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手機市場終于不用“憋屈”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手機市場終于不用“憋屈”了?

回暖信號明顯,但不會盲目擴張

文 | DoNews  雁秋

編輯 | 李信馬

還有不到兩個月,2023年就要結束了,雖然現在盤點手機市場還為時尚早,但如果畫一條銷量曲線,就不難發(fā)現,今年手機市場大致處于下降周期的底部。IDC數據顯示,2023年Q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705萬臺,同比下降6.3%。

 「疲軟」,這個詞我們已經用了太久,不過,久違的反彈行情可能即將出現。盡管出貨量整體仍然呈現下降趨勢,但8月以來,市場正在明顯回暖。據IDC中國手機月度 sale out 零售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實際零售量已實現同比增長0.4%,10月上半月依然延續(xù)同比增長趨勢。 

IDC最新預測: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來拐點,實現近10個季度的首次反彈。

同樣持有樂觀態(tài)度的還包括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在前不久舉行的高通驍龍峰會上,盧偉冰談及了自己對于接下來手機市場行情的判斷,他表示,全球手機市場已經到達了低谷,并預計到2024年將實現5%的增長。 

至于國內市場,他認為2023年中國手機銷量預計為約2.68億部,下一年期待中國手機市場銷量提升至2.8億以上。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在接受DoNews采訪時表示,“隨著上游供應鏈庫存水位基本處于低位,加上消費端目前也有一定好轉,整體呈現一種初步回暖的狀態(tài)。”但他也進一步強調,出于過去幾年的經驗,以及對于未來市場發(fā)展趨勢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整個行業(yè)上下游基本都持樂觀謹慎態(tài)度,不會盲目增加產能,增加出貨。

一、榮耀登頂,折疊屏立功?

很長一段時間,手機行業(yè)一直處于「二強鼎立,群雄逐鹿」的狀態(tài)。二強,即蘋果、三星;群雄,包括OV華米榮。然而,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競爭加劇,尤其是在高端機領域的較量,手機市場格局已然發(fā)生變化。

從IDC最近發(fā)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Q3中國手機市場呈現出百家爭鳴之勢。

時隔一年后,榮耀以19.3%的市場份額重回國內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OPPO、蘋果、vivo在Q3的市場份額差距并不大,均在16%左右,排名第二至第四名。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這三家手機廠商的出貨量同比增幅均為下降趨勢,尤其是vivo,同比降幅高達25.7%。此外,小米以13.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五,已經連續(xù)三個季度保持環(huán)比增長,出貨量逐漸提升。 

2023年Q3五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 圖源:IDC

榮耀為何會登頂?部分聲音認為,自今年七月以來,榮耀連發(fā)三款折疊屏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市場需求。

眼下,全球手機市場依然處于低位運行狀態(tài),手機廠商紛紛擠入高端市場,想分得一杯羹。除華為、蘋果之外,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瞄準折疊屏手機高端市場,加大了折疊屏手機的推出力度,榮耀也許正好踩準了這一時機。

然而DoNews在向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求證時,對方卻提出了另外的看法。郭天翔認為,榮耀出貨量排名第一,大部分是靠中低端走量的產品推動,比如榮耀90系列、X50系列等,折疊屏并非主因。

“一方面,V purse和Vs2在Q3發(fā)布開售時間并不長,另一方面,折疊屏市場的體量并不大,Q3整體折疊屏市場的出貨也就不到200萬,而整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6000多萬,折疊屏的體量還不足以拉動市場份額?!?/p>

在IDC的數據中,我們還需要關注一大變化,「其他」部分在第三季度大幅提升 5.1%。不出意外,上述增幅均出自重啟麒麟芯片的華為之手。

華為Mate 60系列的強勢發(fā)布,算是為這沉悶的市場增添了一絲生氣。今年8月29日,華為突然宣布推出“先鋒計劃”,開始在華為商城銷售Mate 60 Pro,售價6999元。

這是華為首款“未發(fā)先售”的機型,也是首款在麒麟芯片上采用超線性技術的機型,該技術的加持讓手機流暢度大增,6周內就獲得了超160萬臺的銷量。值得關注的是,新機在第五和第六周的銷量均超過40萬臺,這一積極的反應使華為在iPhone 15系列上市后,迅速躋身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前二名。

不過,新品未發(fā)先售,且出貨量不足,再加上華為其他老款產品都處于清尾階段,因此華為Q3出貨量并不像目前的市場熱度那么高,上漲的銷量主要還是會在下一季度有所體現。

二、供應鏈初步回暖

受行業(yè)周期以及供應鏈等多重因素影響,在過去兩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12.1億萬部,同比下降11%,創(chuàng)下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出貨量。

但進入Q3以來,隨著國內消費電子市場逐漸回暖,萎靡了多年的供應商們也迎來曙光,

自今年5月以來,光學產品制造企業(yè)舜宇光學科技的手機鏡頭出貨量就開始同比增長。根據10月11日晚舜宇光學科技公布的9月主要產品出貨量來看,手機鏡頭出貨量為1.12億件,同比上升16.9%;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為5223.8萬件,同比上升41.4%。

此外,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鏡頭的主力供應商,也是華為Mate 60 Pro潛望式鏡頭中高階鏡頭主力供應商的大立光,業(yè)績也呈現出向好趨勢。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10月12日表示,客戶高端機種新機需求比預期好,并開始追單,10月拉貨動能比9月好,11月也比10月好,相較前一季,整體高端鏡頭需求回溫。“以前很悲觀,現在沒那么悲觀,但還是不樂觀。”

在內存、面板企業(yè)領域,群智咨詢最新報告認為,進入四季度,隨著小米14、華為Mate 60、蘋果iPhone 15系列旗艦機型的熱賣,智能手機面板需求有明顯增加,國內LTPS LCD及OLED面板的供需環(huán)境趨于緊張,令智能手機面板價格面臨一定的上漲壓力。

從面板廠出貨表現來看,根據Stone Partners數據,Q3全球柔性OLED市場份額進一步發(fā)生變化,TCL科技旗下TCL華星預計將以9.9%的市場份額首次進入全球前三,旗下OLED業(yè)務駛入發(fā)展快車道,充分受益行業(yè)發(fā)展。

芯片領域,聯發(fā)科CEO蔡力行在10月27日舉行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過去幾個月,整體渠道庫存得到改善,三季末庫存周轉天數已達到90天水平,預計未來整個庫存環(huán)境將會繼續(xù)改善?!?/p>

手機芯片提供商高通CEO安蒙在近期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安蒙認為,新的手機處理器可以激活智能手機市場,創(chuàng)造一個基于AI的新升級周期。

IDC則認為,除了AI外,隨著折疊屏技術的不斷迭代發(fā)展和成熟,“厚重貴”的痛點正在被逐漸解決。

郭天翔向DoNews表示,隨著技術的提升,折疊屏手機無論在外觀、使用壽命還是軟件優(yōu)化層面,都已經有了飛速提升,并且還在不斷彌補短板,從而做到與直板旗艦一樣的使用體驗。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成本繼續(xù)下降,折疊屏的普及還會快速增長。

“AI技術在端側的落地則會成為下一代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創(chuàng)新和升級,而未來折疊屏手機依然會是整個行業(yè)發(fā)展的重點。”

三、市場復蘇在即

對市場復蘇的判斷,郭天翔向DoNews給出了四個依據。

首先,他特別提到了華為。華為對今年的手機市場并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應,畢竟只有最后4個月,還都是5000元以上的高端產品。在郭天翔看來,華為回歸最大的作用,是把大家的關注度又拉回到手機市場上。

“之前大家可能除非是自己的手機不得不換了,否則對于手機市場并不是特別關心,但是華為回歸引發(fā)的熱度,讓大家重新開始了解手機市場,這才是對于整體手機市場的推動?!笨梢悦黠@看到,Q3的實際零售數據已經開始提前同比增長,也有利于Q4廠商們增加出貨的信心。

第二,上游物料庫存基本趨于正常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存儲漲價,說明廠商有拉貨空間。

第三,年終促銷和今年各家新機的普遍提前發(fā)布、提前上市,也會對Q4有一定推動作用。DoNews了解到,包括vivo、三星、華為在內的多款手機品牌,目前已在官網發(fā)布雙十一折扣玩法,在京東和天貓商城兩大購物平臺也陸續(xù)發(fā)布了雙十一驚喜折扣。

最后,由于2022年Q4受特殊環(huán)境影響,基數很低,所以預計在今年Q4會有反彈。

這些言論確實給當前嚴峻的市場帶來了一絲溫暖。不過,當下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消費者也更趨于理性,想要激起大眾的換新欲望,手機廠商面臨的挑戰(zhàn)依舊不小,解決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技術突破、推出新機、大促銷、大模型應用提速等。

整體來說,智能手機市場可以說正在進入周期性拐點,而拐點處也許正孕育著更新的機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為

7.9k
  • 盤前機會前瞻| 華為每年投入超60億激勵開發(fā)者,鴻蒙系統(tǒng)迎來快速釋放期,這幾家鴻蒙產業(yè)鏈企業(yè)有望持續(xù)受益(附概念股)
  • 9月11日投資早報|延遲退休決定草案提請審議,華為發(fā)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小米

8.5k
  • 穆迪確認小米集團“Baa2”發(fā)行人評級,展望調整為正面
  • 北京市新增23款已完成備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豆包視頻生成等在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手機市場終于不用“憋屈”了?

回暖信號明顯,但不會盲目擴張

文 | DoNews  雁秋

編輯 | 李信馬

還有不到兩個月,2023年就要結束了,雖然現在盤點手機市場還為時尚早,但如果畫一條銷量曲線,就不難發(fā)現,今年手機市場大致處于下降周期的底部。IDC數據顯示,2023年Q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705萬臺,同比下降6.3%。

 「疲軟」,這個詞我們已經用了太久,不過,久違的反彈行情可能即將出現。盡管出貨量整體仍然呈現下降趨勢,但8月以來,市場正在明顯回暖。據IDC中國手機月度 sale out 零售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實際零售量已實現同比增長0.4%,10月上半月依然延續(xù)同比增長趨勢。 

IDC最新預測: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來拐點,實現近10個季度的首次反彈。

同樣持有樂觀態(tài)度的還包括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在前不久舉行的高通驍龍峰會上,盧偉冰談及了自己對于接下來手機市場行情的判斷,他表示,全球手機市場已經到達了低谷,并預計到2024年將實現5%的增長。 

至于國內市場,他認為2023年中國手機銷量預計為約2.68億部,下一年期待中國手機市場銷量提升至2.8億以上。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在接受DoNews采訪時表示,“隨著上游供應鏈庫存水位基本處于低位,加上消費端目前也有一定好轉,整體呈現一種初步回暖的狀態(tài)?!钡策M一步強調,出于過去幾年的經驗,以及對于未來市場發(fā)展趨勢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整個行業(yè)上下游基本都持樂觀謹慎態(tài)度,不會盲目增加產能,增加出貨。

一、榮耀登頂,折疊屏立功?

很長一段時間,手機行業(yè)一直處于「二強鼎立,群雄逐鹿」的狀態(tài)。二強,即蘋果、三星;群雄,包括OV華米榮。然而,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競爭加劇,尤其是在高端機領域的較量,手機市場格局已然發(fā)生變化。

從IDC最近發(fā)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Q3中國手機市場呈現出百家爭鳴之勢。

時隔一年后,榮耀以19.3%的市場份額重回國內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OPPO、蘋果、vivo在Q3的市場份額差距并不大,均在16%左右,排名第二至第四名。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這三家手機廠商的出貨量同比增幅均為下降趨勢,尤其是vivo,同比降幅高達25.7%。此外,小米以13.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五,已經連續(xù)三個季度保持環(huán)比增長,出貨量逐漸提升。 

2023年Q3五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 圖源:IDC

榮耀為何會登頂?部分聲音認為,自今年七月以來,榮耀連發(fā)三款折疊屏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市場需求。

眼下,全球手機市場依然處于低位運行狀態(tài),手機廠商紛紛擠入高端市場,想分得一杯羹。除華為、蘋果之外,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瞄準折疊屏手機高端市場,加大了折疊屏手機的推出力度,榮耀也許正好踩準了這一時機。

然而DoNews在向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求證時,對方卻提出了另外的看法。郭天翔認為,榮耀出貨量排名第一,大部分是靠中低端走量的產品推動,比如榮耀90系列、X50系列等,折疊屏并非主因。

“一方面,V purse和Vs2在Q3發(fā)布開售時間并不長,另一方面,折疊屏市場的體量并不大,Q3整體折疊屏市場的出貨也就不到200萬,而整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6000多萬,折疊屏的體量還不足以拉動市場份額?!?/p>

在IDC的數據中,我們還需要關注一大變化,「其他」部分在第三季度大幅提升 5.1%。不出意外,上述增幅均出自重啟麒麟芯片的華為之手。

華為Mate 60系列的強勢發(fā)布,算是為這沉悶的市場增添了一絲生氣。今年8月29日,華為突然宣布推出“先鋒計劃”,開始在華為商城銷售Mate 60 Pro,售價6999元。

這是華為首款“未發(fā)先售”的機型,也是首款在麒麟芯片上采用超線性技術的機型,該技術的加持讓手機流暢度大增,6周內就獲得了超160萬臺的銷量。值得關注的是,新機在第五和第六周的銷量均超過40萬臺,這一積極的反應使華為在iPhone 15系列上市后,迅速躋身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前二名。

不過,新品未發(fā)先售,且出貨量不足,再加上華為其他老款產品都處于清尾階段,因此華為Q3出貨量并不像目前的市場熱度那么高,上漲的銷量主要還是會在下一季度有所體現。

二、供應鏈初步回暖

受行業(yè)周期以及供應鏈等多重因素影響,在過去兩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12.1億萬部,同比下降11%,創(chuàng)下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出貨量。

但進入Q3以來,隨著國內消費電子市場逐漸回暖,萎靡了多年的供應商們也迎來曙光,

自今年5月以來,光學產品制造企業(yè)舜宇光學科技的手機鏡頭出貨量就開始同比增長。根據10月11日晚舜宇光學科技公布的9月主要產品出貨量來看,手機鏡頭出貨量為1.12億件,同比上升16.9%;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為5223.8萬件,同比上升41.4%。

此外,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鏡頭的主力供應商,也是華為Mate 60 Pro潛望式鏡頭中高階鏡頭主力供應商的大立光,業(yè)績也呈現出向好趨勢。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10月12日表示,客戶高端機種新機需求比預期好,并開始追單,10月拉貨動能比9月好,11月也比10月好,相較前一季,整體高端鏡頭需求回溫?!耙郧昂鼙^,現在沒那么悲觀,但還是不樂觀。”

在內存、面板企業(yè)領域,群智咨詢最新報告認為,進入四季度,隨著小米14、華為Mate 60、蘋果iPhone 15系列旗艦機型的熱賣,智能手機面板需求有明顯增加,國內LTPS LCD及OLED面板的供需環(huán)境趨于緊張,令智能手機面板價格面臨一定的上漲壓力。

從面板廠出貨表現來看,根據Stone Partners數據,Q3全球柔性OLED市場份額進一步發(fā)生變化,TCL科技旗下TCL華星預計將以9.9%的市場份額首次進入全球前三,旗下OLED業(yè)務駛入發(fā)展快車道,充分受益行業(yè)發(fā)展。

芯片領域,聯發(fā)科CEO蔡力行在10月27日舉行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過去幾個月,整體渠道庫存得到改善,三季末庫存周轉天數已達到90天水平,預計未來整個庫存環(huán)境將會繼續(xù)改善?!?/p>

手機芯片提供商高通CEO安蒙在近期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安蒙認為,新的手機處理器可以激活智能手機市場,創(chuàng)造一個基于AI的新升級周期。

IDC則認為,除了AI外,隨著折疊屏技術的不斷迭代發(fā)展和成熟,“厚重貴”的痛點正在被逐漸解決。

郭天翔向DoNews表示,隨著技術的提升,折疊屏手機無論在外觀、使用壽命還是軟件優(yōu)化層面,都已經有了飛速提升,并且還在不斷彌補短板,從而做到與直板旗艦一樣的使用體驗。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成本繼續(xù)下降,折疊屏的普及還會快速增長。

“AI技術在端側的落地則會成為下一代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創(chuàng)新和升級,而未來折疊屏手機依然會是整個行業(yè)發(fā)展的重點。”

三、市場復蘇在即

對市場復蘇的判斷,郭天翔向DoNews給出了四個依據。

首先,他特別提到了華為。華為對今年的手機市場并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應,畢竟只有最后4個月,還都是5000元以上的高端產品。在郭天翔看來,華為回歸最大的作用,是把大家的關注度又拉回到手機市場上。

“之前大家可能除非是自己的手機不得不換了,否則對于手機市場并不是特別關心,但是華為回歸引發(fā)的熱度,讓大家重新開始了解手機市場,這才是對于整體手機市場的推動?!笨梢悦黠@看到,Q3的實際零售數據已經開始提前同比增長,也有利于Q4廠商們增加出貨的信心。

第二,上游物料庫存基本趨于正常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存儲漲價,說明廠商有拉貨空間。

第三,年終促銷和今年各家新機的普遍提前發(fā)布、提前上市,也會對Q4有一定推動作用。DoNews了解到,包括vivo、三星、華為在內的多款手機品牌,目前已在官網發(fā)布雙十一折扣玩法,在京東和天貓商城兩大購物平臺也陸續(xù)發(fā)布了雙十一驚喜折扣。

最后,由于2022年Q4受特殊環(huán)境影響,基數很低,所以預計在今年Q4會有反彈。

這些言論確實給當前嚴峻的市場帶來了一絲溫暖。不過,當下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消費者也更趨于理性,想要激起大眾的換新欲望,手機廠商面臨的挑戰(zhàn)依舊不小,解決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技術突破、推出新機、大促銷、大模型應用提速等。

整體來說,智能手機市場可以說正在進入周期性拐點,而拐點處也許正孕育著更新的機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