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特別策劃 | 假如重新做一次小孩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特別策劃 | 假如重新做一次小孩

兒時的農場生活,一點一滴記錄在這本漫畫里??ㄌ亓站拖癞斈旮改父脑炷亲氖徠婆f的農場一樣,手握畫筆繪制著她的豐盛花園。

編輯 | summer

你還記得記憶中的童年嗎?也許是在那個樹蔭搖曳的夏季午后,和小伙伴肆意奔跑的樣子;也許是懷揣一塊大白兔,喝上一杯橘子汽水的滿足;也許是放學后的跳皮筋、過家家、丟沙包、捉迷藏的樂趣;也許是躺平仰望星空的寧靜;也許是每天調皮搗蛋后挨打的“雞飛狗跳”......

在TOPHER看來,正是這些小小的片段構成了童年的光陰,也構成了我們的所有快樂,讓人們每次想起時都會露出微笑。

然而,長大后的我們似乎被「功績」社會所影響,將追求成功和優(yōu)秀作為了人生模版,也正因如此,人們對自我的要求不再止步于「正?!梗且非蟆父谩?,也因為這樣的過度自我要求,讓成年后的我們陷入了一種長久的低落之中。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長大后的人們不再快樂了,也喪失了那些最為純粹的體驗、感情,那種一花一草一木的珍貴,那種一朝一夕的時光,似乎都變成了奢侈品。

我們如何找回久違的快樂?在TOPHER看來,可能是去擁抱大自然、可能是去不斷嘗試體驗人生、也可能是順勢“躺平”......在兒童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TOPHER特整理幾本書籍,希望能夠讓當下空白、焦慮、痛苦的成年人,尋回最初的純粹。

PART 1 像孩子一樣純粹

“我在鄉(xiāng)下長大,童年的夢都在大自然里?!狈ㄌm西藝術學院首位漫畫家院士卡特琳·默里斯自傳性質代表作——《我的遼闊天地》,以清新靈動的畫風,講述了妙趣橫生的鄉(xiāng)間日常。

為了撫養(yǎng)卡特琳和姐姐長大,父母帶著她們離開城市搬到了鄉(xiāng)下。新家是座破敗的農場,父母把它變成了媲美凡爾賽宮的大花園。

農場是一座寶藏,從地里挖出的雕像、骨頭、釘子、牛糞都展示在她們的家庭博物館里。她們在樹下讀普魯斯特、左拉,也感受大自然的遼闊和自由。媽媽說,沒有什么物品可留作遺產,除了玫瑰和樹。她們就這樣和樹木花朵一起,肆意生長,溫柔歌唱……

這同時也是一個現(xiàn)代女性得成長故事。濃郁的文藝家庭氛圍、熱愛園藝的父母以及鄉(xiāng)村寬闊自由的土地,讓兩姐妹在文藝作品和大自然的滋養(yǎng)下成長,學會用輕松幽默的態(tài)度反擊他人的貶低和規(guī)訓,活出屬于自己的寬廣人生。

兒時的農場生活,一點一滴記錄在這本漫畫里??ㄌ亓站拖癞斈旮改父脑炷亲氖徠婆f的農場一樣,手握畫筆繪制著她的豐盛花園。

圖片來源:四川美術出版社

薦書:《我的遼闊天地》

作者: [法] 卡特琳·默里斯

出版社: 四川美術出版社

出品方: 青馬文化

原作名: LES GRANDS ESPACES

譯者: 張迿

PART 2 像孩子一樣感受

人類時常忘記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時常想要親近更加自然的環(huán)境,被其他繽紛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美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生物學和“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遜認為,我們對生命的天然親近感是人性的本質,正是這種親近生命的傾向,支撐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編織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威爾遜從切身經歷出發(fā),將他對自然的核心探索凝結成《親生命性》一書。從游蕩在亞拉巴馬州的森林,到深入蘇里南和新幾內亞的熱帶雨林,從兒時對巨蛇的幻想到確立研究螞蟻和其他社會性昆蟲,這些奇妙的經歷和知識積累極大豐富了他對自然的領悟,也激發(fā)了人們對一個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驚奇和熱愛。

這本富有詩意、發(fā)人深省的關于“親近生命”的著作,不僅是一位野外生物學家對自然的深切回應,也是對保護倫理的雄辯陳述。

威爾遜指出,我們對其他有機體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視它們的價值。人類與其他生命的特殊關系,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有理由去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而這也等同于對人類心靈和人類自身的保護。

圖片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薦書:《親生命性》

作者:[美]愛德華·威爾遜

譯者:張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

PART 3 像孩子一樣體驗

人生是用來體驗的,而不是演繹完美的。對比那些精彩的歷程,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比起遙遠的聲音,身邊真實的人和故事又有怎樣的酸甜苦辣?或許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探尋的問題。

以往,我們總認為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種模板。然而,漫長又短暫的生命體驗中,很多人寧愿忍受幾十年的焦慮和糾結,卻始終不愿意下定決心真正去改變、去體驗。

作為“和100個陌生人吃飯”的采訪精選集,作者閆曉雨把和受訪者的對談凝結成《體驗派人生》一書。本書共采訪22位年輕群體,他們來自不同領域,有華語科幻星云獎得主、百萬級美妝博主、脫口秀演員、十點讀書主編、潮玩設計師、數(shù)字游民……

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他們有過懷疑,有過掙扎,也曾是迷茫的你我,但通過探索人生,他們的未來變得閃閃發(fā)光。本書絕不是“成功學”,而是一本真摯的成長實錄,話題涉及原生家庭、親密關系、職業(yè)探索、興趣挖掘、如何擺脫精神內耗等當下痛點。

這群泛“95”后毫無保留的分享,串聯(lián)起Z世代對求學、擇業(yè)、責任、情感、心理健康等問題的追問和回答。簡而言之,《體驗派人生》是一本聚焦于“青年人生活現(xiàn)狀”的紀實類作品,它近距離地揭秘了那些真實的,鮮活的,以及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青春成長故事。

閱讀他們,即體驗一次鮮活青春。也讓我們相信,熱愛可以打敗內卷,每一朵后浪終將有自己滾燙的方向。如果我們人生中體驗的每一次轉變都讓大家走得更遠,那么,我們就真正地體驗到了生活想讓我們體驗的東西。愿人生最后一刻我們可以如愿說出:不悔來這人間一趟。

圖片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薦書:《體驗派人生》

作者:閆曉雨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品方:有風文化

PART 4 像孩子一樣自由

與人相處太過復雜,那不如看看植物吧。

對于許多人而言,不會說話的花花草草反而更容易讓他們得到放松,盡管每日施肥澆水略有疲憊,但與植物對話也不失為一種新的樂趣。

試想一下,二月初就爭先恐后開放的雪滴花和雪片蓮、每年都在夏末來到花園的金翅雀、只在夜間出沒的燈蛾、等了足足七年才開放的芍藥……與自然為伴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每一個時間點都有驚喜。

《小花園365日》一書則將這種美好完整的記錄了下來。1999年,弗雷德·貝爾納買下了一個“布滿荊棘和蕁麻”的地方,它位于法國勃艮第的一個村莊,1930年代曾有位老太太在此建造了一座花園,如今卻已面目全非。

為了還原這座花園的眉毛,弗雷德進行了大量的清理工作,他將園中雜草連根拔起,種植新的植物。讓小花園重獲新生。

這里盛開了種類豐富的鮮花:白百合、萱草、牡丹、鳶尾、玫瑰……花草吸引來了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昆蟲與動物,包括蝸牛、蛞蝓、蚯蚓、蜜蜂、燕子、林鶯……所有生命在一座花園里上演著一歲一枯榮的大戲,由此,荒廢多年的小花園變成了生機勃勃的伊甸園。

本書傾注了弗雷德對小花園的全部愛意,他一邊用水彩畫下園中一年四季的自然生態(tài),一邊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述說他所觀察到的鳥兒、昆蟲與花草的點滴細節(jié),時不時還穿插一些生物習性的科普、一段法國歷史的軼事、幾行已故詩人的詩文。

《小花園365日》打開了另一種生活方式,記錄了人與鮮花、草木、野鳥、昆蟲相處的靈動瞬間,也記錄了充滿幸福感的四季日常。任世界變遷,時光流轉,而小花園里四季恒常,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了一片自由自在的棲息地。

圖片來源: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薦書:《小花園365日》

作者:[法]弗雷德·貝爾納

譯者:俞佳樂

出版: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品:后浪

PART 5 像孩子一樣躺平

在近年來的互聯(lián)網熱詞中,“內卷”和“躺平”位列榜首,成為了人們爭論不休的熱門話題。事實上,在效率至上和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無時不刻不被巨大的焦灼感包圍,大家不僅在心理上無法說服自己“躺平”,就連真正躺平后也難以入睡,更不要說睡著后“一夜無夢到天明”。

但每個人類超過三分之一的生命長度都在躺臥中度過:睡覺、做夢、思考、閱讀、休養(yǎng)身體等等。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為何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無法躺得心安理得?你又是否思考過如何真正的像個孩子一樣快樂”躺平“?

德國作家貝恩德·布倫納在趣味散文集《躺平》一書中探索了人類平躺狀態(tài)的歷史和文化,他旁征博引文化史上的奇聞軼事,向我們展現(xiàn)不同社會背景下躺文化的含義與變遷。

從古埃及人的蘆席到現(xiàn)代人的躺椅,從地中海的超長午睡到日本社會的白日睡眠模式,這本書為人們解答了所有關于“躺”的秘密。例如,自古以來,世界各地皆有人認真探究“躺平”大業(y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躺著享受美味佳肴,米開朗琪羅躺著畫出了西斯廷教堂的絕美天頂壁畫等等,躺著有助于幫助人們放飛思緒,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世界。

本書作者布倫納在《躺平》一書中首次為“躺”進行了辯護,他認為,躺平并非消極懈怠的代名詞,它可以是一次解放思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

與此同時,在他看來,躺臥必然有它的意義,這是一件非常隨性自然的事情。當我們躺臥時會離地面和土地更近,甚至會與其相適應。這能促成一種特殊的聯(lián)結,幫助人們釋放壓力、放松自己,從一系列構成日常生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緊張節(jié)拍中抽離出來。

最后,他指出,躺臥同樣也可以是一種反抗,一次整合思緒或者改變看法的機會。在一個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動和高效的世界里,學會躺的藝術,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請服下這帖躺平焦慮撫慰劑,從此躺得理直氣壯、心安理得、趣味橫生。

圖片來源:新經典文化

薦書:《躺平》

作者: [德] 貝恩德·布倫納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

原作名: Die Kunst des Liegens

譯者: 南曦

作家胡桑曾經如是說道:

“在漫長而悠緩的童年歲月中,

一些事物無時無刻不觸動著我幼小的神經:

星空、植物、地圖、村莊、雪、魚和煙花。

我在漫長的追憶中,

去撫摸這些事物,

并逐漸建造一些文字的房屋,

讓它們定居其中?!?/p>

長大后的我們,

不知從哪個時刻開始,

對片刻的快樂變得麻木。

如今細想,什么才是最快樂的時光呢?

可能就是童年的我們。

不如,勇敢一些,偶爾放掉那些成年人的包袱,

去感受星空、去撫摸植物、去看雪、去曬太陽......

去重新做一回孩童,或許你會找回久違的快樂!

 

TOP HER|記錄女性成長價值與商業(yè)價值

垂類精準媒體|她經濟整合營銷|數(shù)據增長決策|高凈值社群經濟

北京·上?!は愀邸ぜ~約·倫敦·溫哥華|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特別策劃 | 假如重新做一次小孩

兒時的農場生活,一點一滴記錄在這本漫畫里??ㄌ亓站拖癞斈旮改父脑炷亲氖徠婆f的農場一樣,手握畫筆繪制著她的豐盛花園。

編輯 | summer

你還記得記憶中的童年嗎?也許是在那個樹蔭搖曳的夏季午后,和小伙伴肆意奔跑的樣子;也許是懷揣一塊大白兔,喝上一杯橘子汽水的滿足;也許是放學后的跳皮筋、過家家、丟沙包、捉迷藏的樂趣;也許是躺平仰望星空的寧靜;也許是每天調皮搗蛋后挨打的“雞飛狗跳”......

在TOPHER看來,正是這些小小的片段構成了童年的光陰,也構成了我們的所有快樂,讓人們每次想起時都會露出微笑。

然而,長大后的我們似乎被「功績」社會所影響,將追求成功和優(yōu)秀作為了人生模版,也正因如此,人們對自我的要求不再止步于「正?!?,而是要追求「更好」,也因為這樣的過度自我要求,讓成年后的我們陷入了一種長久的低落之中。

有沒有發(fā)現(xiàn),長大后的人們不再快樂了,也喪失了那些最為純粹的體驗、感情,那種一花一草一木的珍貴,那種一朝一夕的時光,似乎都變成了奢侈品。

我們如何找回久違的快樂?在TOPHER看來,可能是去擁抱大自然、可能是去不斷嘗試體驗人生、也可能是順勢“躺平”......在兒童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TOPHER特整理幾本書籍,希望能夠讓當下空白、焦慮、痛苦的成年人,尋回最初的純粹。

PART 1 像孩子一樣純粹

“我在鄉(xiāng)下長大,童年的夢都在大自然里?!狈ㄌm西藝術學院首位漫畫家院士卡特琳·默里斯自傳性質代表作——《我的遼闊天地》,以清新靈動的畫風,講述了妙趣橫生的鄉(xiāng)間日常。

為了撫養(yǎng)卡特琳和姐姐長大,父母帶著她們離開城市搬到了鄉(xiāng)下。新家是座破敗的農場,父母把它變成了媲美凡爾賽宮的大花園。

農場是一座寶藏,從地里挖出的雕像、骨頭、釘子、牛糞都展示在她們的家庭博物館里。她們在樹下讀普魯斯特、左拉,也感受大自然的遼闊和自由。媽媽說,沒有什么物品可留作遺產,除了玫瑰和樹。她們就這樣和樹木花朵一起,肆意生長,溫柔歌唱……

這同時也是一個現(xiàn)代女性得成長故事。濃郁的文藝家庭氛圍、熱愛園藝的父母以及鄉(xiāng)村寬闊自由的土地,讓兩姐妹在文藝作品和大自然的滋養(yǎng)下成長,學會用輕松幽默的態(tài)度反擊他人的貶低和規(guī)訓,活出屬于自己的寬廣人生。

兒時的農場生活,一點一滴記錄在這本漫畫里??ㄌ亓站拖癞斈旮改父脑炷亲氖徠婆f的農場一樣,手握畫筆繪制著她的豐盛花園。

圖片來源:四川美術出版社

薦書:《我的遼闊天地》

作者: [法] 卡特琳·默里斯

出版社: 四川美術出版社

出品方: 青馬文化

原作名: LES GRANDS ESPACES

譯者: 張迿

PART 2 像孩子一樣感受

人類時常忘記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時常想要親近更加自然的環(huán)境,被其他繽紛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美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生物學和“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遜認為,我們對生命的天然親近感是人性的本質,正是這種親近生命的傾向,支撐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編織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威爾遜從切身經歷出發(fā),將他對自然的核心探索凝結成《親生命性》一書。從游蕩在亞拉巴馬州的森林,到深入蘇里南和新幾內亞的熱帶雨林,從兒時對巨蛇的幻想到確立研究螞蟻和其他社會性昆蟲,這些奇妙的經歷和知識積累極大豐富了他對自然的領悟,也激發(fā)了人們對一個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驚奇和熱愛。

這本富有詩意、發(fā)人深省的關于“親近生命”的著作,不僅是一位野外生物學家對自然的深切回應,也是對保護倫理的雄辯陳述。

威爾遜指出,我們對其他有機體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視它們的價值。人類與其他生命的特殊關系,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有理由去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而這也等同于對人類心靈和人類自身的保護。

圖片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薦書:《親生命性》

作者:[美]愛德華·威爾遜

譯者:張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

PART 3 像孩子一樣體驗

人生是用來體驗的,而不是演繹完美的。對比那些精彩的歷程,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比起遙遠的聲音,身邊真實的人和故事又有怎樣的酸甜苦辣?或許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探尋的問題。

以往,我們總認為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種模板。然而,漫長又短暫的生命體驗中,很多人寧愿忍受幾十年的焦慮和糾結,卻始終不愿意下定決心真正去改變、去體驗。

作為“和100個陌生人吃飯”的采訪精選集,作者閆曉雨把和受訪者的對談凝結成《體驗派人生》一書。本書共采訪22位年輕群體,他們來自不同領域,有華語科幻星云獎得主、百萬級美妝博主、脫口秀演員、十點讀書主編、潮玩設計師、數(shù)字游民……

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他們有過懷疑,有過掙扎,也曾是迷茫的你我,但通過探索人生,他們的未來變得閃閃發(fā)光。本書絕不是“成功學”,而是一本真摯的成長實錄,話題涉及原生家庭、親密關系、職業(yè)探索、興趣挖掘、如何擺脫精神內耗等當下痛點。

這群泛“95”后毫無保留的分享,串聯(lián)起Z世代對求學、擇業(yè)、責任、情感、心理健康等問題的追問和回答。簡而言之,《體驗派人生》是一本聚焦于“青年人生活現(xiàn)狀”的紀實類作品,它近距離地揭秘了那些真實的,鮮活的,以及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青春成長故事。

閱讀他們,即體驗一次鮮活青春。也讓我們相信,熱愛可以打敗內卷,每一朵后浪終將有自己滾燙的方向。如果我們人生中體驗的每一次轉變都讓大家走得更遠,那么,我們就真正地體驗到了生活想讓我們體驗的東西。愿人生最后一刻我們可以如愿說出:不悔來這人間一趟。

圖片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薦書:《體驗派人生》

作者:閆曉雨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品方:有風文化

PART 4 像孩子一樣自由

與人相處太過復雜,那不如看看植物吧。

對于許多人而言,不會說話的花花草草反而更容易讓他們得到放松,盡管每日施肥澆水略有疲憊,但與植物對話也不失為一種新的樂趣。

試想一下,二月初就爭先恐后開放的雪滴花和雪片蓮、每年都在夏末來到花園的金翅雀、只在夜間出沒的燈蛾、等了足足七年才開放的芍藥……與自然為伴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每一個時間點都有驚喜。

《小花園365日》一書則將這種美好完整的記錄了下來。1999年,弗雷德·貝爾納買下了一個“布滿荊棘和蕁麻”的地方,它位于法國勃艮第的一個村莊,1930年代曾有位老太太在此建造了一座花園,如今卻已面目全非。

為了還原這座花園的眉毛,弗雷德進行了大量的清理工作,他將園中雜草連根拔起,種植新的植物。讓小花園重獲新生。

這里盛開了種類豐富的鮮花:白百合、萱草、牡丹、鳶尾、玫瑰……花草吸引來了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昆蟲與動物,包括蝸牛、蛞蝓、蚯蚓、蜜蜂、燕子、林鶯……所有生命在一座花園里上演著一歲一枯榮的大戲,由此,荒廢多年的小花園變成了生機勃勃的伊甸園。

本書傾注了弗雷德對小花園的全部愛意,他一邊用水彩畫下園中一年四季的自然生態(tài),一邊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述說他所觀察到的鳥兒、昆蟲與花草的點滴細節(jié),時不時還穿插一些生物習性的科普、一段法國歷史的軼事、幾行已故詩人的詩文。

《小花園365日》打開了另一種生活方式,記錄了人與鮮花、草木、野鳥、昆蟲相處的靈動瞬間,也記錄了充滿幸福感的四季日常。任世界變遷,時光流轉,而小花園里四季恒常,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了一片自由自在的棲息地。

圖片來源: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薦書:《小花園365日》

作者:[法]弗雷德·貝爾納

譯者:俞佳樂

出版: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品:后浪

PART 5 像孩子一樣躺平

在近年來的互聯(lián)網熱詞中,“內卷”和“躺平”位列榜首,成為了人們爭論不休的熱門話題。事實上,在效率至上和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無時不刻不被巨大的焦灼感包圍,大家不僅在心理上無法說服自己“躺平”,就連真正躺平后也難以入睡,更不要說睡著后“一夜無夢到天明”。

但每個人類超過三分之一的生命長度都在躺臥中度過:睡覺、做夢、思考、閱讀、休養(yǎng)身體等等。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為何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無法躺得心安理得?你又是否思考過如何真正的像個孩子一樣快樂”躺平“?

德國作家貝恩德·布倫納在趣味散文集《躺平》一書中探索了人類平躺狀態(tài)的歷史和文化,他旁征博引文化史上的奇聞軼事,向我們展現(xiàn)不同社會背景下躺文化的含義與變遷。

從古埃及人的蘆席到現(xiàn)代人的躺椅,從地中海的超長午睡到日本社會的白日睡眠模式,這本書為人們解答了所有關于“躺”的秘密。例如,自古以來,世界各地皆有人認真探究“躺平”大業(y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躺著享受美味佳肴,米開朗琪羅躺著畫出了西斯廷教堂的絕美天頂壁畫等等,躺著有助于幫助人們放飛思緒,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世界。

本書作者布倫納在《躺平》一書中首次為“躺”進行了辯護,他認為,躺平并非消極懈怠的代名詞,它可以是一次解放思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

與此同時,在他看來,躺臥必然有它的意義,這是一件非常隨性自然的事情。當我們躺臥時會離地面和土地更近,甚至會與其相適應。這能促成一種特殊的聯(lián)結,幫助人們釋放壓力、放松自己,從一系列構成日常生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緊張節(jié)拍中抽離出來。

最后,他指出,躺臥同樣也可以是一種反抗,一次整合思緒或者改變看法的機會。在一個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動和高效的世界里,學會躺的藝術,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請服下這帖躺平焦慮撫慰劑,從此躺得理直氣壯、心安理得、趣味橫生。

圖片來源:新經典文化

薦書:《躺平》

作者: [德] 貝恩德·布倫納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

原作名: Die Kunst des Liegens

譯者: 南曦

作家胡桑曾經如是說道:

“在漫長而悠緩的童年歲月中,

一些事物無時無刻不觸動著我幼小的神經:

星空、植物、地圖、村莊、雪、魚和煙花。

我在漫長的追憶中,

去撫摸這些事物,

并逐漸建造一些文字的房屋,

讓它們定居其中。”

長大后的我們,

不知從哪個時刻開始,

對片刻的快樂變得麻木。

如今細想,什么才是最快樂的時光呢?

可能就是童年的我們。

不如,勇敢一些,偶爾放掉那些成年人的包袱,

去感受星空、去撫摸植物、去看雪、去曬太陽......

去重新做一回孩童,或許你會找回久違的快樂!

 

TOP HER|記錄女性成長價值與商業(yè)價值

垂類精準媒體|她經濟整合營銷|數(shù)據增長決策|高凈值社群經濟

北京·上?!は愀邸ぜ~約·倫敦·溫哥華|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