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牛鈺
歷經8個月配合調查,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終于回歸,并且迅速“復工”。
ST泰禾(000732.SZ)11月17日晚間發(fā)布異動公告稱,近日有公共傳媒發(fā)布了關于“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結束配合調查回歸”的報道,11月17日,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已正常履行職責。
黃其森此次回歸,距離他被帶走開始配合調查已有8個月的時間。
今年3月16日,泰禾集團曾公告黃其森被帶走“協助有關機關調查”,但調查原因、結果在過去8個月中一直未有消息披露。在此期間,泰禾集團由聯席總裁葛勇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和董事會秘書職責。
在當時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葛勇強調,董事長黃其森是協助調查,不是因為泰禾經營層面的問題,與企業(yè)經營本身沒有關系。
隨后幾日,泰禾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黃曦、集團副總裁林文華也傳來被帶走的消息,二人此前均曾在建行任職。到了5月份,據中紀委披露,中國建設銀行機構業(yè)務部原總經理黃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黃曦在2018年加入泰禾,在被調查之前,從建行離職已有5年。
時至今日,針對黃曦與林文華的調查未有定論,實控人黃其森在11月15日便有結束配合調查消息傳出,稱泰禾團隊已前往吉林接黃其森回歸,界面新聞向泰禾集團求證,得到的回應是“一切以公告為準”。
按照17日晚公告信息,不到三天,黃其森已回公司正常工作,但其目前在公司總部所在地北京,還是泰禾集團“大本營”福州并不清楚。
界面新聞注意到,17日下午,泰禾在福州泰禾中心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采取現場、網絡投票兩種形式,該大會主要投票的議案涉及非董、獨董的選舉事宜。
當天下午在股東大會之后,泰禾集團迅速進行了董事會換屆,黃其森確有出席。據公告信息顯示,第十屆董事會主席仍為黃其森,任期三年。
除3位獨立董事更改外,其余董事、高管無新變動。而對泰禾控制權十分看重的黃其森依舊兼任總經理一職,并代行董秘職責。
1965年出生的黃其森早年也曾在建設銀行福建分行工作了8年,隨后在31歲時創(chuàng)立了泰禾集團。
2010年上市后,泰禾開始一路狂飆,在2015年前后通過高杠桿拿地和收并購。但這種模式也讓泰禾在2020年遭遇了現金流危機。
引入戰(zhàn)投曾是泰禾最先采取的策略之一,2020年7月,流動性危機發(fā)生不久,泰禾和萬科簽訂框架協議,萬科全資子公司海南萬益擬以24.3億元收購泰禾19.9%股份,但需泰禾指定并實施債務重組方案。
兩年時間過去,泰禾債務重組遲遲未有進展,戰(zhàn)投一事也懸而未決。即便如此,黃其森期間也曾數次露面表態(tài)。
進入2022年,黃其森曾撰寫文章高喊“活下去”、“不躺平”,2月份最后一次公開現身時,他還聲稱“今年泰禾要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在黃其森“不當家”的8個月里,泰禾仍在泥潭中掙扎。
今年4月底,泰禾年度業(yè)績預告突然“變臉”,最終公告的業(yè)績虧損40億元,被深交所打上“ST”標簽,踩在退市危險線,股價漲跌幅限制在5%以內。
目前泰禾的逾期債務規(guī)模也進一步擴大,截至2022年10月28日,泰禾已到期未歸還借款本金為584.51億元。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17日,泰禾還26次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18次被列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黃其森也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并限制高消費。
項目推盤、交付等經營受流動性危機影響巨大,泰禾的業(yè)績也難以出現回轉。據其10月29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yè)收入為52.63億元,雖然同比增加232.79%,但凈利潤仍虧損31.47億元,同比減少329.18%。
如今黃其森又將站在泰禾“自救”的第一線,不過在各地政府、金融機構“保交樓”的支持下,近期泰禾也成為被紓困幫扶的對象。
據泰禾官微11月3日披露,集團廈門區(qū)域、廣深區(qū)域、上海區(qū)域的多個項目獲批當地政府的紓困資金,大部分資金已撥付到政府為項目開設的專用賬戶中。
除借款之外,泰禾多個項目還被政府列入保交房或風險防范化解重點項目等
泰禾近期也對外表示,截至2022年10月底,集團多個項目累計獲批紓困資金超過9億元,正在申請中、將有望獲得的增量資金共計約7.5億元。
不過合計16.5億元的紓困資金對泰禾來說杯水車薪,要真正走出泥潭還需要債務重組、經營狀況等多方面的利好消息。
如今泰禾在官微持續(xù)發(fā)布復工情況,但泰禾多地業(yè)主在諸多平臺上反饋,泰禾的項目復工和收房進展,并不似其披露的那樣樂觀。
實控人回歸則被資本市場視為一大利好,11月15日-17日,ST泰禾已收獲三個漲停板,在此之前,受“第二支箭”等金融端政策影響,ST泰禾在房地產板塊大漲趨勢下也多次漲停。
截至11月17日收盤,ST泰禾股價為1.31元/股,漲幅4.8%,總市值3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