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我們與認知癥的戰(zhàn)爭,沒有獲勝可能也不知何時結(jié)束 | 書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我們與認知癥的戰(zhàn)爭,沒有獲勝可能也不知何時結(jié)束 | 書單

輕描淡寫的“高尚”二字,難以抵消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照護者年復一年的乏味操勞,也根本無法與與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繁苦臟累相提并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76歲的中國臺灣地區(qū)導演侯孝賢患上認知癥(也可稱為癡呆癥或失智癥)即將隱退影壇的新聞,日前讓許多影迷深感震驚與惋惜。

認知癥在我們生活中并不罕見。在文化界,類似的令人唏噓的消息來自著有《地鐵》三部曲、《醫(yī)院》三部曲等作品的科幻作家韓松。韓松2022年就在微博透露說,自己的記憶正在消失,他被診斷為“認知異?!焙汀叭粘I町惓!保约澳X血管病和記憶衰退。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列舉了一系列癥狀:“記不住事,列舉困難,認不出和記不得人,不能長時間講話,需要開著字典來寫文章,丟失東西,沒有力氣和精神取快遞拆快遞,迷路,在路上失禁,回家走到別人的家,公共場合走進女廁所。”

關(guān)于認知癥,我們了解多少?“癡呆”、“變傻”、“老糊涂”都只是對認知癥或認知障礙的通俗說法,認知癥由多種原因引發(fā),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阿爾茲海默癥只是其中一種。有的認知癥首先失去的是短期記憶,接著是長期記憶,最后消失的是性格和幽默感;也有部分認知癥一開始并不侵害記憶力,而會導致人格變化,并產(chǎn)生幻覺。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認知癥患者,也有可能需要照顧患病的家人,在老齡化持續(xù)加重的未來,了解認知癥或?qū)⒊蔀槲覀兊囊婚T必修課。

《我正在消失,但愛還在繼續(xù)》

[韓]張起眾 著 劉雅恩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4

“得這種病,會往墻上抹屎?!薄暗眠@種病,整天疑神疑鬼的,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薄暗眠@種病后,成天不睡覺,一有機會就往外跑,讓全家不得安寧?!比藗儗φJ知癥的常見印象,就是患者會用失常、怪異的行為舉止折磨父母、配偶和朋友。亞洲大學醫(yī)學院客座教授張起眾在《我正在消失,但愛還在繼續(xù)》一書中分析了認知癥患者妄想、失眠、焦慮、幻覺、囤積等怪異行為的原因。

比如有老人在失智之后總是懷疑東西被偷了——確實,認知癥會引發(fā)記憶力衰退,可是為什么患者不覺得是自己丟了東西,一定認為是被偷了呢?張起眾談到,這是一種“否認”,是受到威脅時人自動啟動的心理防御機制。認知癥患者感到的焦慮和痛苦“不亞于臨終之人”。他們需要找到一套說辭,去接受恐懼和焦慮,他們害怕被偷的不是物品,而是其中承載的自己熟悉的世界。因此老人并不是害怕被偷,而是害怕自己熟悉的世界一點一點漸行漸遠。

“我正在消失”意味著自己的記憶在消失、認知能力在消失,在這些能力逐漸消失的過程中,患者會變得焦躁不安,他們的行為也會變得匪夷所思。作者通過解釋疾病背后的心理活動,告訴讀者對失智人群保持尊重和理解——“絕對不能對癡呆癥患者做的事情,第一條就是急躁?!?/p>

《我們與認知癥的距離》

[日]佐藤真一 著 趙心怡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3

在日本大阪,臨床生死學、老年行為學研究領域教授佐藤真一也覺察到了類似的情況。我們該如何理解認知癥患者的一些行動,又該如何應對呢?在被認知癥患者指責“你偷了我的錢包”時,我們遭到污蔑一定會感到非常生氣。但是認知障礙癥患者處于妄想狀態(tài)時,往往情緒十分高漲,如果遭到反駁可能會更加興奮,狀態(tài)也將進一步惡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佐藤真一說,我們應該用心傾聽對方的訴求,理解他們的感受。即使被叫作小偷也不要立刻反駁,而是要對患者說“我們一起找找吧”,并帶著他們一起去找錢包,這樣患者就能漸漸平靜下來了。

也有一些認知障礙癥患者會說荒誕不經(jīng)的話。諸如“我是天皇家的后裔”、“車站前的大樓是我出錢建的”或“市長叫我過去一趟,我不去不行”等等。哪怕是聽到了這樣的話,我們也用不著去反駁,其實,“那些話語的背后隱藏著患者拼盡一切保護自己的心態(tài)?!?/p>

佐藤真一分析稱,人在必須接受他人照料才能生活時,自尊心都會受到傷害。人們要是不抱有“我活得有價值”這樣的信念的話,很難有活下去的意志。所以,患者會下意識地想要將受傷的自尊心恢復原樣,說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人物”等抬高自尊心的話。另一種可能存在的情況是,他們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想要忘卻也怎么也忘不了的痛苦記憶,最終變?yōu)榱怂麄兊耐搿?/p>

《阿爾茨海默病先生的妻子》

藍江 著
新星出版社 2023-11

丈夫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這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失智癥,是一種會不斷發(fā)展和不可逆轉(zhuǎn)的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在醫(yī)學上被稱為“隱伏發(fā)作”疾病,當患者被確診時,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它沒有起點,結(jié)束也無法預測。作者藍江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個殘酷的診斷,它無疑是張“死刑判決書”,還是最糟糕的那種,“因為它預告了一個痛苦且漫長的死亡過程,通常持續(xù)數(shù)年,甚至十幾年?!?/p>

這一診斷堪稱“詛咒”,因為除了病人自己,病人的家人和親密朋友也將淪為“受害者”。他們將被迫目睹病情日趨惡化,被迫目睹親人在痛苦中掙扎卻無能為力。為了補償病人失去的能力,他們不得不承擔起越來越沉重的照護責任。輕描淡寫的“高尚”二字,難以抵消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照護者年復一年的乏味操勞,也根本無法與與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繁苦臟累相提并論。在九年的時間里,藍江一直在和丈夫告別,“比世界上大多數(shù)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還要長。這場僅屬于我的戰(zhàn)爭更加特殊,既沒有獲勝的可能,也不知道戰(zhàn)爭何時結(jié)束。”

她想要結(jié)束丈夫的痛苦,“大自然或上帝,沒有賦予我們出生的選擇權(quán),但是,是人類放棄了自己去選擇如何抵達命運的終點——死亡——的權(quán)利。我希望有一個開明的世界,人們可以選擇以可行的方式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不需要無奈地被迫經(jīng)歷長期的,生不如死又毫無希望的掙扎?!?/p>

《困在記憶里的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病家庭的自救之旅》

[美]斯蒂芬·賈格爾 著 于萍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3-5-31

母親確診了阿爾茨海默病,斯蒂芬·賈格爾想要帶她去自駕游,因為本來自己就對母親了解不多,她需要在母親真正離開之前更多地了解她。在11天的旅途中,兩個人一起穿越了3個大型國家公園。在這一過程中,賈格爾看到母親的癥狀——她會重復問“我們在哪兒?”“我們要去哪兒?”;吃完晚飯一個小時后,母親會習慣性地看表,問“什么時候吃飯?是時候吃晚飯了吧?”過了一會兒又會再度詢問。一個問題,她會問170多遍。賈格爾寫道:“母親失去的是記憶,而我失去的是耐心?!?/p>

賈格爾想要了解家族故事中的真相。一路走來,她發(fā)現(xiàn)母親隱瞞的許多事情都與母親的女性身份有關(guān):母親一生的秘密之一,就是她十幾歲時懷孕,之后將孩子交給別人收養(yǎng);作為一個臨產(chǎn)的女孩,母親曾經(jīng)被放在出租車后座上,讓她不知道到達醫(yī)院后會發(fā)生什么,羞恥也成為了讓母親沉默、聽話的工具?!叭藗冊谖夷赣H18歲時就鼓勵她拋棄自己的某一部分,忘記它,并繼續(xù)生活。當她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時,距離她的60歲生日還有一個月?!辟Z格爾認識到,雖然阿爾茨海默病正在一點一點地奪走母親,但也讓她有機會以新的方式了解自己的母親和上一代女性的遭遇。

《上野千鶴子的午后時光》

[日]上野千鶴子 著 熊韻 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23

陪伴認知障礙的親人已使人如此不堪重負,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得了認知癥,要怎么辦呢?上野千鶴子并不贊成日本既有的“成年監(jiān)護”制度,因為指定的監(jiān)護人可能和被監(jiān)護人之間存在利害關(guān)系?!盁o論指定誰,只有一個監(jiān)護人都不保險。當利害沖突出現(xiàn),人很容易就會變,”上野認為。

她給出的建議是:請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團隊,針對委托人實施生活管理,而不是護理管理。這個團隊里需要有專門從事護理支援工作的人員,還要有醫(yī)生、理療師、律師、稅務師、咨詢師以及被監(jiān)護人的朋友等等。不僅如此,進行決策時,無論有沒有癡呆,委托人本人也必須在場。團隊需要信息共享和相互監(jiān)督,讓專家們彼此監(jiān)視。上野心懷盼望地說:“在我真的得癡呆以前,這樣的體系能建成就好了。”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我們與認知癥的戰(zhàn)爭,沒有獲勝可能也不知何時結(jié)束 | 書單

輕描淡寫的“高尚”二字,難以抵消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照護者年復一年的乏味操勞,也根本無法與與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繁苦臟累相提并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76歲的中國臺灣地區(qū)導演侯孝賢患上認知癥(也可稱為癡呆癥或失智癥)即將隱退影壇的新聞,日前讓許多影迷深感震驚與惋惜。

認知癥在我們生活中并不罕見。在文化界,類似的令人唏噓的消息來自著有《地鐵》三部曲、《醫(yī)院》三部曲等作品的科幻作家韓松。韓松2022年就在微博透露說,自己的記憶正在消失,他被診斷為“認知異?!焙汀叭粘I町惓!保约澳X血管病和記憶衰退。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列舉了一系列癥狀:“記不住事,列舉困難,認不出和記不得人,不能長時間講話,需要開著字典來寫文章,丟失東西,沒有力氣和精神取快遞拆快遞,迷路,在路上失禁,回家走到別人的家,公共場合走進女廁所?!?/p>

關(guān)于認知癥,我們了解多少?“癡呆”、“變傻”、“老糊涂”都只是對認知癥或認知障礙的通俗說法,認知癥由多種原因引發(fā),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阿爾茲海默癥只是其中一種。有的認知癥首先失去的是短期記憶,接著是長期記憶,最后消失的是性格和幽默感;也有部分認知癥一開始并不侵害記憶力,而會導致人格變化,并產(chǎn)生幻覺。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認知癥患者,也有可能需要照顧患病的家人,在老齡化持續(xù)加重的未來,了解認知癥或?qū)⒊蔀槲覀兊囊婚T必修課。

《我正在消失,但愛還在繼續(xù)》

[韓]張起眾 著 劉雅恩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4

“得這種病,會往墻上抹屎?!薄暗眠@種病,整天疑神疑鬼的,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薄暗眠@種病后,成天不睡覺,一有機會就往外跑,讓全家不得安寧?!比藗儗φJ知癥的常見印象,就是患者會用失常、怪異的行為舉止折磨父母、配偶和朋友。亞洲大學醫(yī)學院客座教授張起眾在《我正在消失,但愛還在繼續(xù)》一書中分析了認知癥患者妄想、失眠、焦慮、幻覺、囤積等怪異行為的原因。

比如有老人在失智之后總是懷疑東西被偷了——確實,認知癥會引發(fā)記憶力衰退,可是為什么患者不覺得是自己丟了東西,一定認為是被偷了呢?張起眾談到,這是一種“否認”,是受到威脅時人自動啟動的心理防御機制。認知癥患者感到的焦慮和痛苦“不亞于臨終之人”。他們需要找到一套說辭,去接受恐懼和焦慮,他們害怕被偷的不是物品,而是其中承載的自己熟悉的世界。因此老人并不是害怕被偷,而是害怕自己熟悉的世界一點一點漸行漸遠。

“我正在消失”意味著自己的記憶在消失、認知能力在消失,在這些能力逐漸消失的過程中,患者會變得焦躁不安,他們的行為也會變得匪夷所思。作者通過解釋疾病背后的心理活動,告訴讀者對失智人群保持尊重和理解——“絕對不能對癡呆癥患者做的事情,第一條就是急躁?!?/p>

《我們與認知癥的距離》

[日]佐藤真一 著 趙心怡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3

在日本大阪,臨床生死學、老年行為學研究領域教授佐藤真一也覺察到了類似的情況。我們該如何理解認知癥患者的一些行動,又該如何應對呢?在被認知癥患者指責“你偷了我的錢包”時,我們遭到污蔑一定會感到非常生氣。但是認知障礙癥患者處于妄想狀態(tài)時,往往情緒十分高漲,如果遭到反駁可能會更加興奮,狀態(tài)也將進一步惡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佐藤真一說,我們應該用心傾聽對方的訴求,理解他們的感受。即使被叫作小偷也不要立刻反駁,而是要對患者說“我們一起找找吧”,并帶著他們一起去找錢包,這樣患者就能漸漸平靜下來了。

也有一些認知障礙癥患者會說荒誕不經(jīng)的話。諸如“我是天皇家的后裔”、“車站前的大樓是我出錢建的”或“市長叫我過去一趟,我不去不行”等等。哪怕是聽到了這樣的話,我們也用不著去反駁,其實,“那些話語的背后隱藏著患者拼盡一切保護自己的心態(tài)。”

佐藤真一分析稱,人在必須接受他人照料才能生活時,自尊心都會受到傷害。人們要是不抱有“我活得有價值”這樣的信念的話,很難有活下去的意志。所以,患者會下意識地想要將受傷的自尊心恢復原樣,說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人物”等抬高自尊心的話。另一種可能存在的情況是,他們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想要忘卻也怎么也忘不了的痛苦記憶,最終變?yōu)榱怂麄兊耐搿?/p>

《阿爾茨海默病先生的妻子》

藍江 著
新星出版社 2023-11

丈夫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這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失智癥,是一種會不斷發(fā)展和不可逆轉(zhuǎn)的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在醫(yī)學上被稱為“隱伏發(fā)作”疾病,當患者被確診時,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它沒有起點,結(jié)束也無法預測。作者藍江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個殘酷的診斷,它無疑是張“死刑判決書”,還是最糟糕的那種,“因為它預告了一個痛苦且漫長的死亡過程,通常持續(xù)數(shù)年,甚至十幾年?!?/p>

這一診斷堪稱“詛咒”,因為除了病人自己,病人的家人和親密朋友也將淪為“受害者”。他們將被迫目睹病情日趨惡化,被迫目睹親人在痛苦中掙扎卻無能為力。為了補償病人失去的能力,他們不得不承擔起越來越沉重的照護責任。輕描淡寫的“高尚”二字,難以抵消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照護者年復一年的乏味操勞,也根本無法與與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繁苦臟累相提并論。在九年的時間里,藍江一直在和丈夫告別,“比世界上大多數(shù)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還要長。這場僅屬于我的戰(zhàn)爭更加特殊,既沒有獲勝的可能,也不知道戰(zhàn)爭何時結(jié)束?!?/p>

她想要結(jié)束丈夫的痛苦,“大自然或上帝,沒有賦予我們出生的選擇權(quán),但是,是人類放棄了自己去選擇如何抵達命運的終點——死亡——的權(quán)利。我希望有一個開明的世界,人們可以選擇以可行的方式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不需要無奈地被迫經(jīng)歷長期的,生不如死又毫無希望的掙扎?!?/p>

《困在記憶里的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病家庭的自救之旅》

[美]斯蒂芬·賈格爾 著 于萍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3-5-31

母親確診了阿爾茨海默病,斯蒂芬·賈格爾想要帶她去自駕游,因為本來自己就對母親了解不多,她需要在母親真正離開之前更多地了解她。在11天的旅途中,兩個人一起穿越了3個大型國家公園。在這一過程中,賈格爾看到母親的癥狀——她會重復問“我們在哪兒?”“我們要去哪兒?”;吃完晚飯一個小時后,母親會習慣性地看表,問“什么時候吃飯?是時候吃晚飯了吧?”過了一會兒又會再度詢問。一個問題,她會問170多遍。賈格爾寫道:“母親失去的是記憶,而我失去的是耐心?!?/p>

賈格爾想要了解家族故事中的真相。一路走來,她發(fā)現(xiàn)母親隱瞞的許多事情都與母親的女性身份有關(guān):母親一生的秘密之一,就是她十幾歲時懷孕,之后將孩子交給別人收養(yǎng);作為一個臨產(chǎn)的女孩,母親曾經(jīng)被放在出租車后座上,讓她不知道到達醫(yī)院后會發(fā)生什么,羞恥也成為了讓母親沉默、聽話的工具?!叭藗冊谖夷赣H18歲時就鼓勵她拋棄自己的某一部分,忘記它,并繼續(xù)生活。當她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時,距離她的60歲生日還有一個月?!辟Z格爾認識到,雖然阿爾茨海默病正在一點一點地奪走母親,但也讓她有機會以新的方式了解自己的母親和上一代女性的遭遇。

《上野千鶴子的午后時光》

[日]上野千鶴子 著 熊韻 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23

陪伴認知障礙的親人已使人如此不堪重負,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得了認知癥,要怎么辦呢?上野千鶴子并不贊成日本既有的“成年監(jiān)護”制度,因為指定的監(jiān)護人可能和被監(jiān)護人之間存在利害關(guān)系?!盁o論指定誰,只有一個監(jiān)護人都不保險。當利害沖突出現(xiàn),人很容易就會變,”上野認為。

她給出的建議是:請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團隊,針對委托人實施生活管理,而不是護理管理。這個團隊里需要有專門從事護理支援工作的人員,還要有醫(yī)生、理療師、律師、稅務師、咨詢師以及被監(jiān)護人的朋友等等。不僅如此,進行決策時,無論有沒有癡呆,委托人本人也必須在場。團隊需要信息共享和相互監(jiān)督,讓專家們彼此監(jiān)視。上野心懷盼望地說:“在我真的得癡呆以前,這樣的體系能建成就好了?!?/p>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本文,侵權(quán)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