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陳瓊燁
4月6日,天津大學官網(wǎng)發(fā)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
“余國琮同志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奮斗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熱愛祖國、追求進步,為人師表、治學嚴謹,嚴于律己、平易近人,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yè)。”天津大學在訃告中稱,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化工泰斗和慈祥的師長,是我國化工界、高等教育界和天津大學的重大損失。
余國琮于1922年11月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1943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化工系。1944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生院就讀,于1945年底獲科學碩士學位。
1947年秋,余國琮獲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應邀留在該校化工系任教,并繼續(xù)進行科研工作。他先后任講師、助理教授,曾主講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化工熱力學、傳質分離過程等多門課程,并指導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畢業(yè)論文。
1949年,余國琮在美國參加留美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并擔任第一屆理事,1950年入選美國科學家名錄,同年8月,余國琮以到香港探親為名,避開美國政府的注意,毅然返回中國,在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化工系工作,是首批留美歸來的學者之一。
1952年夏,全國院系調整,余國琮隨唐山工學院化工系一起,調任天津大學,負責籌建“化工機器與設備”專業(yè)。他曾任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長、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名譽院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余國琮是中國精餾分離學科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代工業(yè)精餾技術的先行者、化工分離工程科學的開拓者,長期從事化工分離科學與工程研究,在精餾技術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yè)化領域做了系統(tǒng)性、開創(chuàng)性工作。
他提出了較完整的不穩(wěn)態(tài)蒸餾理論和濃縮重水的“兩塔法”,解決重水分離的關鍵問題,為新中國核技術起步和“兩彈一星”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還致力于化工基礎理論研究,提出汽液平衡組成與溫度關系理論的“余-庫”方程,開創(chuàng)了計算傳質學新研究領域,引領了化工分離學科領域發(fā)展。
余國琮也是中國杰出教育家,是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堅持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先后培養(yǎng)了博士生、碩士生近百人。他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獎項,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yōu)秀科研工作者、天津市特等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據(jù)《中國科學報》報道,在大學校園度過了大半生的余國琮,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是我最大的職責。在給學生上課期間,他會在凌晨4點起床,一遍遍審視講課內容。即使這門課已經(jīng)教授很多年、很多遍,也要充分備課,更新教學內容。
85歲那年,余國琮還堅持給本科生上一門“化學工程學科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新課。一堂課時長近3個小時,學生們怕他身體吃不消,搬來了一把椅子,想讓他坐下來講??捎鄧齾s總是拒絕:“我是一名教師,站著講課是我的職責?!甭犨^余國琮課的人都說,“余先生把講課當成了一門藝術”。
即使在住院期間,余國琮也不忘工作。據(jù)天津大學稱, 2019年元旦前在病房,余國琮曾從晚上工作到凌晨,被醫(yī)生囑咐讓其補覺。書桌上的電腦仍為待機狀態(tài),旁邊是一本夾著很多小紙條的《化工計算傳質學》,紙條上全是關于此書的修訂意見。
98歲高齡時,余國琮仍在伏案工作,在電腦前修改書稿,回復郵件。書桌上那本夾著很多小紙條的《化工計算傳質學》下壓著德國著名科技出版公司斯普林格發(fā)來的感謝信,信中盛贊他“提供了一本高水平且銷量極好的科學專著?!?/p>
曾被問及近100歲的高齡,為何還每天伏案工作,如年輕人般熬夜?余國琮答:“思考使人年輕,我的長壽之道就是思考。只爭朝夕,老了更要快馬加鞭?!?/p>
遵照余國琮本人及家屬意愿,喪事一切從簡。告別儀式定于4月8日上午9時在天津市第一殯儀館濱河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