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院線不能只靠《阿凡達2》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院線不能只靠《阿凡達2》

《阿凡達2》真的可以拯救影院嗎?

文|娛樂資本論 致遠君

《阿凡達2:水之道》在中國市場的翹首以盼中,終于定檔12月16日。

此時北京的大部分電影院,依然還在封控中,但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后,還是讓北京的院線經理們?yōu)橹徽?,畢竟自國慶檔之后,院線已經長達兩個月沒有如此重量級的新片上映了。盡管還需要等待半個多月,但各大影管院線已經早早的做好了準備,匆忙召開會議商議上映對策、平臺定價以及會員定價等事宜,各個影城的優(yōu)惠活動都已經在到來的路上了。

這對于長久饑渴的院線來說,是一劑比《獨行月球》更猛的藥,正常情況下票房20億起步,所有院線都會對《阿凡達2》帶來的高上座率嚴陣以待。何時開始循環(huán)預告片?何時排片?排多少場?上座率多少人?何時收物料?安排幾個海報位?何時開預售?有哪些包場……等工作,都在匆忙中有序地進行著,就像是在迎接著一場大考。

娛樂資本論了解到,許多IMAX影院已經為《阿凡達2:水之道》可能會造成的黃金場爆滿準備了預案,以應對影院密閉空間里突然到來的巨大人流。《阿凡達2》是全年齡段都適合觀看的超級大片,其上映有可能會引起全民效應,帶動刺激電影院消費。

定檔僅僅一天,貓眼想看人數突破70億,看來《阿凡達2》真是帶著拯救影院的架勢而來。但是,《阿凡達2》真的可以拯救影院于水火嗎?我們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阿凡達2:水之道》重磅定檔嗎,市場如饑似渴喜迎“過年”

經歷了十一檔期短暫且作用有限的回血之后,院線接下來陷入了長達兩個月的“片荒”。截止至11月27日,國慶檔四部新片中最高票房《萬里歸途》,總票房15.73億,其余影片票房均不過3億,甚至只有幾千萬票房,遠遠無法撐住國慶后如此長一段時間內影院的各類成本消耗。

11月28日大盤

11月18日《名偵探柯南:萬圣節(jié)新娘》和《墜落》上映,但《柯南》的票房在一周后才剛剛破億,包含IMAX全格式上映的《墜落》更是只有不到兩千萬票房。這些新片無法令電影院賺回龐大經營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影院的經營壓力,讓一些影院能夠撐到12月《阿凡達2》的到來。

《阿凡達》第一部于2010年1月4日正式登陸中國院線,在當時只有14塊IMAX銀幕的中國創(chuàng)下了17億的票房紀錄。當年小娛還是一個大學生,清晰的記得在僅有三塊IMAX銀幕的北京,《阿凡達》的IMAX版本黃牛票價一度突破500元大關,更有甚者賣出千元高價,是票面價格(120元、150元)的十倍。

《阿凡達2》定檔當天,許多院線經理人驚呼“過年了”,足見這部片的市場期待。

貓眼想看人數破70萬

而鑒于今年院線的虧損嚴重程度,此次《阿凡達2》上映,勢必會再引起一輪票價大漲。此前有未經證實的坊間傳聞聲稱,上海某影院《阿凡達2》票價將高達200元,某地首映日零點場定價甚至高達300+。某地首映日零點場價格甚至高達320元。雖未經證實,但我們認為這樣的價格雖然偏高,但亦在IMAX市場正常范圍內。況且,考慮到院線生存壓力較大,此次IMAX版價格高漲也在情理之中。除了首映日零點場這樣的特殊場次之外,《阿凡達2》的市場價格并不會如《阿凡達1》上映的時候那樣高漲,但基于IP本身的國民熱度,會有正常范圍內的適度上漲。

這類價格上漲屬于純市場行為,對于深處水火之中的電影院來說,純粹屬于一種自救行為,無可厚非。適度上漲對于市場一定會有正向作用,但究竟能有多少作用,還需要市場來驗證。

《阿凡達2》可以補院線財務虧空嗎?

《阿凡達2》究竟能否拯救院線,除了看IP本身的商業(yè)價值和影響力之外,還要看到今年各大影管院線公司的財務狀況。而其中的關鍵問題就在于,《阿凡達2》究竟能否做到幫助院線補上這些財務虧空?

今年的第三季度,各大電影公司的財務報表已經出爐,從萬達電影的財務報表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yè)收入為77.2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業(yè)收入27.82億元,占三分之一。根據貓眼數據顯示,截止至11月27日,萬達電影旗下影投院線公司萬達院線年度票房為48.94億,如今萬達在國內擁有816家影院,6925塊銀幕。每家影院平均營業(yè)收入大概在60萬,平均每塊銀幕產出值為七萬左右。

各大影管公司院線票房

如果計算影院場地、維護、員工工資、水電,60萬收入真的是遠遠不夠,即使加上賣品和廣告的收入也難以為繼。但今年隨著海外影院經濟復蘇,萬達電影在海外的56家影院均有不錯收入,或許可以一解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截止至28日,大型電影公司中大地院線今年票房收入為23.2億,橫店院線公司票房收入為12.55億,金逸院線的票房收入為12.27億。幾大影管院線的票房均沒有達到預期,再結合前一陣子英皇UA的倒閉,今年影管院線的壓力十分大。

再來看《阿凡達2》的票房潛力。參考今年年中的《獨行月球》,正常情況下,《阿凡達2:水之道》的應該具有30億+的票房潛質毋庸置疑。假設以30億+的體量來看,《阿凡達2》可以暫時緩解影城的收入壓力。

但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即是影院的營業(yè)率能否達到預期。據貓眼專業(yè)版營業(yè)地圖顯示,截止至11月27日,全國影院營業(yè)率為41.96%。

文娛場所是否能夠如期開業(yè)將是下一階段的焦點。一般電影的密鑰期為一個月時間,如遇到特殊情況,如市場大盤太弱等,電影局會通過延長密鑰期等措施來進行宏觀調控。正常情況下《阿凡達2》的密鑰有效期,會持續(xù)到明年1月15日。可以預見的是,《阿凡達2》的票房并不會依照往常的規(guī)律在上映首周集中爆發(fā)后下滑,它會隨著各地影院的開閉,在各個城市先后上映。假如在這一段時間中,文娛場所逐漸開業(yè),正可以讓影院充分的享受到《阿凡達2》帶來的救急效應。

全國影院營業(yè)率

《阿凡達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影院的燃眉之急。假如開業(yè)數量沒有達到預期,那么《阿凡達2》依舊可以讓營業(yè)中的影院日子的不那么拮據。《阿凡達2》究竟能有什么樣的作用未可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撐住院線不致成群倒閉,但僅靠《阿凡達2》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影院并不會一直持續(xù)關閉狀態(tài),市場本身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

引進片不是全部的希望

自1994年開始,中國電影市場出現分賬大片的概念,標志著中國電影市場對外開放的開始。此后的三十年中,引進片的數量在中國逐漸增長,引進配額也從每年一兩部逐漸增長到34部。再加上各種特種片引進,實際上每年引進的數量都在百部左右,2019年甚至曾經達到136部,占到全年票房比例的37.7%。2019年《復仇者聯盟4》在內地上映之后,票房破40億,一片撐起整個暑期檔的院線生命力。

但這種情況如今鮮少看到,2020年之后,引進片數額逐漸減少,今年僅僅引進38部,這38部中除了《侏羅紀公世界3》之外沒有票房炸彈級作品。如今中國院線再次迎來《阿凡達2:水之道》這樣的好萊塢現象級大制作,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但引進片的缺乏,只是中國電影市場面臨的問題之一,且這個問題將隨著《阿凡達2》的上映變得沒有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國產片,只有穩(wěn)住我們自己的基本盤,才是保護我國電影市場的關鍵。

自1995年中國電影院線制改革之后,三十年來,中國電影的年產量從最初的一百多部上升到2019年的1037部。在2013年以前,中國電影票房中引進片占比始終高于國產片,2013年國產片票房首次超過引進片。到了2019年,國產片票房比例占到全年的58%,這一年中國上映的數量有四百多部,其中破10億的國產新片有10部,而引進片為5部。但到了今年破10億的國產新片只有6部,過30億的只有兩部,完全不能扛起院線經營重擔。所以,如果僅將焦點放在《阿凡達2》之上,未免放偏了視線。

除了疫情原因之外,新片供應的青黃不接,也是市場運行不暢的重要因素。

自國慶檔之后,院線尚無一部在口碑和票房上均有保證的國產新片上映,形成所謂“弱片”扎堆的局面。其實“弱片”無罪,因為良性循環(huán)的電影市場就是會有“弱片”,是市場規(guī)律,也是商品經濟的自然現象,屬于人力不可扭轉的客觀規(guī)律。因此,豐富國產片的供應類型,讓總產量和類型豐富程度都增長,才是拯救電影市場的關鍵所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院線不能只靠《阿凡達2》

《阿凡達2》真的可以拯救影院嗎?

文|娛樂資本論 致遠君

《阿凡達2:水之道》在中國市場的翹首以盼中,終于定檔12月16日。

此時北京的大部分電影院,依然還在封控中,但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后,還是讓北京的院線經理們?yōu)橹徽?,畢竟自國慶檔之后,院線已經長達兩個月沒有如此重量級的新片上映了。盡管還需要等待半個多月,但各大影管院線已經早早的做好了準備,匆忙召開會議商議上映對策、平臺定價以及會員定價等事宜,各個影城的優(yōu)惠活動都已經在到來的路上了。

這對于長久饑渴的院線來說,是一劑比《獨行月球》更猛的藥,正常情況下票房20億起步,所有院線都會對《阿凡達2》帶來的高上座率嚴陣以待。何時開始循環(huán)預告片?何時排片?排多少場?上座率多少人?何時收物料?安排幾個海報位?何時開預售?有哪些包場……等工作,都在匆忙中有序地進行著,就像是在迎接著一場大考。

娛樂資本論了解到,許多IMAX影院已經為《阿凡達2:水之道》可能會造成的黃金場爆滿準備了預案,以應對影院密閉空間里突然到來的巨大人流?!栋⒎策_2》是全年齡段都適合觀看的超級大片,其上映有可能會引起全民效應,帶動刺激電影院消費。

定檔僅僅一天,貓眼想看人數突破70億,看來《阿凡達2》真是帶著拯救影院的架勢而來。但是,《阿凡達2》真的可以拯救影院于水火嗎?我們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阿凡達2:水之道》重磅定檔嗎,市場如饑似渴喜迎“過年”

經歷了十一檔期短暫且作用有限的回血之后,院線接下來陷入了長達兩個月的“片荒”。截止至11月27日,國慶檔四部新片中最高票房《萬里歸途》,總票房15.73億,其余影片票房均不過3億,甚至只有幾千萬票房,遠遠無法撐住國慶后如此長一段時間內影院的各類成本消耗。

11月28日大盤

11月18日《名偵探柯南:萬圣節(jié)新娘》和《墜落》上映,但《柯南》的票房在一周后才剛剛破億,包含IMAX全格式上映的《墜落》更是只有不到兩千萬票房。這些新片無法令電影院賺回龐大經營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影院的經營壓力,讓一些影院能夠撐到12月《阿凡達2》的到來。

《阿凡達》第一部于2010年1月4日正式登陸中國院線,在當時只有14塊IMAX銀幕的中國創(chuàng)下了17億的票房紀錄。當年小娛還是一個大學生,清晰的記得在僅有三塊IMAX銀幕的北京,《阿凡達》的IMAX版本黃牛票價一度突破500元大關,更有甚者賣出千元高價,是票面價格(120元、150元)的十倍。

《阿凡達2》定檔當天,許多院線經理人驚呼“過年了”,足見這部片的市場期待。

貓眼想看人數破70萬

而鑒于今年院線的虧損嚴重程度,此次《阿凡達2》上映,勢必會再引起一輪票價大漲。此前有未經證實的坊間傳聞聲稱,上海某影院《阿凡達2》票價將高達200元,某地首映日零點場定價甚至高達300+。某地首映日零點場價格甚至高達320元。雖未經證實,但我們認為這樣的價格雖然偏高,但亦在IMAX市場正常范圍內。況且,考慮到院線生存壓力較大,此次IMAX版價格高漲也在情理之中。除了首映日零點場這樣的特殊場次之外,《阿凡達2》的市場價格并不會如《阿凡達1》上映的時候那樣高漲,但基于IP本身的國民熱度,會有正常范圍內的適度上漲。

這類價格上漲屬于純市場行為,對于深處水火之中的電影院來說,純粹屬于一種自救行為,無可厚非。適度上漲對于市場一定會有正向作用,但究竟能有多少作用,還需要市場來驗證。

《阿凡達2》可以補院線財務虧空嗎?

《阿凡達2》究竟能否拯救院線,除了看IP本身的商業(yè)價值和影響力之外,還要看到今年各大影管院線公司的財務狀況。而其中的關鍵問題就在于,《阿凡達2》究竟能否做到幫助院線補上這些財務虧空?

今年的第三季度,各大電影公司的財務報表已經出爐,從萬達電影的財務報表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yè)收入為77.2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業(yè)收入27.82億元,占三分之一。根據貓眼數據顯示,截止至11月27日,萬達電影旗下影投院線公司萬達院線年度票房為48.94億,如今萬達在國內擁有816家影院,6925塊銀幕。每家影院平均營業(yè)收入大概在60萬,平均每塊銀幕產出值為七萬左右。

各大影管公司院線票房

如果計算影院場地、維護、員工工資、水電,60萬收入真的是遠遠不夠,即使加上賣品和廣告的收入也難以為繼。但今年隨著海外影院經濟復蘇,萬達電影在海外的56家影院均有不錯收入,或許可以一解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截止至28日,大型電影公司中大地院線今年票房收入為23.2億,橫店院線公司票房收入為12.55億,金逸院線的票房收入為12.27億。幾大影管院線的票房均沒有達到預期,再結合前一陣子英皇UA的倒閉,今年影管院線的壓力十分大。

再來看《阿凡達2》的票房潛力。參考今年年中的《獨行月球》,正常情況下,《阿凡達2:水之道》的應該具有30億+的票房潛質毋庸置疑。假設以30億+的體量來看,《阿凡達2》可以暫時緩解影城的收入壓力。

但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即是影院的營業(yè)率能否達到預期。據貓眼專業(yè)版營業(yè)地圖顯示,截止至11月27日,全國影院營業(yè)率為41.96%。

文娛場所是否能夠如期開業(yè)將是下一階段的焦點。一般電影的密鑰期為一個月時間,如遇到特殊情況,如市場大盤太弱等,電影局會通過延長密鑰期等措施來進行宏觀調控。正常情況下《阿凡達2》的密鑰有效期,會持續(xù)到明年1月15日??梢灶A見的是,《阿凡達2》的票房并不會依照往常的規(guī)律在上映首周集中爆發(fā)后下滑,它會隨著各地影院的開閉,在各個城市先后上映。假如在這一段時間中,文娛場所逐漸開業(yè),正可以讓影院充分的享受到《阿凡達2》帶來的救急效應。

全國影院營業(yè)率

《阿凡達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影院的燃眉之急。假如開業(yè)數量沒有達到預期,那么《阿凡達2》依舊可以讓營業(yè)中的影院日子的不那么拮據。《阿凡達2》究竟能有什么樣的作用未可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撐住院線不致成群倒閉,但僅靠《阿凡達2》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影院并不會一直持續(xù)關閉狀態(tài),市場本身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

引進片不是全部的希望

自1994年開始,中國電影市場出現分賬大片的概念,標志著中國電影市場對外開放的開始。此后的三十年中,引進片的數量在中國逐漸增長,引進配額也從每年一兩部逐漸增長到34部。再加上各種特種片引進,實際上每年引進的數量都在百部左右,2019年甚至曾經達到136部,占到全年票房比例的37.7%。2019年《復仇者聯盟4》在內地上映之后,票房破40億,一片撐起整個暑期檔的院線生命力。

但這種情況如今鮮少看到,2020年之后,引進片數額逐漸減少,今年僅僅引進38部,這38部中除了《侏羅紀公世界3》之外沒有票房炸彈級作品。如今中國院線再次迎來《阿凡達2:水之道》這樣的好萊塢現象級大制作,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但引進片的缺乏,只是中國電影市場面臨的問題之一,且這個問題將隨著《阿凡達2》的上映變得沒有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國產片,只有穩(wěn)住我們自己的基本盤,才是保護我國電影市場的關鍵。

自1995年中國電影院線制改革之后,三十年來,中國電影的年產量從最初的一百多部上升到2019年的1037部。在2013年以前,中國電影票房中引進片占比始終高于國產片,2013年國產片票房首次超過引進片。到了2019年,國產片票房比例占到全年的58%,這一年中國上映的數量有四百多部,其中破10億的國產新片有10部,而引進片為5部。但到了今年破10億的國產新片只有6部,過30億的只有兩部,完全不能扛起院線經營重擔。所以,如果僅將焦點放在《阿凡達2》之上,未免放偏了視線。

除了疫情原因之外,新片供應的青黃不接,也是市場運行不暢的重要因素。

自國慶檔之后,院線尚無一部在口碑和票房上均有保證的國產新片上映,形成所謂“弱片”扎堆的局面。其實“弱片”無罪,因為良性循環(huán)的電影市場就是會有“弱片”,是市場規(guī)律,也是商品經濟的自然現象,屬于人力不可扭轉的客觀規(guī)律。因此,豐富國產片的供應類型,讓總產量和類型豐富程度都增長,才是拯救電影市場的關鍵所在。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