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莫恩盟
編輯 | 深海
盡管名字中含有“光榮”二字,但身為市值近900億上市公司新易盛掌舵者的高光榮,近日卻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guī)定轉讓股票”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這無疑為其過往光鮮的創(chuàng)業(yè)履歷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針對此事,新易盛在公告中明確強調,該事件與公司經營無關,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新易盛有關人士表示,收到的通知書提及“涉嫌違反限制性規(guī)定轉讓股票”,“具體要看最后結論,我們按照通知書原文披露公告”。
雷達財經通過梳理公開信息發(fā)現(xiàn),高光榮最近一次減持新易盛股票是在去年。去年6月15日至去年7月21日期間,高光榮減持公司股票約700萬股,借此套現(xiàn)4.63億元。
盡管高光榮只有中專學歷,但在他的帶領下,新易盛如今已成長為一家市值逼近900億元的CPO巨頭公司。高光榮此番卷入風波之際,新易盛股價相較去年初暴漲636.96%。得益于此,高光榮持有的公司股份(截至第三季度末)市值漲至65.38億元,是其2020年登上《胡潤百富榜》時身家的2.5倍。
新易盛股價飆升,得益于AI技術快速發(fā)展對高速光模塊需求的激增。今年前三季度,新易盛的營收、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實現(xiàn)145.82%、283.2%的增長。
然而,在營收增長的同時,新易盛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由于營收規(guī)模的擴大,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規(guī)模也隨之上升。此外,公司前三季度研發(fā)費用占營收的比重,相較于2022年度和2023年度也有所下滑。
新易盛實控人高光榮被立案,最近一次減持套現(xiàn)4.63億
12月22日,市值逼近900億元的大牛股新易盛發(fā)布一則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光榮的通知,高光榮于12月20日收到證監(jiān)會簽發(fā)的《立案通知書》,高光榮“涉嫌違反限制性規(guī)定轉讓股票”等行為被立案調查。
新易盛透露,該事項現(xiàn)處于調查階段,具體情況尚待有關部門的最終確認。新易盛強調,高光榮因其個人轉讓股票事宜被立案調查,與公司經營無關,不會對公司產生影響,公司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新易盛還表示,公司將持續(xù)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據新易盛此前發(fā)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高光榮、黃曉雷。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共有股東64877名。其中,高光榮、黃曉雷分別持有新易盛7.4%、7.13%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且二人為公司一致行動人。
目前,高光榮在新易盛擔任董事長一職,而黃曉雷則在公司擔任董事、總經理職務。去年,高光榮、黃曉雷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112.62萬元、127.09萬元。
雷達財經注意到,高光榮在去年進行了大手筆減持。去年3月,新易盛披露一則公告稱,高光榮于2021年12月27日至2023年3月16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與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59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18%。
一個月后,新易盛發(fā)布了《關于公司控股股東、高級管理人員、監(jiān)事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其中提到,因個人資金需求,高光榮擬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不超過50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99%)。
值得一提的是,在減持計劃實施期間,新易盛2022年度權益分派于2023年6月8日實施完畢。公積金轉增股本后,公司總股本由5.07億股變更為7.1億股,高光榮合計計劃減持股份數量因此調整為不超過700萬股。
同年7月27日,新易盛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收到高光榮出具的《關于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完畢暨減持股份達到1%的告知函》。截止2023年7月21日,高光榮本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原減持計劃中剩余可減持股份將不再減持。
公告顯示,高光榮于2023年3月17日至2023年7月21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822萬股,占公司現(xiàn)總股本的1.23%,減持股份比例達到1%。
其中,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7月21日,高光榮減持約700萬股。按照66.2元的減持均價計算,高光榮套現(xiàn)4.6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A股同日因類似情況被立案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不止高光榮一人。12月22日,天順股份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普宇于12月20日收到證監(jiān)會下發(fā)的《立案告知書》,因王普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及違反限制性規(guī)定轉讓證券,證監(jiān)會決定對王普宇立案。
公司股價“狂飆”,高光榮財富水漲船高
身為新易盛創(chuàng)始人的高光榮,出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盡管如今已是市值約900億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但高光榮為人頗為低調,網絡上關于他的公開報道并不算多。
公開資料顯示,高光榮只有中專學歷,其畢業(yè)于成都無線電機械學校工業(yè)電氣自動化專業(yè)。1989年,年僅20歲的高光榮進入樂山無線電廠光通信分廠,成為了一名技術員。
在這個看似平凡的崗位上,高光榮展現(xiàn)出了對技術的深厚熱愛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xù)的學習,高光榮成長迅速,熟練掌握了光通信行業(yè)的許多技術。
1998年,高光榮迎來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不甘現(xiàn)狀的他,毅然辭職離開樂山無線電廠,前往省城成都創(chuàng)辦光通電子公司。盡管這家公司并未引起太大的波瀾,但高光榮并未放棄他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
2001年后,高光榮又先后在多家公司任職,歷任四川九州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采購主管、光盛通監(jiān)事、光盛通信監(jiān)事等職位,積累了豐富的行業(yè)經驗和人脈資源。
直到2008年,39歲的高光榮再次出手,創(chuàng)辦了新易盛。在高光榮的帶領下,新易盛不斷發(fā)展壯大,逐漸成長為業(yè)界領先的光模塊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2016年,新易盛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為高光榮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眼查顯示,目前高光榮所有任職的企業(yè)共有9家。不過,其中為存續(xù)狀態(tài)的為5家,另外4家處于注銷或吊銷狀態(tài)。
雷達財經注意到,早在2020年,高光榮曾以26億元的財富登上當年的《胡潤百富榜》。不過,此后幾年胡潤研究院發(fā)布的《胡潤百富榜》上,卻再未出現(xiàn)高光榮的名字。
然而,若按照新易盛的市值計算,高光榮的最新身家較此前有了顯著的增長。截至12月23日收盤,新易盛的最新市值為883.53億元。若按照高光榮7.4%的持股比例計算,他持有的這部分股權目前市值高達65.38億元,約為其登上《2020胡潤百富榜》時財富的2.5倍。
而高光榮財富的激增,無疑得益于新易盛在資本市場的亮眼表現(xiàn)。截至12月23日收盤,新易盛股價報124.65元/股。雷達財經梳理發(fā)現(xiàn),年初至今,新易盛的股價已上漲153.05%。而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自2023年初至今,新易盛的股價漲幅更是高達636.7%。
踩中AI風口,業(yè)績暗藏隱憂
新易盛股價“狂飆”的背后,是當前AI正成為資本競相押寶賽道的現(xiàn)狀。隨著ChatGPT、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為代表的GPT類應用的問世,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市場迎來了爆發(fā)式的增長,人類社會正加速步入智能時代。
由于AI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應用需要海量并行數據計算,這便對AI數據中心的網絡帶寬提出了更大的需求,AI數據中心的發(fā)展又進一步加速高速光模塊的發(fā)展和應用。
而光模塊正是新易盛的強項所在,經過十多年的深耕細作,新易盛如今已成為業(yè)界領先的光模塊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據新易盛官網顯示,在全球主流光模塊廠商中,新易盛去年的排名高居前五。
雷達財經了解到,目前新易盛的業(yè)務主要涵蓋全系列光通信應用的光模塊,公司致力于高性能光模塊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產品服務于AI/ML集群、云數據中心、數據通信、5G無線網絡、電信傳輸、固網接入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
此外,新易盛還在財報中介紹道,其是國內少數批量交付運用于數據中心市場的100G、200G、400G、800G高速光模塊、掌握高速率光器件芯片封裝和光器件封裝的企業(yè)。
除了趕上人工智能的浪潮外,新易盛近來在二級市場備受追捧,一定程度上也離不開公司業(yè)績的支撐。據公司不久前發(fā)布的三季報顯示,新易盛近期所取得的業(yè)績表現(xiàn)頗為亮眼。
今年前三季度,新易盛的營收同比增長145.82%達到51.3億元,創(chuàng)下了同期的新高,甚至比以往任何一年的全年營收都高。利潤方面,新易盛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達到16.46億元,同比猛增283.2%,同樣創(chuàng)下了歷史最佳成績。
對于前三季度所取得的財務成績,新易盛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受益于行業(yè)景氣度較高,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雷達財經注意到,為了持續(xù)開拓市場,新易盛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同比增加146.24%。
相比之下,新易盛前三季度研發(fā)費用的規(guī)模雖然也增長了100.29%,但漲幅不及銷售費用。而將時間線拉長可以發(fā)現(xiàn),相比2022年的5.66%、2023年的4.32%,公司前三季度研發(fā)投入占營收的比重再度下滑,降至3.92%。
而隨著營收規(guī)模的增長,新易盛的應收賬款和存貨也隨之上升。今年前三季度,新易盛的應收賬款為15.58億元,相較上年末的7.15億元增長117.84%。
同期,新易盛的存貨達到30.32億元,相較去年末的9.63億元增長214.7%。對此,新易盛解釋稱,除了營收大幅增長的原因外,還因公司綜合考慮在手及預期訂單和備貨周期,導致報告期備貨增加。
盡管新易盛今年的業(yè)績表現(xiàn)出色,但其實去年其也曾經歷了一段低谷期。財報顯示,2023年,新易盛錄得30.98億元的營收,同比減少6.43%;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也出現(xiàn)下滑,同比減少23.82%降至6.88億元。
在2023年的業(yè)績快報中,新易盛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國外數據中心市場需求平穩(wěn),新產品推進順利,因部分產品價格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毛利率水平下降,電信市場業(yè)務受行業(yè)結構性調整需求減弱,2023年度公司營業(yè)收入及凈利潤同比上年有所下降。
有關新易盛的后續(xù)發(fā)展,雷達財經將持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