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發(fā)布視頻稱,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今年將進入試生產階段。特斯拉今年計劃生產5000臺擎天柱機器人,已訂購1萬至1.2萬臺組件,目標2026年達5萬臺。
根據此前量產計劃,2025年生產的機器人將首先用于特斯拉內部工廠的測試和應用驗證,2026年下半年開始對外銷售。馬斯克預測,當年產量達到100萬臺時,Optimus的單價有望降至2萬美元,這將進一步推動其商業(yè)化應用。
馬斯克近日還發(fā)文稱,其旗下另一家企業(y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將于明年年底攜帶擎天柱前往火星。馬斯克說,如果登陸順利,那么人類登陸火星可能最快于2029年開始,不過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
擎天柱原型機在特斯拉2022年AI日上首次正式亮相,其重73公斤、高1.72米,特斯拉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工廠搬運、澆水植物、移動金屬棒的視頻。馬斯克當時表示,公司目標是盡快制造出有用的仿人機器人,最終將生產數百萬臺Optimus,并且預計成本將遠低于汽車。
在特斯拉的2023年股東大會上,擎天柱機器人已經打通了特斯拉的FSD算法,并且擁有記憶力。馬斯克認為大眾對Optimus的需求會超過汽車,未來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是人類數量的一半。長期來看,他判斷特斯拉未來的價值可能會來自于Optimus。
國金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商業(yè)化元年,2027年是人形機器人一般場景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元年。持續(xù)看好特斯拉、華為等人形機器人供應鏈。
另據相關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迎來爆發(fā)式增長,到2030年年銷量有望達到100萬臺,2060年總保有量更是將達到30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