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建筑師馬巖松:學習傳統(tǒng)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而不是搬出從前的東西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建筑師馬巖松:學習傳統(tǒng)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而不是搬出從前的東西

在馬巖松看來,中國當代建筑要取得長足的發(fā)展,首先需要擺脫一味學習和重復傳統(tǒng)的思路,應該在自由探索中發(fā)芽生長,長成蒼天大樹。

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記者 | 林子人

編輯 | 黃月

在2008年前的北京城市建設潮中,鳥巢、國家大劇院等大尺度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但馬巖松決定將目光投向在狂飆突進的城市化中日漸落寞的老城區(qū)?!皧W運那些項目特別大,大到這種紀念性和個人其實沒太大關系,”這位出生于北京的建筑師說,“我當時覺得在奔向2008、未來和現(xiàn)代城市的大潮中,整個老城都被冷落了?!薄昂菖荨钡南敕ㄓ谑歉‖F(xiàn),在一場展覽中,馬巖松提交了“北京2050計劃”,暢想在北京的老胡同中如何插入一個個“泡泡”。這個大膽的想法得到了一位前來觀展的業(yè)主的支持,對方邀請馬巖松在自己的院子里造一個泡泡,“2050計劃”因此得以提前實現(xiàn)。

在一個四合院里,馬巖松設計了一間別出心裁的衛(wèi)生間,它狀似一枚巨蛋,在連綿起伏的青瓦屋頂間探出頭來,外墻被反射材料覆蓋,映照出院內(nèi)的景觀。“我對傳統(tǒng)的東西是有情懷的,但我非常憎恨做假古董,(胡同泡泡)顯然就不是,但它也沒有那么傲慢,而是通過反射周邊環(huán)境讓自己試圖消失在環(huán)境中,表達出一種對話?!睍r隔多年回望這個大膽的項目,馬巖松發(fā)覺它其實是一個隱喻,暗指“我們這代人在歷史中的位置”;它也是他的設計理念的簡練概括,即在保有自我的同時關照歷史,以一種內(nèi)在對話調(diào)和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系,生發(fā)出新的可能性。

胡同泡泡32號,攝影:舒赫(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日前,在上海卷宗書店舉辦的MAD建筑事務所最新作品集《MAD Rhapsody》(MAD狂想曲)首發(fā)式上,馬巖松與現(xiàn)場觀眾分享了“胡同泡泡”背后的故事,并介紹了數(shù)個收錄在新書中的作品,包括“光之隧道”,對工業(yè)化現(xiàn)代主義城市提出質(zhì)疑、頗具爭議的“朝陽公園廣場”,將傳統(tǒng)日本私宅改造為國際幼兒園的“四葉草之家”、嘉興火車站、??谖幕貥嗽贫磮D書館、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等。

《MAD Rhapsody》由Rizzoli出版發(fā)行,是2016年Phaidon出版社發(fā)行《MAD Works》后事務所第二本全球發(fā)行的作品集。該書收錄了事務所自2004年成立至今的23個建筑代表作,分布在18個國家地區(qū),覆蓋了公共文化建筑、城市更新、城市綜合體、住宅及藝術作品等多種類型,以項目手稿、模型、圖紙、設計文本、圖片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對于“狂想曲”的命名,馬巖松的解釋是,“我們的作品就像這么一部狂想曲。事務所叫作MAD本身就是瘋狂的意思,表達反叛,也表達著對遵循單一的章法,所謂正確的目標、枯燥的形式,單調(diào)的語言的反對,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用豐富、充沛純粹的情感去回應多姿多彩的真實世界?!?/p>

在首發(fā)式對談環(huán)節(jié),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院長、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李翔寧評價馬巖松為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壞孩子”,一個與所謂的學院派建筑傳統(tǒng)或標準保持距離的有個性的人?!八浅W鹬刈约旱恼嬲\和感覺。在我們的生活里,每一個人面對規(guī)則都會抉擇,究竟是遵守規(guī)則還是遵循內(nèi)心的愿望。我覺得馬巖松是后者?!?/p>

馬巖松表示,身為建筑師,“武斷的主觀”是很重要的,即使它可能是一個錯誤。中國現(xiàn)代建筑該往何處去的問題從梁思成的年代至今都未能形成共識,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因為中國建筑師在“中庸”和“保守”的束縛下畏手畏腳,“一會兒說要西化,一會兒說要‘大屋頂’。”在馬巖松看來,中國當代建筑要取得長足的發(fā)展,首先需要擺脫一味學習和重復傳統(tǒng)的思路,而是應該在自由探索中發(fā)芽生長,長成蒼天大樹。

他認為,當下我們關切“文化復興”,從本質(zhì)上來說源自身份認同的危機——在5000年輝煌歷史面前我們是誰,我們將走向怎樣的未來——也與我們同西方現(xiàn)代文化的關系息息相關。在他看來,文化復興的愿景應當是,中國文化能夠產(chǎn)生出一種全新的、對所有人都“有用”,也因此能夠吸引全球各地的人來學習、借鑒的東西。“如果我們對傳統(tǒng)有好奇,學習它的目的應該是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歷史不停產(chǎn)生新的東西,才可稱之為歷史——至少這是現(xiàn)在很多人對文化復興的誤解,他們覺得我們需要拉大和西方的距離,把從前的東西再拿出來,我覺得這非常耽誤時間。我們本應利用這段時間考慮一些新的可能性,由此為未來的人奠定一個基礎?!彼f。

附:馬巖松代表作介紹

光之隧道 2018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

光之隧道,攝影:Nacasa & Partners Inc.(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當?shù)卦谏綕纠锝ㄔO了一個隧道,以便游客不那么危險地進山。我們做了一個很簡單的藝術改造,把山洞變成了一個反射體,把鞋脫了走進去感受水。進去以后你會看到一個完整圓形的鏡像——通過反射,天與人融為一體,有一點超現(xiàn)實的意境。這是我第一次去那里時的感受:在自然中做作品時,人到底能夠做什么?在西方人的認識里,人造是人造,自然是自然,但東方人看自然的方式有一點不一樣,比如雖然園林的自然是人造的,但通過一種編排,自然產(chǎn)生出一種超越自身的意境。開車到這里(光之隧道)要一兩個小時,一路都是水稻田和山,到了這里,你能夠看到一種超越自然的景象,我覺得這很重要。我喜歡這個空間的原因在于,首先我沒有創(chuàng)造太多東西,空間是現(xiàn)成的;其次這里有一種想象的空間;然后人工與自然的對話有一種平衡。我在很多作品里都在追求這種東西?!?/p>

四葉草之家

四葉草之家(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是一個從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建筑,老房子的木結構被保留下來作為新建筑的一部分,新和舊在一個建筑中合二為一。老房子是業(yè)主的爸爸、爺爺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業(yè)主的構想是在這里建一個新的幼兒園,但他的爸爸反對拆老房子。爸爸病了以后,誰也不敢再提這件事了。我強烈地感覺到,整個家庭對這個建筑傾注了大量的情感,所以我提出不用完全拆除老房子,可以保留一部分。我覺得一個建筑的在地性就是當?shù)厝说纳詈颓楦校皇墙ㄖ牟牧虾托问?。這個房子開始使用以后,可能會是這個家庭的情感寄托;幼兒園的這些孩子長大了也會知道這個房子的由來。所以我覺得這件作品和我其他作品看起來不太一樣,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上很重要的、很溫情的一面。”

朝陽公園廣場

朝陽公園廣場,攝影:Hufton + Crow (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是我爭議比較多的一個項目,位置挺好,就在朝陽公園的南門。這組建筑有點像自然的山水(也有人說像暖氣片),面對著現(xiàn)代城市。當時央視大樓正在建,那個建筑師說,北京對現(xiàn)代化的認識全是西方的摩天大樓,像美國一樣。他批判這個思路,說我們要做一個不同的建筑,不然就只能重復別人。我覺得他的初心很好,但鞏固了那種北美城市形態(tài)所代表的權力和資本的力量。我們要與之保持距離,做出一種山水的感覺。我想,雖然我們是建一座建筑,但能不能與自然有所呼應,從自然中看覺得它(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從城市中看有覺得自然被邀請到了城市當中?”

海口云洞圖書館

??谠贫磮D書館,攝影:存在建筑(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谠贫磮D書館,攝影:存在建筑(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是在海南海邊的一座小小的圖書館,有很多孔洞,叫云洞圖書館。我想試驗一下新的材料和結構,但其實最主要的是想設計一個‘小建筑中有無窮空間的’建筑,這個空間又跟遙遠的自然有一種對話。如果你去那里在海邊散步,會發(fā)現(xiàn)海一直都很好看,天空每天都在變化,如果建一座房子,從房子的角度去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如何建筑能夠催生我們對自然的新的觀察角度,就很有意思。特別好的建筑都會給我這種感覺——超越內(nèi)容、語言和文化背景的東西能持續(xù)感動我們。在‘孔洞’里,一個空間套一個空間,這樣產(chǎn)生的空間深度和扭曲,讓你對內(nèi)和外有一種新的認識,你進入里面,對周邊環(huán)境的想象將不同以往?!?/p>

嘉興火車站

嘉興火車站,攝影:奧觀建筑視覺(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嘉興火車站,攝影:CreatAR Images(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火車站)中央的小房子是百年前中共一大代表到嘉興開會乘火車抵達的火車站,這個火車站在戰(zhàn)爭中被毀,我們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將它作為博物館復現(xiàn),(博物館)兩側和地下是全新的火車站。中國所有的火車站都很巨大,但這是唯一一個低矮的火車站,設計的出發(fā)點就是為了烘托這個二層小樓。把新火車站放到地下以后,這里就變成了城市更新片區(qū),地面上不止是一個火車站,而是一個公園、市民公共空間。廣場下融合了公交車站、地鐵、停車場和送客區(qū)。探討新老共存關系在我的很多作品中都很重要。我覺得我們在歷史中也就是一個點,歷史不是之前、之后有明確界限的。我覺得如果在一個幼兒園、火車站或城市里能產(chǎn)生這種層次和對話,會讓人覺得自己生活在歷史和未來之中,會對城市有一個新的認識?!?/p>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里曾經(jīng)是歐洲人前往美國時登船的地方,挺有紀念意義,(改造前是一個)特別破舊、廢棄的港口,但有這里有藝術空間和餐廳,吸引很多人。我想做一個龍卷風、一個很有力量的東西來打破原來的建筑。它是一個城市觀景臺,內(nèi)部有兩個樓梯,一上一下,貫穿大樓的一層和二層,上到樓頂就是城市觀景臺,使用的材料是反射材料。博物館一層還是保留著嘈雜的環(huán)境,把展覽放在二層。我當初考察的時候?qū)δ莻€大廠房沒有太多感覺,對到處都是的海鷗印象深刻。所有的海鷗都長一個樣,我覺得鳥好像沒有人那么敏感,會糾結你來自哪里,要去哪里,遠離故土要下很大的決心,或者這個地方的鳥就排斥那個地方的鳥,如果把鳥做成一個很大的東西放在這里,可能對人來說也挺諷刺的。然后我們就做了一個很大的聽證會,周圍鄰居都要來看設計提意見,大家都覺得龍卷風沒什么問題,但幾百人都在討論這個鳥,一直問我你怎么知道這些鳥看待彼此會覺得大家都是一樣的?我就向他們解釋了我剛才說的那些。通過它,我才有打破原來老舊觀念的可能。如果你面對一個老建筑,你下意識會想保護它、鞏固它,這是人很常有的心態(tài)。但我經(jīng)常覺得我們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你必須不斷往前看,不斷加入新的東西。我認為和歷史的對話需要以非常個人的方式。”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建筑師馬巖松:學習傳統(tǒng)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而不是搬出從前的東西

在馬巖松看來,中國當代建筑要取得長足的發(fā)展,首先需要擺脫一味學習和重復傳統(tǒng)的思路,應該在自由探索中發(fā)芽生長,長成蒼天大樹。

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記者 | 林子人

編輯 | 黃月

在2008年前的北京城市建設潮中,鳥巢、國家大劇院等大尺度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但馬巖松決定將目光投向在狂飆突進的城市化中日漸落寞的老城區(qū)。“奧運那些項目特別大,大到這種紀念性和個人其實沒太大關系,”這位出生于北京的建筑師說,“我當時覺得在奔向2008、未來和現(xiàn)代城市的大潮中,整個老城都被冷落了?!薄昂菖荨钡南敕ㄓ谑歉‖F(xiàn),在一場展覽中,馬巖松提交了“北京2050計劃”,暢想在北京的老胡同中如何插入一個個“泡泡”。這個大膽的想法得到了一位前來觀展的業(yè)主的支持,對方邀請馬巖松在自己的院子里造一個泡泡,“2050計劃”因此得以提前實現(xiàn)。

在一個四合院里,馬巖松設計了一間別出心裁的衛(wèi)生間,它狀似一枚巨蛋,在連綿起伏的青瓦屋頂間探出頭來,外墻被反射材料覆蓋,映照出院內(nèi)的景觀?!拔覍鹘y(tǒng)的東西是有情懷的,但我非常憎恨做假古董,(胡同泡泡)顯然就不是,但它也沒有那么傲慢,而是通過反射周邊環(huán)境讓自己試圖消失在環(huán)境中,表達出一種對話?!睍r隔多年回望這個大膽的項目,馬巖松發(fā)覺它其實是一個隱喻,暗指“我們這代人在歷史中的位置”;它也是他的設計理念的簡練概括,即在保有自我的同時關照歷史,以一種內(nèi)在對話調(diào)和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系,生發(fā)出新的可能性。

胡同泡泡32號,攝影:舒赫(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日前,在上海卷宗書店舉辦的MAD建筑事務所最新作品集《MAD Rhapsody》(MAD狂想曲)首發(fā)式上,馬巖松與現(xiàn)場觀眾分享了“胡同泡泡”背后的故事,并介紹了數(shù)個收錄在新書中的作品,包括“光之隧道”,對工業(yè)化現(xiàn)代主義城市提出質(zhì)疑、頗具爭議的“朝陽公園廣場”,將傳統(tǒng)日本私宅改造為國際幼兒園的“四葉草之家”、嘉興火車站、??谖幕貥嗽贫磮D書館、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等。

《MAD Rhapsody》由Rizzoli出版發(fā)行,是2016年Phaidon出版社發(fā)行《MAD Works》后事務所第二本全球發(fā)行的作品集。該書收錄了事務所自2004年成立至今的23個建筑代表作,分布在18個國家地區(qū),覆蓋了公共文化建筑、城市更新、城市綜合體、住宅及藝術作品等多種類型,以項目手稿、模型、圖紙、設計文本、圖片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對于“狂想曲”的命名,馬巖松的解釋是,“我們的作品就像這么一部狂想曲。事務所叫作MAD本身就是瘋狂的意思,表達反叛,也表達著對遵循單一的章法,所謂正確的目標、枯燥的形式,單調(diào)的語言的反對,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用豐富、充沛純粹的情感去回應多姿多彩的真實世界。”

在首發(fā)式對談環(huán)節(jié),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院長、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李翔寧評價馬巖松為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壞孩子”,一個與所謂的學院派建筑傳統(tǒng)或標準保持距離的有個性的人?!八浅W鹬刈约旱恼嬲\和感覺。在我們的生活里,每一個人面對規(guī)則都會抉擇,究竟是遵守規(guī)則還是遵循內(nèi)心的愿望。我覺得馬巖松是后者?!?/p>

馬巖松表示,身為建筑師,“武斷的主觀”是很重要的,即使它可能是一個錯誤。中國現(xiàn)代建筑該往何處去的問題從梁思成的年代至今都未能形成共識,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因為中國建筑師在“中庸”和“保守”的束縛下畏手畏腳,“一會兒說要西化,一會兒說要‘大屋頂’。”在馬巖松看來,中國當代建筑要取得長足的發(fā)展,首先需要擺脫一味學習和重復傳統(tǒng)的思路,而是應該在自由探索中發(fā)芽生長,長成蒼天大樹。

他認為,當下我們關切“文化復興”,從本質(zhì)上來說源自身份認同的危機——在5000年輝煌歷史面前我們是誰,我們將走向怎樣的未來——也與我們同西方現(xiàn)代文化的關系息息相關。在他看來,文化復興的愿景應當是,中國文化能夠產(chǎn)生出一種全新的、對所有人都“有用”,也因此能夠吸引全球各地的人來學習、借鑒的東西?!叭绻覀儗鹘y(tǒng)有好奇,學習它的目的應該是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歷史不停產(chǎn)生新的東西,才可稱之為歷史——至少這是現(xiàn)在很多人對文化復興的誤解,他們覺得我們需要拉大和西方的距離,把從前的東西再拿出來,我覺得這非常耽誤時間。我們本應利用這段時間考慮一些新的可能性,由此為未來的人奠定一個基礎?!彼f。

附:馬巖松代表作介紹

光之隧道 2018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

光之隧道,攝影:Nacasa & Partners Inc.(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當?shù)卦谏綕纠锝ㄔO了一個隧道,以便游客不那么危險地進山。我們做了一個很簡單的藝術改造,把山洞變成了一個反射體,把鞋脫了走進去感受水。進去以后你會看到一個完整圓形的鏡像——通過反射,天與人融為一體,有一點超現(xiàn)實的意境。這是我第一次去那里時的感受:在自然中做作品時,人到底能夠做什么?在西方人的認識里,人造是人造,自然是自然,但東方人看自然的方式有一點不一樣,比如雖然園林的自然是人造的,但通過一種編排,自然產(chǎn)生出一種超越自身的意境。開車到這里(光之隧道)要一兩個小時,一路都是水稻田和山,到了這里,你能夠看到一種超越自然的景象,我覺得這很重要。我喜歡這個空間的原因在于,首先我沒有創(chuàng)造太多東西,空間是現(xiàn)成的;其次這里有一種想象的空間;然后人工與自然的對話有一種平衡。我在很多作品里都在追求這種東西?!?/p>

四葉草之家

四葉草之家(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是一個從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建筑,老房子的木結構被保留下來作為新建筑的一部分,新和舊在一個建筑中合二為一。老房子是業(yè)主的爸爸、爺爺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業(yè)主的構想是在這里建一個新的幼兒園,但他的爸爸反對拆老房子。爸爸病了以后,誰也不敢再提這件事了。我強烈地感覺到,整個家庭對這個建筑傾注了大量的情感,所以我提出不用完全拆除老房子,可以保留一部分。我覺得一個建筑的在地性就是當?shù)厝说纳詈颓楦?,而不是建筑的材料和形式。這個房子開始使用以后,可能會是這個家庭的情感寄托;幼兒園的這些孩子長大了也會知道這個房子的由來。所以我覺得這件作品和我其他作品看起來不太一樣,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上很重要的、很溫情的一面。”

朝陽公園廣場

朝陽公園廣場,攝影:Hufton + Crow (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是我爭議比較多的一個項目,位置挺好,就在朝陽公園的南門。這組建筑有點像自然的山水(也有人說像暖氣片),面對著現(xiàn)代城市。當時央視大樓正在建,那個建筑師說,北京對現(xiàn)代化的認識全是西方的摩天大樓,像美國一樣。他批判這個思路,說我們要做一個不同的建筑,不然就只能重復別人。我覺得他的初心很好,但鞏固了那種北美城市形態(tài)所代表的權力和資本的力量。我們要與之保持距離,做出一種山水的感覺。我想,雖然我們是建一座建筑,但能不能與自然有所呼應,從自然中看覺得它(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從城市中看有覺得自然被邀請到了城市當中?”

??谠贫磮D書館

海口云洞圖書館,攝影:存在建筑(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谠贫磮D書館,攝影:存在建筑(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是在海南海邊的一座小小的圖書館,有很多孔洞,叫云洞圖書館。我想試驗一下新的材料和結構,但其實最主要的是想設計一個‘小建筑中有無窮空間的’建筑,這個空間又跟遙遠的自然有一種對話。如果你去那里在海邊散步,會發(fā)現(xiàn)海一直都很好看,天空每天都在變化,如果建一座房子,從房子的角度去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如何建筑能夠催生我們對自然的新的觀察角度,就很有意思。特別好的建筑都會給我這種感覺——超越內(nèi)容、語言和文化背景的東西能持續(xù)感動我們。在‘孔洞’里,一個空間套一個空間,這樣產(chǎn)生的空間深度和扭曲,讓你對內(nèi)和外有一種新的認識,你進入里面,對周邊環(huán)境的想象將不同以往?!?/p>

嘉興火車站

嘉興火車站,攝影:奧觀建筑視覺(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嘉興火車站,攝影:CreatAR Images(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火車站)中央的小房子是百年前中共一大代表到嘉興開會乘火車抵達的火車站,這個火車站在戰(zhàn)爭中被毀,我們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將它作為博物館復現(xiàn),(博物館)兩側和地下是全新的火車站。中國所有的火車站都很巨大,但這是唯一一個低矮的火車站,設計的出發(fā)點就是為了烘托這個二層小樓。把新火車站放到地下以后,這里就變成了城市更新片區(qū),地面上不止是一個火車站,而是一個公園、市民公共空間。廣場下融合了公交車站、地鐵、停車場和送客區(qū)。探討新老共存關系在我的很多作品中都很重要。我覺得我們在歷史中也就是一個點,歷史不是之前、之后有明確界限的。我覺得如果在一個幼兒園、火車站或城市里能產(chǎn)生這種層次和對話,會讓人覺得自己生活在歷史和未來之中,會對城市有一個新的認識?!?/p>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圖片來源:MAD建筑事務所)

“這里曾經(jīng)是歐洲人前往美國時登船的地方,挺有紀念意義,(改造前是一個)特別破舊、廢棄的港口,但有這里有藝術空間和餐廳,吸引很多人。我想做一個龍卷風、一個很有力量的東西來打破原來的建筑。它是一個城市觀景臺,內(nèi)部有兩個樓梯,一上一下,貫穿大樓的一層和二層,上到樓頂就是城市觀景臺,使用的材料是反射材料。博物館一層還是保留著嘈雜的環(huán)境,把展覽放在二層。我當初考察的時候?qū)δ莻€大廠房沒有太多感覺,對到處都是的海鷗印象深刻。所有的海鷗都長一個樣,我覺得鳥好像沒有人那么敏感,會糾結你來自哪里,要去哪里,遠離故土要下很大的決心,或者這個地方的鳥就排斥那個地方的鳥,如果把鳥做成一個很大的東西放在這里,可能對人來說也挺諷刺的。然后我們就做了一個很大的聽證會,周圍鄰居都要來看設計提意見,大家都覺得龍卷風沒什么問題,但幾百人都在討論這個鳥,一直問我你怎么知道這些鳥看待彼此會覺得大家都是一樣的?我就向他們解釋了我剛才說的那些。通過它,我才有打破原來老舊觀念的可能。如果你面對一個老建筑,你下意識會想保護它、鞏固它,這是人很常有的心態(tài)。但我經(jīng)常覺得我們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你必須不斷往前看,不斷加入新的東西。我認為和歷史的對話需要以非常個人的方式。”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