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華為問界之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華為問界之困

車企的游離態(tài)度似乎并沒有讓華為太焦慮。

文|新莓daybreak 張芮白

編輯|翟文婷

自「造車風波」以來,余承東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步伐加緊,更為頻繁地刷存在感。

從4月問界新車M5高階智能駕駛版的發(fā)布,到5月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下線,包括6月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每月都能看到余承東的身影。如此高調和頻繁的亮相,還是他負責智能手機業(yè)務時。

7月份,余承東又出現在了華為問界新款M7上市前與供應商、渠道商的交流會,親自介紹產品,回應外界關心的重要問題。

可以說,余承東對問界一路親自保駕護航。與負責智能手機業(yè)務時「放炮」式言論不同,現在多了些謹慎。

部分原因是,問界還處于弱小階段,且困難重重。進入2023年,問界銷量一直未能回到去年的1萬輛高位。1-6月,問界每月銷量在造車新勢力序列排名靠后。

針對當前的銷量困境,余承東也做出回應:「銷量只是某一發(fā)展階段的結果,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和用戶之間的關系?!?/p>

在余承東參加的上述交流會中,有人提到,李想自曝,理想ONE曾被問界M7打殘,讓理想虧了十幾億。對此余承東回應,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卷」才剛剛開始,且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這句話也暗示,問界所處的行業(yè),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

作為后來者和學習者,問界要成為少數幸存者,除了眼下的困境,還需要回答一個根本命題:智選車模式到底能不能吸引更多車企加入,成為行業(yè)解決方案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只有如此,問界模式才算走通,也是真正立足的開始。

余承東頻繁刷存在感

智選車模式成為華為汽車業(yè)務主導后,幾乎每月,都能看到余承東在公開場合露面。

4月,問界M5高階智能駕駛版正式發(fā)布,是余承東今年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高階智能駕駛是重頭戲,也是華為汽車解決方案要重點打的一張牌。它彌補了初版問界M5只有普通L2級別輔助駕駛功能的遺憾。

親臨現場的余承東毫不掩飾對新品的自信,「跟新勢力和特斯拉比,遙遙領先」。

他的底氣來自兩項數據:通過匝道的成功率超過96%;覆蓋全國259個城市的超過30萬公里的高速路,城區(qū)場景已在廣州、上海、深圳三個城市完成商用。

1個月后,余承東出現在了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總裝車間,慶祝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下線。

10萬輛被業(yè)界認為是能否繼續(xù)留在牌桌上的生死線。而達到這個數量級,問界只用了15個月,成為相同產量耗費時間最短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余承東激動地說,「華為智選車走出了從0到1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要加速從1到N!」他還不忘強推問界M5的高階智能駕駛版。

6月16日,余承東又來到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再次將重點放在智能化。他點出,華為最好的技術集中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智能駕駛的難度要遠遠高于智能座艙。這方面我們投入巨大,華為在車BU端將70%到80%的研發(fā)經歷和費用都投入在智能駕駛領域?!?/p>

華為接下來的計劃是,第三季度在15座城市開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NCA(智駕導航輔助),第四季覆蓋45座城市,爭取后續(xù)對全國開放。

問界今年的第二位主角新款問界M7該出場了。

7月,余承東出現在與渠道商、供應商的交流會,為改款問界M7預熱。

毫無懸念,新款問界M7新增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除此之外,在原來6座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5座版本。這款新車預計將在9月上市。

交流會上,除了強推問界智能化,余承東也不忘對車輛的安全性敲重點。

問界M5高溫趴窩及碰撞斷軸等事件的相繼曝出,不少消費者產生了對問界質量的質疑。去年11月,中保研發(fā)布的一份測試報告,問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A柱與車頂連接處疑似發(fā)生變形。

余承東說,五個億的投入,大部分都花在了用戶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比如車身結構、底盤用料、懸掛結構等?!纲|量就是生命線,這次我們下了非常大的決心?!?/p>

強調安全性意在扭轉消費者過去的負面印象。智能化則是為突出差異化,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打出一個響亮的招牌。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前者需要得到更多驗證,后者仍然充滿著未知。

在很多消費者眼中,智能化并不能成為當前購車的首選項。在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投出的銷量榜單中,前幾名幾乎看不到智駕車型的身影。

同樣對高階智駕重點投入的是小鵬,何小鵬在今年4月表示,現在智能化在用戶的購車考慮選項中排第八、第十,之后到前四、前五,2026、2027年可能到前二、前三,是一個正在發(fā)生的趨勢。

言外之意,未來很美好,但前提是,得要活到未來。但這些都不是阻礙問界大踏步前行的決定性因素。

智選車模式的AB面

今年2月,余承東力推的智選車模式成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主導方向。相比HI模式單純提供技術支持,這一模式會深度參與造車環(huán)節(jié),并連接華為的銷售網絡。

賽力斯是第一家有積極合作意愿的車企,也是與華為綁定最深的公司。

此前,還叫小康股份的賽力斯主要生產微型面包車,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后,由于大眾對其印象還停留在過去,賽力斯一直未能提升品牌形象獲得新的曝光度,銷量慘淡。

與華為合作后,這一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賽力斯SF5在與華為合作前就已誕生,2020年,銷量不足千臺。與華為合作改款后,單月最高銷量接近2000輛,是前一年銷量的兩倍。

如果說SF5只是小試牛刀,問界上市后的亮眼成績,才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最好證明。

2022年3月,問界M5上市,10個月時間,問界M7、問界M5 EV先后推出。月銷量從3000輛一路飆升至12000輛。最終全年交付超7.5萬輛,超越「蔚小理」三家首年交付總和。

理想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想之前的微博長文中透露,2022年三季度,問界M7的發(fā)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更早前,李想被晚點 Auto問到問界為什么能賣這么多?是華為的渠道強,還是品牌強?李想回答,是華為強。

某種程度來說,這一模式下,華為給賽力斯或者說合作伙伴帶來的,不只是技術,還有品牌知名度及銷售網絡。

宣布合作后,賽力斯的車便進入全國各地的華為門店。華為門店更多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帶以及人流量巨大的商場,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密集程度,都是傳統(tǒng)車企難以比肩的優(yōu)勢渠道資源。

去年,華為線下開放銷量汽車的門店數量達1000家,在所有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一。

為了迅速提高知名度,賽力斯的新車發(fā)布,均由華為「一手操辦」,余承東親自站臺。問界系列常常在華為發(fā)布會上,作為壓軸出場。

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多數人也是沖著華為的招牌來的。一個細節(jié)是,不少問界車主會在交付后,撕掉賽力斯的汽車尾標,貼上HUAWEI的logo。

除去光鮮亮麗的A面,智選模式還有充滿不確定性的B面。

最直觀的表現是,賽力斯仍然在虧損中,而且在進一步擴大。2022全年賽力斯實現營收341.05億元,歸母扣非凈利潤-42.96億元,虧損金額同比擴大53.79%。

華為同樣在泥潭里。2022年,華為汽車業(yè)務的營收為20.77億元,占華為總營收比例0.3%左右,凈虧損約82億元,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yè)務。

更令人擔憂的是,進入2023年,問界銷量始終未能回到1萬輛的高位,5000輛左右的成績遠遠不足以覆蓋其投入。

對此,余承東并沒有回避,他承認過去因為經驗不足和閱歷不夠,走了一些彎路。但會繼續(xù)改進,堅持做極致的產品。

除了賽力斯,問界并沒有第二個如此深度綁定的客戶。而且這個標桿客戶還表現出三心二意的復雜內心。

今年春天,賽力斯汽車獨自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藍電,并發(fā)布起售價13.99萬元的首款產品電混SUV E5。這被外界解讀為賽力斯尋求自主權。

但賽力斯不愿承認這點。不久前慶祝問界十萬臺車下線儀式現場,賽力斯董事長張興海作出回應,「兩個團隊的緊密合作,實現了15個月十萬臺下線,就是最實實在在的回答?!?/p>

這不能消解外界的疑慮。因為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中,奇瑞、江淮、北汽均不同程度地展開了自有品牌的探索。

今年4月,奇瑞汽車在新能源之夜上,發(fā)布了兩款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新車型,星途星紀元STERRA ES、STERRA ET。同時也發(fā)布了首個獨立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涵蓋轎車、SUV等產品。

一周后,36氪報道,華為與江淮合作進軍豪華純電市場,價位區(qū)間約在80萬-100萬元。與此同時,江淮推出全新品牌釔為,喊出「致力成為全球智能汽車領導者」的口號,除了華為賦能之外,大眾、蔚來也在參與之列。

北汽則選擇兩條腿走路,與華為的合作由Hi模式升級為智選車模式的同時,還在著手自研。今年1月,極狐汽車推出新車型考拉,定位「全球首款智能親子車」。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二字沒有出現在考拉的發(fā)布會上,而在之前,華為高管甚至會親自到場。

車企的游離態(tài)度似乎并沒有讓華為太焦慮。

對華為來說,眼下的難點不僅在于當前與合作伙伴的關系親疏,而是能否吸引更多伙伴加入。這決定著智選車模式能否跑通,以及能走多遠。

在今年4月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談及目標客戶,余承東講述地非常誠懇,新勢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選擇華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追求。而國際的巨頭們,因為制裁的原因也不會選,傳統(tǒng)的車企如果怕失去靈魂的也不會選擇,這就讓華為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

正因為選擇不多,而又很重要,所以余承東才不得不總是親自站臺問界,希望盡快突破困境。

賽力斯是一個不錯的開局,卻不夠完美。對問界來說,急要一個更有影響力的爆款來開路,而等待的時間不能太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華為問界之困

車企的游離態(tài)度似乎并沒有讓華為太焦慮。

文|新莓daybreak 張芮白

編輯|翟文婷

自「造車風波」以來,余承東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步伐加緊,更為頻繁地刷存在感。

從4月問界新車M5高階智能駕駛版的發(fā)布,到5月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下線,包括6月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每月都能看到余承東的身影。如此高調和頻繁的亮相,還是他負責智能手機業(yè)務時。

7月份,余承東又出現在了華為問界新款M7上市前與供應商、渠道商的交流會,親自介紹產品,回應外界關心的重要問題。

可以說,余承東對問界一路親自保駕護航。與負責智能手機業(yè)務時「放炮」式言論不同,現在多了些謹慎。

部分原因是,問界還處于弱小階段,且困難重重。進入2023年,問界銷量一直未能回到去年的1萬輛高位。1-6月,問界每月銷量在造車新勢力序列排名靠后。

針對當前的銷量困境,余承東也做出回應:「銷量只是某一發(fā)展階段的結果,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在余承東參加的上述交流會中,有人提到,李想自曝,理想ONE曾被問界M7打殘,讓理想虧了十幾億。對此余承東回應,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卷」才剛剛開始,且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這句話也暗示,問界所處的行業(yè),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

作為后來者和學習者,問界要成為少數幸存者,除了眼下的困境,還需要回答一個根本命題:智選車模式到底能不能吸引更多車企加入,成為行業(yè)解決方案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只有如此,問界模式才算走通,也是真正立足的開始。

余承東頻繁刷存在感

智選車模式成為華為汽車業(yè)務主導后,幾乎每月,都能看到余承東在公開場合露面。

4月,問界M5高階智能駕駛版正式發(fā)布,是余承東今年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高階智能駕駛是重頭戲,也是華為汽車解決方案要重點打的一張牌。它彌補了初版問界M5只有普通L2級別輔助駕駛功能的遺憾。

親臨現場的余承東毫不掩飾對新品的自信,「跟新勢力和特斯拉比,遙遙領先」。

他的底氣來自兩項數據:通過匝道的成功率超過96%;覆蓋全國259個城市的超過30萬公里的高速路,城區(qū)場景已在廣州、上海、深圳三個城市完成商用。

1個月后,余承東出現在了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總裝車間,慶祝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下線。

10萬輛被業(yè)界認為是能否繼續(xù)留在牌桌上的生死線。而達到這個數量級,問界只用了15個月,成為相同產量耗費時間最短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余承東激動地說,「華為智選車走出了從0到1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要加速從1到N!」他還不忘強推問界M5的高階智能駕駛版。

6月16日,余承東又來到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再次將重點放在智能化。他點出,華為最好的技術集中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智能駕駛的難度要遠遠高于智能座艙。這方面我們投入巨大,華為在車BU端將70%到80%的研發(fā)經歷和費用都投入在智能駕駛領域。」

華為接下來的計劃是,第三季度在15座城市開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NCA(智駕導航輔助),第四季覆蓋45座城市,爭取后續(xù)對全國開放。

問界今年的第二位主角新款問界M7該出場了。

7月,余承東出現在與渠道商、供應商的交流會,為改款問界M7預熱。

毫無懸念,新款問界M7新增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除此之外,在原來6座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5座版本。這款新車預計將在9月上市。

交流會上,除了強推問界智能化,余承東也不忘對車輛的安全性敲重點。

問界M5高溫趴窩及碰撞斷軸等事件的相繼曝出,不少消費者產生了對問界質量的質疑。去年11月,中保研發(fā)布的一份測試報告,問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A柱與車頂連接處疑似發(fā)生變形。

余承東說,五個億的投入,大部分都花在了用戶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比如車身結構、底盤用料、懸掛結構等。「質量就是生命線,這次我們下了非常大的決心?!?/p>

強調安全性意在扭轉消費者過去的負面印象。智能化則是為突出差異化,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打出一個響亮的招牌。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前者需要得到更多驗證,后者仍然充滿著未知。

在很多消費者眼中,智能化并不能成為當前購車的首選項。在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投出的銷量榜單中,前幾名幾乎看不到智駕車型的身影。

同樣對高階智駕重點投入的是小鵬,何小鵬在今年4月表示,現在智能化在用戶的購車考慮選項中排第八、第十,之后到前四、前五,2026、2027年可能到前二、前三,是一個正在發(fā)生的趨勢。

言外之意,未來很美好,但前提是,得要活到未來。但這些都不是阻礙問界大踏步前行的決定性因素。

智選車模式的AB面

今年2月,余承東力推的智選車模式成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主導方向。相比HI模式單純提供技術支持,這一模式會深度參與造車環(huán)節(jié),并連接華為的銷售網絡。

賽力斯是第一家有積極合作意愿的車企,也是與華為綁定最深的公司。

此前,還叫小康股份的賽力斯主要生產微型面包車,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后,由于大眾對其印象還停留在過去,賽力斯一直未能提升品牌形象獲得新的曝光度,銷量慘淡。

與華為合作后,這一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賽力斯SF5在與華為合作前就已誕生,2020年,銷量不足千臺。與華為合作改款后,單月最高銷量接近2000輛,是前一年銷量的兩倍。

如果說SF5只是小試牛刀,問界上市后的亮眼成績,才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最好證明。

2022年3月,問界M5上市,10個月時間,問界M7、問界M5 EV先后推出。月銷量從3000輛一路飆升至12000輛。最終全年交付超7.5萬輛,超越「蔚小理」三家首年交付總和。

理想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想之前的微博長文中透露,2022年三季度,問界M7的發(fā)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更早前,李想被晚點 Auto問到問界為什么能賣這么多?是華為的渠道強,還是品牌強?李想回答,是華為強。

某種程度來說,這一模式下,華為給賽力斯或者說合作伙伴帶來的,不只是技術,還有品牌知名度及銷售網絡。

宣布合作后,賽力斯的車便進入全國各地的華為門店。華為門店更多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帶以及人流量巨大的商場,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密集程度,都是傳統(tǒng)車企難以比肩的優(yōu)勢渠道資源。

去年,華為線下開放銷量汽車的門店數量達1000家,在所有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一。

為了迅速提高知名度,賽力斯的新車發(fā)布,均由華為「一手操辦」,余承東親自站臺。問界系列常常在華為發(fā)布會上,作為壓軸出場。

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多數人也是沖著華為的招牌來的。一個細節(jié)是,不少問界車主會在交付后,撕掉賽力斯的汽車尾標,貼上HUAWEI的logo。

除去光鮮亮麗的A面,智選模式還有充滿不確定性的B面。

最直觀的表現是,賽力斯仍然在虧損中,而且在進一步擴大。2022全年賽力斯實現營收341.05億元,歸母扣非凈利潤-42.96億元,虧損金額同比擴大53.79%。

華為同樣在泥潭里。2022年,華為汽車業(yè)務的營收為20.77億元,占華為總營收比例0.3%左右,凈虧損約82億元,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yè)務。

更令人擔憂的是,進入2023年,問界銷量始終未能回到1萬輛的高位,5000輛左右的成績遠遠不足以覆蓋其投入。

對此,余承東并沒有回避,他承認過去因為經驗不足和閱歷不夠,走了一些彎路。但會繼續(xù)改進,堅持做極致的產品。

除了賽力斯,問界并沒有第二個如此深度綁定的客戶。而且這個標桿客戶還表現出三心二意的復雜內心。

今年春天,賽力斯汽車獨自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藍電,并發(fā)布起售價13.99萬元的首款產品電混SUV E5。這被外界解讀為賽力斯尋求自主權。

但賽力斯不愿承認這點。不久前慶祝問界十萬臺車下線儀式現場,賽力斯董事長張興海作出回應,「兩個團隊的緊密合作,實現了15個月十萬臺下線,就是最實實在在的回答。」

這不能消解外界的疑慮。因為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中,奇瑞、江淮、北汽均不同程度地展開了自有品牌的探索。

今年4月,奇瑞汽車在新能源之夜上,發(fā)布了兩款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新車型,星途星紀元STERRA ES、STERRA ET。同時也發(fā)布了首個獨立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涵蓋轎車、SUV等產品。

一周后,36氪報道,華為與江淮合作進軍豪華純電市場,價位區(qū)間約在80萬-100萬元。與此同時,江淮推出全新品牌釔為,喊出「致力成為全球智能汽車領導者」的口號,除了華為賦能之外,大眾、蔚來也在參與之列。

北汽則選擇兩條腿走路,與華為的合作由Hi模式升級為智選車模式的同時,還在著手自研。今年1月,極狐汽車推出新車型考拉,定位「全球首款智能親子車」。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二字沒有出現在考拉的發(fā)布會上,而在之前,華為高管甚至會親自到場。

車企的游離態(tài)度似乎并沒有讓華為太焦慮。

對華為來說,眼下的難點不僅在于當前與合作伙伴的關系親疏,而是能否吸引更多伙伴加入。這決定著智選車模式能否跑通,以及能走多遠。

在今年4月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談及目標客戶,余承東講述地非常誠懇,新勢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選擇華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追求。而國際的巨頭們,因為制裁的原因也不會選,傳統(tǒng)的車企如果怕失去靈魂的也不會選擇,這就讓華為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

正因為選擇不多,而又很重要,所以余承東才不得不總是親自站臺問界,希望盡快突破困境。

賽力斯是一個不錯的開局,卻不夠完美。對問界來說,急要一個更有影響力的爆款來開路,而等待的時間不能太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