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676億元萬泰生物股票解禁,首富鐘睒睒能賺多少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676億元萬泰生物股票解禁,首富鐘睒睒能賺多少錢?

萬泰生物股價能否扛住天量解禁?

攝影:界面新聞 蔡星卓

文|野馬財經  蘇影  張凱旌

編輯|武麗娟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結束,中國首富鐘睒睒價值百億的股權也迎來了解禁消息。

5月4日,萬泰生物(603392.SH)6.62億股股份正式上市流通,占其總股本的73.01%,涉及到養(yǎng)生堂有限公司(簡稱:養(yǎng)生堂)、鐘睒睒2名股東,前者解禁數量約為5.02億股,后者解禁1.6億股。

來源:萬泰生物公告

愛企查顯示,鐘睒睒為養(yǎng)生堂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直接、間接持有養(yǎng)生堂100%股權,也是萬泰生物的實際控制人。

來源:愛企查

事實上,除萬泰生物實控人外,鐘睒睒還有另一個身份,即4000億飲用水龍頭企業(yè)農夫山泉(9633.HK)的董事長和實控人。在上個月發(fā)布的《2023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鐘睒睒剛以680億美元(約4693.73億元)身家蟬聯(lián)中國首富。

迎來天量解禁后,萬泰生物的股價也呈下跌態(tài)勢,5月4日報收102.18元/股,跌幅2.62%,總市值925.82億元。以此為參考,上述解禁股權總市值也高達675.92億元。

3年浮盈618億元

此次事件主人公萬泰生物成立于1991年,前身是北京萬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由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與日本國長富有限會社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142萬元,主要生產銷售生物、生化、保健制劑及其配套器械。

成立后不久,因中外雙方在合作認識上發(fā)生分歧,萬泰生物則開啟了頻繁更換股東的日子,曾先后被香港運達、香港新維等企業(yè)全資收購。

2001年,鐘睒睒的養(yǎng)生堂進場,以1710萬元拿下95%股權,成為最大股東,萬泰生物自此結束了“顛沛流離”的日子,控制權走向穩(wěn)定。

來源:萬泰生物《招股書》

后經過十幾輪增資、股改、股權轉讓等變動,2020年4月29日,“國產HPV疫苗第一股”萬泰生物正式登陸上交所,養(yǎng)生堂為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持股56.98%,鐘睒睒位居第二,持股18.17%。

而根據上交所規(guī)則,自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股票也被正式鎖定,直至2023年4月29日才可解除。因遇上“五一”假期,所以最終上市流通日定為5月4日。

事實上,說起萬泰生物,曾是醫(yī)藥領域的知名“妖股”。雖然上市發(fā)行價并不高,僅為8.75元/股。但上市后,在市場連續(xù)高漲的熱情之下,曾連拉26個漲停板,并在2021年2月達到最高值344.7元/股,10個月內暴漲3839.43%。

來源:Wind數據

此后三年,雖然上市公司股價開始在高山低谷間反復橫跳,但整體仍在百元之上,且在解禁首日仍維持在102.18元/股的價格。

而若以8.75元/股發(fā)行價和102.18元/股的5月4日收盤股價來計算,前后僅三年時間,鐘睒睒及其實控養(yǎng)生堂的賬面浮盈就達到618.04億元。

天量解禁有何影響?

事實上,A股市場中,天量解禁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一定程度上與其對股價的利空有關。

一般情況下,限售股上市流通會增加市場中可交易的籌碼,而大股東們如果此時決定減持,便會提高市場拋壓,進而打壓公司的股價。如萬泰生物這樣解禁股份數量占總股本73%以上的天量解禁,效果更甚。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解禁規(guī)模的差異會形成潛在拋售壓力的差異,潛在拋售量越大,越容易讓投資者產生二級市場交易供大于求、導致股價下跌的心理壓力。

在此背景下,A股的天量解禁釀出過不少“血案”。如與萬泰生物同處科創(chuàng)板的微芯生物,其股價曾在首發(fā)限售股解禁當日大跌12.99%,背后解禁的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0.58%;圣泉集團占總股本68.94%的首發(fā)限售股解禁當日,股價出現一字跌停,并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跌去近40%。

與萬泰生物一樣,一次性解禁股份比例約73%的商湯科技,港股股價更是一日腰斬,市值一天內蒸發(fā)915億港元(約合806億元人民幣)。

不過,市場中也不乏天量解禁后股價依然堅挺的上市公司。如首次解禁股份占比分別達到58.94%和40.88%的邁瑞醫(yī)療、寧德時代,在解禁當日都只是微跌,寧德時代股價甚至還在此后的5個月內高歌猛進,創(chuàng)下了至今為止的歷史最高值。

來源:Wind數據 沈萌指出,股權越分散、解禁到期后拋售的壓力越大。大型投資者可能會為了緩解接近拋售壓力而選擇暫緩出售,但中小投資者會更堅定的選擇賣出。

具體而言,微芯生物、圣泉集團解禁的限售股股東數量分別為21名、3769名,商湯科技的基石投資者則有上海人工智能產業(yè)基金、上海徐匯資本、國泰君安、香港科技園創(chuàng)投基金等機構,以及軟銀、淘寶、春華資本、銀湖資本、IDG等風投股東。而寧德時代和邁瑞醫(yī)療的這個數字則是5名和4名。

此外,公司后市的股價變化也與大股東的減持意愿有關。寧德時代、邁瑞醫(yī)療的大股東從未發(fā)布過減持公告,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對公司成長性的看好。其他諸如智飛生物、愛爾眼科等減持距離解禁的天數都在半年以上,且減持上限不超2%,相比整體解禁規(guī)模微乎其微,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也不大。

套用這兩點來看,萬泰生物的情況與寧德時代、邁瑞醫(yī)療更為接近。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鐘睒睒大規(guī)模減持的可能性較小。公司證券代表也稱,近期沒有收到大股東有任何減持的要求。

IPG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天量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是短期的,與減持規(guī)模、速度、方式、資金流向等有關。但公司業(yè)績還是基調,如果基本面穩(wěn)定向好,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公司在股票天量解禁后,股價表現會較為穩(wěn)定。

“當市場逐漸消化了解禁拋售的短期行情后,會自動回到以公司業(yè)績和預期為主導的估值評價體系。”沈萌稱。

HPV疫苗能撐起未來嗎?

而在大股東上億股份迎來解禁的背景下,萬泰生物的業(yè)績情況也不如預期。

一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萬泰生物實現營業(yè)收入28.87億元,同比下降8.98%;凈利潤12.53億元,同比下降9.66%。而這也是自2020年上市以來,其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業(yè)績。

對此,萬泰生物表示,新冠疫苗相關研發(fā)費用確認影響了公司的部分利潤表現。去年第一季度,萬泰生物與鼻噴新冠疫苗相關研發(fā)支出為1.52億元,但公司將其計為資本化支出,認為后續(xù)可以形成某些無形資產并取得收益。而2023年一季度,因萬泰生物將0.71億元同類型相關研發(fā)支出全部費用化,因此影響了利潤增速。

事實上,對于萬泰生物來說,疫苗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年,包括新冠疫苗、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在內的疫苗產品為公司貢獻了75.93億元的營收,在總收入中占比75.93%。

不過,自2022年12月起,國家防疫政策發(fā)生調整后,萬泰生物旗下鼻噴式疫苗的市場需求,已經出現明顯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萬泰生物在疫苗領域的另一產品HPV疫苗則被寄予了穩(wěn)定業(yè)績的希望,而它能撐起未來嗎?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據國家癌癥中心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宮頸癌新發(fā)病例約有11.9萬例,是女性惡性腫瘤第六位高發(fā)腫瘤。而HPV疫苗的作用,就是預防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

HPV疫苗共分為三類,二價、四價和九價,所對抗的病毒種類分別為2種、4種和9種。特別是九價疫苗,市場需求巨大,且一針難求。

來源:微博

以目前全球九價疫苗的主要生產廠商美國藥廠默沙東為例,2022年,其全年銷售額593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僅佳達修 四價/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收入就接近69億美元(477.1億元),同比增長22%,高于萬泰生物全年111.85億元的收入。

而回到國內,萬泰生物依然是HPV疫苗領域的領頭羊。早在2019年12月,其二價HPV疫苗就獲批上市,為首個國產HPV疫苗,目前累計銷售量突破3500萬劑,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和自治區(qū),并獲得摩洛哥、尼泊爾、泰國、剛果(金)、柬埔寨5個國家的上市許可。

此外,針對市場需求巨大的九價 HPV 疫苗,萬泰生物也已經來到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在此背景下,一眾券商機構均表示了對其前景的看好。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當前國內HPV疫苗接種需求旺盛,預計2023年公司二價HPV疫苗將持續(xù)放量增長。與此同時,公司在研九價HPV疫苗目前處于臨床3期,研發(fā)進展順利,預計有望于2023年申報上市。

德邦證券則認為,萬泰生物在研發(fā)管線豐富,研發(fā)進度持續(xù)推進中,公司未來成長空間不斷打開。且HPV疫苗持續(xù)高速增長,海外市場有望打開長期想象空間。

但后疫情時代,靠HPV疫苗能撐得起萬泰生物的900億市值嗎?你有打過HPV疫苗嗎?如何看待萬泰生物天量解禁對后市的影響?評論區(qū)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萬泰生物

701
  • 滬深300ETF(159919)單日獲資金凈流入超11億元,最新規(guī)模創(chuàng)今年以來新高!
  • 萬泰生物:九價HPV疫苗啟動男性III期臨床試驗并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

農夫山泉

4.9k
  • 鐘睒睒的云南茶事:做垂直型和利他型企業(yè)
  •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收漲0.6%,恒生科技指數收漲1.01%,恒大汽車漲逾70%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676億元萬泰生物股票解禁,首富鐘睒睒能賺多少錢?

萬泰生物股價能否扛住天量解禁?

攝影:界面新聞 蔡星卓

文|野馬財經  蘇影  張凱旌

編輯|武麗娟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結束,中國首富鐘睒睒價值百億的股權也迎來了解禁消息。

5月4日,萬泰生物(603392.SH)6.62億股股份正式上市流通,占其總股本的73.01%,涉及到養(yǎng)生堂有限公司(簡稱:養(yǎng)生堂)、鐘睒睒2名股東,前者解禁數量約為5.02億股,后者解禁1.6億股。

來源:萬泰生物公告

愛企查顯示,鐘睒睒為養(yǎng)生堂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直接、間接持有養(yǎng)生堂100%股權,也是萬泰生物的實際控制人。

來源:愛企查

事實上,除萬泰生物實控人外,鐘睒睒還有另一個身份,即4000億飲用水龍頭企業(yè)農夫山泉(9633.HK)的董事長和實控人。在上個月發(fā)布的《2023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鐘睒睒剛以680億美元(約4693.73億元)身家蟬聯(lián)中國首富。

迎來天量解禁后,萬泰生物的股價也呈下跌態(tài)勢,5月4日報收102.18元/股,跌幅2.62%,總市值925.82億元。以此為參考,上述解禁股權總市值也高達675.92億元。

3年浮盈618億元

此次事件主人公萬泰生物成立于1991年,前身是北京萬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由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與日本國長富有限會社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142萬元,主要生產銷售生物、生化、保健制劑及其配套器械。

成立后不久,因中外雙方在合作認識上發(fā)生分歧,萬泰生物則開啟了頻繁更換股東的日子,曾先后被香港運達、香港新維等企業(yè)全資收購。

2001年,鐘睒睒的養(yǎng)生堂進場,以1710萬元拿下95%股權,成為最大股東,萬泰生物自此結束了“顛沛流離”的日子,控制權走向穩(wěn)定。

來源:萬泰生物《招股書》

后經過十幾輪增資、股改、股權轉讓等變動,2020年4月29日,“國產HPV疫苗第一股”萬泰生物正式登陸上交所,養(yǎng)生堂為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持股56.98%,鐘睒睒位居第二,持股18.17%。

而根據上交所規(guī)則,自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股票也被正式鎖定,直至2023年4月29日才可解除。因遇上“五一”假期,所以最終上市流通日定為5月4日。

事實上,說起萬泰生物,曾是醫(yī)藥領域的知名“妖股”。雖然上市發(fā)行價并不高,僅為8.75元/股。但上市后,在市場連續(xù)高漲的熱情之下,曾連拉26個漲停板,并在2021年2月達到最高值344.7元/股,10個月內暴漲3839.43%。

來源:Wind數據

此后三年,雖然上市公司股價開始在高山低谷間反復橫跳,但整體仍在百元之上,且在解禁首日仍維持在102.18元/股的價格。

而若以8.75元/股發(fā)行價和102.18元/股的5月4日收盤股價來計算,前后僅三年時間,鐘睒睒及其實控養(yǎng)生堂的賬面浮盈就達到618.04億元。

天量解禁有何影響?

事實上,A股市場中,天量解禁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一定程度上與其對股價的利空有關。

一般情況下,限售股上市流通會增加市場中可交易的籌碼,而大股東們如果此時決定減持,便會提高市場拋壓,進而打壓公司的股價。如萬泰生物這樣解禁股份數量占總股本73%以上的天量解禁,效果更甚。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解禁規(guī)模的差異會形成潛在拋售壓力的差異,潛在拋售量越大,越容易讓投資者產生二級市場交易供大于求、導致股價下跌的心理壓力。

在此背景下,A股的天量解禁釀出過不少“血案”。如與萬泰生物同處科創(chuàng)板的微芯生物,其股價曾在首發(fā)限售股解禁當日大跌12.99%,背后解禁的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0.58%;圣泉集團占總股本68.94%的首發(fā)限售股解禁當日,股價出現一字跌停,并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跌去近40%。

與萬泰生物一樣,一次性解禁股份比例約73%的商湯科技,港股股價更是一日腰斬,市值一天內蒸發(fā)915億港元(約合806億元人民幣)。

不過,市場中也不乏天量解禁后股價依然堅挺的上市公司。如首次解禁股份占比分別達到58.94%和40.88%的邁瑞醫(yī)療、寧德時代,在解禁當日都只是微跌,寧德時代股價甚至還在此后的5個月內高歌猛進,創(chuàng)下了至今為止的歷史最高值。

來源:Wind數據 沈萌指出,股權越分散、解禁到期后拋售的壓力越大。大型投資者可能會為了緩解接近拋售壓力而選擇暫緩出售,但中小投資者會更堅定的選擇賣出。

具體而言,微芯生物、圣泉集團解禁的限售股股東數量分別為21名、3769名,商湯科技的基石投資者則有上海人工智能產業(yè)基金、上海徐匯資本、國泰君安、香港科技園創(chuàng)投基金等機構,以及軟銀、淘寶、春華資本、銀湖資本、IDG等風投股東。而寧德時代和邁瑞醫(yī)療的這個數字則是5名和4名。

此外,公司后市的股價變化也與大股東的減持意愿有關。寧德時代、邁瑞醫(yī)療的大股東從未發(fā)布過減持公告,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對公司成長性的看好。其他諸如智飛生物、愛爾眼科等減持距離解禁的天數都在半年以上,且減持上限不超2%,相比整體解禁規(guī)模微乎其微,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也不大。

套用這兩點來看,萬泰生物的情況與寧德時代、邁瑞醫(yī)療更為接近。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鐘睒睒大規(guī)模減持的可能性較小。公司證券代表也稱,近期沒有收到大股東有任何減持的要求。

IPG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天量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是短期的,與減持規(guī)模、速度、方式、資金流向等有關。但公司業(yè)績還是基調,如果基本面穩(wěn)定向好,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公司在股票天量解禁后,股價表現會較為穩(wěn)定。

“當市場逐漸消化了解禁拋售的短期行情后,會自動回到以公司業(yè)績和預期為主導的估值評價體系?!鄙蛎确Q。

HPV疫苗能撐起未來嗎?

而在大股東上億股份迎來解禁的背景下,萬泰生物的業(yè)績情況也不如預期。

一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萬泰生物實現營業(yè)收入28.87億元,同比下降8.98%;凈利潤12.53億元,同比下降9.66%。而這也是自2020年上市以來,其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業(yè)績。

對此,萬泰生物表示,新冠疫苗相關研發(fā)費用確認影響了公司的部分利潤表現。去年第一季度,萬泰生物與鼻噴新冠疫苗相關研發(fā)支出為1.52億元,但公司將其計為資本化支出,認為后續(xù)可以形成某些無形資產并取得收益。而2023年一季度,因萬泰生物將0.71億元同類型相關研發(fā)支出全部費用化,因此影響了利潤增速。

事實上,對于萬泰生物來說,疫苗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年,包括新冠疫苗、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在內的疫苗產品為公司貢獻了75.93億元的營收,在總收入中占比75.93%。

不過,自2022年12月起,國家防疫政策發(fā)生調整后,萬泰生物旗下鼻噴式疫苗的市場需求,已經出現明顯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萬泰生物在疫苗領域的另一產品HPV疫苗則被寄予了穩(wěn)定業(yè)績的希望,而它能撐起未來嗎?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據國家癌癥中心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宮頸癌新發(fā)病例約有11.9萬例,是女性惡性腫瘤第六位高發(fā)腫瘤。而HPV疫苗的作用,就是預防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

HPV疫苗共分為三類,二價、四價和九價,所對抗的病毒種類分別為2種、4種和9種。特別是九價疫苗,市場需求巨大,且一針難求。

來源:微博

以目前全球九價疫苗的主要生產廠商美國藥廠默沙東為例,2022年,其全年銷售額593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僅佳達修 四價/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的收入就接近69億美元(477.1億元),同比增長22%,高于萬泰生物全年111.85億元的收入。

而回到國內,萬泰生物依然是HPV疫苗領域的領頭羊。早在2019年12月,其二價HPV疫苗就獲批上市,為首個國產HPV疫苗,目前累計銷售量突破3500萬劑,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和自治區(qū),并獲得摩洛哥、尼泊爾、泰國、剛果(金)、柬埔寨5個國家的上市許可。

此外,針對市場需求巨大的九價 HPV 疫苗,萬泰生物也已經來到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在此背景下,一眾券商機構均表示了對其前景的看好。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當前國內HPV疫苗接種需求旺盛,預計2023年公司二價HPV疫苗將持續(xù)放量增長。與此同時,公司在研九價HPV疫苗目前處于臨床3期,研發(fā)進展順利,預計有望于2023年申報上市。

德邦證券則認為,萬泰生物在研發(fā)管線豐富,研發(fā)進度持續(xù)推進中,公司未來成長空間不斷打開。且HPV疫苗持續(xù)高速增長,海外市場有望打開長期想象空間。

但后疫情時代,靠HPV疫苗能撐得起萬泰生物的900億市值嗎?你有打過HPV疫苗嗎?如何看待萬泰生物天量解禁對后市的影響?評論區(qū)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