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杠桿游戲
理想汽車再次陷入爭議。
近日,脈脈平臺多名用戶爆料,理想汽車正與2022年校招應屆生解約,主要涉及智能駕駛部門。
隨后理想方面的回應,也證實了上述校招毀約屬實,稱因業(yè)務調(diào)整關閉了部分崗位,鑒于可能對解約學生重新找工作造成的不便,公司提供了調(diào)崗選擇和解約賠償兩種方案,如果調(diào)崗不成功,會賠償一個月薪酬。
不過,據(jù)收到解約郵件的應屆生反映,郵件中往往會告知“公司已盡可能在內(nèi)部尋找其它崗位,但未能找到可匹配崗位”。大多屬于調(diào)崗不成功的情況。
今年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一直靠“燒錢”拼市場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們,近期日子非常難過。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近一個月內(nèi),賽麟、寶沃、漢騰等四個品牌“倒下”。
在芯片短缺、停產(chǎn)等巨大壓力之下,造車們也在積極破局:裁員、漲價或多地上市等,新一輪行業(yè)大洗牌加劇,理想汽車的上述操作,屬于爭議比較大的一類。
因為層層選拔出來的優(yōu)秀應屆畢業(yè)生,還未進入理想汽車,就面臨被裁員。
更殘忍的是,此時他們面臨錯失應屆生“金三銀四”的求職旺季和承擔此前選擇簽約理想汽車的機會成本。也難怪不少網(wǎng)友痛批理想汽車的做法是“毀人前途”。
2015年,離開汽車之家后,李想又踏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造車,而且是新能源汽車。
與當時新能源造車廠商不同,李想的造車方向沒有選擇純電,而是小眾的“增程式”技術。
理想和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有很多特別之處。理想僅有一款車型理想 ONE,蔚來和小鵬則都已量產(chǎn)兩款以上。
縱向來看,理想汽車在不斷超越自己,2021整年,營收270.1億元(42.4億美元),較2020年的94.6億元,增幅高達185.6%。
2022年來看,5月10日,理想汽車發(fā)布2022年一季度財報,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ONE的交付量為31716輛,同比增長152.1%。理想汽車一季度營收95.6億元,上年同期35.8億元;凈虧損1090萬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為3.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理想汽車因位于上海和江蘇昆山等地區(qū)的部分供應商無法供貨,因此大受影響,導致部分用戶的新車交付不得不延期。
今年4月,理想汽車的交付量環(huán)比下降達62.2%,因疫情對供應鏈帶來的沖擊,其二季度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
近日,麥格理發(fā)表報告維持其港股評級跑贏大市,目標價下調(diào)16%至126.3港元,相當于預測今年市銷率3.5倍(此前予5.1倍估值預測)。
關于理想汽車的2022年,杠桿游戲有這樣幾點好奇。
第一,全年扭虧為盈,能實現(xiàn)嗎?
近期理想汽車在重慶拿地,將建設重慶基地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重慶官方媒體用詞謹慎,“或”建設重慶工廠,為該司常州、北京后第三個基地。北京、重慶基地的建設,公司越來越大,各種費用支出未來還會擴大。
第二,“蔚小理”排名會怎么變?2022年前4月的銷量數(shù)據(jù)來看,造車新勢力的競爭異常激烈,稍有不慎就會掉隊。
第三,其他車企,會否正面阻擊理想汽車等新勢力?
2022年,屬于造車新勢力的風光,或許降臨強自主品牌。2021年,造車新勢力著實火了一把,該趨勢,外界普遍料將延續(xù)至2022年。
工信部說,2022年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對了,補貼還會繼續(xù)。
諸多行業(yè)機構和研究都表達了,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輛以上的預析。
這是所有車企的利好,大廠也都沒閑著,吉利搞了極氪,想要大干一場。
長安搞了長安新能源、阿維塔科技2條新能源汽車賽道。長城新能源中低端的歐拉,已經(jīng)表現(xiàn)良好,新的品牌也在孕育中,要大干一場。廣汽埃安不說多成功,初戰(zhàn)起碼不算差。
華為、小康也在進一步深入合作,比亞迪已經(jīng)非常勇猛……理想汽車能扛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