒·斯威夫特為何如此重要?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美國幻夢、反英雄與女性心緒:泰勒·斯威夫特為何如此重要?

是時候探討一下這位世界矚目的女歌手為我們帶來的精神禮物了。

The Eras Tour宣傳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界面新聞記者 | 尹清露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美國音樂人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正處于她的權力巔峰。在發(fā)布過10張原創(chuàng)專輯、4張重錄專輯后,她還在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演唱會的名字就叫做“時代巡回”(The Eras Tour)。泰勒的音樂聲勢浩大、無處不在,經(jīng)濟學家們也紛紛議論她的巡演日期對國內GDP的影響。并且,在疫情下的2020年,憑借兩張事前毫無宣發(fā)的民謠專輯《Folklore》和《Evermore》,泰勒已經(jīng)不再是(不僅是)那個游走于名利場的“超級流行巨星”,轉而蛻變成為嚴肅藝術家以及粉絲口中的“美國李清照”。在今天,眾口難調的流行音樂界已經(jīng)承認,泰勒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The Eras Tour宣傳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另一種說法是,泰勒就是某種“元宇宙”,其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虛擬現(xiàn)實技術加持——作為一名多產(chǎn)的創(chuàng)作型歌手,以及地球上最著名的藝人之一,她幾乎全面公開的私人生活不久后就會掩上一層面紗準時出現(xiàn)在歌曲中。她把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相互聯(lián)結,把專輯中的信息變成留待粉絲解讀的彩蛋,將它們嵌入專輯內頁、MV和社交媒體中,這就形成了一個在網(wǎng)絡上不斷傳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這一系統(tǒng)已經(jīng)存在了15年之久,看樣子還將繼續(xù)下去。

甚至大學也在考慮開設課程以研究泰勒的長期價值。自從2022年紐約大學宣布開設課程,以泰勒為切入點教授流行和鄉(xiāng)村歌曲作家的遺產(chǎn)、流行音樂與種族政治后,其他學校也紛紛效仿。比如根特大學打算借由泰勒審視中世紀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文學,以及文學中的女性主義。當然,對于普通歌迷來說,一切并沒那么復雜——泰勒的歌曲庫龐大而悅耳,足以滿足如今慣于在流媒體聽音樂而不再自主挖掘的大多數(shù)聽眾。

研究泰勒或許需要一整個學期,但這只是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即使力所不逮,筆者也希望勾勒出泰勒對于我們身處時代的重要之處。本文認為,泰勒擁有多種多樣、經(jīng)常互相矛盾的角色,這一角色還在持續(xù)進化著,她由此成為我們所處世界的某種映射,也留下無盡的解讀空間。

鏡面球與美國夢:誰是泰勒·斯威夫特?

我們期望一切,期望所有。我們期望的事物互相沖突,不可能實現(xiàn)。我們期望內部寬敞的緊湊型轎車、經(jīng)濟實惠的豪華轎車。我們希望能富有又慷慨,強大又慈悲,活潑又深沉,和藹又好斗。我們希望……能敬畏上帝又成為上帝?!痘孟蟆返つ釥枴げ紶査雇?/p>

希望你能知曉,我如同鏡面球。今晚我要讓你看到自己的每一面,讓你在舞池中閃閃發(fā)光、迷人漂亮。當我破裂時,那將是無數(shù)的碎片?!禡irrorball》泰勒·斯威夫特

2009年的泰勒·斯威夫特,高中平均成績4.0,剛剛發(fā)布了第二張專輯《Fearless》并大受好評,她還從未喝過一滴酒,最喜歡的事情是烘焙巧克力餅干。從那時起,泰勒就是流行音樂界的“三好學生”。也是從那時起,她人格中的矛盾開始顯露出來。泰勒似乎擁有三重性格——她總是呆萌地傻笑;情感豐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并將其傾注在創(chuàng)作中;她是一個有著超強自控力的完美主義者,這讓她在日后成為了自我營銷的商業(yè)天才。三者的辯證統(tǒng)一在2006年的首支單曲《Tim McGraw》中已初見端倪,在這首浪漫淳樸的歌曲中,她迅速戳穿了鄉(xiāng)村情歌里老生常談的夸張手法:“他說我的藍眼睛在閃爍,讓所有佐治亞州的星星黯然失色,我說,‘這只不過是謊言?!?/p>

《Tim McGraw》單曲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剖析流行文化與大眾傳媒的著作《幻象》初版于1962年,作者丹尼爾·布爾斯廷就美國夢做出解釋,認為它讓我們擁有“過度且自相矛盾的期望”,期望得到的比世界能給我們的更多。有誰比泰勒更適合代表當代美國夢呢?充滿才華的小鎮(zhèn)女孩,說服父母搬去納什維爾做鄉(xiāng)村樂,最終取道受眾更廣的流行樂,以女主人而非來客之姿唱出著名的《Welcome to New York》,那也是泰勒真正意義上變成“光鮮亮麗的國際巨星”的時期,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環(huán)繞在她周圍的一眾超模好友。

泰勒成為了矛盾期望的范本:既是鄰家女孩,又是百萬富翁;既是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又是精明的女商人;既是懵懂的少女,又是嚴肅的成年創(chuàng)作者。除此之外,泰勒還擁有比誰都更努力的工作倫理,昨天在演唱會唱滿三小時,今天就元氣滿滿地出現(xiàn)在錄音棚。她似乎也在借此向樂迷傳達這樣的信息:只要勤奮肯努力,你也將收獲頗豐(當然,如今看來這也是個謊言)。在那首《Mirrorball》中,泰勒以鏡面球隱喻自己“以一己之力化身為千人千面”,只要你想,她便可以成為任何樣子。

如果說蘇珊·桑塔格筆下的本雅明代表著憂郁、向內收縮的土星,那么泰勒就是在不斷成長并迎接挑戰(zhàn)、帶來希望和歡樂的木星。土星代表著森嚴的邊界,木星卻有大而化之的模糊傾向,這不僅指向泰勒本人樂觀的性格,也預示著樂壇的某種趨勢——在泰勒實現(xiàn)了從鄉(xiāng)村到流行再到民謠的三級跳之后,不僅她的創(chuàng)作不再受到風格的限制,今日的音樂界也已經(jīng)很少再談論流派的區(qū)分。正如泰勒本人給《紐約時報》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搖滾聽起來像靈魂樂;民謠聽起來像鄉(xiāng)村音樂。如今藝術家探索的創(chuàng)作途徑是無限的,音樂的進化會受到贊美,唯一的風險就是你敢不敢冒險?!?/p>

反英雄與時代癥候:誰才是問題所在?

我想,這又是一個忙忙亂亂的星期天,媽媽已經(jīng)下葬入土,而我明天又該上班了,生活仍是老樣子,沒有任何變化?!毒滞馊恕钒栘悺ぜ涌?/p>

我年歲漸長,卻未曾變得明智,于我而言,午夜如同我的午后?!禔nti-hero》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心知肚明,自己是造星產(chǎn)業(yè)眾星捧月之下某種過度期望的產(chǎn)物,“先前制造名人的手段,日后也必定摧毀他?!彼嘈抛约航^不會卷入任何緋聞,因為失去別人的信任就等于失去一切。后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2015年,泰勒與凱蒂·佩里(Katy Perry)等歌手發(fā)生一系列爭吵,之后又與侃爺(Kanye West)高調對峙,她的名聲頓時跌落谷底,遭遇網(wǎng)絡討伐,她只能躲了起來。

如果故事到這里結束,那么泰勒只是成功人士兜售的“美國幻夢”中的一個癥狀而已,終將像上一代名人那樣被快速消費并遺忘。但她憑借自己的詞作和旋律功力(以及極強的心理恢復力)回到大眾視野,不滿足于制作流行金曲,而是勇敢袒露著自己私密的情緒,將筆探向普遍時代癥候的側面。最有力的證明之一便是新專輯《Midnights》中的主打單曲《Anti-hero》(反英雄),在此前重振旗鼓的《Lover》以及新冠隔離中創(chuàng)作的兩張民謠姐妹專輯之后,這首歌以一個功成名就卻充滿恐懼的“我”之視角出發(fā),不僅吐露并解構了自己的心聲,也與日漸焦慮的社會氛圍形成了暗合,成為了她的最新代表作。

專輯《Midnights》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英雄往往是崇高、無私并且面目模糊的,“反英雄”意味著平民生活的勝利以及崇高理想的瓦解;反英雄不一定是惡棍,但經(jīng)常展現(xiàn)出自戀和馬基雅維利主義等黑暗人格,講述著現(xiàn)代人的焦慮與疏離感。在英雄敘事中,主角要歷經(jīng)“去而復返”的完整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得到成長,而反英雄會在意識到信念的虛偽后驚醒,意識到“成長”只不過是謊言,從此像《局外人》中的主角默爾索那樣,過上對什么都無動于衷的生活。

專輯《Midnights》就屬于這樣的敘事,泰勒來到了更為幽微的暗處,在13首寫于午夜的歌曲中經(jīng)歷著情緒過山車,時而是身居高位的小小自得,時而是深切的自我憎惡,然而情感中又有一種懸置感,如同距離黃昏和清晨都有一段距離的午夜。在《Anti-hero》中,她認為“所有人都是性感寶貝,只有我是山坡上的怪獸”,也擔憂最信任的親人有朝一日會因自己的巨額遺產(chǎn)大打出手。這種心情她在2017年就曾經(jīng)表露過:在《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的MV中,化身為僵尸的泰勒把過去的自己排成一排互相嘲弄,她似乎已經(jīng)精疲力竭、魂不守舍,厭倦了與自己競爭。

在《Anti-hero》的MV中,巨大的泰勒鉆進眾人聚會的房間,結果把所有人都嚇跑了(圖片來源:Youtube)

如泰勒自己所言,形同木星、不斷膨脹變大的她在音樂界就如同小人國里的格列佛,這也讓她唱出歌曲中最有名的那句:“我就是問題所在?!保↖t's me,hi, I'm the problem it's me.)實際上,問題在于畸形的音樂體制。《衛(wèi)報》的樂評人認為,泰勒的成功固然值得歡呼,但也說明了留給獨立音樂人的生存空間則越來越稀薄、流行樂越來越同質化的現(xiàn)狀。音樂與藝術領域的“名譽經(jīng)濟”比獨裁政權更嚴重,只有極少數(shù)勝利者以及絕大多數(shù)失敗者。在Spotify上,藝術家需要600萬次播放才能達到英國一年最低工資水平,所謂的中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成為了消失的偽概念。

泰勒在音樂中誠實地捕捉到了這種畸形的社會風潮,用一首反英雄之歌在歌舞升平的娛樂界唱出了“反主流”的聲音。事實上,泰勒經(jīng)常在歌曲中扮演反派甚至是罪犯的角色,這類邊緣化的書寫有時是出于對負心漢的痛恨(《Blank Space》),有時也如《Anti-Hero》一般,在自我憎惡中折射出社會性癥結。她無力改變現(xiàn)狀,正如毛利嘉孝在著作《流行音樂與資本主義》所說,既順從于商業(yè)體制,又能巧妙地對其中的規(guī)則加以利用,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背叛它,這就是優(yōu)秀的流行樂創(chuàng)作者的策略。泰勒(或許是無意中)指認出業(yè)界的病癥的做法或許是“反流行”的,但這種自我厭憎的情緒卻再次引起了大眾的共鳴,為她變得更加流行鋪平了道路。

布爾斯廷的論斷并沒有錯,他認為名人的光輝帶來的與其說是美國夢,不如說是美國幻覺,而我們應當用利刃驅散迷霧,但卻顯然低估了逃離幻覺的難度。今年6月,一位精神科醫(yī)生在《紐約時報》的評論文章中提出,她的治療實踐已經(jīng)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泰勒”,因為病人們會依靠泰勒的音樂來度過人生困境;在中國的社交平臺上,也經(jīng)常可見樂迷表示,“是泰勒絲讓我這糟心的一天變得可以忍受?!?/p>

對于泰勒的欣賞與崇拜,或許有點像人類學家勞倫·貝蘭特提出的“殘酷的樂觀主義”,對于成功的盲目愿景會阻礙愿景的實現(xiàn),你為幻夢付出了太多,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在風雨飄搖中,似乎唯一能做的便是繼續(xù)抓住幻夢本身,也就是緊緊抱住名為泰勒·斯威夫特的大樹,在不停循環(huán)新專中得到最后一絲慰藉。

粉絲們沉迷于泰勒新專的梗圖

與世隔絕與民俗傳說:為動蕩時局留下新故事

那些曾經(jīng)指引我們的故事,它們在今天還有什么意義?我們又該怎樣把世界誕生之初的故事翻譯成一個行將終末的、此時此刻的版本?大地的面貌已經(jīng)改變了,故事卻留了下來。天女仿佛在看著我的眼睛,問道:對于這份禮物,你有什么可以回贈的呢?——《編結茅香》羅賓·基默爾

請把我?guī)ズ习?,在那所有詩人甘愿走向覆滅之處??晌也辉鴮儆谀抢?,而我親愛的,那也同樣不是你的歸宿?!禩he Lakes》泰勒·斯威夫特

在《幻象》中,布爾斯廷還提到至關重要的一點:連同英雄一同逝去的,是一個民眾創(chuàng)造的宇宙,有自己的巨人與侏儒、巫師和巫婆。大眾則活在充滿偽事件的幻想世界中,接觸的文字和圖像在捏造所謂名人的同時也在祛除魔魅。在這個弱肉強食、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世界,失去“魔魅”也就等同于殺死靈魂本身。

一位有抱負的藝術家不可能不對這一點抱有同等的遠見。誰也不知道為什么泰勒的作品會從五彩斑斕的流行樂突然轉向獨立民謠美學,但又有跡可循——在2020年的大隔離期間,由于演出行程都被取消,泰勒退回到一幢湖邊木屋,這一時期催生的姐妹專輯《Folklore》和《Evermore》也成為了樂迷身處動蕩的心靈凈土。專輯完全沒有運用合成器,只有原聲吉他和鋼琴伴奏,講述的也不再是泰勒本人的私人故事,而是以美國的民俗傳說為靈感創(chuàng)造人物和故事,比如讓垂垂楊柳隨意彎曲的女巫,以及一段三角戀情中的男孩和女孩。

專輯《Folklore》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論文《回到手工藝:泰勒·斯威夫特,懷舊與Covid-19》認為,泰勒的轉變是大流行期間社會尋找根基的最佳例證,也是為了應對經(jīng)濟緊縮和氣候變化帶來的焦慮。文章標題中的“手工藝”(craft),不僅指專輯本身是手工制作的,也指向了專輯對于真實可觸之物的渴望。在歌詞里,無論是一件被隨意穿起的羊毛衫,還是一根連接起戀人的隱形絲線,都是瞬間記憶的入口,能夠將人與自然重新相連。觀眾在MV中看到,海上鋼琴本身充當救生筏,將渾身濕透的女主角送回了家。所以,手工藝的概念還強調了一種與周遭之物的聯(lián)結與合作(engagement),而《Folklore》就是數(shù)位創(chuàng)作者合作的產(chǎn)物。根據(jù)The National樂隊成員Aaron Dessner的回憶,泰勒打電話問他是否愿意遠程合作幾首歌,起初只是在互相激發(fā)靈感,直到幾周后泰勒說:“嘿,我們能聊聊嗎?”,并開始向他解釋《Folklore》的完整概念。

這或許只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音樂合作,卻能代表這張專輯對于當下世界的意義——連接起人、土地與故事,在使人憂慮的現(xiàn)實之外創(chuàng)造世外桃源。森林生態(tài)學家羅賓·基默爾曾使用過編結茅香的隱喻,來說明科學理性、原住民精神與民俗故事本應相互交織的關系。在“你幫我拽著這一頭,我也會幫你拽著”的動作中編成三股茅香發(fā)辮,暢想人與土地的關系:我們醫(yī)治土地,土地也治愈我們。

泰勒(與我們)都固然不屬于那個早已逝去的年代,所以當她沿著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自殺時的足跡,在湖區(qū)的山峰上漫步時,會說出“我不屬于這里”。不過她也總有辦法不僅回溯舊故事,也在想象中生成新的故事與希望。

悲傷心緒與女性主義:泰勒提供的精神禮物

女孩們的幸福生活仍然基于童話般的公式:若非生命、婚姻與誕育,便是死亡和苦難。也許女性成就的風格會更加多樣;也許現(xiàn)在人們有更多樣的方式去談異性戀;但何為明智的幸福投資,其答案依然相當確切?!哆^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薩拉·艾哈邁德

冷酷的是我用來磨斧頭的鋼鐵,為的是那些傷我心的男孩,現(xiàn)在我給他們的孩子寄禮物。——《Invisible String》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敏感于這個時代的風吹草動,在映射世界的同時也隨時代進化。終于,我們可以問出最后一個問題:縱觀泰勒的職業(yè)生涯,我們如今可以稱泰勒為一名女性主義者嗎?如果是的話,她帶給我們的真正禮物又是什么?

無論是在樂界還是學界,對于泰勒與女性主義的關系往往有一種否定的傾向:在女性主義還未成為顯學的2000年代,《滾石》雜志如此評價她:“泰勒·斯威夫特絕對粉紅,絕對完美的生活。(The very pink,very perfect life of Taylor Swift.)”即使在出道十年之后,她的女性覺醒也被認為有虛假色彩。有文章指出,評價名人的軸心在過去十年中發(fā)生了變化,像泰勒這樣的千禧一代名人是圍繞著”好女孩-壞女孩“的二元特質構建而成長起來的,或許你還記得她因約會過太多男孩從而背上污名的時期。

隨著女性主義的普及,如今的女性名人需要通過”覺醒“來展露自己的真實一面, 并通過跨越種種限制來成為更好的人。紀錄片《美利堅女士》就曾完整呈現(xiàn)過這一過程:泰勒此前的人生圍繞著一個標準展開——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好人“(nice person)——所以她會揮手微笑和節(jié)食減肥、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政治立場。然而在經(jīng)歷了與Kanye West的一系列糾紛后,泰勒決定不再隱藏自己,她公開反對特朗普、發(fā)起性騷擾訴訟,并開始支持性少數(shù)人群的權益,由此實現(xiàn)了向全新自我的跨越。

《美利堅女士》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批評者普遍認為,這只是一種混合了白人女性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新型商業(yè)敘事,她的政治舉動是迎合時代的空洞營銷策略,她本人還在歌唱追逐男孩的生活。遵循紀錄片的表面敘事雖然并不準確,但針對這一敘事的批評同樣切錯了重點。對于粉絲來說,泰勒的力量幾乎(即使不是全部)都在她的音樂里,正是她的音樂揭示著女性的集體經(jīng)驗。

在另一名創(chuàng)作型歌手——艾薇兒·拉維尼(Avril Lavigne)——和泰勒擁有同等聲譽的2010年代,前者才是酷女孩的代表。艾薇兒會擔心朋友變得越來越虛偽,并耍帥地對男孩說“活出自我才會所向無敵”。相比之下,泰勒歌中的繾綣戀情有些“戀愛腦”,不過時間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似乎反而是泰勒歌中的甜蜜、心碎和孤寂陪伴我們度過了漫漫長夜。

事實上,泰勒走上流行音樂界權力巔峰本身就是女性經(jīng)驗被逐漸照亮的例證之一:密不透風的少女心事并非瑣碎和不重要,而是身為人類活過的證明,它可以卷起勢不可擋的情感旋風,并成為經(jīng)濟的巨大推動力。在重錄版《1989》的加曲《Now That We Don't Talk》中,有一句歌詞很是切題:“我不必假裝喜歡迷幻搖滾,假裝喜歡和那群滿腦子要事的大人物一起,待在豪華游艇上?!彼磉_了一種雙重拒絕:我們并不酷,也并非大人物,但是我們擁有身為女性堅韌且聰慧的心性,或許我現(xiàn)在感覺很糟,但總有一天我會變得更加堅強和豁達——因為這首歌的作者就是這樣做的。

十幾年后,泰勒終于不再是人們口中那個“恨嫁”的女孩,而是走到了另一條不再受婚姻與生育捆綁的道路,如今她也可以在歌中調侃“給前任的孩子送禮物”。但是,此前的情感經(jīng)驗并沒有被否定和取消,而以一種過來人的視角得到了更加成熟的審視。這可以在那首被粉絲們視為詞作巔峰、長達10分鐘的《All Too Well》中得到見證,泰勒在漫長的十分鐘內用一種近乎暴力、毫不留情的唱法層層推進,道明了某段過往的戀愛從開始到分手的全部過程,隨之而來的悲傷與遺憾,以及對有毒的男性氣質的揭露。而悲傷——在女性主義理論家薩拉·艾哈邁德看來,其本身就是一種女性主義遺產(chǎn),它顯露出一種反叛,這種反叛在于:你沒有因為本應使你感到幸福的東西而感到幸福。

《All Too Well》短電影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從此一角度來看,這正是泰勒帶給我們的禮物——借艾哈邁德之口來說便是:“即使眼里噙滿淚水,這些淚水也不總能凝結成文字。就連將悲傷袒露給自己都尚且艱難,更不用說袒露給別人了,因為它是關于世界的、身處世界的悲傷。”泰勒一次次觸碰這些悲傷,并由此與樂迷建立起身份認同。她的音樂使人們明白這些悲傷意味著什么,那是一種“未能為系統(tǒng)所容納”的失敗感——這不僅是女性的切身感受,也是每一個經(jīng)歷過幻夢破滅的人的感受。不過沒關系,泰勒身體力行向我們證明,失敗感也可以轉化為頓悟,并終將成為建立另一種生活的前提。

參考資料:

《幻象》[美] 丹尼爾·布爾斯廷 著 符夏怡 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23-7-10

《編結茅香 : 來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與植物的啟迪》[美]羅賓·沃爾·基默爾 著 侯暢 譯 商務印書館 2023-1-30

《過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英]薩拉·艾哈邁德 著 范語晨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3-10

歌曲是商品,聽歌的感受也是商品,流行音樂還有希望嗎?| 說書

http://www.learnwithfaith.com/article/8065164.html

“The Return to Craft Taylor Swift, Nostalgia, and Covid-19”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Volume 46, 2023 - Issue 1

“On good girls and woke white women Miss Americana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opular white womanhood”Celebrity Studies, Volume 13, 2022 - Issue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3/sep/30/taylor-swift-reaps-country-sized-riches-other-artists-squeezed-out

“Weirdly, Taylor Swift Is Extremely Close to Creating a True Metaverse”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2/10/taylor-swift-fandom-true-metaverse/671814/

“For Taylor Swift, the Future of Music Is a Love Story - WSJ”

https://www.wsj.com/articles/for-taylor-swift-the-future-of-music-is-a-love-story-1404763219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美國幻夢、反英雄與女性心緒:泰勒·斯威夫特為何如此重要?

是時候探討一下這位世界矚目的女歌手為我們帶來的精神禮物了。

The Eras Tour宣傳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界面新聞記者 | 尹清露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美國音樂人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正處于她的權力巔峰。在發(fā)布過10張原創(chuàng)專輯、4張重錄專輯后,她還在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演唱會的名字就叫做“時代巡回”(The Eras Tour)。泰勒的音樂聲勢浩大、無處不在,經(jīng)濟學家們也紛紛議論她的巡演日期對國內GDP的影響。并且,在疫情下的2020年,憑借兩張事前毫無宣發(fā)的民謠專輯《Folklore》和《Evermore》,泰勒已經(jīng)不再是(不僅是)那個游走于名利場的“超級流行巨星”,轉而蛻變成為嚴肅藝術家以及粉絲口中的“美國李清照”。在今天,眾口難調的流行音樂界已經(jīng)承認,泰勒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The Eras Tour宣傳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另一種說法是,泰勒就是某種“元宇宙”,其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虛擬現(xiàn)實技術加持——作為一名多產(chǎn)的創(chuàng)作型歌手,以及地球上最著名的藝人之一,她幾乎全面公開的私人生活不久后就會掩上一層面紗準時出現(xiàn)在歌曲中。她把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相互聯(lián)結,把專輯中的信息變成留待粉絲解讀的彩蛋,將它們嵌入專輯內頁、MV和社交媒體中,這就形成了一個在網(wǎng)絡上不斷傳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這一系統(tǒng)已經(jīng)存在了15年之久,看樣子還將繼續(xù)下去。

甚至大學也在考慮開設課程以研究泰勒的長期價值。自從2022年紐約大學宣布開設課程,以泰勒為切入點教授流行和鄉(xiāng)村歌曲作家的遺產(chǎn)、流行音樂與種族政治后,其他學校也紛紛效仿。比如根特大學打算借由泰勒審視中世紀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文學,以及文學中的女性主義。當然,對于普通歌迷來說,一切并沒那么復雜——泰勒的歌曲庫龐大而悅耳,足以滿足如今慣于在流媒體聽音樂而不再自主挖掘的大多數(shù)聽眾。

研究泰勒或許需要一整個學期,但這只是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即使力所不逮,筆者也希望勾勒出泰勒對于我們身處時代的重要之處。本文認為,泰勒擁有多種多樣、經(jīng)常互相矛盾的角色,這一角色還在持續(xù)進化著,她由此成為我們所處世界的某種映射,也留下無盡的解讀空間。

鏡面球與美國夢:誰是泰勒·斯威夫特?

我們期望一切,期望所有。我們期望的事物互相沖突,不可能實現(xiàn)。我們期望內部寬敞的緊湊型轎車、經(jīng)濟實惠的豪華轎車。我們希望能富有又慷慨,強大又慈悲,活潑又深沉,和藹又好斗。我們希望……能敬畏上帝又成為上帝?!痘孟蟆返つ釥枴げ紶査雇?/p>

希望你能知曉,我如同鏡面球。今晚我要讓你看到自己的每一面,讓你在舞池中閃閃發(fā)光、迷人漂亮。當我破裂時,那將是無數(shù)的碎片?!禡irrorball》泰勒·斯威夫特

2009年的泰勒·斯威夫特,高中平均成績4.0,剛剛發(fā)布了第二張專輯《Fearless》并大受好評,她還從未喝過一滴酒,最喜歡的事情是烘焙巧克力餅干。從那時起,泰勒就是流行音樂界的“三好學生”。也是從那時起,她人格中的矛盾開始顯露出來。泰勒似乎擁有三重性格——她總是呆萌地傻笑;情感豐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并將其傾注在創(chuàng)作中;她是一個有著超強自控力的完美主義者,這讓她在日后成為了自我營銷的商業(yè)天才。三者的辯證統(tǒng)一在2006年的首支單曲《Tim McGraw》中已初見端倪,在這首浪漫淳樸的歌曲中,她迅速戳穿了鄉(xiāng)村情歌里老生常談的夸張手法:“他說我的藍眼睛在閃爍,讓所有佐治亞州的星星黯然失色,我說,‘這只不過是謊言?!?/p>

《Tim McGraw》單曲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剖析流行文化與大眾傳媒的著作《幻象》初版于1962年,作者丹尼爾·布爾斯廷就美國夢做出解釋,認為它讓我們擁有“過度且自相矛盾的期望”,期望得到的比世界能給我們的更多。有誰比泰勒更適合代表當代美國夢呢?充滿才華的小鎮(zhèn)女孩,說服父母搬去納什維爾做鄉(xiāng)村樂,最終取道受眾更廣的流行樂,以女主人而非來客之姿唱出著名的《Welcome to New York》,那也是泰勒真正意義上變成“光鮮亮麗的國際巨星”的時期,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環(huán)繞在她周圍的一眾超模好友。

泰勒成為了矛盾期望的范本:既是鄰家女孩,又是百萬富翁;既是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又是精明的女商人;既是懵懂的少女,又是嚴肅的成年創(chuàng)作者。除此之外,泰勒還擁有比誰都更努力的工作倫理,昨天在演唱會唱滿三小時,今天就元氣滿滿地出現(xiàn)在錄音棚。她似乎也在借此向樂迷傳達這樣的信息:只要勤奮肯努力,你也將收獲頗豐(當然,如今看來這也是個謊言)。在那首《Mirrorball》中,泰勒以鏡面球隱喻自己“以一己之力化身為千人千面”,只要你想,她便可以成為任何樣子。

如果說蘇珊·桑塔格筆下的本雅明代表著憂郁、向內收縮的土星,那么泰勒就是在不斷成長并迎接挑戰(zhàn)、帶來希望和歡樂的木星。土星代表著森嚴的邊界,木星卻有大而化之的模糊傾向,這不僅指向泰勒本人樂觀的性格,也預示著樂壇的某種趨勢——在泰勒實現(xiàn)了從鄉(xiāng)村到流行再到民謠的三級跳之后,不僅她的創(chuàng)作不再受到風格的限制,今日的音樂界也已經(jīng)很少再談論流派的區(qū)分。正如泰勒本人給《紐約時報》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搖滾聽起來像靈魂樂;民謠聽起來像鄉(xiāng)村音樂。如今藝術家探索的創(chuàng)作途徑是無限的,音樂的進化會受到贊美,唯一的風險就是你敢不敢冒險?!?/p>

反英雄與時代癥候:誰才是問題所在?

我想,這又是一個忙忙亂亂的星期天,媽媽已經(jīng)下葬入土,而我明天又該上班了,生活仍是老樣子,沒有任何變化。——《局外人》阿爾貝·加繆

我年歲漸長,卻未曾變得明智,于我而言,午夜如同我的午后?!禔nti-hero》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心知肚明,自己是造星產(chǎn)業(yè)眾星捧月之下某種過度期望的產(chǎn)物,“先前制造名人的手段,日后也必定摧毀他?!彼嘈抛约航^不會卷入任何緋聞,因為失去別人的信任就等于失去一切。后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2015年,泰勒與凱蒂·佩里(Katy Perry)等歌手發(fā)生一系列爭吵,之后又與侃爺(Kanye West)高調對峙,她的名聲頓時跌落谷底,遭遇網(wǎng)絡討伐,她只能躲了起來。

如果故事到這里結束,那么泰勒只是成功人士兜售的“美國幻夢”中的一個癥狀而已,終將像上一代名人那樣被快速消費并遺忘。但她憑借自己的詞作和旋律功力(以及極強的心理恢復力)回到大眾視野,不滿足于制作流行金曲,而是勇敢袒露著自己私密的情緒,將筆探向普遍時代癥候的側面。最有力的證明之一便是新專輯《Midnights》中的主打單曲《Anti-hero》(反英雄),在此前重振旗鼓的《Lover》以及新冠隔離中創(chuàng)作的兩張民謠姐妹專輯之后,這首歌以一個功成名就卻充滿恐懼的“我”之視角出發(fā),不僅吐露并解構了自己的心聲,也與日漸焦慮的社會氛圍形成了暗合,成為了她的最新代表作。

專輯《Midnights》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英雄往往是崇高、無私并且面目模糊的,“反英雄”意味著平民生活的勝利以及崇高理想的瓦解;反英雄不一定是惡棍,但經(jīng)常展現(xiàn)出自戀和馬基雅維利主義等黑暗人格,講述著現(xiàn)代人的焦慮與疏離感。在英雄敘事中,主角要歷經(jīng)“去而復返”的完整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得到成長,而反英雄會在意識到信念的虛偽后驚醒,意識到“成長”只不過是謊言,從此像《局外人》中的主角默爾索那樣,過上對什么都無動于衷的生活。

專輯《Midnights》就屬于這樣的敘事,泰勒來到了更為幽微的暗處,在13首寫于午夜的歌曲中經(jīng)歷著情緒過山車,時而是身居高位的小小自得,時而是深切的自我憎惡,然而情感中又有一種懸置感,如同距離黃昏和清晨都有一段距離的午夜。在《Anti-hero》中,她認為“所有人都是性感寶貝,只有我是山坡上的怪獸”,也擔憂最信任的親人有朝一日會因自己的巨額遺產(chǎn)大打出手。這種心情她在2017年就曾經(jīng)表露過:在《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的MV中,化身為僵尸的泰勒把過去的自己排成一排互相嘲弄,她似乎已經(jīng)精疲力竭、魂不守舍,厭倦了與自己競爭。

在《Anti-hero》的MV中,巨大的泰勒鉆進眾人聚會的房間,結果把所有人都嚇跑了(圖片來源:Youtube)

如泰勒自己所言,形同木星、不斷膨脹變大的她在音樂界就如同小人國里的格列佛,這也讓她唱出歌曲中最有名的那句:“我就是問題所在?!保↖t's me,hi, I'm the problem it's me.)實際上,問題在于畸形的音樂體制。《衛(wèi)報》的樂評人認為,泰勒的成功固然值得歡呼,但也說明了留給獨立音樂人的生存空間則越來越稀薄、流行樂越來越同質化的現(xiàn)狀。音樂與藝術領域的“名譽經(jīng)濟”比獨裁政權更嚴重,只有極少數(shù)勝利者以及絕大多數(shù)失敗者。在Spotify上,藝術家需要600萬次播放才能達到英國一年最低工資水平,所謂的中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成為了消失的偽概念。

泰勒在音樂中誠實地捕捉到了這種畸形的社會風潮,用一首反英雄之歌在歌舞升平的娛樂界唱出了“反主流”的聲音。事實上,泰勒經(jīng)常在歌曲中扮演反派甚至是罪犯的角色,這類邊緣化的書寫有時是出于對負心漢的痛恨(《Blank Space》),有時也如《Anti-Hero》一般,在自我憎惡中折射出社會性癥結。她無力改變現(xiàn)狀,正如毛利嘉孝在著作《流行音樂與資本主義》所說,既順從于商業(yè)體制,又能巧妙地對其中的規(guī)則加以利用,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背叛它,這就是優(yōu)秀的流行樂創(chuàng)作者的策略。泰勒(或許是無意中)指認出業(yè)界的病癥的做法或許是“反流行”的,但這種自我厭憎的情緒卻再次引起了大眾的共鳴,為她變得更加流行鋪平了道路。

布爾斯廷的論斷并沒有錯,他認為名人的光輝帶來的與其說是美國夢,不如說是美國幻覺,而我們應當用利刃驅散迷霧,但卻顯然低估了逃離幻覺的難度。今年6月,一位精神科醫(yī)生在《紐約時報》的評論文章中提出,她的治療實踐已經(jīng)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泰勒”,因為病人們會依靠泰勒的音樂來度過人生困境;在中國的社交平臺上,也經(jīng)??梢姌访员硎荆笆翘├战z讓我這糟心的一天變得可以忍受。”

對于泰勒的欣賞與崇拜,或許有點像人類學家勞倫·貝蘭特提出的“殘酷的樂觀主義”,對于成功的盲目愿景會阻礙愿景的實現(xiàn),你為幻夢付出了太多,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在風雨飄搖中,似乎唯一能做的便是繼續(xù)抓住幻夢本身,也就是緊緊抱住名為泰勒·斯威夫特的大樹,在不停循環(huán)新專中得到最后一絲慰藉。

粉絲們沉迷于泰勒新專的梗圖

與世隔絕與民俗傳說:為動蕩時局留下新故事

那些曾經(jīng)指引我們的故事,它們在今天還有什么意義?我們又該怎樣把世界誕生之初的故事翻譯成一個行將終末的、此時此刻的版本?大地的面貌已經(jīng)改變了,故事卻留了下來。天女仿佛在看著我的眼睛,問道:對于這份禮物,你有什么可以回贈的呢?——《編結茅香》羅賓·基默爾

請把我?guī)ズ习桑谀撬性娙烁试缸呦蚋矞缰???晌也辉鴮儆谀抢铮矣H愛的,那也同樣不是你的歸宿?!禩he Lakes》泰勒·斯威夫特

在《幻象》中,布爾斯廷還提到至關重要的一點:連同英雄一同逝去的,是一個民眾創(chuàng)造的宇宙,有自己的巨人與侏儒、巫師和巫婆。大眾則活在充滿偽事件的幻想世界中,接觸的文字和圖像在捏造所謂名人的同時也在祛除魔魅。在這個弱肉強食、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世界,失去“魔魅”也就等同于殺死靈魂本身。

一位有抱負的藝術家不可能不對這一點抱有同等的遠見。誰也不知道為什么泰勒的作品會從五彩斑斕的流行樂突然轉向獨立民謠美學,但又有跡可循——在2020年的大隔離期間,由于演出行程都被取消,泰勒退回到一幢湖邊木屋,這一時期催生的姐妹專輯《Folklore》和《Evermore》也成為了樂迷身處動蕩的心靈凈土。專輯完全沒有運用合成器,只有原聲吉他和鋼琴伴奏,講述的也不再是泰勒本人的私人故事,而是以美國的民俗傳說為靈感創(chuàng)造人物和故事,比如讓垂垂楊柳隨意彎曲的女巫,以及一段三角戀情中的男孩和女孩。

專輯《Folklore》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論文《回到手工藝:泰勒·斯威夫特,懷舊與Covid-19》認為,泰勒的轉變是大流行期間社會尋找根基的最佳例證,也是為了應對經(jīng)濟緊縮和氣候變化帶來的焦慮。文章標題中的“手工藝”(craft),不僅指專輯本身是手工制作的,也指向了專輯對于真實可觸之物的渴望。在歌詞里,無論是一件被隨意穿起的羊毛衫,還是一根連接起戀人的隱形絲線,都是瞬間記憶的入口,能夠將人與自然重新相連。觀眾在MV中看到,海上鋼琴本身充當救生筏,將渾身濕透的女主角送回了家。所以,手工藝的概念還強調了一種與周遭之物的聯(lián)結與合作(engagement),而《Folklore》就是數(shù)位創(chuàng)作者合作的產(chǎn)物。根據(jù)The National樂隊成員Aaron Dessner的回憶,泰勒打電話問他是否愿意遠程合作幾首歌,起初只是在互相激發(fā)靈感,直到幾周后泰勒說:“嘿,我們能聊聊嗎?”,并開始向他解釋《Folklore》的完整概念。

這或許只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音樂合作,卻能代表這張專輯對于當下世界的意義——連接起人、土地與故事,在使人憂慮的現(xiàn)實之外創(chuàng)造世外桃源。森林生態(tài)學家羅賓·基默爾曾使用過編結茅香的隱喻,來說明科學理性、原住民精神與民俗故事本應相互交織的關系。在“你幫我拽著這一頭,我也會幫你拽著”的動作中編成三股茅香發(fā)辮,暢想人與土地的關系:我們醫(yī)治土地,土地也治愈我們。

泰勒(與我們)都固然不屬于那個早已逝去的年代,所以當她沿著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自殺時的足跡,在湖區(qū)的山峰上漫步時,會說出“我不屬于這里”。不過她也總有辦法不僅回溯舊故事,也在想象中生成新的故事與希望。

悲傷心緒與女性主義:泰勒提供的精神禮物

女孩們的幸福生活仍然基于童話般的公式:若非生命、婚姻與誕育,便是死亡和苦難。也許女性成就的風格會更加多樣;也許現(xiàn)在人們有更多樣的方式去談異性戀;但何為明智的幸福投資,其答案依然相當確切?!哆^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薩拉·艾哈邁德

冷酷的是我用來磨斧頭的鋼鐵,為的是那些傷我心的男孩,現(xiàn)在我給他們的孩子寄禮物?!禝nvisible String》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敏感于這個時代的風吹草動,在映射世界的同時也隨時代進化。終于,我們可以問出最后一個問題:縱觀泰勒的職業(yè)生涯,我們如今可以稱泰勒為一名女性主義者嗎?如果是的話,她帶給我們的真正禮物又是什么?

無論是在樂界還是學界,對于泰勒與女性主義的關系往往有一種否定的傾向:在女性主義還未成為顯學的2000年代,《滾石》雜志如此評價她:“泰勒·斯威夫特絕對粉紅,絕對完美的生活。(The very pink,very perfect life of Taylor Swift.)”即使在出道十年之后,她的女性覺醒也被認為有虛假色彩。有文章指出,評價名人的軸心在過去十年中發(fā)生了變化,像泰勒這樣的千禧一代名人是圍繞著”好女孩-壞女孩“的二元特質構建而成長起來的,或許你還記得她因約會過太多男孩從而背上污名的時期。

隨著女性主義的普及,如今的女性名人需要通過”覺醒“來展露自己的真實一面, 并通過跨越種種限制來成為更好的人。紀錄片《美利堅女士》就曾完整呈現(xiàn)過這一過程:泰勒此前的人生圍繞著一個標準展開——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好人“(nice person)——所以她會揮手微笑和節(jié)食減肥、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政治立場。然而在經(jīng)歷了與Kanye West的一系列糾紛后,泰勒決定不再隱藏自己,她公開反對特朗普、發(fā)起性騷擾訴訟,并開始支持性少數(shù)人群的權益,由此實現(xiàn)了向全新自我的跨越。

《美利堅女士》海報(圖片來源:豆瓣)

批評者普遍認為,這只是一種混合了白人女性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新型商業(yè)敘事,她的政治舉動是迎合時代的空洞營銷策略,她本人還在歌唱追逐男孩的生活。遵循紀錄片的表面敘事雖然并不準確,但針對這一敘事的批評同樣切錯了重點。對于粉絲來說,泰勒的力量幾乎(即使不是全部)都在她的音樂里,正是她的音樂揭示著女性的集體經(jīng)驗。

在另一名創(chuàng)作型歌手——艾薇兒·拉維尼(Avril Lavigne)——和泰勒擁有同等聲譽的2010年代,前者才是酷女孩的代表。艾薇兒會擔心朋友變得越來越虛偽,并耍帥地對男孩說“活出自我才會所向無敵”。相比之下,泰勒歌中的繾綣戀情有些“戀愛腦”,不過時間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似乎反而是泰勒歌中的甜蜜、心碎和孤寂陪伴我們度過了漫漫長夜。

事實上,泰勒走上流行音樂界權力巔峰本身就是女性經(jīng)驗被逐漸照亮的例證之一:密不透風的少女心事并非瑣碎和不重要,而是身為人類活過的證明,它可以卷起勢不可擋的情感旋風,并成為經(jīng)濟的巨大推動力。在重錄版《1989》的加曲《Now That We Don't Talk》中,有一句歌詞很是切題:“我不必假裝喜歡迷幻搖滾,假裝喜歡和那群滿腦子要事的大人物一起,待在豪華游艇上?!彼磉_了一種雙重拒絕:我們并不酷,也并非大人物,但是我們擁有身為女性堅韌且聰慧的心性,或許我現(xiàn)在感覺很糟,但總有一天我會變得更加堅強和豁達——因為這首歌的作者就是這樣做的。

十幾年后,泰勒終于不再是人們口中那個“恨嫁”的女孩,而是走到了另一條不再受婚姻與生育捆綁的道路,如今她也可以在歌中調侃“給前任的孩子送禮物”。但是,此前的情感經(jīng)驗并沒有被否定和取消,而以一種過來人的視角得到了更加成熟的審視。這可以在那首被粉絲們視為詞作巔峰、長達10分鐘的《All Too Well》中得到見證,泰勒在漫長的十分鐘內用一種近乎暴力、毫不留情的唱法層層推進,道明了某段過往的戀愛從開始到分手的全部過程,隨之而來的悲傷與遺憾,以及對有毒的男性氣質的揭露。而悲傷——在女性主義理論家薩拉·艾哈邁德看來,其本身就是一種女性主義遺產(chǎn),它顯露出一種反叛,這種反叛在于:你沒有因為本應使你感到幸福的東西而感到幸福。

《All Too Well》短電影封面(圖片來源:豆瓣)

從此一角度來看,這正是泰勒帶給我們的禮物——借艾哈邁德之口來說便是:“即使眼里噙滿淚水,這些淚水也不總能凝結成文字。就連將悲傷袒露給自己都尚且艱難,更不用說袒露給別人了,因為它是關于世界的、身處世界的悲傷?!碧├找淮未斡|碰這些悲傷,并由此與樂迷建立起身份認同。她的音樂使人們明白這些悲傷意味著什么,那是一種“未能為系統(tǒng)所容納”的失敗感——這不僅是女性的切身感受,也是每一個經(jīng)歷過幻夢破滅的人的感受。不過沒關系,泰勒身體力行向我們證明,失敗感也可以轉化為頓悟,并終將成為建立另一種生活的前提。

參考資料:

《幻象》[美] 丹尼爾·布爾斯廷 著 符夏怡 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23-7-10

《編結茅香 : 來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與植物的啟迪》[美]羅賓·沃爾·基默爾 著 侯暢 譯 商務印書館 2023-1-30

《過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英]薩拉·艾哈邁德 著 范語晨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3-10

歌曲是商品,聽歌的感受也是商品,流行音樂還有希望嗎?| 說書

http://www.learnwithfaith.com/article/8065164.html

“The Return to Craft Taylor Swift, Nostalgia, and Covid-19”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Volume 46, 2023 - Issue 1

“On good girls and woke white women Miss Americana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opular white womanhood”Celebrity Studies, Volume 13, 2022 - Issue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3/sep/30/taylor-swift-reaps-country-sized-riches-other-artists-squeezed-out

“Weirdly, Taylor Swift Is Extremely Close to Creating a True Metaverse”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2/10/taylor-swift-fandom-true-metaverse/671814/

“For Taylor Swift, the Future of Music Is a Love Story - WSJ”

https://www.wsj.com/articles/for-taylor-swift-the-future-of-music-is-a-love-story-1404763219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