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只剩戀愛腦,2023現偶大潰敗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只剩戀愛腦,2023現偶大潰敗

國產現偶,曾經創(chuàng)造過一些巔峰和高潮,在2023卻迎來徹底潰敗,我們不禁想問:現偶到底怎么了?

文 | 潛水魚 何潤萱

2023,是國產劇產量大爆炸的一年,也是類型和制作充分進化迭代的一年,在此潛水魚X推出#2023劇集進化論# 專題,展現這些進化中的范式。當然,進化之余,也有被淘汰的后進者,比如現偶。

如果說2023有什么類型Flop的話,現偶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前有《以愛為營》和《我要逆風去》撲街,后有《很想很想你》糊掉,在古偶轟轟烈烈統(tǒng)治宇宙的時候,現偶悄悄爛在角落里。

在潛水魚X統(tǒng)計的今年21部都市/現偶題材里,云合集均V30播放過4000萬的只有兩部,2500萬-3000萬之間的只有三部。而截至12月中旬,古偶TOP5里最低的集均V30就已經超過了4500萬,來自《蓮花樓》。

反觀現偶,今夏曾以相柳之姿征服內娛的檀健次,新劇《很想很想你》集均V7不足1000萬,比同是16集的《南海歸墟》足足差了一倍?!兑詯蹫闋I》豆瓣4.3分,被觀眾用腳投票為又一部樂子劇。至于《我要逆風去》,最高市占只摸到6.4%,愛奇藝站內最高熱度也不足7000,只能說恒星引力是真的有點逆風而行。

國產現偶,曾經創(chuàng)造過一些巔峰和高潮,在2023卻迎來徹底潰敗,我們不禁想問:現偶到底怎么了?

曾經風口上的豬

今年的現偶,整體表現都不太佳。

這個口徑還是把現偶擴大到了都市題材,如果看得再細一些,這里面的差生就暴露得更加明顯:成毅擔綱的《南風知我意》集均僅980萬、任嘉倫和AB的《暮色心約》僅836萬、《流光之下》更是跌破599萬。因為太糊,《流光之下》豆瓣甚至都沒有開分。

質量方面,《去有風的地方》《愛情而已》是今年現偶里唯二豆瓣破8分的劇集,但它們的集均播放也沒有超過2000萬。就算是和小眾題材相比,現偶的數據都不太拿得出手?!堵L的季節(jié)》是一部門檻較高的文學性劇集,集均V30也達到了3464萬。而今年的現偶,在3000萬這一檔完全缺失。

《愛情而已》

現偶的潰敗似乎早已有跡可循:《2022微博娛樂白皮書》顯示,2022劇集影響力榜TOP20里,只有2部現偶,但古偶卻有8部。一個擺在臺面上的事實是,現偶可能真的開始下桌了。

上古流量時期,《微微一笑很傾城》以百億播放屠榜;《親愛的,熱愛的》捧紅了李現,也成為流量時代最后的封頂之作。即便是平臺關閉前臺數據后,《你是我的榮耀》也在口碑和播放上實現了兼容,但時至2023,再說招牌現偶,卻很難再挑出優(yōu)等生。

《你是我的榮耀》

一時一議,當我們重看現偶的輝煌,會發(fā)現它的崛起其實沾了流量時代的光。而褪去這些光環(huán),曾經的優(yōu)等生也許未必是真的績優(yōu)。

《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播出時間是2016年,這一年正是國內的網劇元年。在那個大IP還沒有人人喊打的上古流量時期,現偶作為一個最容易放置流量明星的容器,是被視頻平臺高舉高打的核心武器之一。以愛奇藝為例,2017年的儲備劇集里就有不少現偶:《美人為餡》《秘果》《漂洋過海來看你》。

彼時,國內的劇集六大公司之一華策,也順勢提出了SIP戰(zhàn)略,即大投入、大制作、大數據、大營銷一體化。這種“大”是兩條腿走路:大古偶和大現偶。這一點看華策那兩年的代表作就知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賞》《談判官》《夏至未至》,無論古今,都是大IP。

在那樣的一個時代,現偶是大IP、大流量和大平臺的組合型產物,幾乎就是風口上的豬。

IP資深推手侯小強曾經在論壇上提過,當時他在火星小說的團隊每周三次IP選題會,甚至有過早上談判,晚上簽約的神速案例。一個IP的速食時代,造就了現偶的階段性起飛。2018年白玉蘭上,評委高群書就批評過這種現象:一些劇表面打著現實主義的旗號,實際為了迎合年輕觀眾,內里還是換湯不換藥的偶像劇,加上一兩個流量明星,就成了“爆款”。

當年的《在紐約》《戀愛先生》《南方有喬木》《甜蜜暴擊》都是現偶大制作,但都無一例外地口碑撲街。即便是2019年《親愛的,熱愛的》,它的豆瓣評分也僅僅停留在6.6分,和2023現偶的大多數選手差不多。

小魚統(tǒng)計的2023國產都市評分收視

一個去掉回憶濾鏡的事實是:國產現偶,可能從來就沒有很能打過。編劇宋方金曾為大IP的那幾年留下過判詞:從2014年之后的大IP四年,是個苦澀的笑話,毀掉了一批編劇,毀掉了一代演員,趕走了大量觀眾?,F偶,當然也被包含在這個笑話之內。

既然是風口,風總有停的時候。愛奇藝的付費會員在2017年到2019年間翻了9倍,最終破億,自此長視頻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流量時代落幕,現偶的起飛公式也逐漸失靈。對于DAU已經過億的平臺方來說,類型的多元化和內容的精品化才是這個階段的關鍵,由大IP、大流量構成的大偶們,已經不是增長的最佳載體。個中古偶,興許還能因為國產劇的古裝buff再撐一撐,但現偶可真的就是風停了、雨散了,啥也不剩了。

豬,就這么摔下來了。

只剩戀愛腦的類型?

2015年,《盜墓筆記》在愛奇藝上線,由于預約人數太多導致站點宕機上了熱搜。經過3小時搶修,60%的用戶才有幸得以觀看。回看這一歷史性事件,會讓人頗有恍如隔世之感——畢竟《盜墓筆記》最終也只有5.5分。這個5分還是從2分回調的結果,畢竟當初看到那個像紙糊的尸蟞、五毛錢的爆炸特效,人民群眾在豆瓣怒喊應該出個0分模式。

相比起來,2023年的《南海歸墟》就有點生不逢時了:花了錢和功夫做海石花和大章魚,鐵三角之間也磨合得日益熟稔,無奈這屆觀眾已經練刁了眼睛,在熟練地評價了打光、特效、演技之后順便留下一句對編劇的羞辱。

觀眾的進化至少說明了一件事,國產劇這八年間已經走得挺遠了。類型的高度分化就是它的表征之一。根據燈塔2022年劇集報告,2021-2022年間劇情、都市、懸疑、犯罪、喜劇、勵志等題材都迎來播放增長,而愛情和古裝兩個傳統(tǒng)大類則明顯下降。

近兩年類型劇播放指數占比

現偶原本是屬于愛情大類的,但是在其他類型的崛起下,它正在被各種分流。這個角度上來說,《以愛為營》還真的是近年來少見的、很標準的現偶。

但和其他類型分化后逐漸精進不同,現偶被分流之后,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剝離現象:智商被都市劇拿走,年齡被中偶拿走,專業(yè)被職場拿走,好像就剩下低幼和戀愛腦。

作為現偶IP的發(fā)源地,晉江流行文的變遷可以窺一斑以見全豹。曾幾何時,丁墨的懸疑言情還叱咤全站,不知何時起風向就換成了奶嗝文學。排名前列的《偷偷藏不住》《白日夢我》《錯撩》基本都是軟妹X酷哥,中學以下的限定專供,真正實現了觀眾分級。這或許也是男頻屢敗屢戰(zhàn)之后再崛起的原因:畢竟男頻的受眾至少還都是成年人(詳見 男頻重回至high時刻),但現偶已經無限趨近低齡化。

《偷偷藏不住》

將現偶抽筋拔骨的,還有甜寵劇和微短劇。甜寵劇作為以小博大的分賬王者,一直表現挺穩(wěn)定:2023年H1,愛奇藝上新分賬劇有效播放TOP5均破2億,其中有三部就是現代甜寵。如果說現偶還需要考慮背景設定、情節(jié)合理等要素,甜寵劇的唯一導向就是快速“升糖”,而不必那么考慮合理性。在這個角度上,只負責發(fā)糖的甜寵劇比現偶討喜得多。

云合數據統(tǒng)計2023年第一季度愛奇藝有效播放前五

至于微短劇,作為今年最炙手可熱的產品之一,更是學會了言情的縮骨神功:在五分鐘不到的有限時間長里,同時兼顧敘事和制造浪漫。觀眾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10分鐘的時間里體驗數次浪漫邂逅,這個效率遠超集均45分鐘的現偶。根據德塔文2023年Q3微短劇景氣指數TOP30,前五名里就有兩部是類現偶題材。

德塔文2023年三季度微短劇景氣指數前三十

當然,甜寵劇和微短劇目前還都是叫座不叫好的階段,但這個生產力的追平也不會相隔太久。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超六成網民存在“二刷”、“三刷”等重復觀影網絡微短劇的情況,主要原因有欣賞演員的表現、制作水品較好、被劇情再次吸引等。

外憂內患,現偶的導演們卻還在為自己捉襟見肘的方法論辯解:《鬼怪》已經過時了,《以愛為營》才是新的流行。很巧,Netflix最近的新劇《與惡魔有約》導演正是《鬼怪》的攝影導演,雖說這部劇在韓國本土被詬病只有顏值能打,但國內沒得吃的觀眾還是送上8.2的高分。

要問觀眾為何這樣偏心,那當然是國內現偶無代餐。

所謂內功

雖然今年的現偶已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從各大平臺2024年的片單來看,現偶仍有喘息之機。

優(yōu)酷的大好時光單元里有《難哄》《半熟男女》《你也有今天》等超過17部現偶;騰訊的愛意怦然單元里也有《在暴雪時分》《愛情有煙火》等15部現偶。這些劇集主創(chuàng)班底也都是大公司,可見市場和平臺仍需要這個品類。

供需關系既然成立,那么擺在眼前的這個問題就很清晰:現偶還沒徹底完蛋,在窗口期想要活命,還得學會提升姿勢水平。

在上游IP端,豆瓣閱讀今年倒是給了一個新的破題思路(詳見 深潛 | 豆瓣閱讀,會是下一個FIRST嗎?):不在以往的偶像劇思路里打轉,而是回歸到女性主義的真實落點里,關注她們在工作生活上的生命經驗?!逗檬鲁呻p》原著雖然有消費下沉市場之嫌疑,至少也讓女主角做了一回出走的娜拉,而不是像《以愛為營》里的女記者一樣,用美色討職場福利。

此外,豆瓣閱讀還縮短了IP的時間周期——傳統(tǒng)影視改編的時間周期基本在5-7年,但豆瓣的IP從售出到影視化都壓縮到了2-3年,這給都市愛情不過時提供了有效的時間保障。要知道,過去三年最爆的現偶《你是我的榮耀》,改編周期就剛好卡在兩年。

但破題之余,我們仍可想想答題的空間:傳統(tǒng)現偶,真的做不下去了嗎?

《想見你》

這個問題,不妨向經典偶像劇《想見你》問問路。潛水魚X幾年前曾對話它的制作人麻怡婷,討論過如何做出一部質地不錯的偶像劇,麻怡婷的答案是:“如果要說一部戲能成功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會說是’劇本’,有好的故事,才會有好看的戲,并不是多花錢就會成功?!?/p>

這個答案聽起來老套,卻和韓劇統(tǒng)治現偶的道理如出一轍。韓劇,已經是現偶宇宙里的頂級王者,因此也擁有melodrama(melos,希臘語里指歌曲)的專屬指代詞。而它的melo調調,正來自于很多會講故事的編劇。

比如金恩淑,作為《鬼怪》《太陽的后裔》等知名偶像劇的編劇,就有自己獨特的言情配方。她習慣著眼于小眾人群,用天馬行空的橋段來制造浪漫,佐以細膩動人的臺詞,成為了極有個人風格的編劇。而像她這樣的編劇并不是個例,洪氏姐妹、盧熙京、樸智恩、金銀姬也都是各有看家招數的明星編劇。這些編劇的地位也很高,主創(chuàng)出席各種訪問活動,他們也都是列席其中。

再看國內,每次一有熱播劇,必有編劇因為署名問題、偷梁換柱撕上人權,感覺是基本的工種平權都還沒做到。和隔壁好萊塢編劇工會差了100個韓劇的距離。

雖然凡事都怪體制有點落入窠臼,但劇集確實就是集體作業(yè),所謂的浪漫氛圍感其實都是高度工業(yè)化的結果?!杜c惡魔有約》有一幕鏡頭幾乎復刻了《鬼怪》,都是男主在漆黑的夜幕之中走來拯救女主、實現第一次感情線突破,但看過的觀眾都還是齊聲叫好。因為在高規(guī)格的工業(yè)操作下,那個場景、美術、攝影、服裝以及點睛的BGM就是把一切都烘托得剛剛好。最高的套路,就是你知道會發(fā)生什么,還是會忍不住看下去。

甚至觀眾感受到的所謂的宿命感,也是來自于高度技巧化的編曲:合成器的鍵盤灑下的旋律,漸次跟著響起的鼓點,模仿了人類砰砰的心跳,好像命運之鐘敲響。這有點像曲曲大女人的付費課,上過課的就知道,接收情緒價值的人以為這是情緒,但輸出的人才知道:自己全是技巧,沒有感情。

武俠小說里總是愛提內功,乍一聽是個玄之又玄的概念,對照著內容創(chuàng)作想一想倒也不難理解了:好故事沒有內功,又怎么能出神入化?

2000年的《冬季戀歌》是很多國內觀眾第一部真正記住的韓產現偶,這23年間韓劇也幾經起伏,甚至現在也面臨被美資文化殖民的重大危機。但一衣帶水的韓劇直到今天還能給國產現偶做的一個示范是:從情感本位的動機出發(fā),高默契的專業(yè)合作總能做出一個標準的文化產品。人類的情感無非就是親情、愛情、友情,偶像劇是精神本位是愛情,這也沒什么可丟人的。畢竟,拍過《大明王朝1566》的劉和平也研究過《星你》的都教授,嚴肅與流行,本就是一體兩面。

丟人的是,拍不好一個題材卻怪它是鹽堿地??墒郎夏膬河心敲炊帑}堿地,無非是人工災害多了才成了壞地。國產現偶的潰敗,正是這么個道理。

運營|三土

校對|刺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只剩戀愛腦,2023現偶大潰敗

國產現偶,曾經創(chuàng)造過一些巔峰和高潮,在2023卻迎來徹底潰敗,我們不禁想問:現偶到底怎么了?

文 | 潛水魚 何潤萱

2023,是國產劇產量大爆炸的一年,也是類型和制作充分進化迭代的一年,在此潛水魚X推出#2023劇集進化論# 專題,展現這些進化中的范式。當然,進化之余,也有被淘汰的后進者,比如現偶。

如果說2023有什么類型Flop的話,現偶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前有《以愛為營》和《我要逆風去》撲街,后有《很想很想你》糊掉,在古偶轟轟烈烈統(tǒng)治宇宙的時候,現偶悄悄爛在角落里。

在潛水魚X統(tǒng)計的今年21部都市/現偶題材里,云合集均V30播放過4000萬的只有兩部,2500萬-3000萬之間的只有三部。而截至12月中旬,古偶TOP5里最低的集均V30就已經超過了4500萬,來自《蓮花樓》。

反觀現偶,今夏曾以相柳之姿征服內娛的檀健次,新劇《很想很想你》集均V7不足1000萬,比同是16集的《南海歸墟》足足差了一倍?!兑詯蹫闋I》豆瓣4.3分,被觀眾用腳投票為又一部樂子劇。至于《我要逆風去》,最高市占只摸到6.4%,愛奇藝站內最高熱度也不足7000,只能說恒星引力是真的有點逆風而行。

國產現偶,曾經創(chuàng)造過一些巔峰和高潮,在2023卻迎來徹底潰敗,我們不禁想問:現偶到底怎么了?

曾經風口上的豬

今年的現偶,整體表現都不太佳。

這個口徑還是把現偶擴大到了都市題材,如果看得再細一些,這里面的差生就暴露得更加明顯:成毅擔綱的《南風知我意》集均僅980萬、任嘉倫和AB的《暮色心約》僅836萬、《流光之下》更是跌破599萬。因為太糊,《流光之下》豆瓣甚至都沒有開分。

質量方面,《去有風的地方》《愛情而已》是今年現偶里唯二豆瓣破8分的劇集,但它們的集均播放也沒有超過2000萬。就算是和小眾題材相比,現偶的數據都不太拿得出手?!堵L的季節(jié)》是一部門檻較高的文學性劇集,集均V30也達到了3464萬。而今年的現偶,在3000萬這一檔完全缺失。

《愛情而已》

現偶的潰敗似乎早已有跡可循:《2022微博娛樂白皮書》顯示,2022劇集影響力榜TOP20里,只有2部現偶,但古偶卻有8部。一個擺在臺面上的事實是,現偶可能真的開始下桌了。

上古流量時期,《微微一笑很傾城》以百億播放屠榜;《親愛的,熱愛的》捧紅了李現,也成為流量時代最后的封頂之作。即便是平臺關閉前臺數據后,《你是我的榮耀》也在口碑和播放上實現了兼容,但時至2023,再說招牌現偶,卻很難再挑出優(yōu)等生。

《你是我的榮耀》

一時一議,當我們重看現偶的輝煌,會發(fā)現它的崛起其實沾了流量時代的光。而褪去這些光環(huán),曾經的優(yōu)等生也許未必是真的績優(yōu)。

《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播出時間是2016年,這一年正是國內的網劇元年。在那個大IP還沒有人人喊打的上古流量時期,現偶作為一個最容易放置流量明星的容器,是被視頻平臺高舉高打的核心武器之一。以愛奇藝為例,2017年的儲備劇集里就有不少現偶:《美人為餡》《秘果》《漂洋過海來看你》。

彼時,國內的劇集六大公司之一華策,也順勢提出了SIP戰(zhàn)略,即大投入、大制作、大數據、大營銷一體化。這種“大”是兩條腿走路:大古偶和大現偶。這一點看華策那兩年的代表作就知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賞》《談判官》《夏至未至》,無論古今,都是大IP。

在那樣的一個時代,現偶是大IP、大流量和大平臺的組合型產物,幾乎就是風口上的豬。

IP資深推手侯小強曾經在論壇上提過,當時他在火星小說的團隊每周三次IP選題會,甚至有過早上談判,晚上簽約的神速案例。一個IP的速食時代,造就了現偶的階段性起飛。2018年白玉蘭上,評委高群書就批評過這種現象:一些劇表面打著現實主義的旗號,實際為了迎合年輕觀眾,內里還是換湯不換藥的偶像劇,加上一兩個流量明星,就成了“爆款”。

當年的《在紐約》《戀愛先生》《南方有喬木》《甜蜜暴擊》都是現偶大制作,但都無一例外地口碑撲街。即便是2019年《親愛的,熱愛的》,它的豆瓣評分也僅僅停留在6.6分,和2023現偶的大多數選手差不多。

小魚統(tǒng)計的2023國產都市評分收視

一個去掉回憶濾鏡的事實是:國產現偶,可能從來就沒有很能打過。編劇宋方金曾為大IP的那幾年留下過判詞:從2014年之后的大IP四年,是個苦澀的笑話,毀掉了一批編劇,毀掉了一代演員,趕走了大量觀眾。現偶,當然也被包含在這個笑話之內。

既然是風口,風總有停的時候。愛奇藝的付費會員在2017年到2019年間翻了9倍,最終破億,自此長視頻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流量時代落幕,現偶的起飛公式也逐漸失靈。對于DAU已經過億的平臺方來說,類型的多元化和內容的精品化才是這個階段的關鍵,由大IP、大流量構成的大偶們,已經不是增長的最佳載體。個中古偶,興許還能因為國產劇的古裝buff再撐一撐,但現偶可真的就是風停了、雨散了,啥也不剩了。

豬,就這么摔下來了。

只剩戀愛腦的類型?

2015年,《盜墓筆記》在愛奇藝上線,由于預約人數太多導致站點宕機上了熱搜。經過3小時搶修,60%的用戶才有幸得以觀看。回看這一歷史性事件,會讓人頗有恍如隔世之感——畢竟《盜墓筆記》最終也只有5.5分。這個5分還是從2分回調的結果,畢竟當初看到那個像紙糊的尸蟞、五毛錢的爆炸特效,人民群眾在豆瓣怒喊應該出個0分模式。

相比起來,2023年的《南海歸墟》就有點生不逢時了:花了錢和功夫做海石花和大章魚,鐵三角之間也磨合得日益熟稔,無奈這屆觀眾已經練刁了眼睛,在熟練地評價了打光、特效、演技之后順便留下一句對編劇的羞辱。

觀眾的進化至少說明了一件事,國產劇這八年間已經走得挺遠了。類型的高度分化就是它的表征之一。根據燈塔2022年劇集報告,2021-2022年間劇情、都市、懸疑、犯罪、喜劇、勵志等題材都迎來播放增長,而愛情和古裝兩個傳統(tǒng)大類則明顯下降。

近兩年類型劇播放指數占比

現偶原本是屬于愛情大類的,但是在其他類型的崛起下,它正在被各種分流。這個角度上來說,《以愛為營》還真的是近年來少見的、很標準的現偶。

但和其他類型分化后逐漸精進不同,現偶被分流之后,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剝離現象:智商被都市劇拿走,年齡被中偶拿走,專業(yè)被職場拿走,好像就剩下低幼和戀愛腦。

作為現偶IP的發(fā)源地,晉江流行文的變遷可以窺一斑以見全豹。曾幾何時,丁墨的懸疑言情還叱咤全站,不知何時起風向就換成了奶嗝文學。排名前列的《偷偷藏不住》《白日夢我》《錯撩》基本都是軟妹X酷哥,中學以下的限定專供,真正實現了觀眾分級。這或許也是男頻屢敗屢戰(zhàn)之后再崛起的原因:畢竟男頻的受眾至少還都是成年人(詳見 男頻重回至high時刻),但現偶已經無限趨近低齡化。

《偷偷藏不住》

將現偶抽筋拔骨的,還有甜寵劇和微短劇。甜寵劇作為以小博大的分賬王者,一直表現挺穩(wěn)定:2023年H1,愛奇藝上新分賬劇有效播放TOP5均破2億,其中有三部就是現代甜寵。如果說現偶還需要考慮背景設定、情節(jié)合理等要素,甜寵劇的唯一導向就是快速“升糖”,而不必那么考慮合理性。在這個角度上,只負責發(fā)糖的甜寵劇比現偶討喜得多。

云合數據統(tǒng)計2023年第一季度愛奇藝有效播放前五

至于微短劇,作為今年最炙手可熱的產品之一,更是學會了言情的縮骨神功:在五分鐘不到的有限時間長里,同時兼顧敘事和制造浪漫。觀眾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10分鐘的時間里體驗數次浪漫邂逅,這個效率遠超集均45分鐘的現偶。根據德塔文2023年Q3微短劇景氣指數TOP30,前五名里就有兩部是類現偶題材。

德塔文2023年三季度微短劇景氣指數前三十

當然,甜寵劇和微短劇目前還都是叫座不叫好的階段,但這個生產力的追平也不會相隔太久。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超六成網民存在“二刷”、“三刷”等重復觀影網絡微短劇的情況,主要原因有欣賞演員的表現、制作水品較好、被劇情再次吸引等。

外憂內患,現偶的導演們卻還在為自己捉襟見肘的方法論辯解:《鬼怪》已經過時了,《以愛為營》才是新的流行。很巧,Netflix最近的新劇《與惡魔有約》導演正是《鬼怪》的攝影導演,雖說這部劇在韓國本土被詬病只有顏值能打,但國內沒得吃的觀眾還是送上8.2的高分。

要問觀眾為何這樣偏心,那當然是國內現偶無代餐。

所謂內功

雖然今年的現偶已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從各大平臺2024年的片單來看,現偶仍有喘息之機。

優(yōu)酷的大好時光單元里有《難哄》《半熟男女》《你也有今天》等超過17部現偶;騰訊的愛意怦然單元里也有《在暴雪時分》《愛情有煙火》等15部現偶。這些劇集主創(chuàng)班底也都是大公司,可見市場和平臺仍需要這個品類。

供需關系既然成立,那么擺在眼前的這個問題就很清晰:現偶還沒徹底完蛋,在窗口期想要活命,還得學會提升姿勢水平。

在上游IP端,豆瓣閱讀今年倒是給了一個新的破題思路(詳見 深潛 | 豆瓣閱讀,會是下一個FIRST嗎?):不在以往的偶像劇思路里打轉,而是回歸到女性主義的真實落點里,關注她們在工作生活上的生命經驗。《好事成雙》原著雖然有消費下沉市場之嫌疑,至少也讓女主角做了一回出走的娜拉,而不是像《以愛為營》里的女記者一樣,用美色討職場福利。

此外,豆瓣閱讀還縮短了IP的時間周期——傳統(tǒng)影視改編的時間周期基本在5-7年,但豆瓣的IP從售出到影視化都壓縮到了2-3年,這給都市愛情不過時提供了有效的時間保障。要知道,過去三年最爆的現偶《你是我的榮耀》,改編周期就剛好卡在兩年。

但破題之余,我們仍可想想答題的空間:傳統(tǒng)現偶,真的做不下去了嗎?

《想見你》

這個問題,不妨向經典偶像劇《想見你》問問路。潛水魚X幾年前曾對話它的制作人麻怡婷,討論過如何做出一部質地不錯的偶像劇,麻怡婷的答案是:“如果要說一部戲能成功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會說是’劇本’,有好的故事,才會有好看的戲,并不是多花錢就會成功?!?/p>

這個答案聽起來老套,卻和韓劇統(tǒng)治現偶的道理如出一轍。韓劇,已經是現偶宇宙里的頂級王者,因此也擁有melodrama(melos,希臘語里指歌曲)的專屬指代詞。而它的melo調調,正來自于很多會講故事的編劇。

比如金恩淑,作為《鬼怪》《太陽的后裔》等知名偶像劇的編劇,就有自己獨特的言情配方。她習慣著眼于小眾人群,用天馬行空的橋段來制造浪漫,佐以細膩動人的臺詞,成為了極有個人風格的編劇。而像她這樣的編劇并不是個例,洪氏姐妹、盧熙京、樸智恩、金銀姬也都是各有看家招數的明星編劇。這些編劇的地位也很高,主創(chuàng)出席各種訪問活動,他們也都是列席其中。

再看國內,每次一有熱播劇,必有編劇因為署名問題、偷梁換柱撕上人權,感覺是基本的工種平權都還沒做到。和隔壁好萊塢編劇工會差了100個韓劇的距離。

雖然凡事都怪體制有點落入窠臼,但劇集確實就是集體作業(yè),所謂的浪漫氛圍感其實都是高度工業(yè)化的結果?!杜c惡魔有約》有一幕鏡頭幾乎復刻了《鬼怪》,都是男主在漆黑的夜幕之中走來拯救女主、實現第一次感情線突破,但看過的觀眾都還是齊聲叫好。因為在高規(guī)格的工業(yè)操作下,那個場景、美術、攝影、服裝以及點睛的BGM就是把一切都烘托得剛剛好。最高的套路,就是你知道會發(fā)生什么,還是會忍不住看下去。

甚至觀眾感受到的所謂的宿命感,也是來自于高度技巧化的編曲:合成器的鍵盤灑下的旋律,漸次跟著響起的鼓點,模仿了人類砰砰的心跳,好像命運之鐘敲響。這有點像曲曲大女人的付費課,上過課的就知道,接收情緒價值的人以為這是情緒,但輸出的人才知道:自己全是技巧,沒有感情。

武俠小說里總是愛提內功,乍一聽是個玄之又玄的概念,對照著內容創(chuàng)作想一想倒也不難理解了:好故事沒有內功,又怎么能出神入化?

2000年的《冬季戀歌》是很多國內觀眾第一部真正記住的韓產現偶,這23年間韓劇也幾經起伏,甚至現在也面臨被美資文化殖民的重大危機。但一衣帶水的韓劇直到今天還能給國產現偶做的一個示范是:從情感本位的動機出發(fā),高默契的專業(yè)合作總能做出一個標準的文化產品。人類的情感無非就是親情、愛情、友情,偶像劇是精神本位是愛情,這也沒什么可丟人的。畢竟,拍過《大明王朝1566》的劉和平也研究過《星你》的都教授,嚴肅與流行,本就是一體兩面。

丟人的是,拍不好一個題材卻怪它是鹽堿地。可世上哪兒有那么多鹽堿地,無非是人工災害多了才成了壞地。國產現偶的潰敗,正是這么個道理。

運營|三土

校對|刺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