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勝利氣氛不是性騷擾的理由:從西班牙女足球員被強吻到二戰(zhàn)“勝利之吻”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勝利氣氛不是性騷擾的理由:從西班牙女足球員被強吻到二戰(zhàn)“勝利之吻”

對于“勝利之吻”的說法,我們并不陌生。如今,我們正在重新審視這一虛偽的性騷擾理由。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宋珂欣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2023年女子足球世界杯日前閉幕,西班牙女子足球隊以1-0的成績戰(zhàn)勝英國隊首次奪冠。在8月20日的頒獎儀式上,西班牙皇家足球協會主席(Royal Spanish Football Federation)路易斯·魯維亞萊斯(Luis Rubiales)親吻了西班牙女足隊員詹妮·埃爾莫索(Jenni Hermoso)。魯維亞萊斯的這一行為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與批評。次日,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體育版負責人娜迪婭·特隆科尼(Nadia Tronchoni)表示:“這是侵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對個人領域的侵占?!?span> 

路易斯·魯維亞萊斯強吻西班牙女足隊員詹妮·埃爾莫索

被強吻后,球員埃爾莫索在8月20日的賽后直播中表示自己不喜歡這樣的舉動。她的隊友在看到親吻視頻后也表現出了厭惡,“但是我能怎么辦?”她回應道。魯維亞萊斯否認這是一種“侵犯”。他在8月21日一則視頻中做出公開回應,將其解釋為“在勝利的氣氛感染下做出的自發(fā)性的動作”,他甚至未提及埃爾莫索的名字,也沒有明確表示歉意,而是以“一位關系很好的人”一言帶過。8月21日由西班牙足協交給法新社的評論中,埃爾莫索改口表示,“那是表達愛的自然流露,是一種完全自發(fā)的互動動作,因為我們都沉浸在贏得世界杯的巨大歡樂之中?!?/span>

對于“勝利之吻”的說法,我們并不陌生。早在二戰(zhàn)勝利之時,就有一張著名的時代廣場慶祝場面中的擁吻照片被命名為“勝利之吻”,并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直至今日,每逢二戰(zhàn)勝利紀念日,仍有很多情侶模仿同樣的姿勢拍照慶祝和致敬。 

這張照片的誕生背景已廣為人知。1945年8月14日凌晨,日本向美國遞交投降書,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了這一消息,并將這一天設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V-J Day)。照片的男主角喬治·門多薩(George Mendonsa)是一位海員,他說自己聽到這一消息時“喝了點酒,太高興了,正好看到旁邊有一位穿白色制服的護士,所以親吻了她”。

“勝利之吻”(圖片來源:Wikipedia)

所以,兩個人并不相識。在2005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退伍軍人歷史項目采訪中,照片女人公葛麗泰·齊默·弗里德曼(Greta Zimmer Friedman)也明確表示,“這個吻是未經同意的?!?/span>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阿爾佛雷德·艾森斯塔德(Alfred Eisenstaedt)在1983年的BBC紀錄片《攝影大師》(Master Photographers)中講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我發(fā)現有個男人抓住他遇見的每一個女人并且親了她們,然后我看到他抓住一個身著白色衣服的女人,親了四五秒,所以我拍了四張不同角度的照片,這是其中角度最好的一張?!?/span>

這張照片被刊登在1945年的《生活》(Life)雜志上,作為“全國各地的戰(zhàn)士之吻”(The Men of War Kiss From Coast to Coast)系列照片之一。這說明了時代廣場上的弗里德曼被強吻不僅是一次偶發(fā)行為,而是某種獲得默認的集體性儀式。在這場歡慶儀式中,被強吻的女性們都是誰呢?她們經歷了什么?

“全國各地的戰(zhàn)士之吻”系列照片(圖片來源:Life Magazine)

當時與弗里德曼同在時代廣場的,還有格洛麗亞·布拉德(Gloria Bullard)。她在2010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那天就像大學的兄弟會派對,我至少被親了十幾次,在被拽過去親吻的過程中袖丟了,袖子也被扯壞了?!泵绹鴩覚n案館記錄下了當時的影像,在時代廣場,至少有十幾名水手抓著女人親吻,在拉扯的過程中,一些女性的衣物被撕破了。有女性在事后解釋自己為何沒有反抗,“因為不這樣做,就代表你不愛國。”

時隔多年,這張被奉為經典的照片面對的是公眾又一次的審視與思考——這個歡慶之吻,是一種性騷擾行為。

直到“勝利之吻”照片拍攝三十年后的1975年,康奈爾大學三位女性主義法學家才提出了“性騷擾”一詞。同年《紐約時報》在報道中使用“性騷擾”一詞時,曾引發(fā)部分公眾不滿,其中也不乏一些女性,“這不就是男人正常的調情嗎?”的觀念延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的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提出強奸文化、家庭暴力等概念,才使得公眾對性別暴力的認知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開始于2017年的反性騷擾運動進一步推廣了性騷擾的概念,提升了反性騷擾的社會共識。

正如我們所見,縱然各領域的反性騷擾運動轟轟烈烈席卷全球,已開展了6年之久,性騷擾行為仍在一次次上演。魯維亞萊斯強行親問女足隊員埃爾莫索就是一例。

體育領域頑固的權力結構本身便是滋生性騷擾行為的溫床。在體育界,團隊取勝往往與教練的戰(zhàn)術指導高度相關,尤其在集體運動中,個人的行動主張往往要讓位于團體的共同目標,教練因而掌握著絕對話語權。瑞士體操運動員阿里埃拉·凱瑟琳(Ariella Kaeslin)曾在回憶錄中講述了前國家隊教練埃里克·德邁(Eric Demay)是讓運動員在每次訓練前親吻他的臉頰的過往。荷蘭體操隊和美國體操隊都曾曝出體操運動員遭受虐待和性騷擾的丑聞,美國體操隊的性侵丑聞和運動員的維權故事2020年被拍攝成紀錄片《吹哨人》(Athlete A)。

《吹哨人》海報

此外,運動隊的人員選拔、參賽資格以及晉升職業(yè)隊等方方面面的資質審核和把控均受到所屬機構的管理。在此次女足世界杯的性騷擾行為發(fā)生之前,因不滿教練喬治·維爾達(Jorge Vilda)的執(zhí)教水平和訓練風格,西班牙女足國家隊的隊員們就曾向魯維亞萊斯提出罷免維爾達的要求。隊員們認為,維爾達不僅在戰(zhàn)術指導上準備得不充分,訓練氛圍也“十分壓抑”。但魯維亞萊斯拒絕了她們的要求,并措辭強硬地回應道:“不允許隊員質疑教練的任職資格?!?/span>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勝利氣氛不是性騷擾的理由:從西班牙女足球員被強吻到二戰(zhàn)“勝利之吻”

對于“勝利之吻”的說法,我們并不陌生。如今,我們正在重新審視這一虛偽的性騷擾理由。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宋珂欣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2023年女子足球世界杯日前閉幕,西班牙女子足球隊以1-0的成績戰(zhàn)勝英國隊首次奪冠。在8月20日的頒獎儀式上,西班牙皇家足球協會主席(Royal Spanish Football Federation)路易斯·魯維亞萊斯(Luis Rubiales)親吻了西班牙女足隊員詹妮·埃爾莫索(Jenni Hermoso)。魯維亞萊斯的這一行為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與批評。次日,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體育版負責人娜迪婭·特隆科尼(Nadia Tronchoni)表示:“這是侵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對個人領域的侵占?!?span> 

路易斯·魯維亞萊斯強吻西班牙女足隊員詹妮·埃爾莫索

被強吻后,球員埃爾莫索在8月20日的賽后直播中表示自己不喜歡這樣的舉動。她的隊友在看到親吻視頻后也表現出了厭惡,“但是我能怎么辦?”她回應道。魯維亞萊斯否認這是一種“侵犯”。他在8月21日一則視頻中做出公開回應,將其解釋為“在勝利的氣氛感染下做出的自發(fā)性的動作”,他甚至未提及埃爾莫索的名字,也沒有明確表示歉意,而是以“一位關系很好的人”一言帶過。8月21日由西班牙足協交給法新社的評論中,埃爾莫索改口表示,“那是表達愛的自然流露,是一種完全自發(fā)的互動動作,因為我們都沉浸在贏得世界杯的巨大歡樂之中?!?/span>

對于“勝利之吻”的說法,我們并不陌生。早在二戰(zhàn)勝利之時,就有一張著名的時代廣場慶祝場面中的擁吻照片被命名為“勝利之吻”,并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直至今日,每逢二戰(zhàn)勝利紀念日,仍有很多情侶模仿同樣的姿勢拍照慶祝和致敬。 

這張照片的誕生背景已廣為人知。1945年8月14日凌晨,日本向美國遞交投降書,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了這一消息,并將這一天設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V-J Day)。照片的男主角喬治·門多薩(George Mendonsa)是一位海員,他說自己聽到這一消息時“喝了點酒,太高興了,正好看到旁邊有一位穿白色制服的護士,所以親吻了她”。

“勝利之吻”(圖片來源:Wikipedia)

所以,兩個人并不相識。在2005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退伍軍人歷史項目采訪中,照片女人公葛麗泰·齊默·弗里德曼(Greta Zimmer Friedman)也明確表示,“這個吻是未經同意的?!?/span>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阿爾佛雷德·艾森斯塔德(Alfred Eisenstaedt)在1983年的BBC紀錄片《攝影大師》(Master Photographers)中講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我發(fā)現有個男人抓住他遇見的每一個女人并且親了她們,然后我看到他抓住一個身著白色衣服的女人,親了四五秒,所以我拍了四張不同角度的照片,這是其中角度最好的一張?!?/span>

這張照片被刊登在1945年的《生活》(Life)雜志上,作為“全國各地的戰(zhàn)士之吻”(The Men of War Kiss From Coast to Coast)系列照片之一。這說明了時代廣場上的弗里德曼被強吻不僅是一次偶發(fā)行為,而是某種獲得默認的集體性儀式。在這場歡慶儀式中,被強吻的女性們都是誰呢?她們經歷了什么?

“全國各地的戰(zhàn)士之吻”系列照片(圖片來源:Life Magazine)

當時與弗里德曼同在時代廣場的,還有格洛麗亞·布拉德(Gloria Bullard)。她在2010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那天就像大學的兄弟會派對,我至少被親了十幾次,在被拽過去親吻的過程中袖丟了,袖子也被扯壞了?!泵绹鴩覚n案館記錄下了當時的影像,在時代廣場,至少有十幾名水手抓著女人親吻,在拉扯的過程中,一些女性的衣物被撕破了。有女性在事后解釋自己為何沒有反抗,“因為不這樣做,就代表你不愛國?!?/span>

時隔多年,這張被奉為經典的照片面對的是公眾又一次的審視與思考——這個歡慶之吻,是一種性騷擾行為。

直到“勝利之吻”照片拍攝三十年后的1975年,康奈爾大學三位女性主義法學家才提出了“性騷擾”一詞。同年《紐約時報》在報道中使用“性騷擾”一詞時,曾引發(fā)部分公眾不滿,其中也不乏一些女性,“這不就是男人正常的調情嗎?”的觀念延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的第二次女性主義運動提出強奸文化、家庭暴力等概念,才使得公眾對性別暴力的認知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開始于2017年的反性騷擾運動進一步推廣了性騷擾的概念,提升了反性騷擾的社會共識。

正如我們所見,縱然各領域的反性騷擾運動轟轟烈烈席卷全球,已開展了6年之久,性騷擾行為仍在一次次上演。魯維亞萊斯強行親問女足隊員埃爾莫索就是一例。

體育領域頑固的權力結構本身便是滋生性騷擾行為的溫床。在體育界,團隊取勝往往與教練的戰(zhàn)術指導高度相關,尤其在集體運動中,個人的行動主張往往要讓位于團體的共同目標,教練因而掌握著絕對話語權。瑞士體操運動員阿里埃拉·凱瑟琳(Ariella Kaeslin)曾在回憶錄中講述了前國家隊教練埃里克·德邁(Eric Demay)是讓運動員在每次訓練前親吻他的臉頰的過往。荷蘭體操隊和美國體操隊都曾曝出體操運動員遭受虐待和性騷擾的丑聞,美國體操隊的性侵丑聞和運動員的維權故事2020年被拍攝成紀錄片《吹哨人》(Athlete A)。

《吹哨人》海報

此外,運動隊的人員選拔、參賽資格以及晉升職業(yè)隊等方方面面的資質審核和把控均受到所屬機構的管理。在此次女足世界杯的性騷擾行為發(fā)生之前,因不滿教練喬治·維爾達(Jorge Vilda)的執(zhí)教水平和訓練風格,西班牙女足國家隊的隊員們就曾向魯維亞萊斯提出罷免維爾達的要求。隊員們認為,維爾達不僅在戰(zhàn)術指導上準備得不充分,訓練氛圍也“十分壓抑”。但魯維亞萊斯拒絕了她們的要求,并措辭強硬地回應道:“不允許隊員質疑教練的任職資格。”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