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如何把麥當勞穿身上?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如何把麥當勞穿身上?

把麥當勞穿身上,最大的其實就是能動,讓品牌動起來。

文|張書樂

法國巴黎第2區(qū)的Rue d’Alexandrie出現(xiàn)了一家“魷魚游戲咖啡廳”,店內元素與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游戲》高度契合,后者是近期在全球引起熱烈討論的影視劇之一。

巴黎的魷魚游戲咖啡廳就是Netflix法國團隊在2021年為電視劇宣傳所作的一場營銷活動。這家快閃咖啡廳僅開放了10月2日和3日,每天上午11點到晚上7點營業(yè),但卻吸引了不少的關注度。

好吧,這又是一個聯(lián)名款營銷,賣不賣的出咖啡無所謂,吸引眼球才是關鍵。

但聯(lián)名款的世界,難道只是在賺眼球嗎?

國內的廠商,腦洞一直緊跟國際步伐,但也只是緊跟,卻沒有學到精髓。

比如中國老字號們做奇葩聯(lián)名款,就是和洋品牌學的。比如說麥當勞、肯德基。

大家的玩法也差不多,東阿阿膠出聯(lián)名款的太平洋咖啡,麥當勞則和和雪碧聯(lián)名出潮牌服裝;以痔瘡膏聞名的馬應龍推出潤唇膏,肯德基這邊則有和Crocs聯(lián)名推出了炸雞洞洞鞋。

反正,足夠奇葩,也足夠啟動一部分目標用戶的關注,還未必需要作出多少真貨來,反正只是為了營銷吸睛,而不是為了賣周邊吸金。

至少,在洋品牌這邊,此類奇葩周邊,大多就是用來送人的。

在門店消費,偶爾送個漢堡樣式的鑰匙扣,會不會很開心!如果加錢買個特別套餐,還附送炸雞味香水,讓你專門去噴好友、玩整蠱,是不是很有趣?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特意為了得到一個炸雞味的指甲油,或印著山德士上校大臉的抱枕而特意前來消費,結果被告知已經送完了……

結果,順手還能玩出波饑餓營銷來。

但這樣的生態(tài)似乎在改變,至少在國外已經有了變化。

奇葩不能止步于營銷,如果還能成就一些不切實際的夢想,就更好了。

2019年圣誕節(jié),麥當勞開設了一個名為金拱門無限的電商網站,承諾永遠為粉絲提供麥當勞家出品的各種周邊。

當然,這是一個赤裸裸的“山寨”行為,因為老對手肯德基在2年前就這么干過了,并大張旗鼓的打出了一個口號,稱自己的周邊屬于“生活方式品牌”。

好吧,原本只是拉下關注的奇葩周邊,真的能實現(xiàn)“把麥當勞穿身上”的奇怪夢想嗎?

好吧,這就是穿了件衣服、不那么赤裸,卻很性感的營銷。

一言以蔽之,缺貨就行了,吊足了胃口,大家看看圖片也就餓了,然后漢堡管夠。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想進軍“奇葩說”。

在開設金拱門無限網站時,負責麥當勞全球營銷工作的高級副總裁就對外表示,在吸引消費者與其互動并增加品牌忠誠度后,長期售賣的衍生品或許還能成為一項額外業(yè)務,并稱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粉絲們驕傲地把麥當勞穿上身已經很多年了?!?/p>

然而,這依然只是一個夢想。畢竟,賣好漢堡這件事,已經需要麥當勞耗盡洪荒之力了。

對于麥當勞,只要有一個電商平臺,為自家的奇葩周邊持續(xù)刷存在感提供支撐就好,費不了多少錢和人力。

但對于消費者就不一樣了。

作為一門全球生意,在2019年第四季財報中,麥當勞披露全球每日服務客流量為6500萬。

如此巨量的客流,勢必帶來一個對奇葩的麥當勞周邊有喜好的超長的尾巴,而這些消費者未必能夠遇到贈品門店,卻又想得到這些奇葩周邊,于是電商平臺達成了這一“全球化無縫獲取”的任務。

便宜、好用又滿足消費者需求,還能用限量版、限時特價、預定新款等各種方式,和這部分用戶好好的勾搭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貧道書樂是專門掰扯營銷的,書樂常說,營銷就是搭訕。而麥當勞通過一個網站,就和一部分有“特殊嗜好”的消費者搭上了話,但這還是起手式。

麥當勞做奇葩周邊是有歷史的,僅僅是和服裝品牌做聯(lián)名,就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突然決定做奇葩周邊的電商,也是有原因的。當然,決不是為了趕電商的風口,否則不至于遲至2019年光景才開工。

來自友商肯德基的壓力有之。2017年,肯德基就推出了周邊網店KFC Limited。有包括服裝、配飾、家居產品等常規(guī)周邊,甚至還有售價2萬美元、號稱有400年歷史的隕石制作的“漢堡”。

但這依然不是關鍵。做金拱門無限網店,其實是麥當勞和消費者深度搭訕的動作之一。

2017年,時任麥當勞首席執(zhí)行官的伊斯特布魯克,就提出了一個“速度增長計劃”(Velocity Growth Plan)的構想。

為了這個構想,布魯克制定出三大增長戰(zhàn)略:

留客(Retain),維持并擴大現(xiàn)有優(yōu)勢,專注于早餐和家庭市場。

獲客(Regain),改善食物味道和品質、增加便利性,找回失去顧客。

轉換(Convert),加強咖啡和點餐吸引力,使普通顧客成為更忠誠的消費者。

三大增長戰(zhàn)略表面上都是在食品上下功夫,但獲客與轉換中,都強調了便利性和吸引力,并重點是找回失去的顧客和打造更忠誠的消費者,而這個過程中,作為小贈品出現(xiàn)的奇葩周邊,往往有心無力。

如果潛在顧客不出現(xiàn)在麥當勞的門店里,贈品也就無法發(fā)揮力量。

足夠奇葩的周邊通過媒介進行宣傳,并確實可以在網店里買到,則可能讓不曾出現(xiàn)在門店里的人群,也有機會接觸到。當然,擺在家里或穿在身上,除了彰顯個性外,也順便幫麥當勞打了廣告,讓人時不時偶遇,會有許久沒去了、可以去試試之類的聯(lián)想……

此外,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把麥當勞穿在身上,還可以達成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特殊互動,不在局限于吃,同時這種標簽也能增加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有可能轉換成更忠誠的消費者。

當然,這只是針對一部分用戶的搭訕方式,無須做大做強,因為足夠龐大的客流下,所形成的超長之尾,可以讓這個本身為了營銷而開設的網店,哪怕目標用戶垂直極限,也可以客似云來。

何況,還可能意外的俘獲一批熱衷于個性的Z時代(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意指在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后出生的人,由于其思想、行為深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影響,他們又被稱為在互聯(lián)網上生活的一代人),特別是00后們的心呢……

讓Z世代感冒,當然不僅僅只是潮,還要能動。

把麥當勞穿身上,最大的其實就是能動,讓品牌動起來。

過去要讓品牌動起來,需要在門店里吃東西,或者通過創(chuàng)意廣告,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此外當然可能伴隨如味覺、嗅覺之類需要想象力來衍生的東西。

但穿在身上的麥當勞則不同,不需要費力去講一個“我和麥當勞二三事”的感人故事。只要有人“將麥當勞穿身上”,就達成了。

這種達成,是通過穿著麥當勞的人,讓其親近人群的腦海中立刻形成一個清晰的形象——既然Z世代喜歡,那么就可能讓麥當勞自己被畫像成那個人,既個性、青春,更潮。

以往品牌形成這種形象,最終大多是虛擬的。而“麥當勞附體”后,則這個形象就成是自己身邊真真實實存在的人一樣,有溫度,有性格,有血有肉,而且會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立刻就能聯(lián)想到它。

結果,這個奇葩周邊的意義就被放大了,不再只是一個玩意,而讓獲贈或花錢得到它的人,無形中成為了麥當勞活生生的人設,而且千奇八怪、五花八門,不足而已。

正兒八經,讓麥當勞活色生香,真正“活在”群眾之中了。

類似的搭訕技巧,麥當勞還有許多。

比如2017年,網易漫畫為麥當勞創(chuàng)作的“艾木娘”形象,則找到了用餐體驗和二次元交流圈的故事切入點,將漫畫劇情和麥當勞點餐場景相結合,則是從類似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的角度,在虛擬和現(xiàn)實中,與二次元粉絲們搭訕。

同時,也達到二次元世界里,將麥當勞穿在身上的效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麥當勞

3.6k
  • 麥當勞中國:未來五年計劃投入40億元加碼數(shù)字化建設
  • 麥當勞CEO:仍按計劃在中國新開千家門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如何把麥當勞穿身上?

把麥當勞穿身上,最大的其實就是能動,讓品牌動起來。

文|張書樂

法國巴黎第2區(qū)的Rue d’Alexandrie出現(xiàn)了一家“魷魚游戲咖啡廳”,店內元素與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游戲》高度契合,后者是近期在全球引起熱烈討論的影視劇之一。

巴黎的魷魚游戲咖啡廳就是Netflix法國團隊在2021年為電視劇宣傳所作的一場營銷活動。這家快閃咖啡廳僅開放了10月2日和3日,每天上午11點到晚上7點營業(yè),但卻吸引了不少的關注度。

好吧,這又是一個聯(lián)名款營銷,賣不賣的出咖啡無所謂,吸引眼球才是關鍵。

但聯(lián)名款的世界,難道只是在賺眼球嗎?

國內的廠商,腦洞一直緊跟國際步伐,但也只是緊跟,卻沒有學到精髓。

比如中國老字號們做奇葩聯(lián)名款,就是和洋品牌學的。比如說麥當勞、肯德基。

大家的玩法也差不多,東阿阿膠出聯(lián)名款的太平洋咖啡,麥當勞則和和雪碧聯(lián)名出潮牌服裝;以痔瘡膏聞名的馬應龍推出潤唇膏,肯德基這邊則有和Crocs聯(lián)名推出了炸雞洞洞鞋。

反正,足夠奇葩,也足夠啟動一部分目標用戶的關注,還未必需要作出多少真貨來,反正只是為了營銷吸睛,而不是為了賣周邊吸金。

至少,在洋品牌這邊,此類奇葩周邊,大多就是用來送人的。

在門店消費,偶爾送個漢堡樣式的鑰匙扣,會不會很開心!如果加錢買個特別套餐,還附送炸雞味香水,讓你專門去噴好友、玩整蠱,是不是很有趣?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特意為了得到一個炸雞味的指甲油,或印著山德士上校大臉的抱枕而特意前來消費,結果被告知已經送完了……

結果,順手還能玩出波饑餓營銷來。

但這樣的生態(tài)似乎在改變,至少在國外已經有了變化。

奇葩不能止步于營銷,如果還能成就一些不切實際的夢想,就更好了。

2019年圣誕節(jié),麥當勞開設了一個名為金拱門無限的電商網站,承諾永遠為粉絲提供麥當勞家出品的各種周邊。

當然,這是一個赤裸裸的“山寨”行為,因為老對手肯德基在2年前就這么干過了,并大張旗鼓的打出了一個口號,稱自己的周邊屬于“生活方式品牌”。

好吧,原本只是拉下關注的奇葩周邊,真的能實現(xiàn)“把麥當勞穿身上”的奇怪夢想嗎?

好吧,這就是穿了件衣服、不那么赤裸,卻很性感的營銷。

一言以蔽之,缺貨就行了,吊足了胃口,大家看看圖片也就餓了,然后漢堡管夠。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想進軍“奇葩說”。

在開設金拱門無限網站時,負責麥當勞全球營銷工作的高級副總裁就對外表示,在吸引消費者與其互動并增加品牌忠誠度后,長期售賣的衍生品或許還能成為一項額外業(yè)務,并稱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胺劢z們驕傲地把麥當勞穿上身已經很多年了?!?/p>

然而,這依然只是一個夢想。畢竟,賣好漢堡這件事,已經需要麥當勞耗盡洪荒之力了。

對于麥當勞,只要有一個電商平臺,為自家的奇葩周邊持續(xù)刷存在感提供支撐就好,費不了多少錢和人力。

但對于消費者就不一樣了。

作為一門全球生意,在2019年第四季財報中,麥當勞披露全球每日服務客流量為6500萬。

如此巨量的客流,勢必帶來一個對奇葩的麥當勞周邊有喜好的超長的尾巴,而這些消費者未必能夠遇到贈品門店,卻又想得到這些奇葩周邊,于是電商平臺達成了這一“全球化無縫獲取”的任務。

便宜、好用又滿足消費者需求,還能用限量版、限時特價、預定新款等各種方式,和這部分用戶好好的勾搭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貧道書樂是專門掰扯營銷的,書樂常說,營銷就是搭訕。而麥當勞通過一個網站,就和一部分有“特殊嗜好”的消費者搭上了話,但這還是起手式。

麥當勞做奇葩周邊是有歷史的,僅僅是和服裝品牌做聯(lián)名,就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突然決定做奇葩周邊的電商,也是有原因的。當然,決不是為了趕電商的風口,否則不至于遲至2019年光景才開工。

來自友商肯德基的壓力有之。2017年,肯德基就推出了周邊網店KFC Limited。有包括服裝、配飾、家居產品等常規(guī)周邊,甚至還有售價2萬美元、號稱有400年歷史的隕石制作的“漢堡”。

但這依然不是關鍵。做金拱門無限網店,其實是麥當勞和消費者深度搭訕的動作之一。

2017年,時任麥當勞首席執(zhí)行官的伊斯特布魯克,就提出了一個“速度增長計劃”(Velocity Growth Plan)的構想。

為了這個構想,布魯克制定出三大增長戰(zhàn)略:

留客(Retain),維持并擴大現(xiàn)有優(yōu)勢,專注于早餐和家庭市場。

獲客(Regain),改善食物味道和品質、增加便利性,找回失去顧客。

轉換(Convert),加強咖啡和點餐吸引力,使普通顧客成為更忠誠的消費者。

三大增長戰(zhàn)略表面上都是在食品上下功夫,但獲客與轉換中,都強調了便利性和吸引力,并重點是找回失去的顧客和打造更忠誠的消費者,而這個過程中,作為小贈品出現(xiàn)的奇葩周邊,往往有心無力。

如果潛在顧客不出現(xiàn)在麥當勞的門店里,贈品也就無法發(fā)揮力量。

足夠奇葩的周邊通過媒介進行宣傳,并確實可以在網店里買到,則可能讓不曾出現(xiàn)在門店里的人群,也有機會接觸到。當然,擺在家里或穿在身上,除了彰顯個性外,也順便幫麥當勞打了廣告,讓人時不時偶遇,會有許久沒去了、可以去試試之類的聯(lián)想……

此外,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把麥當勞穿在身上,還可以達成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特殊互動,不在局限于吃,同時這種標簽也能增加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有可能轉換成更忠誠的消費者。

當然,這只是針對一部分用戶的搭訕方式,無須做大做強,因為足夠龐大的客流下,所形成的超長之尾,可以讓這個本身為了營銷而開設的網店,哪怕目標用戶垂直極限,也可以客似云來。

何況,還可能意外的俘獲一批熱衷于個性的Z時代(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意指在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后出生的人,由于其思想、行為深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影響,他們又被稱為在互聯(lián)網上生活的一代人),特別是00后們的心呢……

讓Z世代感冒,當然不僅僅只是潮,還要能動。

把麥當勞穿身上,最大的其實就是能動,讓品牌動起來。

過去要讓品牌動起來,需要在門店里吃東西,或者通過創(chuàng)意廣告,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此外當然可能伴隨如味覺、嗅覺之類需要想象力來衍生的東西。

但穿在身上的麥當勞則不同,不需要費力去講一個“我和麥當勞二三事”的感人故事。只要有人“將麥當勞穿身上”,就達成了。

這種達成,是通過穿著麥當勞的人,讓其親近人群的腦海中立刻形成一個清晰的形象——既然Z世代喜歡,那么就可能讓麥當勞自己被畫像成那個人,既個性、青春,更潮。

以往品牌形成這種形象,最終大多是虛擬的。而“麥當勞附體”后,則這個形象就成是自己身邊真真實實存在的人一樣,有溫度,有性格,有血有肉,而且會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立刻就能聯(lián)想到它。

結果,這個奇葩周邊的意義就被放大了,不再只是一個玩意,而讓獲贈或花錢得到它的人,無形中成為了麥當勞活生生的人設,而且千奇八怪、五花八門,不足而已。

正兒八經,讓麥當勞活色生香,真正“活在”群眾之中了。

類似的搭訕技巧,麥當勞還有許多。

比如2017年,網易漫畫為麥當勞創(chuàng)作的“艾木娘”形象,則找到了用餐體驗和二次元交流圈的故事切入點,將漫畫劇情和麥當勞點餐場景相結合,則是從類似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的角度,在虛擬和現(xiàn)實中,與二次元粉絲們搭訕。

同時,也達到二次元世界里,將麥當勞穿在身上的效果。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