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互聯網營銷大師趙盼兒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互聯網營銷大師趙盼兒

夢華錄里處處都是互聯網營銷。

文|新莓daybreak 夏文欣

"傳統(tǒng)「士農工商」的階層順序并沒有本質改變。從古至今,商人、企業(yè)家都為爭取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努力。而劇中那些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和手段,本質上也沒有變過。"

細膩唯美的視覺圖景,精致典雅的宋韻文化,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電視劇《夢華錄》雖已落幕,余熱并未褪去。

《夢華錄》劇情改編自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有經典元雜劇的情節(jié)加持。而劇名的選取,則是來源于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東京夢華錄》,該著作記敘了北宋都城的風俗人情。

這部劇的背景設定在北宋真宗年間,一個被許多學者認為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對宋朝有過這樣的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顾纬_始不再對坊市發(fā)展進行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阜幌锛半[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商業(yè)活動更加自由。

但傳統(tǒng)「士農工商」的階層順序并沒有本質改變,從古至今,商人、企業(yè)家都為爭取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努力。劇中趙盼兒替池衙內出頭那段臺詞,就是在為商人正名。

「我們是販夫走卒,商婦市人,比不得讀書人清貴,也比不得官爺們勇武,可是如果沒有我們提籃過巷,賣酒送茶,東京不會這么繁華,大宋也不會這么國泰民安?!?/p>

《夢華錄》中趙盼兒、孫三娘、宋引章三姐妹攜手闖東京,歷經風雨成就事業(yè),贏得社會尊重的故事,也只有放在宋朝才不會顯得出戲。

而劇中那些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和手段,本質上也沒有變過。尤其在制造人氣和引流方面,趙盼兒簡直是互聯網營銷大師。

大宋合伙人

《夢華錄》又被戲稱為北宋版《東京女子圖鑒》,實際上,稱之為《大宋合伙人》更加貼切。

女主角趙盼兒精通經營和茶藝,宋引章琵琶名屬教坊第一部,孫三娘廚藝精湛、彪悍能干。三人因緣來到東京之后,想要有立身之本,于是合伙創(chuàng)業(yè)。

趙盼兒善管理,出智。在《夢華錄》13、14集中,茶坊生意冷淡、經營困難。作為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主心骨,趙盼兒主動作為,找到東京本地公務員顧千帆打探消息、查明原因,并連夜組織股東召開復盤總結大會,商討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

三姐妹為此產生意見分歧,趙盼兒卻憑借強大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成功化解。她先安撫、再教育,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孫三娘嘴壞,宋引章以大股東自居,看不到別人的付出。聞言至此,引章已有悔意,主動給三娘下跪道歉,三娘自知有錯,也趕緊起身,一場合伙人之間的沖突消弭于無形。

此后,趙盼兒從管理上進行改革,明確工作分工和議事規(guī)則。規(guī)定孫三娘負責廚房采買,宋引章負責曲藝擺設,自己負責茶坊經營,其他方面則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三個人中有兩個人同意即可執(zhí)行。

只此一事,就把趙盼兒作為團隊的主心骨的管理智慧展現淋漓盡致,既知人善用,又擅長溝通,既提倡制度管理,又時??偨Y思考,具備了一個優(yōu)秀管理者的應有素質。

她還是位營銷大師,通過宋引章拉人氣。不論是開茶坊,還是開酒樓,產品賣高價,制造稀缺性,排隊營銷的手段,吊足口味,成功引流。

宋引章有流量,出錢。引章早在錢塘就是位小有名氣的網紅,來到東京后,借錢王太妃座上賓與江南第一琵琶手的佳話,吸引了不少喜好音律的文人騷客,還有濁石先生與袁屯田兩位榜一榜二。

論起身家,宋引章也是姐妹三個中最富有的人。孫三娘靠殺豬才攢齊彩禮,經濟情況相對窘迫。趙盼兒在樂營刻意藏拙,可想而知演出收入遠不及宋引章之多。因此,在東京開茶坊,宋引章才是出資最多的股東。

但比起趙盼兒的「大智慧」和孫三娘的「能扛事」,宋引章就顯得有些弱不禁風,對人性缺乏了解,處處需要保護,大家都覺得她是紙糊的,取名「燈籠美人」。引章在生意場上,像極了大多數初入社會的你和我。

孫三娘懂技術,出力。性格颯爽,為人直率,沒有華麗的服裝,常穿著粗布麻衣,很多時候都泡在廚房里做果子。三娘的形象,不禁讓人聯想到不修邊幅、兢兢業(yè)業(yè)、潛心研究的技術員。

孫三娘的確稱得上是團隊里的技術員,而且是一位創(chuàng)新型技術人才。茶湯巷的商家抄襲茶坊的果子,孫三娘總能推出新品爆款。例如,孫三娘以一年四季之首春季為主題,研發(fā)的桃夭、笑春風、春水生、晚更紅四款果子,引得東京市場爭相搶購。

從某種角度上看,孫三娘還承擔了一部分安保工作。

在茶湯巷胡掌柜與趙盼兒斗茶那場戲中,胡掌柜等人左一句「樂伎佐茶」、「下作法子」,右一聲「青樓賣笑」、「下作女子」。遇到在茶坊咄咄逼人、出言挑釁的事情,也是三娘出手,欲要沖上去教訓幾人。

營銷大師

三人性格不同、優(yōu)勢互補,又相互信任、齊心協(xié)力,這是合伙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要素。若想繼續(xù)做大做強,還需過人的經營才能。趙盼兒的生意經,甚至連當下互聯網營銷人都可以學習借鑒。

趙氏生意經第一條,獲客引流。

名不見經傳趙氏茶坊,意欲在“富貴迷人眼”的東京城經營生存,除了依靠自然流量,也要借巧發(fā)力。開業(yè)之前,趙盼兒帶著店鋪自制的糖果廣告,分發(fā)給集市里嬉笑打鬧的孩童。

以地推拉新引流,用優(yōu)惠吸引顧客,也是當下許多互聯網公司常用的營銷策略。在商場、地鐵口、學校、小區(qū),只要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能見到手拿小禮品、身掛二維碼的地推人員。從早期的外賣、共享單車,到互聯網打車、買菜大戰(zhàn),再到快手、抖音的極速版短視頻APP,都和第三方地推公司有過合作。

茶坊正式開業(yè),想要快速獲取信任,必須掌握市場營銷心理學。趙盼兒安排何四等人佯裝圍觀,以夸張幽默的方式號召大家一起「薅羊毛」,利用大家愛占便宜和從眾的心理,引流進店。待眾人品嘗過江南的茶飲和果子之后,何四呼吁大伙帶上阿爹阿娘、叔叔嬸嬸一起消費,帶動社交裂變。

趙盼兒的經營思路,有一種似曾舊相識的感覺。仔細一想,這不正是拼多多的打法嗎?「薅羊毛」式的低價營銷,是很多人對拼多多的第一印象。而拼多多有別于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特點,是拼團模式。讓顧客把拼多多通過微信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親友群,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促成組團消費。

趙氏生意經第二條,精準定位。

趙盼兒的趙氏茶坊坐落在販夫走卒往來的馬行街,并非茶館產業(yè)聚集發(fā)展的茶湯巷。如何讓整天穿梭于茶湯巷的文人雅客主動走入茶坊,把流量變成留量呢?趙盼兒決定轉型升級,針對目標客戶進行差異化營銷。

因茶坊客人多是文人熟客,趙盼兒將店面裝修升級。名瓷、書畫、琵琶、雅室,店內陳設交相融合、相得益彰。約三五好友,在這樣的茶坊里品茶論道,是古代文人鐘愛之事。店名也引經據典,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有「猶抱琵琶半遮面」,故改名為更有文藝氣息的「半遮面」。

如出一轍的轉變,發(fā)生在一個名叫「阿呀呀」的快消品牌身上。這個承載80、90后女生記憶的平價飾品店,如今已經很難在大街小巷尋到蹤跡。原因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年輕人一代消費者的觀念正在發(fā)生轉變,阿呀呀的價格競爭優(yōu)勢不復存在。

當阿呀呀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已經有了全新的品牌面貌——名創(chuàng)優(yōu)品。與阿呀呀相比,名創(chuàng)優(yōu)品店面裝修更加高端簡約,商品關注文化屬性和情感價值,追逐符合當下年輕人消費特征,好看、好用、好玩的產品。

趙氏生意經第三條,品牌塑造。

為了擴大茶坊的市場影響力,刺激消費者買單,趙盼兒有意塑造半遮面品牌形象。首先要做的是,與得到官家贊許的花魁張好好跨界聯名。二者相互賦能,共享用戶,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深刻的品牌印象。

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茶飲品牌,也不僅僅局限于賣茶。解鎖更多的組合搭配,把跨界聯名玩得如火如茶。比如,喜茶和可愛多一起,推出「芝芝桃桃蜜桃味雪泥」和「黑糖波波奶茶味雪糕」;奈雪的茶攜手旺旺,研制「旺仔寶藏茶」和「旺仔QQ芝士杯」;茶百道與瀘州老窖的聯名產品「醉不上道」,在奶茶中加入瀘州老窖白酒,可謂新鮮。

劇集后期,趙盼兒、宋引章和孫三娘在永安樓做起職業(yè)經理人。趙盼兒對永安樓戰(zhàn)略方向的判定,是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只邀請十二位名士共赴“花月宴”,制造饑餓營銷。同時,物以稀為貴,限量的方式能夠維持較高售價。

趙盼兒在一千多年前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營銷手段方法,至今也未曾過時,甚至得到反復驗證。

只不過,底層邏輯不變的同時,玩家和品牌卻總在發(fā)生改變。生意如春意,新行勝舊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互聯網營銷大師趙盼兒

夢華錄里處處都是互聯網營銷。

文|新莓daybreak 夏文欣

"傳統(tǒng)「士農工商」的階層順序并沒有本質改變。從古至今,商人、企業(yè)家都為爭取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努力。而劇中那些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和手段,本質上也沒有變過。"

細膩唯美的視覺圖景,精致典雅的宋韻文化,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電視劇《夢華錄》雖已落幕,余熱并未褪去。

《夢華錄》劇情改編自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有經典元雜劇的情節(jié)加持。而劇名的選取,則是來源于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東京夢華錄》,該著作記敘了北宋都城的風俗人情。

這部劇的背景設定在北宋真宗年間,一個被許多學者認為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對宋朝有過這樣的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宋朝開始不再對坊市發(fā)展進行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阜幌锛半[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商業(yè)活動更加自由。

但傳統(tǒng)「士農工商」的階層順序并沒有本質改變,從古至今,商人、企業(yè)家都為爭取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努力。劇中趙盼兒替池衙內出頭那段臺詞,就是在為商人正名。

「我們是販夫走卒,商婦市人,比不得讀書人清貴,也比不得官爺們勇武,可是如果沒有我們提籃過巷,賣酒送茶,東京不會這么繁華,大宋也不會這么國泰民安?!?/p>

《夢華錄》中趙盼兒、孫三娘、宋引章三姐妹攜手闖東京,歷經風雨成就事業(yè),贏得社會尊重的故事,也只有放在宋朝才不會顯得出戲。

而劇中那些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和手段,本質上也沒有變過。尤其在制造人氣和引流方面,趙盼兒簡直是互聯網營銷大師。

大宋合伙人

《夢華錄》又被戲稱為北宋版《東京女子圖鑒》,實際上,稱之為《大宋合伙人》更加貼切。

女主角趙盼兒精通經營和茶藝,宋引章琵琶名屬教坊第一部,孫三娘廚藝精湛、彪悍能干。三人因緣來到東京之后,想要有立身之本,于是合伙創(chuàng)業(yè)。

趙盼兒善管理,出智。在《夢華錄》13、14集中,茶坊生意冷淡、經營困難。作為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主心骨,趙盼兒主動作為,找到東京本地公務員顧千帆打探消息、查明原因,并連夜組織股東召開復盤總結大會,商討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

三姐妹為此產生意見分歧,趙盼兒卻憑借強大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成功化解。她先安撫、再教育,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孫三娘嘴壞,宋引章以大股東自居,看不到別人的付出。聞言至此,引章已有悔意,主動給三娘下跪道歉,三娘自知有錯,也趕緊起身,一場合伙人之間的沖突消弭于無形。

此后,趙盼兒從管理上進行改革,明確工作分工和議事規(guī)則。規(guī)定孫三娘負責廚房采買,宋引章負責曲藝擺設,自己負責茶坊經營,其他方面則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三個人中有兩個人同意即可執(zhí)行。

只此一事,就把趙盼兒作為團隊的主心骨的管理智慧展現淋漓盡致,既知人善用,又擅長溝通,既提倡制度管理,又時??偨Y思考,具備了一個優(yōu)秀管理者的應有素質。

她還是位營銷大師,通過宋引章拉人氣。不論是開茶坊,還是開酒樓,產品賣高價,制造稀缺性,排隊營銷的手段,吊足口味,成功引流。

宋引章有流量,出錢。引章早在錢塘就是位小有名氣的網紅,來到東京后,借錢王太妃座上賓與江南第一琵琶手的佳話,吸引了不少喜好音律的文人騷客,還有濁石先生與袁屯田兩位榜一榜二。

論起身家,宋引章也是姐妹三個中最富有的人。孫三娘靠殺豬才攢齊彩禮,經濟情況相對窘迫。趙盼兒在樂營刻意藏拙,可想而知演出收入遠不及宋引章之多。因此,在東京開茶坊,宋引章才是出資最多的股東。

但比起趙盼兒的「大智慧」和孫三娘的「能扛事」,宋引章就顯得有些弱不禁風,對人性缺乏了解,處處需要保護,大家都覺得她是紙糊的,取名「燈籠美人」。引章在生意場上,像極了大多數初入社會的你和我。

孫三娘懂技術,出力。性格颯爽,為人直率,沒有華麗的服裝,常穿著粗布麻衣,很多時候都泡在廚房里做果子。三娘的形象,不禁讓人聯想到不修邊幅、兢兢業(yè)業(yè)、潛心研究的技術員。

孫三娘的確稱得上是團隊里的技術員,而且是一位創(chuàng)新型技術人才。茶湯巷的商家抄襲茶坊的果子,孫三娘總能推出新品爆款。例如,孫三娘以一年四季之首春季為主題,研發(fā)的桃夭、笑春風、春水生、晚更紅四款果子,引得東京市場爭相搶購。

從某種角度上看,孫三娘還承擔了一部分安保工作。

在茶湯巷胡掌柜與趙盼兒斗茶那場戲中,胡掌柜等人左一句「樂伎佐茶」、「下作法子」,右一聲「青樓賣笑」、「下作女子」。遇到在茶坊咄咄逼人、出言挑釁的事情,也是三娘出手,欲要沖上去教訓幾人。

營銷大師

三人性格不同、優(yōu)勢互補,又相互信任、齊心協(xié)力,這是合伙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要素。若想繼續(xù)做大做強,還需過人的經營才能。趙盼兒的生意經,甚至連當下互聯網營銷人都可以學習借鑒。

趙氏生意經第一條,獲客引流。

名不見經傳趙氏茶坊,意欲在“富貴迷人眼”的東京城經營生存,除了依靠自然流量,也要借巧發(fā)力。開業(yè)之前,趙盼兒帶著店鋪自制的糖果廣告,分發(fā)給集市里嬉笑打鬧的孩童。

以地推拉新引流,用優(yōu)惠吸引顧客,也是當下許多互聯網公司常用的營銷策略。在商場、地鐵口、學校、小區(qū),只要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能見到手拿小禮品、身掛二維碼的地推人員。從早期的外賣、共享單車,到互聯網打車、買菜大戰(zhàn),再到快手、抖音的極速版短視頻APP,都和第三方地推公司有過合作。

茶坊正式開業(yè),想要快速獲取信任,必須掌握市場營銷心理學。趙盼兒安排何四等人佯裝圍觀,以夸張幽默的方式號召大家一起「薅羊毛」,利用大家愛占便宜和從眾的心理,引流進店。待眾人品嘗過江南的茶飲和果子之后,何四呼吁大伙帶上阿爹阿娘、叔叔嬸嬸一起消費,帶動社交裂變。

趙盼兒的經營思路,有一種似曾舊相識的感覺。仔細一想,這不正是拼多多的打法嗎?「薅羊毛」式的低價營銷,是很多人對拼多多的第一印象。而拼多多有別于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特點,是拼團模式。讓顧客把拼多多通過微信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親友群,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促成組團消費。

趙氏生意經第二條,精準定位。

趙盼兒的趙氏茶坊坐落在販夫走卒往來的馬行街,并非茶館產業(yè)聚集發(fā)展的茶湯巷。如何讓整天穿梭于茶湯巷的文人雅客主動走入茶坊,把流量變成留量呢?趙盼兒決定轉型升級,針對目標客戶進行差異化營銷。

因茶坊客人多是文人熟客,趙盼兒將店面裝修升級。名瓷、書畫、琵琶、雅室,店內陳設交相融合、相得益彰。約三五好友,在這樣的茶坊里品茶論道,是古代文人鐘愛之事。店名也引經據典,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有「猶抱琵琶半遮面」,故改名為更有文藝氣息的「半遮面」。

如出一轍的轉變,發(fā)生在一個名叫「阿呀呀」的快消品牌身上。這個承載80、90后女生記憶的平價飾品店,如今已經很難在大街小巷尋到蹤跡。原因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年輕人一代消費者的觀念正在發(fā)生轉變,阿呀呀的價格競爭優(yōu)勢不復存在。

當阿呀呀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已經有了全新的品牌面貌——名創(chuàng)優(yōu)品。與阿呀呀相比,名創(chuàng)優(yōu)品店面裝修更加高端簡約,商品關注文化屬性和情感價值,追逐符合當下年輕人消費特征,好看、好用、好玩的產品。

趙氏生意經第三條,品牌塑造。

為了擴大茶坊的市場影響力,刺激消費者買單,趙盼兒有意塑造半遮面品牌形象。首先要做的是,與得到官家贊許的花魁張好好跨界聯名。二者相互賦能,共享用戶,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深刻的品牌印象。

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茶飲品牌,也不僅僅局限于賣茶。解鎖更多的組合搭配,把跨界聯名玩得如火如茶。比如,喜茶和可愛多一起,推出「芝芝桃桃蜜桃味雪泥」和「黑糖波波奶茶味雪糕」;奈雪的茶攜手旺旺,研制「旺仔寶藏茶」和「旺仔QQ芝士杯」;茶百道與瀘州老窖的聯名產品「醉不上道」,在奶茶中加入瀘州老窖白酒,可謂新鮮。

劇集后期,趙盼兒、宋引章和孫三娘在永安樓做起職業(yè)經理人。趙盼兒對永安樓戰(zhàn)略方向的判定,是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只邀請十二位名士共赴“花月宴”,制造饑餓營銷。同時,物以稀為貴,限量的方式能夠維持較高售價。

趙盼兒在一千多年前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營銷手段方法,至今也未曾過時,甚至得到反復驗證。

只不過,底層邏輯不變的同時,玩家和品牌卻總在發(fā)生改變。生意如春意,新行勝舊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