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我們談論元宇宙的時候,談論的是哪個元宇宙?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當我們談論元宇宙的時候,談論的是哪個元宇宙?

未來元宇宙在法國的機遇和用途仍尚不明朗。

文|創(chuàng)瞰巴黎 Jean Zeid

編輯|Meister Xia

導讀:

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就出現了元宇宙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對人類社會可能有什么影響?元宇宙的概念從誕生之日起就討論不斷,甚至很難找到一個公認的定義,但這并不妨礙相關技術、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國際上,臉書、谷歌、微軟、英偉達等互聯網科技大公司已紛紛投巨資布局元宇宙,元宇宙有望引領下一次的數字化革命。本篇為“元宇宙:希望,承諾和未知”系列一,Jean Zeid將帶我們了解元宇宙的發(fā)展,以及法國民眾對元宇宙的認知和態(tài)度。

一覽:

  • 許多人覺得元宇宙就是一個必須通過Oculus等VR頭戴設備和遙控器進入的虛擬空間。
  • 但元宇宙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Manzalab實驗室開發(fā)的Teemew平臺也是一種元宇宙,完全可以通過現有設備進入。
  • 現在主要的挑戰(zhàn)在于找到虛擬現實的“用武之地”,讓投資虛擬現實物有所值。
  • 然而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這個生態(tài)危機嚴峻的世界里,元宇宙會帶來怎樣的生態(tài)和社會代價。

每個人都在討論元宇宙,但我們到底在討論哪個元宇宙呢?

某種程度而言,元宇宙早就存在了?!队⑿勐撁恕贰ⅰ赌ЙF世界》的玩家在虛擬空間中穿梭已久:玩家們可以碰面、交換物品、探索虛擬世界。企業(yè)的在線工作平臺也可視為元宇宙:員工們在虛擬空間里分享內容,用Teams和Zoom開會。同理,社交網絡也是元宇宙。

下一步呢?元宇宙會走得多遠?隨著臉書公司(Facebook)更名為Meta,馬克·扎克伯格讓許多人將Oculus和元宇宙畫上了等號,認為元宇宙就是一個可以通過VR頭戴設備和遙控器進入的虛擬空間。的確,對于一些特定的用途,Oculus可以發(fā)揮作用,讓元宇宙大放異彩。比如VR頭戴設備可以模擬特殊環(huán)境(離岸石油平臺、核電站等人類難以接近的空間)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也可以讓用戶在云端逛博物館,欣賞動人的藝術展和科技展。但是,讓數十億社交媒體用戶、手機用戶進入同一個全球元宇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在頭戴設備的生產、成本、舒適度和平臺的互通性等方面,處處都是難關。相較于我們早已適應的移動物聯網,元宇宙要具備什么附加價值才能與之匹敵?

除了扎克伯格所推崇的第二人稱視角元宇宙外,市面上還有許多第三人稱視角的元宇宙,只要利用現有的設備就能輕松訪問,比如Manzalab實驗室專為企業(yè)和培訓機構開發(fā)的Teemew元宇宙。甚至諸如GatherTown平臺的二維虛擬空間也算是一種元宇宙。GatherTown的畫風參照了復古的像素游戲,用戶可自由設計二維空間,當兩個與會者在屏幕上擦肩而過時,視頻聊天框就會立刻彈出。這些小規(guī)模平臺早已實現遠程交互所需要的功能。

今天的挑戰(zhàn),就是要找到虛擬現實的用武之地,讓其發(fā)揮價值、值得投資。疫情封鎖讓VR派上許多用途,但是也讓我們感受到VR的局限性,重新認識到線下交流的必要,并思考元宇宙會帶來的生態(tài)和社會代價。

在《頭號玩家》小說原著和電影中,氣候變化導致地球生存條件惡化,人們被迫在VR游戲“綠洲”中尋找慰藉。這種元宇宙能否真的被開發(fā)出來?除了需要頭戴設備提供圖像和聲音外,這類元宇宙還必須能模擬其他的感官感受,尤其是觸覺。雖然觸覺和力反饋技術已經存在,但短期內難以市場化。此外,運動感模擬仍是個常被忽視的技術瓶頸:如何為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用戶逼真地模擬出運動的感受,同時不導致暈動癥?

既然談到科幻小說,那就談一談終極元宇宙吧。有些人認為終極元宇宙已經誕生,而且我們都生活在其中,卻渾然不知。隨著計算能力的高速發(fā)展,在遙遠的未來我們的子孫后代可能會建設大量的模擬歷史的虛擬現實。既然虛擬現實數量將遠多于真實現實,從概率上來講,我們更有可能生活在前者而非后者中,這一假說最初由著名思想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提出。

法國民眾對元宇宙的了解程度和態(tài)度

據彭博社報道,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值預計將達到8000億美元。盡管如此,未來元宇宙在法國的機遇和用途仍尚不明朗。

法國民意研究所(Ifop)今年對1022人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只有35%的受訪者表示了解什么是元宇宙,只有14%的人表示他們 “準確地 ”了解元宇宙。受訪者之間的代際差距很大,年輕人對元宇宙的了解更多。18到24歲的受訪者中,有42%的人聽說過這一新潮概念,而6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中,只有28%的人對其有所耳聞。

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元宇宙的了解存在明顯的差異。59%的大學畢業(yè)生知道元宇宙的存在,而沒有高等學歷的受訪者中只有27%的人知道。由此可看出代際和社會階層的雙重鴻溝。有些受訪者并沒有意識到元宇宙無窮的可能性,他們的認識通常只停留在其娛樂功能。此外,21%的人認為這些新功能是無用的。

最后,絕大多數法國人(75%)對元宇宙感到恐懼。18到24歲的人群雖然對元宇宙的發(fā)展最熟悉,但仍有49%對其持警惕態(tài)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當我們談論元宇宙的時候,談論的是哪個元宇宙?

未來元宇宙在法國的機遇和用途仍尚不明朗。

文|創(chuàng)瞰巴黎 Jean Zeid

編輯|Meister Xia

導讀:

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就出現了元宇宙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對人類社會可能有什么影響?元宇宙的概念從誕生之日起就討論不斷,甚至很難找到一個公認的定義,但這并不妨礙相關技術、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國際上,臉書、谷歌、微軟、英偉達等互聯網科技大公司已紛紛投巨資布局元宇宙,元宇宙有望引領下一次的數字化革命。本篇為“元宇宙:希望,承諾和未知”系列一,Jean Zeid將帶我們了解元宇宙的發(fā)展,以及法國民眾對元宇宙的認知和態(tài)度。

一覽:

  • 許多人覺得元宇宙就是一個必須通過Oculus等VR頭戴設備和遙控器進入的虛擬空間。
  • 但元宇宙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Manzalab實驗室開發(fā)的Teemew平臺也是一種元宇宙,完全可以通過現有設備進入。
  • 現在主要的挑戰(zhàn)在于找到虛擬現實的“用武之地”,讓投資虛擬現實物有所值。
  • 然而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這個生態(tài)危機嚴峻的世界里,元宇宙會帶來怎樣的生態(tài)和社會代價。

每個人都在討論元宇宙,但我們到底在討論哪個元宇宙呢?

某種程度而言,元宇宙早就存在了。《英雄聯盟》、《魔獸世界》的玩家在虛擬空間中穿梭已久:玩家們可以碰面、交換物品、探索虛擬世界。企業(yè)的在線工作平臺也可視為元宇宙:員工們在虛擬空間里分享內容,用Teams和Zoom開會。同理,社交網絡也是元宇宙。

下一步呢?元宇宙會走得多遠?隨著臉書公司(Facebook)更名為Meta,馬克·扎克伯格讓許多人將Oculus和元宇宙畫上了等號,認為元宇宙就是一個可以通過VR頭戴設備和遙控器進入的虛擬空間。的確,對于一些特定的用途,Oculus可以發(fā)揮作用,讓元宇宙大放異彩。比如VR頭戴設備可以模擬特殊環(huán)境(離岸石油平臺、核電站等人類難以接近的空間)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也可以讓用戶在云端逛博物館,欣賞動人的藝術展和科技展。但是,讓數十億社交媒體用戶、手機用戶進入同一個全球元宇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在頭戴設備的生產、成本、舒適度和平臺的互通性等方面,處處都是難關。相較于我們早已適應的移動物聯網,元宇宙要具備什么附加價值才能與之匹敵?

除了扎克伯格所推崇的第二人稱視角元宇宙外,市面上還有許多第三人稱視角的元宇宙,只要利用現有的設備就能輕松訪問,比如Manzalab實驗室專為企業(yè)和培訓機構開發(fā)的Teemew元宇宙。甚至諸如GatherTown平臺的二維虛擬空間也算是一種元宇宙。GatherTown的畫風參照了復古的像素游戲,用戶可自由設計二維空間,當兩個與會者在屏幕上擦肩而過時,視頻聊天框就會立刻彈出。這些小規(guī)模平臺早已實現遠程交互所需要的功能。

今天的挑戰(zhàn),就是要找到虛擬現實的用武之地,讓其發(fā)揮價值、值得投資。疫情封鎖讓VR派上許多用途,但是也讓我們感受到VR的局限性,重新認識到線下交流的必要,并思考元宇宙會帶來的生態(tài)和社會代價。

在《頭號玩家》小說原著和電影中,氣候變化導致地球生存條件惡化,人們被迫在VR游戲“綠洲”中尋找慰藉。這種元宇宙能否真的被開發(fā)出來?除了需要頭戴設備提供圖像和聲音外,這類元宇宙還必須能模擬其他的感官感受,尤其是觸覺。雖然觸覺和力反饋技術已經存在,但短期內難以市場化。此外,運動感模擬仍是個常被忽視的技術瓶頸:如何為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用戶逼真地模擬出運動的感受,同時不導致暈動癥?

既然談到科幻小說,那就談一談終極元宇宙吧。有些人認為終極元宇宙已經誕生,而且我們都生活在其中,卻渾然不知。隨著計算能力的高速發(fā)展,在遙遠的未來我們的子孫后代可能會建設大量的模擬歷史的虛擬現實。既然虛擬現實數量將遠多于真實現實,從概率上來講,我們更有可能生活在前者而非后者中,這一假說最初由著名思想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提出。

法國民眾對元宇宙的了解程度和態(tài)度

據彭博社報道,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值預計將達到8000億美元。盡管如此,未來元宇宙在法國的機遇和用途仍尚不明朗。

法國民意研究所(Ifop)今年對1022人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只有35%的受訪者表示了解什么是元宇宙,只有14%的人表示他們 “準確地 ”了解元宇宙。受訪者之間的代際差距很大,年輕人對元宇宙的了解更多。18到24歲的受訪者中,有42%的人聽說過這一新潮概念,而6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中,只有28%的人對其有所耳聞。

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元宇宙的了解存在明顯的差異。59%的大學畢業(yè)生知道元宇宙的存在,而沒有高等學歷的受訪者中只有27%的人知道。由此可看出代際和社會階層的雙重鴻溝。有些受訪者并沒有意識到元宇宙無窮的可能性,他們的認識通常只停留在其娛樂功能。此外,21%的人認為這些新功能是無用的。

最后,絕大多數法國人(75%)對元宇宙感到恐懼。18到24歲的人群雖然對元宇宙的發(fā)展最熟悉,但仍有49%對其持警惕態(tài)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