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飲品報
7月9日,茅臺冰淇淋5店同開,分別在廣州、深圳、長沙、武漢、杭州開出線下旗艦店。i茅臺數據顯示,開業(yè)當天,5家旗艦店銷售額達到324萬元。
聯(lián)手蒙牛,將53度的茅臺酒加入冰淇淋,線上與線下雙管齊下,“玩收藏”的茅臺帶著它的“新品類”——白酒冰淇淋,換路數了。
不戰(zhàn)而紅,38度高溫天排長隊
開業(yè)當天的長隊,以及超過200元的代購價格,方方面面都在彰顯茅臺冰淇淋的火爆。
按照網友的反饋,5城的旗艦店開業(yè)時都大排長隊,有網友更是驅車兩小時排隊兩小時,只為嘗一口“茅臺味”的冰淇淋。
目前,茅臺冰淇淋推出了三款口味,分別是經典原味、青梅煮酒味、香草口味,官方定價分別為66元、59元、66元。線上電商平臺上,三款冰淇淋的組合售賣價格在兩百多元到近四百元不等,雖然加價不少,但就業(yè)績反饋來看,多個門店月銷1000+。
對比黃牛,電商門店的加價只能算是“毛毛雨”。60元一杯的價格,被黃牛炒到了258元,相當于一杯加價200元。
有人付諸于行動直接搶購,有人則在社交平臺上時刻關注。截至發(fā)稿前, 小紅書搜索“茅臺冰淇淋”顯示有1萬+篇筆記;打開微博, 茅臺冰淇淋喜提兩個熱搜話題,#茅臺冰淇淋被炒至250元一杯#、#茅臺冰淇淋杭州開店吃貨排起長隊#,斬獲了億級閱讀量。
茅臺冰淇淋的高人氣毋庸置疑,但真正為其帶來人氣的,并不是白酒冰淇淋,而是茅臺的品牌效應。
作為“國酒”,茅臺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超然。與其說是“吃貨”嘗鮮茅臺冰淇淋,不如說是國人在追隨茅臺的創(chuàng)新腳步。當下,茅臺冰淇淋售賣的不是冰淇淋,而是茅臺的品牌影響力,微博閱讀數據可能要比銷售數據更為重要;消費者購買的亦不是冰淇淋,而是茅臺的品牌標簽,曬出來的照片是否好看比冰淇淋是否美味更加重要。
除了茅臺自帶的流量外,白酒與冰淇淋兩大品類的融合與沖突,茅臺與蒙牛的頭部聯(lián)姻,都具有天然的話題傳播度。
從這些維度來看,茅臺冰淇淋屬于不戰(zhàn)而紅。而接下來,隨著嘗鮮人群的退潮,互聯(lián)網記憶的淡化,茅臺冰淇淋還能否持續(xù)它的熱度,還有待考證。
酒企做冰淇淋,醉翁之意還在“酒”
茅臺冰淇淋是當下最火的“白酒冰淇淋”,卻算不上是首發(fā)白酒冰淇淋。
2019年,瀘州老窖曾聯(lián)手鐘薛高,推出“白酒斷片雪糕”,當時在社交平臺也掀起不小的話題熱潮;
2020年,江小白與蒙牛旗下的“隨變”聯(lián)名,推出江小白版“隨變”,售價約是普通版“隨變”的5倍。
茅臺、瀘州老窖,江小白,還有去年的紹興黃酒雪糕,為何酒企熱衷于跨界冰淇淋?這背后,反映出的是傳統(tǒng)酒企打進年輕人內部的急切心理。
冰淇淋,帶有強社交屬性,且具有輕運營的特性,這是一個可以輕松討好年輕人,試錯成本又低的品類。這樣的品類,“玩一玩”,又何嘗不可?
對于茅臺而言,冰淇淋應該帶有極大的“玩票”性質,縱然就目前而言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但它的核心依然不是在尋找新增長曲線,甚至,冰淇淋對茅臺的價值并不在于開辟了新業(yè)務板塊,而為了給酒業(yè)務“打輔助”。
冰淇淋之于茅臺,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1、引流
《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yè)趨勢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冰淇淋/雪糕市場規(guī)模超過1600億元,相較于2015年的839億元,增長了近一倍。
近兩年,冰淇淋行業(yè)突飛猛進,特別是在新消費、新零售崛起的大環(huán)境下,網紅產品/品牌層出不窮,整個行業(yè)呈現出品牌化、高端化的發(fā)展趨勢。冰淇淋,從消暑工具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人質感生活的一部分。
在年輕人的朋友圈里,冰淇淋成為彰顯生活態(tài)度的一種方式。冰淇淋的背后,站著的是一群白酒企業(yè)“魂牽夢縈”的年輕人。
茅臺也好,瀘州老窖也罷,通過引入年輕人喜愛的品類,來為酒產品引流,才是它們推出冰淇淋產品或者切入冰淇淋賽道的根本目的。
2、體驗
此前,為了推進品牌的年輕化,茅臺特別推出一個果酒品牌——悠蜜。公開數據顯示,茅臺悠蜜的年銷量已過億。推出果酒產品,茅臺為的是迎合近幾年大火的“微醺經濟”,走進年輕人日常的微醺場景。
從茅臺悠蜜開始,茅臺已經充分釋放出主動擁抱年輕人的信號。如果說茅臺悠蜜是茅臺以產品本身為突破口走進年輕人,茅臺冰淇淋則是茅臺側重于通過體驗延伸來擁抱年輕人。
從古至今,吃與喝都是提升體驗的重要入口,就如同李寧依傍其服裝門店開展咖啡業(yè)務一樣,茅臺冰淇淋一大目的也是在原有體驗的基礎上,延伸出更時尚、更多元,更接近年輕人的體驗場景。
從“嘗鮮”到“長線”,茅臺冰淇淋(們)的路還很長
相對于瀘州老窖、江小白,茅臺冰淇淋的玩法顯然升級了,它不再止步于聯(lián)名產品,而是拓展到了產品線,甚至單獨門店。從這個方面來說,茅臺希望其冰淇淋業(yè)務能夠發(fā)展成為品牌與年輕人長期溝通的一個媒介。
但是,短短十來日,茅臺冰淇淋的熱度已經開始降溫,5大線下旗艦店已然難見高溫下排隊的盛景。
當下,茅臺冰淇淋業(yè)務尚處試錯階段,能否發(fā)展為長線業(yè)務,輿論對此還存在一些質疑。
1、即食型冰淇淋與收藏型茅臺的契合度
即食型冰淇淋與收藏型茅臺的用戶到底有多少重合度?又有多少冰淇淋消費者能夠轉化為茅臺的消費者?
冰淇淋與茅臺本就存在著品類沖突,就目前看來,不管是身為“前輩”的瀘州老窖斷片雪糕,還是后來者居上的茅臺冰淇淋,對品牌能夠產生的引流作用都有待考究。
或者退一步來說,只要加入“冰淇淋”元素,品牌就朝著年輕人邁進了一步,至于兩大品類是否能夠真正融合,不在品牌的考量之內。
2、高端冰品和平價需求的天然矛盾
66元一杯的茅臺冰淇淋,果不其然,被網友列入了“雪糕刺客”的清單,成為阻礙著人們實現“冰淇淋自由”的又一單品。
近兩年,高價冰品頻頻引發(fā)熱門話題,特別是最近“雪糕刺客”更是登上熱搜。在這個特殊階段推出的茅臺冰淇淋,無論是不是品牌定位使然,都屬于“逆勢”而來,來自消費輿論的壓力與阻力都不會小。
3、從“嘗鮮”到“復購”的順利銜接
當下的年輕人熱衷于“嘗鮮”,同時也缺乏品牌與產品忠誠度。
茅臺冰淇淋對年輕人有著不同尋常的嘗鮮誘惑,醬香型冰淇淋到底是什么味?吃了會不會上頭?對于這些問題的好奇驅使著年輕人不惜排隊或是線上高價購買嘗鮮。
目前,茅臺冰淇淋的大眾點評內容關鍵詞依然是嘗鮮,接下來的復購,才真正考驗茅臺冰淇淋的產品功力。
茅臺冰淇淋,攪局的不是高端冰淇淋賽道,而是亟待年輕化的白酒市場。
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白酒產業(yè)實現銷售收入6033億元,同比增長18.6%;實現利潤1702億元,同比增長32.95%。而在銷售收入增長的背后,是白酒產量與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數量的逐年下降,國內白酒產量從2017年的1198.1萬千升下降至2021年的715.6萬千升,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從2016年的1578家下降到2021年的965家。
白酒的行業(yè)集中度不斷提升,呈現出長周期的結構型變革趨勢。作為不折不扣的競爭型賽道,在賽道上摸爬滾打的頭部企業(yè)需要不斷突破天花板才能保持競爭力。果酒、冰淇淋,這些白酒曾經“看不上”的品類,正在成為傳統(tǒng)酒企突破天花板,尋找流量與業(yè)務新增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