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騰訊網易,都想活成對方的樣子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騰訊網易,都想活成對方的樣子

誰是頭部掏出來碰一碰,玩家會用腳投票。

文|光子星球 吳坤諺

編輯|吳先之

“起猛了?這是《王者榮耀》還是《永劫無間》?”

5月16日,騰訊旗下《王者榮耀》IP衍生的平臺格斗游戲《星之破曉》,突然在體驗服上線了3D動作大逃殺玩法“星魂戰(zhàn)場”。雖然玩家操控角色依舊是以《王者榮耀》IP英雄為核心,但姿勢卻和以前大不相同,甚至讓人有了些許割裂之感。

有趣的是,星魂戰(zhàn)場玩法在縫合動作吃雞元素的基礎上,似乎還“借鑒”了已為網易旗下《永劫無間》所驗證的武俠吃雞模版——鉤鎖、商店買活、地圖布局與蓄力博弈等均能自《星之破曉》5月16日晚的實機演示中看到后者的影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網易方面先一步發(fā)難,試圖占據“被抄襲”的輿論高地。5月16日晚,創(chuàng)作出《永劫無間》的24工作室通過官方渠道發(fā)布長文《武道無窮,但請尊重“武道”》開團,直言《星之破曉》什么都抄“很丟人”。網易旗下《流星群俠傳手游》官方隨后發(fā)長文來為老大哥添一筆正統(tǒng)的“法理性”。

網易希望坐穩(wěn)動作吃雞“正宮”地位,騰訊方面亦有所準備。僅兩小時不到,《星之破曉》公眾號發(fā)布長文《王者,你是我的榮耀》,以“蹭熱度”的“指控”以及早準備好的武俠吃雞兩位前輩《流星蝴蝶劍.net》與《武俠乂》反嗆回去,稱“有人破曉,有人破防”。

至此,一場圍繞動作+吃雞玩法的公關營銷拉開大幕。廠商相互陰陽,玩家唇槍舌劍,水軍渾水摸魚。這與去年末的“元蛋之爭”有所不同,因為騰訊相對此前更為主動,而網易希望維持賽道霸主地位的難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大亂斗不夠,吃雞來湊

兩個月前,《星之破曉》結束集體終測時,還是一個以平臺格斗為核心玩法的動作游戲。

過去數(shù)次測試中,騰訊方面根據測試反饋不斷往《星之破曉》里“加特技”,終測呈現(xiàn)是類似橫版格斗的PVE玩法、平臺格斗的PVP玩法,以及基于《王者榮耀》IP的深度內容。

如果就此止步,這或許只是疊加了王者IP影響力的一款平臺格斗游戲,即使承繼老大哥的部分玩家群體,也難逃小眾命運——同賽道作品《派對之星》早在2022年便已上線,截至目前,該游戲在iOS游戲榜上排名300開外。

平臺格斗過于小眾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商業(yè)化也舉步維艱:公平競技的內需杜絕了角色養(yǎng)成付費,短短數(shù)分鐘內即可完成TTK(Time to Kill)并結束一局游戲的窗口也難以激發(fā)起玩家外觀氪金的欲望,大DAU品類的皮膚故事在平臺格斗賽道上被證偽。

騰訊方面自然也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一開始,是簡單粗暴地加重外觀付費外的內購內容,包括區(qū)分英雄星級與強度、推出角色和武器卡池等。可想而知的是這種直接影響公平競技特性的商業(yè)化招致了玩家反噬,終測時不得不將PVP與偏重氪金的PVE解耦。

以上種種都為《星之破曉》的未來蒙上迷霧,關鍵是其還背負著王者IP首款拓展作品的使命,成敗與否關乎IP的生命與活力。因此,《星之破曉》引入更多內容是勢在必行,這既包括玩法,也包括商業(yè)模式。

只是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便將一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法強行“縫合”進既有游戲中,從游戲制作的角度來看,這并不像是一個成熟廠商能做出的決策。

不過,我們自此前的實機演示發(fā)現(xiàn),《星之破曉》的吃雞玩法在動作流暢度、打擊感等細節(jié)上完成度很高,不僅將格斗動作與王者IP元素相互結合得頗為流暢,地圖交互、玩家博弈也可圈可點。一位業(yè)內人士評價稱:“可以看出趕工痕跡,但也看得出工程量,是一個完整的(玩法)”。

(星魂戰(zhàn)場實機演示)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星之破曉》接收了騰訊某個工作室的動作+吃雞開發(fā)成果,從而拓展原本稍顯單薄的玩法,沖破賽道局限。

我們也注意到,騰訊于3月悄然為旗下動作競技手游《代號:突圍》開啟內測,問卷中曾提到《PUBG》《王者榮耀》吃雞模式-邊境突圍、《永劫無間》等游戲,這應該是對標《永劫無間》的動作吃雞品類。星之破曉或許接收的便是這個作品的成果。

于是,沒有競品的《永劫無間》迎來了第一個對手。

一丘之貉

無須諱言,面對《星之破曉》這個攜國民級IP影響力的同賽道首個競品,網易是有些沒底的。否則也無需“大動干戈”發(fā)起“鑒抄”的輿論戰(zhàn),白白給對家送流量。

究其原因在于,《星之破曉》偷了《永劫無間》手游(下稱《永劫手游》)的塔。

4月1日,《永劫手游》開啟首次對外測試,全網累計預約2500萬人,熱度空前之下有一層隱憂。

據《永劫無間》官方,截至2023年7月6日,其玩家總數(shù)(買斷銷售數(shù)量)突破2000萬。毫無疑問,這是待上線的《永劫手游》的基本盤,然而首測預約玩家數(shù)量與之相去不遠,而且這還是在《永劫無間》早已于去年免費開放后的成績。

這意味著,《永劫手游》本次測試似乎更多局限于承接端游玩家,而未能很好地打開路人盤。

動作類游戲的硬核程度決定了護城河的高度,卻也限制了城池的大小——端游版本很難做大DAU。據小黑盒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這款游戲近12個月內的最高玩家在線峰值僅37.1萬,不過是玩家總數(shù)的零頭。而手游版本的推出自然也承載著做大DAU與擴大IP影響力、商業(yè)化能力的希望。

以上種種,都使得《星之破曉》殺入動作吃雞賽道的動作變得更具威脅。畢竟《元夢之星》的“前車之鑒”在前,先發(fā)優(yōu)勢帶來的時間窗口難以被飽和宣發(fā)攻破。更有趣的是,本次被騰訊拉來站臺的武俠吃雞手游《武俠乂》在2022年1月20日安卓端上線,同日《永劫手游》“恰好”開啟測試預約,似乎想“提前殺死比賽”。

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一種“回旋鏢式”的博弈。事實上,相似的劇本早已發(fā)生,只不過角色互換了一下。

3月13日,網易發(fā)布旗下5V5戰(zhàn)術FPS新游《天啟行動》的實機演示,被指“神似”騰訊代理的《無畏契約》。還有玩家提到,《天啟行動》似乎是網易于2022年海外發(fā)行的《Hyper Front》的翻版,該游戲已在去年4月停運,而原因很可能是被拳頭游戲起訴。

(網易天啟行動B站PV評論區(qū))

顯然,《星之破曉》抄襲與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很可能將率先搶下路人群體。

況且騰訊早已做足了準備,玩法上有《武俠乂》制作人站臺,正統(tǒng)性上有《流星蝴蝶劍.net》版權方坐鎮(zhèn)。網易自己也在長文中提到“玩法就是互相借鑒螺旋上升”。包羅萬象的游戲行業(yè)對抄襲的界定本就模糊不清,鑒抄的死胡同末端是《紅色警戒》與《星際爭霸》,是《原神》與《塞爾達》。

無論這場公關營銷走勢如何,“豬廠鵝廠”兩家都大概率撬不動對方的基本盤。占了先手的騰訊,或許能憑游戲質量率先站穩(wěn)腳跟,這對網易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只是可憐曾經中國動作類游戲的天花板《流星蝴蝶劍》,時隔20年還要被人掏出來做矛與盾。

從去年年中開始,我們似乎見多了網易四處開團的樣子,多款垂類精品游戲的成功讓網易“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也反映在其股價變化上。

相比之下,騰訊游戲在過去兩年的業(yè)務表現(xiàn)似乎更偏向于“老去”,追求確定性、追求ROI讓之止步舒適區(qū)。這才讓相對重視自研與垂類精品開發(fā)的網易在過去兩年內嘗到了甜頭。但當占有體量與渠道優(yōu)勢的騰訊回過味兒來,便通過《星之破曉》短短兩個月塞進吃雞玩法的游戲工業(yè)水平,露出了尖銳的獠牙。

縱觀網易與騰訊在游戲業(yè)務上的攻守,是網易首款平臺級產品《蛋仔派對》的出現(xiàn),讓其沖破了缺少大DAU產品的囹圄,甚至在與騰訊的正面交鋒中取得階段性勝利。這也催生了其依靠品類特殊性,借由去數(shù)值化做大DAU的路徑依賴。

簡單梳理網易在《蛋仔派對》后所推出的新游,無論是整頓MMO的《逆水寒》《射雕》還是未上線的SLG新游《七日世界》,都在宣發(fā)上走了相似的道路。

《蛋仔派對》《逆水寒》還不足以讓網易成為“鐵王座”的守擂者,騰訊也面臨著網易在多條賽道的“圍攻”。

不甘只做小眾精品的網易,必然會撞上依靠社交帝國把持大DAU的騰訊。可以預見的是,兩者相互攻訐的故事將在不同品類與賽道上上演。

誰是頭部掏出來碰一碰,玩家會用腳投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網易

3.9k
  • 中概互聯(lián)網ETF(159607)漲近1%,機構:繼續(xù)看好港股回調后的中期投資機會
  • 熱門中概股美股盤前全線下挫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騰訊網易,都想活成對方的樣子

誰是頭部掏出來碰一碰,玩家會用腳投票。

文|光子星球 吳坤諺

編輯|吳先之

“起猛了?這是《王者榮耀》還是《永劫無間》?”

5月16日,騰訊旗下《王者榮耀》IP衍生的平臺格斗游戲《星之破曉》,突然在體驗服上線了3D動作大逃殺玩法“星魂戰(zhàn)場”。雖然玩家操控角色依舊是以《王者榮耀》IP英雄為核心,但姿勢卻和以前大不相同,甚至讓人有了些許割裂之感。

有趣的是,星魂戰(zhàn)場玩法在縫合動作吃雞元素的基礎上,似乎還“借鑒”了已為網易旗下《永劫無間》所驗證的武俠吃雞模版——鉤鎖、商店買活、地圖布局與蓄力博弈等均能自《星之破曉》5月16日晚的實機演示中看到后者的影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網易方面先一步發(fā)難,試圖占據“被抄襲”的輿論高地。5月16日晚,創(chuàng)作出《永劫無間》的24工作室通過官方渠道發(fā)布長文《武道無窮,但請尊重“武道”》開團,直言《星之破曉》什么都抄“很丟人”。網易旗下《流星群俠傳手游》官方隨后發(fā)長文來為老大哥添一筆正統(tǒng)的“法理性”。

網易希望坐穩(wěn)動作吃雞“正宮”地位,騰訊方面亦有所準備。僅兩小時不到,《星之破曉》公眾號發(fā)布長文《王者,你是我的榮耀》,以“蹭熱度”的“指控”以及早準備好的武俠吃雞兩位前輩《流星蝴蝶劍.net》與《武俠乂》反嗆回去,稱“有人破曉,有人破防”。

至此,一場圍繞動作+吃雞玩法的公關營銷拉開大幕。廠商相互陰陽,玩家唇槍舌劍,水軍渾水摸魚。這與去年末的“元蛋之爭”有所不同,因為騰訊相對此前更為主動,而網易希望維持賽道霸主地位的難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大亂斗不夠,吃雞來湊

兩個月前,《星之破曉》結束集體終測時,還是一個以平臺格斗為核心玩法的動作游戲。

過去數(shù)次測試中,騰訊方面根據測試反饋不斷往《星之破曉》里“加特技”,終測呈現(xiàn)是類似橫版格斗的PVE玩法、平臺格斗的PVP玩法,以及基于《王者榮耀》IP的深度內容。

如果就此止步,這或許只是疊加了王者IP影響力的一款平臺格斗游戲,即使承繼老大哥的部分玩家群體,也難逃小眾命運——同賽道作品《派對之星》早在2022年便已上線,截至目前,該游戲在iOS游戲榜上排名300開外。

平臺格斗過于小眾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商業(yè)化也舉步維艱:公平競技的內需杜絕了角色養(yǎng)成付費,短短數(shù)分鐘內即可完成TTK(Time to Kill)并結束一局游戲的窗口也難以激發(fā)起玩家外觀氪金的欲望,大DAU品類的皮膚故事在平臺格斗賽道上被證偽。

騰訊方面自然也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一開始,是簡單粗暴地加重外觀付費外的內購內容,包括區(qū)分英雄星級與強度、推出角色和武器卡池等??上攵氖沁@種直接影響公平競技特性的商業(yè)化招致了玩家反噬,終測時不得不將PVP與偏重氪金的PVE解耦。

以上種種都為《星之破曉》的未來蒙上迷霧,關鍵是其還背負著王者IP首款拓展作品的使命,成敗與否關乎IP的生命與活力。因此,《星之破曉》引入更多內容是勢在必行,這既包括玩法,也包括商業(yè)模式。

只是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便將一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法強行“縫合”進既有游戲中,從游戲制作的角度來看,這并不像是一個成熟廠商能做出的決策。

不過,我們自此前的實機演示發(fā)現(xiàn),《星之破曉》的吃雞玩法在動作流暢度、打擊感等細節(jié)上完成度很高,不僅將格斗動作與王者IP元素相互結合得頗為流暢,地圖交互、玩家博弈也可圈可點。一位業(yè)內人士評價稱:“可以看出趕工痕跡,但也看得出工程量,是一個完整的(玩法)”。

(星魂戰(zhàn)場實機演示)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星之破曉》接收了騰訊某個工作室的動作+吃雞開發(fā)成果,從而拓展原本稍顯單薄的玩法,沖破賽道局限。

我們也注意到,騰訊于3月悄然為旗下動作競技手游《代號:突圍》開啟內測,問卷中曾提到《PUBG》《王者榮耀》吃雞模式-邊境突圍、《永劫無間》等游戲,這應該是對標《永劫無間》的動作吃雞品類。星之破曉或許接收的便是這個作品的成果。

于是,沒有競品的《永劫無間》迎來了第一個對手。

一丘之貉

無須諱言,面對《星之破曉》這個攜國民級IP影響力的同賽道首個競品,網易是有些沒底的。否則也無需“大動干戈”發(fā)起“鑒抄”的輿論戰(zhàn),白白給對家送流量。

究其原因在于,《星之破曉》偷了《永劫無間》手游(下稱《永劫手游》)的塔。

4月1日,《永劫手游》開啟首次對外測試,全網累計預約2500萬人,熱度空前之下有一層隱憂。

據《永劫無間》官方,截至2023年7月6日,其玩家總數(shù)(買斷銷售數(shù)量)突破2000萬。毫無疑問,這是待上線的《永劫手游》的基本盤,然而首測預約玩家數(shù)量與之相去不遠,而且這還是在《永劫無間》早已于去年免費開放后的成績。

這意味著,《永劫手游》本次測試似乎更多局限于承接端游玩家,而未能很好地打開路人盤。

動作類游戲的硬核程度決定了護城河的高度,卻也限制了城池的大小——端游版本很難做大DAU。據小黑盒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這款游戲近12個月內的最高玩家在線峰值僅37.1萬,不過是玩家總數(shù)的零頭。而手游版本的推出自然也承載著做大DAU與擴大IP影響力、商業(yè)化能力的希望。

以上種種,都使得《星之破曉》殺入動作吃雞賽道的動作變得更具威脅。畢竟《元夢之星》的“前車之鑒”在前,先發(fā)優(yōu)勢帶來的時間窗口難以被飽和宣發(fā)攻破。更有趣的是,本次被騰訊拉來站臺的武俠吃雞手游《武俠乂》在2022年1月20日安卓端上線,同日《永劫手游》“恰好”開啟測試預約,似乎想“提前殺死比賽”。

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一種“回旋鏢式”的博弈。事實上,相似的劇本早已發(fā)生,只不過角色互換了一下。

3月13日,網易發(fā)布旗下5V5戰(zhàn)術FPS新游《天啟行動》的實機演示,被指“神似”騰訊代理的《無畏契約》。還有玩家提到,《天啟行動》似乎是網易于2022年海外發(fā)行的《Hyper Front》的翻版,該游戲已在去年4月停運,而原因很可能是被拳頭游戲起訴。

(網易天啟行動B站PV評論區(qū))

顯然,《星之破曉》抄襲與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很可能將率先搶下路人群體。

況且騰訊早已做足了準備,玩法上有《武俠乂》制作人站臺,正統(tǒng)性上有《流星蝴蝶劍.net》版權方坐鎮(zhèn)。網易自己也在長文中提到“玩法就是互相借鑒螺旋上升”。包羅萬象的游戲行業(yè)對抄襲的界定本就模糊不清,鑒抄的死胡同末端是《紅色警戒》與《星際爭霸》,是《原神》與《塞爾達》。

無論這場公關營銷走勢如何,“豬廠鵝廠”兩家都大概率撬不動對方的基本盤。占了先手的騰訊,或許能憑游戲質量率先站穩(wěn)腳跟,這對網易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只是可憐曾經中國動作類游戲的天花板《流星蝴蝶劍》,時隔20年還要被人掏出來做矛與盾。

從去年年中開始,我們似乎見多了網易四處開團的樣子,多款垂類精品游戲的成功讓網易“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也反映在其股價變化上。

相比之下,騰訊游戲在過去兩年的業(yè)務表現(xiàn)似乎更偏向于“老去”,追求確定性、追求ROI讓之止步舒適區(qū)。這才讓相對重視自研與垂類精品開發(fā)的網易在過去兩年內嘗到了甜頭。但當占有體量與渠道優(yōu)勢的騰訊回過味兒來,便通過《星之破曉》短短兩個月塞進吃雞玩法的游戲工業(yè)水平,露出了尖銳的獠牙。

縱觀網易與騰訊在游戲業(yè)務上的攻守,是網易首款平臺級產品《蛋仔派對》的出現(xiàn),讓其沖破了缺少大DAU產品的囹圄,甚至在與騰訊的正面交鋒中取得階段性勝利。這也催生了其依靠品類特殊性,借由去數(shù)值化做大DAU的路徑依賴。

簡單梳理網易在《蛋仔派對》后所推出的新游,無論是整頓MMO的《逆水寒》《射雕》還是未上線的SLG新游《七日世界》,都在宣發(fā)上走了相似的道路。

《蛋仔派對》《逆水寒》還不足以讓網易成為“鐵王座”的守擂者,騰訊也面臨著網易在多條賽道的“圍攻”。

不甘只做小眾精品的網易,必然會撞上依靠社交帝國把持大DAU的騰訊??梢灶A見的是,兩者相互攻訐的故事將在不同品類與賽道上上演。

誰是頭部掏出來碰一碰,玩家會用腳投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