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Sight 王言
漢堡王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一事有了新進展。
2月18日,漢堡王品牌方RBI集團宣布,在與TFI Asia Holdings BV(TFI)及笛卡爾資本完成交易后,RBI的一家子公司現(xiàn)已持有漢堡王中國近100%的股權。
同時,RBI還表示,正在物色新的本地合作伙伴來投資和運營該業(yè)務,這與集團的長期戰(zhàn)略相契合,即與全球各地經驗豐富的本地餐飲運營商合作,同時保持以特許經營為主的商業(yè)模式。
13年前,土耳其的餐飲集團TFI從RBI拿下了漢堡王中國市場的主特許經營權和獨家開發(fā)權,授權初始期限為20年。很明顯,雖然雙方授權期限還未結束,但RBI似乎已經急切收回前者的運營權。
自2005年在中國開出第一家門店以來,“不給力”的合作對象拖了漢堡王的后腿,開店速度遠遠落后于肯德基和麥當勞兩大“洋快餐巨頭”,在此時拿回經營權,另尋幫手,也無可厚非。
門店增速遠不及預期
漢堡王進行大調整,重新梳理經營思路,是因為在中國市場,和肯德基、麥當勞等競爭對手相比,漢堡王在門店規(guī)模和增速上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窄門餐眼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月12日,漢堡王中國的在營門店數(shù)僅為1558家。相比之下,肯德基和麥當勞分別有7640家和11085家。
漢堡王線下門店
為了追趕對手,漢堡王也曾立下豪言。2023年8月,TFI就曾表示,將保持每年在中國市場新開設200家餐廳的計劃。3個月后,漢堡王在中國開出第1500家門店。
總體看,疫情之后的2023年的確是漢堡王的開店高峰期,這一年開出新店約400家,門店總數(shù)超過1700家。不過,此后,漢堡王在中國的門店數(shù)量基本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回落,遠遠未及預期。
漢堡王在中國擴張?zhí)?,也讓RBI開始反思。在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分析會上,RBI的CEO Josh Kobza表示,漢堡王在中國的門店數(shù)量有接近1600家,這的確是賺錢的業(yè)務,但增速不足。
整體上看,漢堡王在中國的增速不足,甚至還拖累了RBI的業(yè)績。在2024年三季度財報發(fā)布后,RBI表示,2024年漢堡王的長期門店凈增長目標本是5%,但截至當時的凈新增門店缺口為100個基點,因為漢堡王在中國的凈新增門店下降。而考慮到全球市場都在面臨考驗,RBI將2024年全年增長預期下調了0.5個百分點。
“從第三季度總體來看,由于運營環(huán)境的艱難,中國市場相對拖了漢堡王整體國際市場的后腿”。RBI表示。
從去年末至今,外界不斷傳出漢堡王在中國經營承壓的信號。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有漢堡王華東門店出現(xiàn)延遲發(fā)放工資的情況,而此前從未有過此類現(xiàn)象。
當前的現(xiàn)狀,讓RBI對TFI這個合作伙伴早就心生不滿。據(jù)媒體報道,去年11月,RBI高層表示,其已向漢堡王在中國的特許經營商發(fā)出終止合作的通知,但后者提出異議,雙方也正在商討如何解決爭議,希望達成友好解決方案。
失去后發(fā)優(yōu)勢
漢堡王要重新提速并非易事。畢竟競爭對手多年來在中國市場累積的底蘊,難以在短期內被撼動。
2005年漢堡王進入中國市場時,肯德基已經在當?shù)馗帕?8年,麥當勞彼時在中國的經營歷史也達到15年。也就是說,在肯德基和麥當勞不斷開枝散葉,成為一代中國人的童年回憶的這段時間里,漢堡王處于缺位狀態(tài)。
除了先發(fā)優(yōu)勢外,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的本土化運作已經相當成熟。其中,肯德基在中國市場的經營一直由百勝中國負責,無論是團隊管理、產品研發(fā)、供應鏈管控,還是加盟商管理,早已擁有豐富的經驗。
麥當勞在中國的門店雖一直由外資公司運營,但近年也在加速本土化布局。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達成戰(zhàn)略合作,麥當勞中國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
在多年的耕耘下,肯德基、麥當勞等巨頭在中國市場形成了強大的品牌效應,打造出一系列富有本土特色的產品,還早早占據(jù)了大量適于開店的點位。
如今,上至一二線城市,下至縣城、鄉(xiāng)鎮(zhèn),很多核心點位都被競爭對手占據(jù)。極海品牌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漢堡王現(xiàn)有門店基本上集中在一線、新一線與二線城市,而在如今餐飲品牌們爭奪的三線及以下的下沉市場,漢堡王門店占比不足15%。
圖片來源:極海品牌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當然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也不難理解——憑借多年來積累的品牌資本,以及中國合作方在門店選址、店租以及供應鏈等方面提供的便利,肯德基和麥當勞自然要有著更高的擴張速度和效率。
比如,在與中信資本合作后,麥當勞的開店速度就明顯加快,餐廳數(shù)量從2017年的2500家增長至超過7600家。而中信資本的支持,使麥當勞與多家地產商建立戰(zhàn)略合作,每年獲得多個新增優(yōu)質店鋪地址。很明顯,后來者漢堡王缺少這樣的優(yōu)勢。
前一任合作伙伴不太給力,如今的市場又存在不確定性,RBI不得不改變漢堡王在中國的經營策略。在此情況下,漢堡王的本土化運營能力受到考驗。
如果能為漢堡王找到一位了解中市場、擁有豐富的上下游以及政企資源的本土合作伙伴,對于RBI來說,的確不失為一個新解法。但需要考慮的是,在當前市場資源已經被競爭對手搶占殆盡之時,RBI手中的談判籌碼,又能有多少。
陷入價格戰(zhàn)
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除了找到新幫手之外,順應中國新的消費趨勢,也是漢堡王面對的問題。
近兩年來,在餐飲行業(yè)紛紛打出“性價比”這副牌時,漢堡王也被卷入其中。比如,去年至今,漢堡王對菜單進行本土化創(chuàng)新,同時也推出“天天9.9元”“6元起早餐”等優(yōu)惠活動 。
不過,加入價格戰(zhàn)對在供應鏈、門店規(guī)模相對較弱的漢堡王來說,如何持續(xù)攤薄成本,保證利潤是一大考驗。漢堡王首席營銷官湯俊章就曾表示,9.9元是一個近乎“瘋狂”的價格,“漢堡的成本是咖啡的2—2.5倍,9.9元的售價肯定賺不到‘眼前的錢’”。
而對于長期扮演著漢堡王擴展主力軍的加盟商來說,價格戰(zhàn)越激烈,其回本的周期就會越長。
據(jù)媒體報道,2024年11月,漢堡王被曝在福州關閉7家門店。彼時,漢堡王給出回應是與當?shù)匾患壹用松探Y束合作導致了門店調整。不過,該加盟商福建君成方面給出的回應則除了合同到期這一原因之外,還與近幾年銷售額下滑有關。
與此同時,漢堡王還被爆出設置“霸王條款”,給加盟商配送劣質蔬菜,部分投入巨資加盟商投資無法回本的消息。
加入價格戰(zhàn)是為了保證訂單量,但維持經銷商利潤的難度又會加大,漢堡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而此前不佳的加盟口碑,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意向加盟商的意愿。
窄門餐眼顯示,在“快餐三巨頭”當中,漢堡王目前的人居消費為28.49元,排在第二位;肯德基客單價最高,為30.99元;麥當勞排在最后,但維持在27.57元,與漢堡王接近。
從整個行業(yè)來看,漢堡王的客單價高于塔斯汀、華萊士等品牌,前者客單價為18.74元,后者則在17.47元左右。這也意味著,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下,想要保持競爭力,漢堡王并沒有太大的提價空間。
但無論如何,從近幾年連鎖餐飲行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看,加盟模式依然是各個品牌實現(xiàn)快速擴張最為有效的手段。
目前來看,漢堡王的加盟策略依然保守。根據(jù)官網資料,加盟門店的選址面積在200-250平米之間。相比之下,肯德基的加盟門店類型則更為靈活,加盟商可以根據(jù)資金水平,開設不同的門店。
截圖來源于公司官網
正因如此,如果在未來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是否采用更靈活的門店類型、降低加盟商資本成本,以提高開店和下沉速度,是漢堡王需要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