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20年前的國企改制大潮里,張彥森先后拿下天津同仁堂、宏仁堂和狗不理三大老字號,構建起一個涉及中藥、餐飲及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商業(yè)帝國。
張彥森仿佛受到命運垂憐,開啟了一場開掛的人生,這個過程既激烈又神秘。他如何從一名雜技演員逆襲成資本大鱷?至今無人解密。
手握幾個金字招牌,張彥森對資本市場垂涎已久。狗不理、天津同仁堂先后沖刺IPO,過程曲折,暫均與A股無緣。
期間,北京同仁堂集團強力狙擊、狗不理餐廳口碑垮塌,成了外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這幾年的A股市場,老字號企業(yè)資本化愈發(fā)困難,全聚德、張小泉等上市后的表現(xiàn),讓市場對老字號的信心更顯不足。這給狗不理、天津同仁堂的IPO之路,蒙上了更濃重的陰影。
雜技演員人生開掛
中國醫(yī)藥行業(yè)大佬中,大多具有專業(yè)背景或資源支撐。天士力閆希軍在30多年軍旅生涯里積累醫(yī)藥研發(fā)資源;恒瑞醫(yī)藥孫飄揚畢業(yè)于中國藥科大學;智飛生物蔣仁生畢業(yè)于桂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噍^之下,張彥森的經歷,是名副其實的草根逆襲。
1959年,張彥森出生在中國雜技之鄉(xiāng)河北吳橋,12歲進入天津雜技團,表演“杠竿”將近20年。
在雜技場上,杠竿是一種既需要平衡感,更需要體力的重活。肩上的竹竿需要承受一人或多人同時表演動作,技術難度可見一斑。
可能早已厭倦了這樣的工作,讓張彥森萌生了“逃離”的想法。
據(jù)南方周末報道,1989年張跟隨雜技團在意大利演出結束,沒有跟團回國,被單位“雙開”,失去了這個“鐵飯碗”。
回國之后,張先以開出租車為生,后追隨一位房企老板,擇機下海。這些經歷,沒有體現(xiàn)在天津同仁堂股份的招股書中。
招股書描述,1994年5月,張彥森才正式離開天津雜技團。之后8年間,他任職天津市森永泰廣告執(zhí)行董事、天津市森永泰餐飲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業(yè)務橫跨廣告和餐飲兩大行業(yè)。
那時,國內國企改制漸漸潮起,2000年前后,天津同仁堂制藥廠已資不抵債,面臨艱難的抉擇。
恰在廣告業(yè)務中,張彥森結識了天津同仁堂時任廠長軋仲銳,留下了不錯的印象。近水樓臺,他第一時間得知了這家制藥廠著手改制的消息。
2002年,張彥森參與天津同仁堂制藥廠改制,人生從此開掛。
老字號獵手
天津同仁堂制藥廠落入雜技演員的“口袋”,正是當時國企改制大潮里的一個典型案例。
2002年5月,天津市財政局同意天津醫(yī)藥集團將所屬天津同仁堂制藥廠全部資產及負債納入股份制改制范圍,天津有線電視臺、天津西青經濟開發(fā)總公司、張彥森、張彥明共同發(fā)起成立天津同仁堂股份。其中,張彥森、張彥明分別投入現(xiàn)金1700萬元和250萬元,分別持股34%和5%。天津醫(yī)藥集團以實物出資,持股40%。
改制之后,時任天津醫(yī)藥集團董事長劉振武出任天津同仁堂股份董事長,張彥森為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從當時股權結構來看,公司雖為國資控股,實控權卻在張氏兄弟手中。天津醫(yī)藥集團曾公開表示,這主要是出于資本運作的角度考慮。
2007年至2014年,張彥森拿下天津有線電視臺所持天津同仁堂股份所有股權,且均以凈資產評估原值成交。
同在2014年,天津醫(yī)藥集團突然將所持天津同仁堂股權轉讓并退出。這樣一來,張彥森夫婦及兄弟,以極小代價最終控制了公司。
一年后,天津同仁堂股份成功掛牌新三板。
首戰(zhàn)告捷,張彥森趁熱打鐵,2003年參與天津宏仁堂改制,將其納入懷中。
成功攬得兩家老字號企業(yè)后,張彥森并不滿足。在當時國退民進的大潮里,任何一家企業(yè)的改制或者破產,都蘊藏著巨大商機。
2005年2月,狗不理集團改制的消息傳來,身在香港的張彥森緊急北上,參與對這一百年企業(yè)的爭奪。
當時的競買過程萬眾矚目,人人對狗不理集團志在必得。浙江同方、天津浩天以及廣東德豪潤達等多家企業(yè)進場角逐,經過153輪競價,張彥森斥資1.06億元成為狗不理集團新主人。
上市屢次折戟
張彥森入主之后,狗不理集團走上快車道,產品覆蓋全國26個省市,并進軍海外市場。2011年,在日本開出首家海外門店。
他曾經公開表示:一定打破“老字號就是便宜”的思想,老字號做久了,一定要有一定利潤空間。
話音未落,狗不理包子貴了,成了消費者口中的天價包子。公司在高端化的過程中,服務和產品創(chuàng)新并未與時俱進,爭議不斷。
盡管如此,張彥森還是計劃將狗不理集團推上資本市場。2012年,公司開啟上市申請,兩年后IPO狀態(tài)變成終止審查。
對接A股失利后,狗不理并沒有放棄資本化。2015年,狗不理集團拆分狗不理食品于當年11月掛牌新三板。
2018年,天津同仁堂發(fā)起IPO沖刺,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兜兜轉轉兩年后以撤回IPO材料。
2020年6月,天津同仁堂股份再戰(zhàn)IPO,改道創(chuàng)業(yè)板。2022年2月,公司所聘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公司IPO進程被迫中止。
二股東天士力投資等不及了。2021年3月,將其所持天津同仁堂股份40%股權轉讓給朱保國的麗珠集團(000513.SZ),套現(xiàn)7.24億元離場。
朱保國滿心以為天津同仁堂會在二次沖刺IPO成功,結果2022年8月,公司被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委取消審議發(fā)行上市申請。2023年3月31日,公司IPO進程中止。
真假同仁堂
天津同仁堂沖刺IPO ,將糾纏百年的同仁堂品牌之爭,再次拉入公眾視野。
同仁堂本是樂顯揚于1669在北京創(chuàng)立,一句“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讓同仁堂在傳統(tǒng)醫(yī)藥行業(yè)博得美名。
北京同仁堂與天津同仁堂的關聯(lián)在于,樂家女婿張益堂在清末將自家的張家藥鋪改名為天津同仁堂。
真假同仁堂糾紛在民國時期爆發(fā),當時同仁堂在天津將天津同仁堂告上法院,最終以天津同仁堂敗訴告終。
但天津同仁堂這一名號卻保留下來,使用至今。
張彥森收購的宏仁堂也與樂家有關,宏仁堂由同仁堂第13代傳人樂篤周1923年創(chuàng)立,后來發(fā)展成為天津市第五中藥廠。
樂篤周早年留學歐洲,學成回國除創(chuàng)建宏仁堂外,還受家族委派南下,創(chuàng)立了南京同仁堂。臺灣同仁堂也同出樂家,由樂家第13代樂崇熙1953年開設。
雖然能與樂家扯上關系,北京同仁堂卻并不認可張彥森使用同仁堂商標的行為,雙方對薄公堂,這場官司至今沒有塵埃落定。
根據(jù)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同仁堂商標歸屬于北京同仁堂集團所有。該集團已培育出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國藥等3家上市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