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2009年,考古隊在河南安陽發(fā)現(xiàn)了曹操高陵,幾乎立刻在社會上引發(fā)了一場關(guān)于“真假曹操墓”的大爭論。
“考古隊怎么能確認這座墓不是一座故意留些器物的假墓?”
“考古隊發(fā)掘是為了當?shù)卣摹乖酖DP(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他們被河南人收買了!”
南方科技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心講席教授唐際根在2010年出版了《曹操墓真相》一書。曹操高陵發(fā)掘期間,他常常進入墓室,見證了發(fā)掘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得以多次觀摩曹操頭骨等出土文物?!恫懿倌拐嫦唷氛宫F(xiàn)了他田野工作的豐富經(jīng)驗和對大量資料的“死磕”鉆研,在當時對曹操墓真假爭議頗多的“曹操貼吧”,有人稱唐際根為“挺曹派的趙子龍”。
在此之后,圍繞曹操高陵進行的學術(shù)研究不斷深入,社會公眾也對此抱有極大的熱情。過了十余年,唐際根在《曹操墓真相》的基礎之上,以《此處葬曹操》為題,重新書寫了關(guān)于曹操高陵的研究成果。在書中,他呈現(xiàn)了考古隊挖掘的具體情況,揭示了西高穴墓葬的“死亡密碼”,以之與曹操的死亡線索對照印證,來說明為什么這里葬的就是曹操。他還以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展示出了曹操的復雜形象——在奸雄、梟雄、英雄這三個長期圍繞著曹操的稱呼之中,他認為曹操可以被稱為“英雄”。
01 對曹操墓的質(zhì)疑與確認
界面文化:公眾了解你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為殷墟,你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青銅時代考古,你為何尤其關(guān)注曹操墓并成為了發(fā)掘的見證者?
唐際根:按照學術(shù)規(guī)范,三國或者東漢研究領(lǐng)域并不是我該付出努力的方向。不過我小時候就喜歡三國,喜歡人物的干脆利落、智慧情懷、勇猛無敵。我的考古隊就在安陽,做殷墟發(fā)掘,研究商王朝,曹操墓也在安陽,相距很近。
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開會宣布發(fā)現(xiàn)曹操墓后,出了一個輿情,大家議論曹操墓是不是河南省造假。我覺得這對河南省的考古學家不公平。到了后期,這件事已經(jīng)不只是針對曹操墓了,而涉及到整個考古學界的尊嚴,也涉及到我們是要真相、要事實,還是要照顧某些人的情緒。考古學科是比較講究材料、講究實證的,那時我就決定作為東漢三國研究圈之外的學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是此前《曹操墓真相》這本書的由來。
大家都關(guān)心歷史,熱愛歷史,但我們都希望有一個真實的歷史,所以,普及考古知識的時候也不是僅僅要普及考古的歷史知識或者文物知識,還要普及一些考古學的研究方法,比如思想方法、考證方法等。
大眾也要尊重職業(yè)和專業(yè),不做這行確實容易出問題。我是學考古的,但長期只做夏商考古研究,東漢是年代更晚階段的考古領(lǐng)域,所以進入到曹操墓的研究領(lǐng)域時也誠惶誠恐,非常謹慎,這本書的學術(shù)顧問是劉慶柱先生,我從他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界面文化:曹操墓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情況,就是質(zhì)疑的聲音特別多。怎么看待當時大家比較相信民間學者,不是很相信官方學者的情況?
唐際根:人的水平和勤奮程度、耕耘時間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哪怕花了足夠的時間,非常勤奮,學術(shù)上不規(guī)范,也是不行的。我們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受大家監(jiān)督,但是要講究學術(shù)規(guī)范,傳遞知識,共享方法。
有些“民間學者”使用材料一點都不講究,比如寫曹操墓盡引用民間傳說。我在書里從來沒有一句話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不能因為陳琳造個謠說曹操設立了摸金校尉,盜了這墓那墓,就用上了。那是陳琳在政治上需要罵曹操才寫出來的,對待文獻要謹慎。也有人用文獻去解讀考古發(fā)現(xiàn),無視曹操墓里出土的文物,都是不行的。我經(jīng)常講,第一件事不是去圖書館,而是要先把考古資料消化掉,這是學術(shù)規(guī)范。
界面文化:書中你談到自己從未質(zhì)疑這里是曹操墓,能否談談你在現(xiàn)場第一次認為這里確實是曹操墓時的情況?決定性證據(jù)是什么?
唐際根:發(fā)掘過程中的證據(jù)鏈一直是存在的。先是1998年發(fā)現(xiàn)了魯潛墓志,描述了曹操墓葬的位置,稱之為“魏武帝陵”,后來在西高穴大墓里出土了“魏武王”這三個字。表面上是“魏武帝”發(fā)生在先,“魏武王”出土在后,但是從考古年代上講,寫“魏武帝”的魯潛墓志是建武十一年(345年)的,建武是后趙皇帝石虎(295-349)的年號,而寫著“魏武王”的墓是東漢的,是“魏武王”在先“魏武帝”在后,這已經(jīng)是彼此呼應的證據(jù)鏈了。
墓葬的地理位置符合曹操《遺令》說的“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再加上當時出土的鐵鎧甲、硯臺、墨餅等文物對應的石牌都是正確的。其實如書中所列舉的,我有十幾條證據(jù)可以串起來形成證據(jù)鏈,所以一直堅信它就是曹操墓。
界面文化:拿曹操的頭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有沒有跟曹操有頭痛病相關(guān)的證據(jù)?
唐際根:說實話我看了曹操那幾顆牙齒,很感慨。一個小老頭,有齲齒,還得了病,又可憐又可敬。曹操有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在墓里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喝酒用的耳杯。這時候曹操在你面前就是很具體和完整的形象。考古發(fā)現(xiàn)的都是冰冷的東西,是一件件文物,背后其實是有血有肉的人。
關(guān)于頭痛病,其實是有(一些證據(jù))的。我畢竟并不是體質(zhì)人類學家,所以在書中避開了這一點。他的頭顱現(xiàn)在只剩下一部分面骨和一個天靈蓋。曹操說過“吾有頭痛”,墓里也出土了一塊石頭叫“慰項石”,但是頭痛主要是一種軟組織的病,不是骨頭上的病或者骨頭導致的病,所以我們不能說得很肯定,不能確定現(xiàn)在曹操頭上的損傷是不是像《三國演義》里上說的是華佗開的,而可能是盜墓賊把頭骨弄破了,是后世的損傷。
我寫成文字的時候很謹慎,有很多證據(jù)鏈沒有提到。比如曹操身邊的大將有些埋在他的附近。文獻上記載,曹丕的年代徐晃去世時,曹丕將其“封為壯侯,從祀廟堂”,而現(xiàn)在西高穴村村民以徐姓為主。曹操墓里有車馬器,里面有塊牌子寫的是“輴車上廣四尺寸長一丈三尺五寸淶升帳構(gòu)一具”,我估計是一種有扶手的車,曹操身高1.56米,站在這個車上手扶著還挺合適的,很可能這就是專門為他造的車。不過,這些帶推測性的話我在書里不會寫。
02 從文物中探知曹操的性格
界面文化:書中你談到,重新寫作本書的背景是學術(shù)研究的不斷深入。能否介紹一下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后續(xù)還有什么研究?
唐際根: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將曹操墓出土的所有殘石做一次整理,根據(jù)材質(zhì)、厚薄、加工工藝等角度進行分類。
我推測這里應該有這么幾類石頭。第一類是鋪地石,陵墓是曹操生前活著的時候自己開始修的,而不是后人給他修的,所以鋪地石應該是曹操拆了別人的祠堂鋪上去的。第二類是墓葬里寬度和材質(zhì)專門用來做石門的石頭,不是拆祠堂的石頭。第三類就是曹操的棺床,應該是專門為曹操打造的,上面有瓦當、瓦楞和六個足。或許能夠找到石塊和后室發(fā)現(xiàn)的六個印痕對應起來。第四種就是曹操的隨葬品,還要繼續(xù)分成小類,比如說小石牌。我寫書的時候,上述研究還沒有做完。
還有就是工藝上的研究。因為曹操拆的是別人的祠堂,不是曹操這個時代的工藝,所以它鑿制的習慣、痕跡、石頭的材質(zhì)都不一樣。這些研究一旦納入,曹操墓的研究還可以往前推進一大步。
還有需要補充的是關(guān)于曹操本人的研究。以前很少人會把“樗蒲床一”這樣的石牌和曹操的軍旅生涯聯(lián)系起來。這是六博之后的一種博具,靠投擲比勝負,盛行于東漢末年。曹操有軍事上、政治上的壓力,也要解憂和放松,偶爾下個跳棋是正常的。這也是過去沒有注意到的。
還有一個更加需要被注意到的是文物背后曹操的性格。曹操為什么要拆別人的祠堂?當時在親人死去之后,人們會把墳墓修得很高大,用高大的封土來表現(xiàn)孝順。曹操認為這種孝順是一種人間虛偽,是為了“舉孝廉”,所以曹操自己的墓就不封不樹。
界面文化:能不能進一步談一談曹操拆掉別人祠堂的事情?
唐際根:曹操生前的世界,大多數(shù)的人用石祠,刻上各種忠孝故事。原本曹操拆的畫像石是很宏偉很講究的,表現(xiàn)了許多東西,題材都不重復,石材又一致,說明屬于同一個祠堂。曹操一定是抓了個典型,剛好就代表了那個時候的水平??上?/span>沒有沒辦法知道是拆了誰的祠堂。
書中提到的“七女復仇”畫像石本質(zhì)是表現(xiàn)孝,七個女兒為父親報仇,是孝道的極限。但是把別人殺了表現(xiàn)自己的孝順合適嗎?父母活著的時候不盡孝,死了搞個祠堂有意思嗎?所以曹操提了一個政策——“絕淫祀”,這表現(xiàn)出曹操是一個很真實和務實的人,討厭大家做無用和虛偽的事情。
曹操拆了別人的祠堂鋪到墓里,卻讓我們看到了東漢時期最佳的藝術(shù)作品。從石頭以及工藝和設計思路來看,這些可以說是漢代畫像石里頭的杰作。除了(山東嘉祥)武梁祠的畫像石可以和之相比,其他都差得遠。鑿石頭的工藝是減地陽刻,每一個線條鑿的條痕都非常講究清晰,人物的服飾、發(fā)飾都表現(xiàn)得很精確,大小、神色都很藝術(shù)。其實曹操拿它們來鋪地的時候,有些工匠有意識地把畫像石上的圖案給打掉,打磨用的是斜線不是豎線,非常凌亂,深淺不一,但畫像石本來的打磨線是非常清晰工整的。
03 諸多因素決定了對曹操的評價
界面文化:近些年來,大眾對曹操的很多解讀都來自于易中天的通俗講解,易中天把曹操稱為“可愛的奸雄”。這個說法你認為怎樣?你在書中也分析了曹操的形象,你會怎么去評價曹操?
唐際根:我們參加論證會的人做過討論,當時是在英雄、奸雄和梟雄之間做評判,最后大家覺得還是定義為“梟雄”比較好,因為他敢做敢為,做了很多事情。
我其實更愿意稱之為“英雄”。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可能就是奸雄的面貌;按照西晉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東晉史學家孫盛的《魏氏春秋》(站在東吳立場的作品),特別是站在是曹操墓出土文物的視角上,我認為曹操非常不簡單,是英雄。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敢破敢立。他生存的時代是一個虛偽的時代,是把孝道看得特別重,都表現(xiàn)自己無比孝順以求得榮華富貴的時代,曹操對此很反感,要打碎這樣一個世界,不是英雄是什么?
曹操死的時候明顯是魏武王,出土的牌子上寫著“魏武王”,文獻也說得清楚是他兒子稱帝。曹操當時完全可以稱帝,卻沒有,不但不是他狗熊的表現(xiàn),而是他英雄的表現(xiàn)。
易中天說曹操是“可愛的奸雄”,承認了社會上對曹操的總體評價“奸雄”,覺得他很狡猾,但人可愛。我覺得這不是實質(zhì),我不同意,所以最少是梟雄,甚至在英雄和梟雄之間,再敢破敢立一點兒,他是英雄。易中天老師不可能知道曹操拆過別人的祠堂,他面對的是文獻,我面對的是曹操墓,這決定了我們看法上會有差別。
界面文化:在書中,你談到了曹操形象的變化,從英雄淪為“奸賊”,是當時特定政治形勢下的政治決斷和道德選擇。日本作家鹽野七生曾經(jīng)說“曹操很性感……如果我能和曹操生活在同一時代,一定要去做他的情人。等為他送完終,我會隨他一起共赴黃泉”。當時我很震驚,后來才發(fā)現(xiàn)曹操的形象在日本是很正面的。能否談談你如何理解曹操形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變化?
唐際根:評價人物跟一個人的立場是有關(guān)系的。日本人是第三方,是從外部看的,覺得曹操很厲害,統(tǒng)一了中原,很多作為都是特別“男人”的作為,有一種英雄情結(jié),可能很容易讓日本人著迷。可是中國有很強的地域色彩。站在東吳和蜀國的立場,對曹操的評價肯定是敵對的。曹操說過“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但曹操也自稱“周文王”,后來曹丕稱帝也污染了曹操的形象。
還有一個原因,司馬氏奪得曹魏江山后不爭氣,很快就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東晉偏安東南一隅。南方面對的敵對勢力又是北方。隋唐好一些,但到了宋代,南宋對北方的金有滅國之仇,逐漸北方都成為了壞人。地域的情結(jié)、亡國的情結(jié)可能都導致了大家對地處北方的曹操一通亂黑。
讀文獻可以看出來,在東晉的時候,陳壽、孫盛的作品對曹操的描寫都還算正面,孫盛說他“姿貌短小,神明英發(fā)”,隋唐也還都可以。曹操形象的奸雄化主要還是在南宋以后,南宋的情結(jié)追溯到了東吳,敵對的金國追溯到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