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杏財經
電影市場又熱鬧起來了,但這份熱鬧,與網絡電影無關。
衡量年度網絡爆款電影的票房標準,從2020年的5000萬降到了2023年的2000萬,標準的下降除了網絡電影市場自身的泡沫破裂,還有院線電影市場復蘇帶來的沖擊。
網絡電影起初只是作為平臺內容生態(tài)的一個補充,疫情期間院線電影線下放映無望,手持流媒體播放入口的愛優(yōu)騰成了部分院線電影的新選擇,《囧媽》之后,《肥龍過江》、《我們永不言棄》、《春潮》也選擇了網絡上映。
這一時期,院轉網的電影在某種意義上抬高了網絡電影的整體質量水平,影院放映的受限又為網絡電影輸送了大批觀眾。
眼下院線電影和觀眾回歸影院,網絡電影也積極降本增效,提升整體影片質量。在國產電影逐漸蓋過好萊塢電影熱度的當下,網絡電影的成長速度,似乎有些慢了。
網絡院線兩重天
院線電影復蘇了,且復蘇程度比預期更為樂觀。截止到7月25日,暑期檔總票房已突破110億,比行業(yè)原本的預估還多出10億。
從《消失的她》開始,國內電影票房一路狂奔。作為一部藝術含量在大眾可接受范圍內且爽點密集的商業(yè)片,雖是在端午檔上映,但其口碑發(fā)酵迎來的二次熱度一直延續(xù)到了暑期。
進入七月后,影院給到《消失的她》的排片并未減少,輿論熱度帶來的觀眾熱情也讓電影票房一路飆升到了影史懸疑片的票房第四。
單憑一部《消失的她》并不能撐起漫長的暑期檔,接檔的《八角籠中》承接起了這份熱度。這是王寶強導演的第二部電影,前作撲街的黑歷史在前,《八角籠中》早期并不被投資人市場看好。
但從后續(xù)的市場反應來看,充分宣發(fā)成效明顯,在一系列熒幕內外話題的帶動下,觀眾對影片整體的認可度高,口碑發(fā)酵后票房表現不俗。
院線電影生機勃勃,網絡電影卻顯得有些孤芳自賞。
近期熱度較高的網絡電影《東北警察故事2》上線10天,點播期票房破1000萬。PVOD模式(即單片付費電影)下,一個月點播期結束后還有三個月的會員分賬周期。按照前作《東北警察故事》1300萬+的票房估計,《東北警察故事2》最終票房預估在2000萬+,尚能夠覆蓋掉1000萬的制作成本。
網絡電影體量小,投資金額大多在幾百萬上下,上千萬的投入已經可以算是大制作,整個網絡電影史上票房中最高的《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三部電影也僅是突破5000萬門檻,并且這5000萬的票房還是2020年市場泡沫哄抬下的結果。
對比目前票房靠前的《天龍八部之喬峰傳》、《金爆行動》、《東北戀哥2對你愛不完》三部電影,票房僅突破了2000萬大關。
網絡電影的票房正在集體縮水。
泡沫破滅之時
網絡電影整體票房收益的下滑并不是因為粗制濫造,相反,近年的網絡電影在拍攝場景、故事敘述、演員演技咖位相比以往都有了實質性的提升。
甄子丹自導自演的《喬峰傳》以海外登陸院線、內地網絡付費點播的模式發(fā)行,為行業(yè)提供新的宣發(fā)思路;占網絡電影主流的懸疑題材也有了《三線輪洄》和《紙人回魂》的內容創(chuàng)新;《勇士連》《狙擊英雄》《浴血無名川》《特級英雄黃繼光》《排爆手》《幸存者1937》這幾部網絡主旋律電影還進入了衛(wèi)視晚間黃金時段進行了展播,算是在質量上得到了官方認證。
比起網絡電影此前的浮夸雷人,現在的網絡電影至少稱得上是“電影”了,但是內容的進步并沒有擋住網絡電影集體的票房縮水。
過去三年的特殊原因刺激了人們線上娛樂需求,《囧媽》由院線改為網絡上映也在一定程度上讓行業(yè)將目光轉向了線上放映,網絡電影也因此沾到光,得到了資金和觀眾,網絡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前三部電影就是誕生于這一年。
但這一時期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線下受限催生的線上觀影需求,以及愛優(yōu)騰為扶持網絡電影進行了各項平臺補貼。這樣的熱度很難維持,一是平臺不可能長期不考慮投入產出比,二是外部環(huán)境變化后,線上不再是唯一選擇。
網絡電影要想自力更生,必須斷奶。
在愛優(yōu)騰集體降本增效的大趨勢下,網絡電影也背上了更高的KPI要求。2022年4月,愛奇藝網絡電影分賬模式,從按前六分鐘有效觀看時長改為按觀看時長分賬,這就對網絡電影的整體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虎頭蛇尾式的電影套路無法再薅到平臺的羊毛。
與此同時,愛奇藝取消平臺定級,并將普通分賬單價降為為獨家1.5元/小時和非獨家1.05元/小時,轉而提高了PVOD模式的片方分賬比例。
很明顯,愛奇藝此舉意在淘汰腰尾部,扶持頭部精品,網絡電影也踏上了提質增效的道路。
行業(yè)自身在在去泡沫化的同時,政策方針也在對其進行規(guī)范。2023年5月,國家廣電總局發(fā)新的管理規(guī)定。2023年6月1日以后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等必須在同時拿到上線號及發(fā)行許可證的才能多平臺播出,只拿到備案號的作品僅允許平臺獨播。
平臺降本增效減少了網絡電影普通分賬的單價,尚且留了一絲喘息空間;廣電新規(guī)的發(fā)布則是讓粗制爛造的網絡電影直接胎死腹中。
短期來看,泡沫褪去和行業(yè)監(jiān)管使得網絡電影的作品數量大幅減少,很難在院線電影和網劇的熱鬧中找到存在感;長期而言,行業(yè)規(guī)范后,投機者離場,留下專業(yè)做內容的團隊,網絡電影反倒有可能以質取勝。
VR做不了救命良藥
作為視頻流媒體PGC內容的一個分支,長視頻平臺對網絡電影還有豐富平臺內容生態(tài),提升用戶活躍度方面的期待。
在院線電影市場,愛優(yōu)騰長期以來扮演的是一個線上渠道分銷商的角色,不甘于此的愛優(yōu)騰早已將內容自制納入規(guī)劃,網絡電影自然也是方向之一。
院線電影的投資太大,且玩法規(guī)則與視頻流媒體的一套略有區(qū)別,并不是愛優(yōu)騰擅長的領域,因此更多是以投資的方式聯合參與的院線電影的制作之中,在其中所占的話語權有限。
體量小、賬期短、風險更可控的網絡電影入局更容易。
這類電影投資低,即便撲街造成的虧損也有限,適合年輕導演拍攝各類前衛(wèi)或小眾電影題材。這樣既可以避免與院線電影正面競爭,也可以靠著填補電影市場題材空位的優(yōu)勢以小博大,《紙人回魂》《東北警察故事》《目中無人》皆是恐怖、懸疑成功以小博大的典型。
題材優(yōu)勢或能撿漏,消費體驗卻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線下影院的沉浸式觀影效果依舊是網絡電影無法撼動的優(yōu)勢?;诖耍曨l網站也在試圖從體驗的角度尋找差異化優(yōu)勢。
線上沉浸式觀影的概念被推到前臺。以愛奇藝為例,平臺本身有豐富的影視內容資源,在此基礎上,圍繞視聽作延伸,杜比音效、VR視覺成了愛奇藝云影院的基礎配置。
為了提供更好的觀影體驗,愛奇藝還開發(fā)了獨立的“愛奇藝VR”APP,該軟件支持多品牌的VR眼鏡設備接入,站內既提供常規(guī)的3D電影,也包含專門的VR視頻。相應地,搭載VR體驗的星鉆會員單月價格也要比最普通的黃金會員高出20。
把自制內容與獨家體驗捆綁銷售,顯然意在提升ARPU值,但問題在于二者在質量上都沒有保證。網絡電影尚且處于提質增效的階段,愛奇藝的VR之路走得也并不輕松。
行業(yè)技術水平限制下,VR眼鏡用戶很難突破小眾圈層。一是門檻偏高,入門級的VR眼鏡售價也在千元以上,十幾塊的會員付費尚且肉疼的用戶,很難輕易為上千元的硬件買單。二是能供給的VR專屬內容有限,如果VR眼鏡僅僅是幫助網絡電影復刻院線電影的沉浸感,顯然不能形成差異化競爭,而開發(fā)VR專屬內容的成本和難度又太高。
為了培育市場,愛奇藝持股49.62%夢想綻放公司旗下的奇遇VR一體機在去年6月推出了“打卡300天返現價值3000元京東e卡”的活動,以此刺激用戶對虛擬現實的依賴。
然而今年活動到期后,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不少消費者陷入了返現無門的境地。
品牌的原計劃或許是通過打卡返現的方式培養(yǎng)愛奇藝VR內容的受眾,然后通過后期觀眾在VR內容上的付費來彌補自身需要支付的返現成本,后續(xù)品牌方在返現上的拖延似乎暗示計劃的開展并不順利。
短期內,網絡電影很難借助虛擬現實達成視聽體驗革命,繼而與院線電影競爭。多重壓力下,有的出品方嘗試通過提高自己的影片質量轉到院線上映,有的則國內外同步發(fā)行,而更多的選擇是轉戰(zhàn)院線或是入局微短劇。
網劇逆襲靠得是能夠上星進入衛(wèi)視黃金檔播出的劇集質量,而最后不少網劇確實也走向了衛(wèi)視與流媒體同步播出的現狀。
電影與網劇的不同在于院線電影在線下放映后影院也會參與分賬,這對于受眾面不廣、票房有限的網絡電影而言并不是最佳選擇。
虛擬現實技術沒有取得突破進展之前,網絡電影也只能停留在PVOD模式,以期用影片質量,博出幾匹黑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