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長視頻降本增效期,卻迎來紀錄片升級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長視頻降本增效期,卻迎來紀錄片升級

在降本增效的大環(huán)境下,對紀錄片的這種集體發(fā)力,正表現(xiàn)出一些視頻平臺新的內容理念和競合關系。

文|犀牛娛樂 胖部

編輯|夏添

紀錄片,一個曾被認為小眾的內容品類,正在進一步突顯其價值。

過去幾年間,隨著各類政策的鼓勵和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視頻平臺不斷加碼紀錄片方面的投入。進入2022年,當“降本增效”成為行業(yè)關鍵詞,各平臺自制和采購內容都在進一步控制成本,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下,紀錄片卻仍處于一個發(fā)力期。

從騰訊視頻最近發(fā)布的紀錄片片單來看,除了以往已經形成品牌的美食類、歷史類紀錄片,此次新增了“智識生活”類紀錄片,而思想紀實類內容此前往往被認為是優(yōu)酷的品牌內容。

B站則在今年五一設立bilibili紀錄片開放周,觀眾可以免費觀看其3442部紀錄片內容,此事還寫入了一季度財報;4月的廣州紀錄片節(jié),優(yōu)酷還發(fā)布了新片單。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各平臺對紀錄片內容仍保持甚至在增加投入,這在降本增效期是少見的;另一方面,騰訊視頻在思想紀實類節(jié)目方面的動作,將對優(yōu)酷形成正面競爭,而這種交互發(fā)力已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各家的自制紀錄片都在布局全系,也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

在目前尋求盈虧平衡、降本增效的大環(huán)境下,對紀錄片的這種集體發(fā)力,正表現(xiàn)出一些視頻平臺新的內容理念和競合關系。

打破傳統(tǒng)優(yōu)勢,平臺重做紀錄片“圈地”

進入2022年,經歷了此前幾年發(fā)展,紀錄片市場的增長已經開始逐漸放緩,但對于視頻平臺來說,這部分內容已經早早甩掉了“小眾”的帽子,在各家的用戶中逐漸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根據去年底前后公開的數據,B站紀錄片受眾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1.3億,累計時長超2.5億小時;優(yōu)酷人文有1.7億用戶,其中紀錄片用戶在9000萬以上。對比各平臺的月活用戶數,這個比例可達近半。

同時,紀錄片受眾也在打破30+的印象,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占比都不低,比如騰訊視頻90后用戶在紀錄片觀眾中占比近半,且00后用戶增長最快;歷史類紀錄片25歲以下受眾占比近三成。

如果從這些數據指標看,紀錄片受眾是目前視頻平臺良性增長的用戶。而且本身紀錄片受眾天然就是視頻平臺的優(yōu)質用戶,受教育程度相對高、有內容消費意愿的用戶往往付費意愿和能力也相對較強。目前平臺對這部分用戶首先要努力維持,其次,也會嘗試是否有機會爭取其他平臺的這部分受眾。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不難理解各平臺開始打破此前的內容優(yōu)勢,對彼此的自留地進行滲透。不妨先說說各平臺此前如何形成了所謂“自留地”。

在線視頻平臺發(fā)力紀錄片的時間并不長,大致是從2016年B站播出《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形成品牌,2017年先后建立了紀錄片頻道和工作室。

2018年是各家大舉發(fā)力的一年,騰訊視頻播出了《風味人間》,憑借與陳曉卿的稻來傳媒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奠定了其在美食紀錄片領域的絕對地位;而面對來勢洶洶的騰訊視頻,B站在這一年推出的《人生一串》卻另辟蹊徑,以發(fā)力垂類的打法創(chuàng)造了新的美食IP,包括后來的《奇食記》《小城夜食記》也都有這種思路。

同時,B站從《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發(fā)力的文化、紀實類內容也并未放下,憑借年輕人群體聚集的社區(qū)屬性,一些如《但是還有書籍》《人生第一次》的文化內容都會有不錯的傳播度,而《人間世》《守護解放西》等紀實、真人秀內容也在這里成為爆款。

相對來說,優(yōu)酷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整體搭建了人文類內容的矩陣,并建立了目前各平臺中比較成體系的文化名人合作圖譜,推出了“看理想”系列的《局部》《一千零一夜》等口碑內容,以及近年來《他鄉(xiāng)的童年》《奇妙之城》等人文類節(jié)目。

而近年來,這種各具勝場的競爭態(tài)勢,正在發(fā)生變化。

應該認為,不同類型紀錄片的受眾,對其他類型內容的接受度也會比較強,而相較于“逐爆款而居”的現(xiàn)狀,各平臺肯定希望盡可能把受眾留下,形成“XX自制”的品牌認知和消費心智。

比如優(yōu)酷發(fā)力美食紀錄片,近兩年的《江湖菜館》《一桌年夜飯》《上菜了!新年》等內容也有不錯的關注,而且與其文化類內容可以做結合;騰訊視頻去年的《119請回答》《是這樣的,法官》則多少帶有《守護解放西》等主流職業(yè)紀實內容的思路,類似內容還有優(yōu)酷的《破案吧!警官》和《極速救援》等。

同時,對紀實類內容的側重也是各家的共性動作,疫情期間分別有優(yōu)酷的《冬去春歸》、B站的《在武漢》、騰訊視頻《正月里的堅持》和愛奇藝的《中國醫(yī)生》等作品,都有快速跟上的能力和意識;去年優(yōu)酷結合熱點事件推出的深度調查紀錄片《一路象北》,還獲得了官方點贊。騰訊視頻片單里的《親愛的敵人》《大象出沒的地方》也是類似內容。

如果說此前各家分別在鞏固自有優(yōu)勢,形成紀錄片領域的第一輪“跑馬圈地”,近三年來各家正在進入一個“拉齊”的發(fā)力期,希望建立新的競爭力,為用戶提供盡可能豐富多元且質量出色的內容,這場發(fā)力“全系”的戰(zhàn)爭或許將推動在線視頻紀錄片格局的變動。

但目前來看,這種努力的難度較上一輪也更大,一方面是選題,在各家發(fā)力多年后如何在更加成熟的市場提供新鮮感,需要制作團隊有更具說服力的內容。

另一方面平臺也分別建立了相關領域日益成熟的制作團隊,要用同樣品質出色的內容留住用戶,制作資源也要做匹配,比如騰訊視頻“智識生活”板塊將由新成立的尤里卡工作室執(zhí)行,以往作品包括《十三邀》《僅三天可見》《明天之前》等。隨著在新的內容領域嘗試突破,各平臺也面對著新的要求。

降本增效期,給紀錄片算一筆經濟賬

也需要看到,之所以平臺方在現(xiàn)在對紀錄片加大投入,也有降本增效期對相對成本低、制作難度小的紀錄片帶來的利好。

根據犀牛君從幾位從業(yè)人員處了解的信息,目前國產紀錄片單季成本極少有超過三千萬的,獨立紀錄片的成本甚至可以壓縮到幾萬到幾十萬;從具體內容類型看的話,職業(yè)真人秀的成本一般在百萬級,而美食紀錄片的成本一般在幾百萬到一兩千萬之間;相對來說歷史類紀錄片最貴,尤其是需要還原場景、制作服化道甚至邀請明星拍攝劇情的。

自然類仍然是紀錄片的王冠,目前除了B站與BBC、探索頻道等形成了聯(lián)合制作的協(xié)議并獨家上線內容,其他平臺這方面仍然以花錢引進為主,而這也抵消了可能的內容優(yōu)勢,“有”重于“優(yōu)”。

B站2021年聯(lián)合出品的自然類紀錄片

但比起制作成本動輒破億的影視劇,這些成本對于平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而對比影視劇的話,紀錄片受眾的體量雖然較小,但粘性更強、容忍度和認知度也更高,如果有好的內容相對更容易獲得高分甚至破圈。

反過來說,雖然投入遠低于影視劇,紀錄片能給平臺帶來的收益在哪里?

應該說,降本增效中對內容“增效”的要求,對紀錄片提出了一些挑戰(zhàn)。在此前,優(yōu)質紀錄片更大程度上是為平臺品牌服務,帶來更高的話題度、美譽度進而提供一定的拉新。但隨著平臺對抹平虧損的需求提升,對內容能否盈利更加看重。

在這些方面,紀錄片一方面是越來越綜藝化、娛樂化,更加貼近當下的年輕受眾,進而擴大了原有的受眾,一些口碑內容也能實現(xiàn)一定的拉新;另一方面,紀錄片本身吸引的高質量用戶對于平臺來說也頗具價值,即使從維持這部分受眾的角度來說,紀錄片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同時,雖然紀錄片的商業(yè)化價值要低于影視,但頭部IP仍然能實現(xiàn)不錯的商業(yè)化推廣,最典型的例子是《風味人間》,第一季就帶動了胡姬花花生油銷售量70%,合作品牌匠心營造啤酒也有品牌認知度、喜好度和購買量的顯著提升。

雖然這種影響力可以說是獨一份的,但對于各平臺來說,打造頭部IP在紀錄片領域也有絕對價值。所以騰訊視頻對美食類內容做了“一日之食”的矩陣綁定,愛奇藝則將《神都洛陽》融入“華夏古城宇宙”的整體開發(fā)以帶動熱度。

《神都洛陽》劇照

2020年6月,各大平臺相繼推出會員分賬計劃,打破了執(zhí)行多年的版權采買模式。對于平臺來說,如何與更多有實力的合作方達成長期合作,吸引更多優(yōu)質內容,是彼時的主要考量。

而現(xiàn)在,這種思考或許要細化為“更多、更優(yōu)質、更實惠”。去年底B站曾發(fā)布了“暗室燈計劃”并首次舉辦了紀錄片創(chuàng)投會,鼓勵紀錄片愛好者成為紀實UP主,并扶持紀實UP主成長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目前如《小城夜食記》《寵物醫(yī)院》《可以去你家吃飯嗎》等都是以UP主為主導制作。

《小城夜食記2》中的UP主“餅叔”

這種努力或許也指向一個方向,即隨著制作資源和能力的進一步下沉,更多獨立紀錄片甚至個人紀錄片將具有更好的品質和可能性,推動制作費用和平臺采購支出的進一步減少。

從這些角度來說,紀錄片內容優(yōu)勢之外的經濟賬,對平臺來說也算是一筆不錯的生意。這場各平臺新的內容競爭,勝負或許還需要時間考驗,也成為平臺對當下內容發(fā)力方向的一次重新梳理;而對于紀錄片行業(yè)來說,這代表著平臺對行業(yè)資源的新一輪爭奪,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挑戰(zhàn)。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長視頻降本增效期,卻迎來紀錄片升級

在降本增效的大環(huán)境下,對紀錄片的這種集體發(fā)力,正表現(xiàn)出一些視頻平臺新的內容理念和競合關系。

文|犀牛娛樂 胖部

編輯|夏添

紀錄片,一個曾被認為小眾的內容品類,正在進一步突顯其價值。

過去幾年間,隨著各類政策的鼓勵和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視頻平臺不斷加碼紀錄片方面的投入。進入2022年,當“降本增效”成為行業(yè)關鍵詞,各平臺自制和采購內容都在進一步控制成本,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下,紀錄片卻仍處于一個發(fā)力期。

從騰訊視頻最近發(fā)布的紀錄片片單來看,除了以往已經形成品牌的美食類、歷史類紀錄片,此次新增了“智識生活”類紀錄片,而思想紀實類內容此前往往被認為是優(yōu)酷的品牌內容。

B站則在今年五一設立bilibili紀錄片開放周,觀眾可以免費觀看其3442部紀錄片內容,此事還寫入了一季度財報;4月的廣州紀錄片節(jié),優(yōu)酷還發(fā)布了新片單。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各平臺對紀錄片內容仍保持甚至在增加投入,這在降本增效期是少見的;另一方面,騰訊視頻在思想紀實類節(jié)目方面的動作,將對優(yōu)酷形成正面競爭,而這種交互發(fā)力已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各家的自制紀錄片都在布局全系,也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

在目前尋求盈虧平衡、降本增效的大環(huán)境下,對紀錄片的這種集體發(fā)力,正表現(xiàn)出一些視頻平臺新的內容理念和競合關系。

打破傳統(tǒng)優(yōu)勢,平臺重做紀錄片“圈地”

進入2022年,經歷了此前幾年發(fā)展,紀錄片市場的增長已經開始逐漸放緩,但對于視頻平臺來說,這部分內容已經早早甩掉了“小眾”的帽子,在各家的用戶中逐漸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根據去年底前后公開的數據,B站紀錄片受眾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1.3億,累計時長超2.5億小時;優(yōu)酷人文有1.7億用戶,其中紀錄片用戶在9000萬以上。對比各平臺的月活用戶數,這個比例可達近半。

同時,紀錄片受眾也在打破30+的印象,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占比都不低,比如騰訊視頻90后用戶在紀錄片觀眾中占比近半,且00后用戶增長最快;歷史類紀錄片25歲以下受眾占比近三成。

如果從這些數據指標看,紀錄片受眾是目前視頻平臺良性增長的用戶。而且本身紀錄片受眾天然就是視頻平臺的優(yōu)質用戶,受教育程度相對高、有內容消費意愿的用戶往往付費意愿和能力也相對較強。目前平臺對這部分用戶首先要努力維持,其次,也會嘗試是否有機會爭取其他平臺的這部分受眾。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不難理解各平臺開始打破此前的內容優(yōu)勢,對彼此的自留地進行滲透。不妨先說說各平臺此前如何形成了所謂“自留地”。

在線視頻平臺發(fā)力紀錄片的時間并不長,大致是從2016年B站播出《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形成品牌,2017年先后建立了紀錄片頻道和工作室。

2018年是各家大舉發(fā)力的一年,騰訊視頻播出了《風味人間》,憑借與陳曉卿的稻來傳媒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奠定了其在美食紀錄片領域的絕對地位;而面對來勢洶洶的騰訊視頻,B站在這一年推出的《人生一串》卻另辟蹊徑,以發(fā)力垂類的打法創(chuàng)造了新的美食IP,包括后來的《奇食記》《小城夜食記》也都有這種思路。

同時,B站從《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發(fā)力的文化、紀實類內容也并未放下,憑借年輕人群體聚集的社區(qū)屬性,一些如《但是還有書籍》《人生第一次》的文化內容都會有不錯的傳播度,而《人間世》《守護解放西》等紀實、真人秀內容也在這里成為爆款。

相對來說,優(yōu)酷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整體搭建了人文類內容的矩陣,并建立了目前各平臺中比較成體系的文化名人合作圖譜,推出了“看理想”系列的《局部》《一千零一夜》等口碑內容,以及近年來《他鄉(xiāng)的童年》《奇妙之城》等人文類節(jié)目。

而近年來,這種各具勝場的競爭態(tài)勢,正在發(fā)生變化。

應該認為,不同類型紀錄片的受眾,對其他類型內容的接受度也會比較強,而相較于“逐爆款而居”的現(xiàn)狀,各平臺肯定希望盡可能把受眾留下,形成“XX自制”的品牌認知和消費心智。

比如優(yōu)酷發(fā)力美食紀錄片,近兩年的《江湖菜館》《一桌年夜飯》《上菜了!新年》等內容也有不錯的關注,而且與其文化類內容可以做結合;騰訊視頻去年的《119請回答》《是這樣的,法官》則多少帶有《守護解放西》等主流職業(yè)紀實內容的思路,類似內容還有優(yōu)酷的《破案吧!警官》和《極速救援》等。

同時,對紀實類內容的側重也是各家的共性動作,疫情期間分別有優(yōu)酷的《冬去春歸》、B站的《在武漢》、騰訊視頻《正月里的堅持》和愛奇藝的《中國醫(yī)生》等作品,都有快速跟上的能力和意識;去年優(yōu)酷結合熱點事件推出的深度調查紀錄片《一路象北》,還獲得了官方點贊。騰訊視頻片單里的《親愛的敵人》《大象出沒的地方》也是類似內容。

如果說此前各家分別在鞏固自有優(yōu)勢,形成紀錄片領域的第一輪“跑馬圈地”,近三年來各家正在進入一個“拉齊”的發(fā)力期,希望建立新的競爭力,為用戶提供盡可能豐富多元且質量出色的內容,這場發(fā)力“全系”的戰(zhàn)爭或許將推動在線視頻紀錄片格局的變動。

但目前來看,這種努力的難度較上一輪也更大,一方面是選題,在各家發(fā)力多年后如何在更加成熟的市場提供新鮮感,需要制作團隊有更具說服力的內容。

另一方面平臺也分別建立了相關領域日益成熟的制作團隊,要用同樣品質出色的內容留住用戶,制作資源也要做匹配,比如騰訊視頻“智識生活”板塊將由新成立的尤里卡工作室執(zhí)行,以往作品包括《十三邀》《僅三天可見》《明天之前》等。隨著在新的內容領域嘗試突破,各平臺也面對著新的要求。

降本增效期,給紀錄片算一筆經濟賬

也需要看到,之所以平臺方在現(xiàn)在對紀錄片加大投入,也有降本增效期對相對成本低、制作難度小的紀錄片帶來的利好。

根據犀牛君從幾位從業(yè)人員處了解的信息,目前國產紀錄片單季成本極少有超過三千萬的,獨立紀錄片的成本甚至可以壓縮到幾萬到幾十萬;從具體內容類型看的話,職業(yè)真人秀的成本一般在百萬級,而美食紀錄片的成本一般在幾百萬到一兩千萬之間;相對來說歷史類紀錄片最貴,尤其是需要還原場景、制作服化道甚至邀請明星拍攝劇情的。

自然類仍然是紀錄片的王冠,目前除了B站與BBC、探索頻道等形成了聯(lián)合制作的協(xié)議并獨家上線內容,其他平臺這方面仍然以花錢引進為主,而這也抵消了可能的內容優(yōu)勢,“有”重于“優(yōu)”。

B站2021年聯(lián)合出品的自然類紀錄片

但比起制作成本動輒破億的影視劇,這些成本對于平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而對比影視劇的話,紀錄片受眾的體量雖然較小,但粘性更強、容忍度和認知度也更高,如果有好的內容相對更容易獲得高分甚至破圈。

反過來說,雖然投入遠低于影視劇,紀錄片能給平臺帶來的收益在哪里?

應該說,降本增效中對內容“增效”的要求,對紀錄片提出了一些挑戰(zhàn)。在此前,優(yōu)質紀錄片更大程度上是為平臺品牌服務,帶來更高的話題度、美譽度進而提供一定的拉新。但隨著平臺對抹平虧損的需求提升,對內容能否盈利更加看重。

在這些方面,紀錄片一方面是越來越綜藝化、娛樂化,更加貼近當下的年輕受眾,進而擴大了原有的受眾,一些口碑內容也能實現(xiàn)一定的拉新;另一方面,紀錄片本身吸引的高質量用戶對于平臺來說也頗具價值,即使從維持這部分受眾的角度來說,紀錄片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同時,雖然紀錄片的商業(yè)化價值要低于影視,但頭部IP仍然能實現(xiàn)不錯的商業(yè)化推廣,最典型的例子是《風味人間》,第一季就帶動了胡姬花花生油銷售量70%,合作品牌匠心營造啤酒也有品牌認知度、喜好度和購買量的顯著提升。

雖然這種影響力可以說是獨一份的,但對于各平臺來說,打造頭部IP在紀錄片領域也有絕對價值。所以騰訊視頻對美食類內容做了“一日之食”的矩陣綁定,愛奇藝則將《神都洛陽》融入“華夏古城宇宙”的整體開發(fā)以帶動熱度。

《神都洛陽》劇照

2020年6月,各大平臺相繼推出會員分賬計劃,打破了執(zhí)行多年的版權采買模式。對于平臺來說,如何與更多有實力的合作方達成長期合作,吸引更多優(yōu)質內容,是彼時的主要考量。

而現(xiàn)在,這種思考或許要細化為“更多、更優(yōu)質、更實惠”。去年底B站曾發(fā)布了“暗室燈計劃”并首次舉辦了紀錄片創(chuàng)投會,鼓勵紀錄片愛好者成為紀實UP主,并扶持紀實UP主成長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目前如《小城夜食記》《寵物醫(yī)院》《可以去你家吃飯嗎》等都是以UP主為主導制作。

《小城夜食記2》中的UP主“餅叔”

這種努力或許也指向一個方向,即隨著制作資源和能力的進一步下沉,更多獨立紀錄片甚至個人紀錄片將具有更好的品質和可能性,推動制作費用和平臺采購支出的進一步減少。

從這些角度來說,紀錄片內容優(yōu)勢之外的經濟賬,對平臺來說也算是一筆不錯的生意。這場各平臺新的內容競爭,勝負或許還需要時間考驗,也成為平臺對當下內容發(fā)力方向的一次重新梳理;而對于紀錄片行業(yè)來說,這代表著平臺對行業(yè)資源的新一輪爭奪,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挑戰(zhàn)。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