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沒有天花板的“游戲”:全球頂流創(chuàng)新藥銷售峰值不斷攀升背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沒有天花板的“游戲”:全球頂流創(chuàng)新藥銷售峰值不斷攀升背后

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的提高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也離不開技術的發(fā)展。

圖片來源:Pexels-Ivan Samkov

文|氨基觀察

一款創(chuàng)新藥的銷售額天花板,究竟能有多高?

212.37億美元,約等于1462億人民幣。

這是藥王修美樂2022年的銷售額。自2012年以來,修美樂已連續(xù)十年問鼎全球“藥王”(剔除新冠疫苗),上市至今全球累計銷售額2139.2億美元,約等于1.47萬億人民幣。

這是創(chuàng)新藥的巔峰了嗎?未必。

全球大藥企紛紛披露2022年財報,全球暢銷藥TOP10榜單也隨之出爐。

隱藏在這些巨額數(shù)字之下的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過去十年,在創(chuàng)新藥價格不斷走高、生物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頂流藥物一再突破著自己的天花板。一款成功的創(chuàng)新藥,前途無量。

全球暢銷藥TOP10的入圍門檻也隨之飆升,從2012年的53.18億美元提高到2022年的96.47億美元,漲幅達81.4%,接近翻倍。

對于后來者而言,高達百億美元的入圍門檻意味著,想要成為創(chuàng)新藥頂流變得越來越難。

不過,藥企也不必為此感到沮喪。門檻雖在提高,但新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PROTAC、基因編輯、IPSC等新技術層出不窮。

創(chuàng)新無止境,或許在這些新技術中,就藏著一個能夠躍龍門的捷徑。

/ 01 /96.47億美元,TOP10門檻十年翻倍

Keytruda(K藥)和修美樂,誰會是2022年新藥王?隨著全球各大藥企紛紛披露財報,最終答案已經(jīng)出爐。

剔除新冠疫苗,2022年的藥王依然是修美樂,其全年銷售額達212.37億美元。此前不少人頗為看好的K藥,2022年銷售額209.37億美元,以3億美元的微小差距與藥王之位擦身而過。

沒錯,藥王的門檻又又又提高了,銷售額不到200億美元,藥王候選人的位子都沒得坐。

不止是登頂藥王的門檻在提高,全球暢銷藥TOP10的上榜門檻,近些年來也在不斷狂飆。

2022年全球暢銷藥排名第10的藥物,是再生元的眼科藥物Eylea,其銷售額為96.47億美元。也就是說,未來一款藥物想要進入暢銷藥TOP10,銷售額起碼要達到97億美元。

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字。如果將時間往前拉十年,回到2012年,彼時96.47億美元的銷售額,足以讓Eylea在全球暢銷藥排行榜上超越修美樂,登頂2012年的藥王之位。

2012年,進入全球暢銷藥TOP10只需要53.18億美元,十年后的今天,這一門檻漲至96.47億美元,漲幅達81.4%。

你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新冠藥物的影響,畢竟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和新冠疫苗,以及Moderna的新冠疫苗,在全球藥物銷售額TOP10榜單上占據(jù)了三個名額。后續(xù)隨著新冠紅利消失,這幾款新冠產(chǎn)品跌落暢銷藥TOP榜,門檻自然會下移。

Too young, too simple。即便是將新冠產(chǎn)品剔除,進入全球TOP10的門檻,仍然高達84.65億美元。并且,根據(jù)投資機構Genesys Capital合伙人Paras Sharma預測,暢銷藥銷售門檻抬高這個趨勢,會在未來的幾年中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那么,問題來了,發(fā)生了什么,使得為全球暢銷藥排行榜的門檻越來越高?

/ 02 /跑贏通脹,創(chuàng)新藥價格不斷飆升

不斷飆升的創(chuàng)新藥價,絕對是推高全球暢銷藥TOP10門檻的“幕后黑手”之一。

尤其是在暢銷藥的主力戰(zhàn)場美國,創(chuàng)新藥的價格不斷升高,速度遠超通貨膨脹。如下圖所示,202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暢銷藥價格五年來平均漲價44%,是通貨膨脹的3.1倍。

并且,漲價的不僅是這些暢銷藥。根據(jù)《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一份研究報告,從2008年到2021年,新藥的上市價格每年以20%的速度呈指數(shù)增長,2020-2021年47%的新藥初始定價在每年15萬美元以上。

不斷走高的藥價,意味著藥企不再需要那么多患者,也能拿到高收入。

舉個例子,當下美國腫瘤新藥每年的治療費用幾乎都超過10萬美元。這意味著,只需一萬名患者,就可以使得一款腫瘤藥物,輕松邁過重磅炸彈藥物10億美元的銷售門檻。

而美國又是創(chuàng)新藥的主要買單者,比如K藥。2022年,K藥209.37億美元的收入中60%由美國市場貢獻;修美樂更是如此,212.37億美元收入中87.67%由美國市場貢獻。所以,美國藥價的不斷走高,直接助推著全球暢銷藥的門檻升高。

那么,為什么這些藥物在美國的售價會越來越貴呢?這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決定的。

首先,藥物的研發(fā)成本居高不下。創(chuàng)新藥領域一直有著“雙十定律”,10年、10億美元,但如今,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的成本早已不止10億美元。根據(jù)德勤的研究報告,2022年候選藥物從發(fā)現(xiàn)階段一直推向市場的成本達到23億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2.98億美元。

其次,早些年全球暢銷藥多為慢性病治療藥,但如今上榜的一些藥物具有救命的性質。所以,即便它們定價高昂,仍然會有不少患者為其買單。

除此之外,美國的制度也是推高藥價的一個外因。自由定價制度和專利保護法是美國創(chuàng)新藥維持高價的支撐。

在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美國藥價自然不斷走高,全球暢銷藥物的門檻也隨之提高。

/ 03 /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適應癥不斷擴大

持續(xù)走高的藥價,并不是抬高全球暢銷藥門檻的唯一因素。不斷擴大的藥物適應癥,也在不斷推高著全球暢銷藥的門檻。

這也不難理解,藥物適應癥越多對應的患者群體也就越大,帶來的收入也會越高。

讓我們再次將時間拉回到10年前。2012年,全球前十的暢銷藥物中,僅有修美樂、英夫利西單抗、貝伐珠單抗三款產(chǎn)品,擁有3個以上的適應癥,其他的藥物適應癥幾乎都還只是針對一種常見病、慢性病。

而今天,這些暢銷藥的適應癥不斷擴張,沒有最多,只有更多。藥王修美樂在全球范圍內獲批的適應癥高達17個,下一任藥王K藥在美國獲批適應癥多達34個。

這些藥物之所以能將適應癥不斷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藥企對藥物認知的提升以及生物技術的發(fā)展進步。

眾所周知,人體內許多細胞功能并不是通過某一靶點獨立完成的,而是由許多靶點、信號通路相互配合,形成復雜的通路乃至網(wǎng)絡完成。同一個靶點有時也會兼具多種功能,在不同的條件下發(fā)揮不同的作用。

過去,我們對許多靶點背后的復雜機制、藥物的工作機理不甚了解,在臨床前模型對復雜藥物的預測能力有限。這就導致,過去藥物的研發(fā)有一定碰運氣的成分。

比如輝瑞的西地那非,80年代原本是被研發(fā)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結果療效不佳,但機緣巧合之下發(fā)現(xiàn)它的“副作用”,于是西地那非意外成了壯陽藥。那個年代,并非所有藥物研發(fā)都有這樣的運氣。

但在近些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對藥物、疾病、蛋白質靶點和信號通路的了解越來越清晰,藥物的研發(fā)策略也從簡單的偶然觀察,發(fā)展為更復雜的計算方法。這使得我們有可能找到更多藥物,并讓這些藥物有機會盡可能廣泛的發(fā)揮其作用。

當然,藥物適應癥擴張也離不開藥企的真金白銀。就拿K藥來說。默沙東為了拓展K藥的適應癥,開啟了地毯式轟炸。即便已經(jīng)有30多項適應癥獲批,默沙東仍然開展了上千項臨床試驗,尋找K藥的更多可能性。

簡單概括,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的提高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也離不開技術的發(fā)展。

越來越高的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讓我們看到一款成功的創(chuàng)新藥天花板之高,也把壓力給到了一眾藥企。后來者想要上榜變得越來越困難,但這并不意味著藥企沒有機會。

任何時候,技術都是第一生產(chǎn)力。當下創(chuàng)新藥領域基因編輯、IPSC、PROTAC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在這個新舊技術輪換的時間點,如果能成功抓住機會,那么在全球暢銷藥排行榜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看起來很難,但夢想總還是要有的。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沒有天花板的“游戲”:全球頂流創(chuàng)新藥銷售峰值不斷攀升背后

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的提高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也離不開技術的發(fā)展。

圖片來源:Pexels-Ivan Samkov

文|氨基觀察

一款創(chuàng)新藥的銷售額天花板,究竟能有多高?

212.37億美元,約等于1462億人民幣。

這是藥王修美樂2022年的銷售額。自2012年以來,修美樂已連續(xù)十年問鼎全球“藥王”(剔除新冠疫苗),上市至今全球累計銷售額2139.2億美元,約等于1.47萬億人民幣。

這是創(chuàng)新藥的巔峰了嗎?未必。

全球大藥企紛紛披露2022年財報,全球暢銷藥TOP10榜單也隨之出爐。

隱藏在這些巨額數(shù)字之下的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過去十年,在創(chuàng)新藥價格不斷走高、生物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頂流藥物一再突破著自己的天花板。一款成功的創(chuàng)新藥,前途無量。

全球暢銷藥TOP10的入圍門檻也隨之飆升,從2012年的53.18億美元提高到2022年的96.47億美元,漲幅達81.4%,接近翻倍。

對于后來者而言,高達百億美元的入圍門檻意味著,想要成為創(chuàng)新藥頂流變得越來越難。

不過,藥企也不必為此感到沮喪。門檻雖在提高,但新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PROTAC、基因編輯、IPSC等新技術層出不窮。

創(chuàng)新無止境,或許在這些新技術中,就藏著一個能夠躍龍門的捷徑。

/ 01 /96.47億美元,TOP10門檻十年翻倍

Keytruda(K藥)和修美樂,誰會是2022年新藥王?隨著全球各大藥企紛紛披露財報,最終答案已經(jīng)出爐。

剔除新冠疫苗,2022年的藥王依然是修美樂,其全年銷售額達212.37億美元。此前不少人頗為看好的K藥,2022年銷售額209.37億美元,以3億美元的微小差距與藥王之位擦身而過。

沒錯,藥王的門檻又又又提高了,銷售額不到200億美元,藥王候選人的位子都沒得坐。

不止是登頂藥王的門檻在提高,全球暢銷藥TOP10的上榜門檻,近些年來也在不斷狂飆。

2022年全球暢銷藥排名第10的藥物,是再生元的眼科藥物Eylea,其銷售額為96.47億美元。也就是說,未來一款藥物想要進入暢銷藥TOP10,銷售額起碼要達到97億美元。

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字。如果將時間往前拉十年,回到2012年,彼時96.47億美元的銷售額,足以讓Eylea在全球暢銷藥排行榜上超越修美樂,登頂2012年的藥王之位。

2012年,進入全球暢銷藥TOP10只需要53.18億美元,十年后的今天,這一門檻漲至96.47億美元,漲幅達81.4%。

你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新冠藥物的影響,畢竟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和新冠疫苗,以及Moderna的新冠疫苗,在全球藥物銷售額TOP10榜單上占據(jù)了三個名額。后續(xù)隨著新冠紅利消失,這幾款新冠產(chǎn)品跌落暢銷藥TOP榜,門檻自然會下移。

Too young, too simple。即便是將新冠產(chǎn)品剔除,進入全球TOP10的門檻,仍然高達84.65億美元。并且,根據(jù)投資機構Genesys Capital合伙人Paras Sharma預測,暢銷藥銷售門檻抬高這個趨勢,會在未來的幾年中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那么,問題來了,發(fā)生了什么,使得為全球暢銷藥排行榜的門檻越來越高?

/ 02 /跑贏通脹,創(chuàng)新藥價格不斷飆升

不斷飆升的創(chuàng)新藥價,絕對是推高全球暢銷藥TOP10門檻的“幕后黑手”之一。

尤其是在暢銷藥的主力戰(zhàn)場美國,創(chuàng)新藥的價格不斷升高,速度遠超通貨膨脹。如下圖所示,202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暢銷藥價格五年來平均漲價44%,是通貨膨脹的3.1倍。

并且,漲價的不僅是這些暢銷藥。根據(jù)《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一份研究報告,從2008年到2021年,新藥的上市價格每年以20%的速度呈指數(shù)增長,2020-2021年47%的新藥初始定價在每年15萬美元以上。

不斷走高的藥價,意味著藥企不再需要那么多患者,也能拿到高收入。

舉個例子,當下美國腫瘤新藥每年的治療費用幾乎都超過10萬美元。這意味著,只需一萬名患者,就可以使得一款腫瘤藥物,輕松邁過重磅炸彈藥物10億美元的銷售門檻。

而美國又是創(chuàng)新藥的主要買單者,比如K藥。2022年,K藥209.37億美元的收入中60%由美國市場貢獻;修美樂更是如此,212.37億美元收入中87.67%由美國市場貢獻。所以,美國藥價的不斷走高,直接助推著全球暢銷藥的門檻升高。

那么,為什么這些藥物在美國的售價會越來越貴呢?這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決定的。

首先,藥物的研發(fā)成本居高不下。創(chuàng)新藥領域一直有著“雙十定律”,10年、10億美元,但如今,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的成本早已不止10億美元。根據(jù)德勤的研究報告,2022年候選藥物從發(fā)現(xiàn)階段一直推向市場的成本達到23億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2.98億美元。

其次,早些年全球暢銷藥多為慢性病治療藥,但如今上榜的一些藥物具有救命的性質。所以,即便它們定價高昂,仍然會有不少患者為其買單。

除此之外,美國的制度也是推高藥價的一個外因。自由定價制度和專利保護法是美國創(chuàng)新藥維持高價的支撐。

在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美國藥價自然不斷走高,全球暢銷藥物的門檻也隨之提高。

/ 03 /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適應癥不斷擴大

持續(xù)走高的藥價,并不是抬高全球暢銷藥門檻的唯一因素。不斷擴大的藥物適應癥,也在不斷推高著全球暢銷藥的門檻。

這也不難理解,藥物適應癥越多對應的患者群體也就越大,帶來的收入也會越高。

讓我們再次將時間拉回到10年前。2012年,全球前十的暢銷藥物中,僅有修美樂、英夫利西單抗、貝伐珠單抗三款產(chǎn)品,擁有3個以上的適應癥,其他的藥物適應癥幾乎都還只是針對一種常見病、慢性病。

而今天,這些暢銷藥的適應癥不斷擴張,沒有最多,只有更多。藥王修美樂在全球范圍內獲批的適應癥高達17個,下一任藥王K藥在美國獲批適應癥多達34個。

這些藥物之所以能將適應癥不斷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藥企對藥物認知的提升以及生物技術的發(fā)展進步。

眾所周知,人體內許多細胞功能并不是通過某一靶點獨立完成的,而是由許多靶點、信號通路相互配合,形成復雜的通路乃至網(wǎng)絡完成。同一個靶點有時也會兼具多種功能,在不同的條件下發(fā)揮不同的作用。

過去,我們對許多靶點背后的復雜機制、藥物的工作機理不甚了解,在臨床前模型對復雜藥物的預測能力有限。這就導致,過去藥物的研發(fā)有一定碰運氣的成分。

比如輝瑞的西地那非,80年代原本是被研發(fā)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結果療效不佳,但機緣巧合之下發(fā)現(xiàn)它的“副作用”,于是西地那非意外成了壯陽藥。那個年代,并非所有藥物研發(fā)都有這樣的運氣。

但在近些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對藥物、疾病、蛋白質靶點和信號通路的了解越來越清晰,藥物的研發(fā)策略也從簡單的偶然觀察,發(fā)展為更復雜的計算方法。這使得我們有可能找到更多藥物,并讓這些藥物有機會盡可能廣泛的發(fā)揮其作用。

當然,藥物適應癥擴張也離不開藥企的真金白銀。就拿K藥來說。默沙東為了拓展K藥的適應癥,開啟了地毯式轟炸。即便已經(jīng)有30多項適應癥獲批,默沙東仍然開展了上千項臨床試驗,尋找K藥的更多可能性。

簡單概括,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的提高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也離不開技術的發(fā)展。

越來越高的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讓我們看到一款成功的創(chuàng)新藥天花板之高,也把壓力給到了一眾藥企。后來者想要上榜變得越來越困難,但這并不意味著藥企沒有機會。

任何時候,技術都是第一生產(chǎn)力。當下創(chuàng)新藥領域基因編輯、IPSC、PROTAC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在這個新舊技術輪換的時間點,如果能成功抓住機會,那么在全球暢銷藥排行榜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看起來很難,但夢想總還是要有的。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