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陸柯言
9月19日,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簡稱ICPC)官網公布了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近日的一段談話紀要。在談話中,任正非與ICPC基金會、教練和金牌獲得者圍繞未來科技發(fā)展展開了討論。
任正非表示,人類即將進入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基礎就是大算力,今天的年輕人,明天有可能就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領袖。因此,華為愿意支持ICPC這類競賽,要為年輕人搭建一個舞臺。
他還提到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爱斀駮r代,科學和技術的邊界越來越接近,科學轉化為技術的時間越來越短,如果等到大學把理論完全研究明白,我們再去進行技術開發(fā),就已經沒有先發(fā)優(yōu)勢,沒有競爭力了。”
因此,華為自己也開始重視基礎理論研究,每年大約投入30億-50億美金用于基礎理論研究,和大學并駕齊驅、互相嵌入式地研究這些看似無用的科學。
談及高等教育時,任正非表示,高等教育應該因材施教,不能老強調統一的教材。“中小學教育,‘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我認為是不正確的,不能讓優(yōu)秀的學生等跑。”
任正非認為,中國教育一定要振興起來,華為公司這些年由7000多位高鼻子的外國科學家、專家,13800多位留學生,大多數是博士,再加上十多萬中國的優(yōu)秀學生,組成研發(fā)隊伍,才扭轉了困難。如果美國將來關閉一些學科,不允許中國留學生去留學的話,那我們就只能從中國大學獲得人才,大學不能同質化。
任正非還提到美國制裁對華為的影響。他表示,美國制裁確實是壓力,但是壓力也是動力。打壓之前,華為把基礎平臺建在美國。美國打壓以后,華為被迫把平臺切換到另一個平臺,這是艱難的。
“經過這四年的攻堅,20萬員工的拼搏奮斗,我們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平臺,將來和美國的平臺不一定在同一個基礎上運行,但互聯互通是一定的?!比握钦f。
談話中,任正非還回應了自己是”果粉“的傳聞。他表示,蘋果是華為的老師,“我們不要排外,我們也經常探究蘋果的產品為什么做得好,也能看到我們與蘋果之間的差距。有一個老師是很幸福的,可以有學習機會,有做比較的機會。如果從這些角度來說我是果粉,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