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五月天“恰飯”滑鐵盧,誰在“定制”廣告歌的質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五月天“恰飯”滑鐵盧,誰在“定制”廣告歌的質量?

“恰飯”不易。

文|音樂先聲 丁茜雯      

編輯|范志輝

“不好意思,我的記憶里你們沒發(fā)過這首歌?!?nbsp;

距五月天為手游《王者榮耀》所作的七周年陪伴推廣歌曲《你的神曲》發(fā)布一周,仍有大量“五迷”處于意難平境地。 無他,只因在大多聽眾看來,這首充滿商業(yè)味道的“恰飯”歌曲過于簡單的編曲、口水話的歌詞著實有失水準,折損了五月天這塊“金字招牌”。

不過 11月7日,隨著阿信、告五人、白安宣布即將在9日晚間發(fā)布新作,不少聽眾也再度燃起期待之情,稱“不是神曲就行,心不能再碎了”。 那么,看上去“百家嫌”的恰飯之作,又是如何被品牌方”定制“出廠的呢? 

毀譽參半的“恰飯”歌曲

實際上,這也不是五月天的職業(yè)生涯里第一次為“恰飯”寫歌。 

但根據以往履歷來看,五月天即便“恰飯”,也“恰”出了大多質量上乘的作品。比如2013年,其與歌手嚴爵合作為品牌綠箭所作的《潔癖》一曲、代言可口可樂并搭配經典廣告歌曲《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貫徹快樂)》等,至今仍是五迷乃至聽眾眼中的佳作。

而歷數近20年來的廣告歌,可以發(fā)現基本沿襲著兩個思路:一個是追求作品品質和品牌調性的兼顧與契合,以口碑出圈;一個是相對簡單粗暴,以洗腦的方式出圈。

第一種思路下的廣告歌,不少成為了深入人心的經典,甚至成為歌手的代表作。比如2004年,中國移動邀請周杰倫擔任代言旗下“動感地帶”,推出廣告曲《我的地盤》,“我的地盤聽我的”這句歌詞至今仍在流行;2005年,張含韻與蒙牛優(yōu)酸乳深度綁定打造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一舉紅遍大江南北;2006年,中國移動邀請SHE代言并推出廣告曲《Ring Ring Ring》,也是廣受歡迎,在近兩年也在短視頻翻紅。 

第二種思路下的廣告歌,算是把“耳蟲效應”發(fā)揮到了極致,至今仍然是陰影。早年間,比如子曰樂隊為保健品牌腦白金打造的廣告曲,“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便成功洗腦全國人民。由于洗腦效果實在太強,甚至子曰樂隊演出時,主唱秋野都自嘲過“俗”。 

 

年的案例便是改編自美國民謠《Oh Susanna》的《蜜雪冰城之歌》,以口語化的“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加之韻律感強烈易記的旋律,在不斷循環(huán)重復和用戶二創(chuàng)下,成功全網破圈。 

考慮到投放成本,大多一條保持在5秒或15秒左右,經常會發(fā)行電視頻道、LED等多個投放版本。這也導致廣告曲被“腰斬”,大多僅保留高潮部分的副歌與廣告內容配合。不過,也有某些大品牌并不在意時長所控,比如2007年,康美藥業(yè)投放的長達五分鐘左右的劇情類MV廣告《康美之戀》,便是由歌手譚晶演唱,任泉、李冰冰主演,投放平臺也均為央視頻道。 

有意思的是,廣告歌的制作也慢慢發(fā)生著一些轉變。在過去20多年里,可口可樂、康師傅、百事、中國移動等認知度極高的國民品牌“出手闊綽”,產出了不少與當紅歌手的廣告曲合作。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來臨,流量渠道也愈加多元化,廣告歌也不再過分執(zhí)著于大牌明星合作,甚至愈加追求簡單直接的傳播效果,將品牌透過音樂延伸出去,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效益最大化。 

誰在“定制”廣告歌的質量?

在廣告歌制作思路變化的背后,最大原因在于媒介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 

說白了,在信息速食當下,受眾的注意力格外碎片,且品質與傳播的時常難以兼顧,愈發(fā)追求病毒營銷似乎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投機取巧”,這也成為近年來品牌方的營銷偏好。 

畢竟,在抖快制霸下沉市場的當下,品牌、歌手也走下”神壇“,拉近與大眾用戶的距離感。而品牌角度來看,不論何種形式的廣告歌其實都是為品牌服務,增強品牌的記憶點和認知,進而影響受眾的決策購買。 

在流量內卷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廣告歌也多以圍繞瑯瑯上口、節(jié)奏韻律強、具備畫面感和共鳴感來制作。

根據去年發(fā)布的《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顯示,2021年共有118個品牌推出音樂營銷,共發(fā)布206首歌曲,連續(xù)兩年大幅增長,但徹底出圈的也僅有屈臣氏、蜜雪冰城這兩大廣告歌。

一般來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歌好不好很難量化,相比屈臣氏蒸餾水與阿肆合作的《熱愛105°的你》的可遇不可求,蜜雪冰城“一句話洗腦式”的簡單重復似乎更容易做到,為了提高成功率和甚至是不出錯,后者更加穩(wěn)妥保險。 

而遭受爭議的《你的神曲》,或許正是在這個邏輯下的產物。

而近年來,廣告歌也衍生出了一些不同的新玩法。 

其一,便是改編國際名曲、經典老歌等已廣為人知的流行文化母體,不僅潛在受眾層面廣泛,還自帶流量體質和二創(chuàng)傳播效應。比如2020年,作業(yè)幫App推出的“洗腦神曲”《幫幫幫之歌》改編自莫扎特的《弦樂小夜曲》,將其填詞為作業(yè)幫的廣告標語,魔性洗腦網課用戶的同時,也聯動張含韻、胡夏等藝人進行了二創(chuàng)營銷。 

其二,則是以定制或者贊助音樂綜藝、大型晚會的形式,在冠名傳播的基礎上獲得原創(chuàng)或創(chuàng)新改編。比如聚劃算在贊助說唱節(jié)目《說唱新世代》后,節(jié)目選手周密、懶惰等為其打造了中插廣告原創(chuàng)BGM、廣告曲等,既有“劃算劃算聚劃算”的Slogan,也有“完美的舞臺需要實力支撐”等契合節(jié)目風格和品牌調性的歌詞。 

 

以說,廣告歌曲的“定制”,盡管最終是由品牌方主導下的命題作文,但“洗腦”不應該是唯一目的。畢竟,消費受眾盡管再下沉,也并不是對簡單粗暴的洗腦、魔改全盤接收的,品質不該被拋之腦后。 

結語

廣告歌之于品牌、歌手,實則也是甲方與乙方的之間的推拉。 

但給音樂人預留足夠的創(chuàng)作空間,那么留下叫好又叫做的作品,概率自然會更大。不論是《我的地盤》2.0,還是《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貫徹快樂)》2.0,都有可能驚艷問世,產出更多兼具商業(yè)性、藝術性的廣告歌曲。 

換個角度來看,廣告歌曲與影視音樂、游戲音樂并列,成為華語樂壇除專輯歌曲之外的重要一環(huán)。如果一味“偷懶”,追求洗腦效果,稍有不慎便會對品牌和藝人的消耗,總歸是得不償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五月天“恰飯”滑鐵盧,誰在“定制”廣告歌的質量?

“恰飯”不易。

文|音樂先聲 丁茜雯      

編輯|范志輝

“不好意思,我的記憶里你們沒發(fā)過這首歌?!?nbsp;

距五月天為手游《王者榮耀》所作的七周年陪伴推廣歌曲《你的神曲》發(fā)布一周,仍有大量“五迷”處于意難平境地。 無他,只因在大多聽眾看來,這首充滿商業(yè)味道的“恰飯”歌曲過于簡單的編曲、口水話的歌詞著實有失水準,折損了五月天這塊“金字招牌”。

不過 11月7日,隨著阿信、告五人、白安宣布即將在9日晚間發(fā)布新作,不少聽眾也再度燃起期待之情,稱“不是神曲就行,心不能再碎了”。 那么,看上去“百家嫌”的恰飯之作,又是如何被品牌方”定制“出廠的呢? 

毀譽參半的“恰飯”歌曲

實際上,這也不是五月天的職業(yè)生涯里第一次為“恰飯”寫歌。 

但根據以往履歷來看,五月天即便“恰飯”,也“恰”出了大多質量上乘的作品。比如2013年,其與歌手嚴爵合作為品牌綠箭所作的《潔癖》一曲、代言可口可樂并搭配經典廣告歌曲《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貫徹快樂)》等,至今仍是五迷乃至聽眾眼中的佳作。

而歷數近20年來的廣告歌,可以發(fā)現基本沿襲著兩個思路:一個是追求作品品質和品牌調性的兼顧與契合,以口碑出圈;一個是相對簡單粗暴,以洗腦的方式出圈。

第一種思路下的廣告歌,不少成為了深入人心的經典,甚至成為歌手的代表作。比如2004年,中國移動邀請周杰倫擔任代言旗下“動感地帶”,推出廣告曲《我的地盤》,“我的地盤聽我的”這句歌詞至今仍在流行;2005年,張含韻與蒙牛優(yōu)酸乳深度綁定打造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一舉紅遍大江南北;2006年,中國移動邀請SHE代言并推出廣告曲《Ring Ring Ring》,也是廣受歡迎,在近兩年也在短視頻翻紅。 

第二種思路下的廣告歌,算是把“耳蟲效應”發(fā)揮到了極致,至今仍然是陰影。早年間,比如子曰樂隊為保健品牌腦白金打造的廣告曲,“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便成功洗腦全國人民。由于洗腦效果實在太強,甚至子曰樂隊演出時,主唱秋野都自嘲過“俗”。 

 

年的案例便是改編自美國民謠《Oh Susanna》的《蜜雪冰城之歌》,以口語化的“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加之韻律感強烈易記的旋律,在不斷循環(huán)重復和用戶二創(chuàng)下,成功全網破圈。 

考慮到投放成本,大多一條保持在5秒或15秒左右,經常會發(fā)行電視頻道、LED等多個投放版本。這也導致廣告曲被“腰斬”,大多僅保留高潮部分的副歌與廣告內容配合。不過,也有某些大品牌并不在意時長所控,比如2007年,康美藥業(yè)投放的長達五分鐘左右的劇情類MV廣告《康美之戀》,便是由歌手譚晶演唱,任泉、李冰冰主演,投放平臺也均為央視頻道。 

有意思的是,廣告歌的制作也慢慢發(fā)生著一些轉變。在過去20多年里,可口可樂、康師傅、百事、中國移動等認知度極高的國民品牌“出手闊綽”,產出了不少與當紅歌手的廣告曲合作。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來臨,流量渠道也愈加多元化,廣告歌也不再過分執(zhí)著于大牌明星合作,甚至愈加追求簡單直接的傳播效果,將品牌透過音樂延伸出去,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效益最大化。 

誰在“定制”廣告歌的質量?

在廣告歌制作思路變化的背后,最大原因在于媒介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 

說白了,在信息速食當下,受眾的注意力格外碎片,且品質與傳播的時常難以兼顧,愈發(fā)追求病毒營銷似乎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投機取巧”,這也成為近年來品牌方的營銷偏好。 

畢竟,在抖快制霸下沉市場的當下,品牌、歌手也走下”神壇“,拉近與大眾用戶的距離感。而品牌角度來看,不論何種形式的廣告歌其實都是為品牌服務,增強品牌的記憶點和認知,進而影響受眾的決策購買。 

在流量內卷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廣告歌也多以圍繞瑯瑯上口、節(jié)奏韻律強、具備畫面感和共鳴感來制作。

根據去年發(fā)布的《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顯示,2021年共有118個品牌推出音樂營銷,共發(fā)布206首歌曲,連續(xù)兩年大幅增長,但徹底出圈的也僅有屈臣氏、蜜雪冰城這兩大廣告歌。

一般來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歌好不好很難量化,相比屈臣氏蒸餾水與阿肆合作的《熱愛105°的你》的可遇不可求,蜜雪冰城“一句話洗腦式”的簡單重復似乎更容易做到,為了提高成功率和甚至是不出錯,后者更加穩(wěn)妥保險。 

而遭受爭議的《你的神曲》,或許正是在這個邏輯下的產物。

而近年來,廣告歌也衍生出了一些不同的新玩法。 

其一,便是改編國際名曲、經典老歌等已廣為人知的流行文化母體,不僅潛在受眾層面廣泛,還自帶流量體質和二創(chuàng)傳播效應。比如2020年,作業(yè)幫App推出的“洗腦神曲”《幫幫幫之歌》改編自莫扎特的《弦樂小夜曲》,將其填詞為作業(yè)幫的廣告標語,魔性洗腦網課用戶的同時,也聯動張含韻、胡夏等藝人進行了二創(chuàng)營銷。 

其二,則是以定制或者贊助音樂綜藝、大型晚會的形式,在冠名傳播的基礎上獲得原創(chuàng)或創(chuàng)新改編。比如聚劃算在贊助說唱節(jié)目《說唱新世代》后,節(jié)目選手周密、懶惰等為其打造了中插廣告原創(chuàng)BGM、廣告曲等,既有“劃算劃算聚劃算”的Slogan,也有“完美的舞臺需要實力支撐”等契合節(jié)目風格和品牌調性的歌詞。 

 

以說,廣告歌曲的“定制”,盡管最終是由品牌方主導下的命題作文,但“洗腦”不應該是唯一目的。畢竟,消費受眾盡管再下沉,也并不是對簡單粗暴的洗腦、魔改全盤接收的,品質不該被拋之腦后。 

結語

廣告歌之于品牌、歌手,實則也是甲方與乙方的之間的推拉。 

但給音樂人預留足夠的創(chuàng)作空間,那么留下叫好又叫做的作品,概率自然會更大。不論是《我的地盤》2.0,還是《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貫徹快樂)》2.0,都有可能驚艷問世,產出更多兼具商業(yè)性、藝術性的廣告歌曲。 

換個角度來看,廣告歌曲與影視音樂、游戲音樂并列,成為華語樂壇除專輯歌曲之外的重要一環(huán)。如果一味“偷懶”,追求洗腦效果,稍有不慎便會對品牌和藝人的消耗,總歸是得不償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