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人物社 饒桐語
編輯|趙磊
運營|巖蕊
一家嘗試“上四天班休三天假”的公司,又火了。
上一次,這家名為“周三也休”的公司出現在大眾視野里,是因為老板朱天賜打出了轟動的招牌:國內首家探索“上四休三”的公司。這一回引起話題度,則是因為老板實行該制度一個月后的反饋:不建議新公司模仿,個別員工的自律問題在“上四休三”后暴露出來,有個別員工選擇去“混”。
在加班文化盛行、內卷嚴重的當下,這家公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打工人們的心,也承載著大家的期待——希望這家公司堅持得久一點,能夠為“上四休三”模式的推廣做出貢獻。但老板如今傳遞出來的信息,瞬間讓打工人們感到不妙,難道這個嘗試短短一個月就要失敗了?
沒有人不向往假期,但我們更好奇的是,什么樣的公司,會愿意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次嘗試究竟是個例,還是真的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更重要的是,這一模式是否能夠創(chuàng)造更高的效益,畢竟,這才是能推動其推廣開來的現實因素。
我們找到了老板朱天賜,在聊天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作為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周三也休”的確很特殊,比如,這家公司剛剛創(chuàng)立,只有幾十個員工,推行政策幾乎只需要老板一人拍板,同時,它崇尚靈感、強調創(chuàng)造,本身就適合靈活的工作模式,這些都是隱藏在熱度背后、不可忽視的關鍵。
這很難說是一場具有參考價值的社會實驗,但卻可以成為觀察年輕人理想職場的樣本。老板朱天賜精準把握了當代年輕人對職場的期望,但這更像是“造一個夢”,夢醒之后,我們依然得直面殘酷的職場現實。
以下是朱天賜的講述:
被休假打動的年輕人
和每周三帶薪休假通知一塊,我們還發(fā)了一條招聘通知,兩天時間里,我收到了2000多封簡歷。因為我留的是個人微信號,當時來加微信好友的就有1000多人,導致我的賬號一度異常。
我不知道這個事情能引起這么大的反響,熱度的確超出了我的預期。
我招聘的職位包括短視頻剪輯、運營、編導等,有很多朋友甚至想特意轉行,我們就反復勸告——我們是個新公司,規(guī)模比較小,沒有辦法培養(yǎng)一個轉行的員工。而且對方會浪費財力、精力,我怕TA即使之后通過了面試,后續(xù)工作也需要很長時間磨合,如果不滿意我們公司的體驗,怎么辦?
第一輪面試,大概有50多人參加,都是人在湖南本地、能參加線下面試的。當時來了全國各地的朋友。有一個云南女孩,剛畢業(yè),看到我們公司發(fā)布的通知之后,特地從云南飛來長沙面試實習生。后來我跟她聊了,她也是對長沙這個城市感興趣,把這次面試當成了一次出來看看的契機。
從云南飛長沙來面試的實習生。圖 / 受訪者供圖
最后她沒有通過面試。我問她后面會有什么打算,結果我非常吃驚,她說非常理解我們,沒辦法給她這樣沒有經驗的人機會,但是她會先去別的公司學習一下,過一段時間再來我們這里。
這讓我感覺到,很多年輕人還是會有剛出社會的那種激情,能感覺他們對一件事情是熱愛的、有興趣的,而不是被迫的。
面試的時候,我們還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張刮刮樂。因為面試者都非常想來我們公司,寫了很長的郵件,坐了很久的車,我就在想,他們這么尊重我,我該怎么去回報他們的尊重?怎么給面試者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我希望給面試者一個快樂的氛圍,但面試就會有落選,就選擇了發(fā)刮刮樂。后來很多人中獎,我見到的最高面額是50塊錢。刮刮樂也是我和實習生買的,幾千塊,面試者每人一張,公司里的同事也每人一張。此外,我還在微信群里發(fā)了一個足額的紅包,給大家把交通費報銷掉。
公司給員工和面試者準備的刮刮樂。圖 / 《周三也休》公眾號
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包括在公眾號對我們公司做更詳細的介紹,比如我們會讓員工選一張自己最喜歡的照片貼在前臺,讓每個員工選一株自己喜歡的綠植,如果他離職了就送給他,做這些傳播的原因是想告訴大家,我們不是一家騙子公司,不會像網上有些人說的那樣,通過做四休三的噱頭把大家吸引過來,再賣到東南亞。
大家確實很難相信,可能很多人覺得,中國很多企業(yè)連勞動法都沒有遵守,雙休、8小時工作制、加班有加班費這些都沒有保障,怎么會有做四休三的公司?很多人給我們留言講述自己或者朋友是怎么被騙的,付費培訓然后推薦入職之類的套路,所以不相信我們,一開始我也很費解,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我們是騙子公司,其實我們只是比正常公司好一點,沒想到市面上那么多不正常的事情。
我也沒想到,年輕人們不怎么關注我們做什么,只關注“周三放假”這一件事,或者說只有休假這件事被用戶和媒體無限放大,這讓我意想不到,也說明社會情緒點在那里。包括我自己的短視頻賬號,發(fā)什么都沒人看,關注我的都是想來我們這上班的,別的什么都不看,發(fā)招聘的他就看。
什么樣的公司,能實現”上四休三“?
“上四休三”這個想法,公司里沒有人反對過我。
我們公司是4月26日成立的,在5月3日發(fā)的這個通知。那個時候,團隊里只有7個人,有兩個是我之前創(chuàng)業(yè)時候的老員工,有幾個是在線上聊了一下,就加入我們團隊的。
我在開會時跟大家提了下這個概念,大家都覺得很新鮮,都支持——你要說“企業(yè)文化”,大家都覺得沒啥意義,但你要是說周三也放假,他們一下子就理解了。
5月3日當天,我放假在家,就自己編輯了一條通知,自己發(fā)了。由于公司人少,所以不管是放假、還是刮刮樂,所有想法都是我自己想的,這種小事情不需要開會決定。
而就工作性質而言,我們也有特殊性——我們是做內容的文化傳媒公司,需要做自媒體,如果長期做不出來好的內容,公司自己就會散,所以我們更強調讓員工主動做事。
靈感和創(chuàng)意也很重要。周三雖然可以帶薪休假,但也需要有任務的時候在家辦公,沒有任務的時候就鼓勵大家當天上網沖浪,或外出游玩,但它有點像一次采風,大家需要將自己看到的,覺得有意思、有創(chuàng)意的內容,填寫到在線學習文檔。
圖 / 《周三也休》公眾號截圖
我也不擔心員工們不干活,因為我們的基礎工作量,是可以直接量化的、約束的。比如說,員工每天生產了多少視頻?想了多少個話題策劃?出了多少個方案?以短視頻為例,剪輯解說部門目前一天需要剪輯2條視頻,如果一個員工發(fā)現,前幾天達不到工作量,后面幾天就會加把勁去做,他可以自己選時間去補,就有可能是在周三放假這天。
工資也能起到推動作用。一個實習生的基礎工資是3000元,更豐厚的是獎金。還是以短視頻為例,獎金呈階梯狀,如果一條視頻的點贊量有幾十萬贊,就能有幾千塊以上的獎金。還有創(chuàng)意策劃,我們接到的某個影視劇推廣,有員工想到一個特別好的創(chuàng)意,被客戶采納了,并且在各個平臺傳播都得到很大的效果,那么獎金最低從1000塊錢起步,到幾萬元不等。
同時,這個行業(yè)發(fā)展到今天,已經不是那個“以量取勝”的時代了。
相比起讓員工們日復一日地剪視頻,我更希望打造幾個有個性、有風格的賬號出來,培養(yǎng)一些有個性的人才。所以我設置的基礎工作量也很容易完成,就短視頻二次創(chuàng)作而言,很多同類公司一天都要求剪輯十幾條,我們就是兩條就好,如果一個人連兩條都剪輯不出來,只能說明他完全不適合這個行業(yè)。
我的確有傳播訴求。實際上,我們還是一家做內容的公司,需要去做一些嘗試。否則,我就不會給公司取名字叫“周三也休”,不會在公眾號去發(fā)布通知,在內部發(fā)不就好了?但我的確想讓公眾知道,我們正在做這樣一件事。
發(fā)布這些通知之后,我的抖音和公眾號都分別漲了1萬粉絲左右,但目前我們還沒有通過“周三也休”變現。我本來是想做一些職場領域的傳播,但我們從自己企業(yè)入手,效果沒有那么好。對于賬號的后期規(guī)劃,我的設想是去做一些企業(yè)探訪,探訪一些大家更熟知的企業(yè),看這些企業(yè)是如何尊重員工的。
一半實習生,全員00后
一家普通的公司,肯定更需要成熟的員工,但在我們公司里,大部分都是實習生,畢竟相比于工作經驗,我們重視的是創(chuàng)造能力、策劃能力。
5月3日發(fā)通知的時候,公司里只有不到10個人。但在經過第一輪招聘之后,公司里已經有20多個人了,其中一半都是實習生。我即將啟動第二輪招聘,預想也是招更多的實習生。
這些實習生,很多都是??茖W校畢業(yè)的,大家學的專業(yè)也很雜。我們對專業(yè)、學校也沒有太在意,只要能通過我們的考核,有表達能力、文字創(chuàng)作能力就行。
另一個原因,也在于在我們這個行業(yè)里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很難招聘到成熟的員工。
一個很精通自媒體運營的人,都成功運營過自己的賬號了,收入會特別高,不會來我們這里工作。而在長沙,哪怕沒有那么成功,跟我們這個行業(yè)比較有關聯的人,都寧愿去芒果TV、湖南衛(wèi)視等大公司,不愿意來我們這里。我在辦公室跟大家聊過,現在公司里大部分的人,基本都面試過芒果TV,但都沒有成功。
這導致我們公司里全是00后。大部分的傳統公司,仍然處于80后、90后混搭著一些00后的階段,雖然有00后“整頓職場”的調侃,但實際上,00后很少處在重要崗位,所作所為并沒有對他們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公司不一樣,是真的需要更多地和00后打交道。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面臨這種情況。去年,我也創(chuàng)立了一家自媒體公司,我邀請了一些非常厲害的博主來公司里做管理,他們都是從大學期間就開始做賬號的人,都是00后。
一開始,我的管理方式也跟現在不一樣,就是大家常見的那種模式——兩天開一次會,跟大家講以前的人怎么努力、別人的職場是什么樣子、真實的社會是什么樣子,也會講“北上廣的人加班更嚴重、更苦,長沙已經好多了”之類的話,會議的氣氛當然會比較壓抑。
我是95年的,中專輟學之后,就去北京、廣州這些地方工作了,工作了接近10年,體驗過上班開會、下班加班的生活,就覺得這很正常,但沒有想到,00后的員工們不愛聽這些。
00后敢直接反駁我,即使一個視頻剪輯出來,發(fā)到網上沒有什么流量,但我提個意見,他們仍然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沒問題。有的時候,我批評幾句,說“最近的內容做得不太好,要努力一點”,很客觀的評價,想通過勉勵的方式去和他們溝通,但他們就覺得在我這里做得不開心,下周就辭職走了。
最后的結果是,我們去年員工人數能達到30人左右,但是有100多人的更迭,經常有人辭職走,到最后下半年的時候,面對這一批嶄新的年輕人,我甚至不知道該怎么管理了,非常茫然、沮喪。本來我的目標是,快速跑出一些優(yōu)質賬號,但人員迭代這么快的情況下,是肯定做不下去的。
今年春節(jié)之后,大部分的人都離職了,員工減少到5、6個人,算得上一次非常失敗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
所以這一次創(chuàng)業(yè),我確實是向00后讓步了——我并不是完全肯定00后們的處事方式,但我確實有過“被00后整頓”的經歷,所以才想著換一種模式,嘗試去打造他們想象中的企業(yè)文化,看看效果會怎么樣。
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對抗沒有意義。我作出讓步的體現,就是給年輕人們他們想要的:合理的薪資和獎金制度、標準的社保和人文關懷,以及他們最想得到的休假,這三點我通通給他們了,最后的結果會怎樣我不知道,但我已經做出了所有的努力。
理想的實驗,未知的結果
做出這些努力之后,我一開始的預期非常樂觀。
我在微信公眾號平臺寫:希望明年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外宣告,員工們以及可以做到“上三休四”了,這說明我們就已經成功了。我的期待是,在這樣鼓勵靈感和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里,員工們可以給我更優(yōu)質的內容、更多的創(chuàng)意,跑出用戶們感興趣的東西。
在5月初的時候,我對這個目標的實行可以說是“堅信不疑”。后來,我發(fā)現大家對這個公司的期待越來越高,突然就有了一些壓力,我很想告訴大家,在這個模式下,年輕人們真的會更主動地去工作,休假不僅對企業(yè)沒有造成影響,反而能幫助企業(yè)更好,如果能做到這件事,就真的非常偉大。
但摸索一個月之后的今天,我的信心大概減少了20%,還剩下八成把握了。
我逐漸失去信心的原因,就是成為大家關注的公司之后,極個別員工可能理解錯了我們的本質——TA想來上班,是以為這里真的就是個可以每天打卡上班、摸魚休息的公司,他們在投簡歷、面試的時候非常積極,但入職之后,就完全控制不了了。而他們給出策劃、創(chuàng)意方案的時候,我發(fā)現內容質量很差,讓他們去學習,也完全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對于這種情況,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跟他去聊,告訴他們這不符合基本工作要求。但談過之后,發(fā)現還是沒有任何反饋,我也只能忍,忍到符合勞動法的時候,就會勸退他們。
這些時候,我會非常失望,也這讓我意識到,人的惰性、能力問題,是很說不準的,甚至跟一個人的悟性有關,它需要慢慢去檢驗,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套工作模式。
圖 / 《末生》
當然,比較好的轉變是有的。比如一個跟著我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老員工,在我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期間,他表現得不是很好——剛認識的時候很有激情,面試的時候也是,但到了第二個月,就開會不說話、放假找不到人。但實行比較自由的這套工作方式之后,我發(fā)現他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很多,會主動學習互聯網傳播的內容、公司有什么團建活動也會積極配合,整個人每天都覺得工作是快樂的。
但這些轉變,到底能不能真的提高工作質量呢?我還不知道,這位老員工的工資有沒有提升,我也不知道,第一個月的工資還在核算。
目前來看,我們才推行一個月,大家的積極性也只是體現在工作態(tài)度更好,最大的成果是在團建的時候,不需要強制安排大家去想一些活動,他們也能認真思考、認真表演。我們的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大家一起準備了詩朗誦,是把網上最近很火的《我愛上班》改成了《我不愛放假》,有一句是“我不想放假,老板叫我出去玩,我不屑一顧”。
公司團建活動。圖 / 受訪者提供
至于別的經濟價值,我還沒有看到。畢竟,經濟價值跟這個工作模式沒有直接關系,需要時間去驗證。我現在覺得,公司也并不一定會孵化出一批好的內容出來,可能中規(guī)中矩,但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我覺得有難度。
我并不是完全不擔心資金,現在創(chuàng)業(yè)的錢,都是我之前工作的存款。去年創(chuàng)業(yè)失敗,但只是在管理層面上,整體并沒有虧損,還有一些盈利。
但我不想用貼錢的方式,來維持這套體系,這不是長久之計。我還會堅持做,但希望員工們能早點給我信心——保持積極性不變的同時,也能做出一點成績,讓我看得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