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MCN機構的破“卷”之路,是自建美妝品牌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MCN機構的破“卷”之路,是自建美妝品牌嗎?

在經歷了渠道商創(chuàng)建自有品牌、紅人自創(chuàng)品牌之后,來到了內容機構自建品牌的時代。

文|聚美麗 布 瓜

新銳品牌的優(yōu)勢是依托社交媒體面向垂直人群,以數據驅動的高效運營,實現(xiàn)了較為快速的品牌從0到1的起盤。

時至2022年,新銳品牌競爭進入新維度。聚美麗觀察到:近2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容機構進入到自建品牌的領域,這些機構的主營業(yè)務,不少是旗下簽約并孵化自有達人業(yè)務、也有新媒體內容整合營銷服務等。

這些機構在過去數年往往是與美妝品牌合作內容種草及直播帶貨等。

但到了今天,它們開始不滿足于媒介方、服務商角色,把手伸向了行業(yè)最肥的版塊:自建品牌。

01 哪些機構在自建品牌?

在此之前,行業(yè)里已經存在不少“達人自建品牌”,更多是從早前微博、B站等新媒體平臺興起的網絡紅人,通過在社媒平臺上所累積的粉絲基礎,以紅人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內容創(chuàng)造能力來啟動新品牌。

這類品牌中,知名的如張沫凡的美沫艾莫爾、俊平大魔王的JUNPING品牌,Benny(董子初)的CROXX等。

這類品牌在社媒早期曾有過爆發(fā)期,在聚美麗之前的報道中,我們對該類品牌做了《深度調查 | 紅人自創(chuàng)IP品牌調查報告》,討論了《美妝品牌理想的創(chuàng)始人IP是怎樣的?》。

正如聚美麗分析的那樣,目前除了少數品牌如JUNPING努力消除個人IP對品牌的局限發(fā)展勢頭仍向好之外,很多紅人自創(chuàng)品牌都遭遇發(fā)展困局。

如近日傳出Benny董子初關停了CROXX(相關新聞鏈接),剩下的不少品牌也極力解釋品牌與創(chuàng)始紅人的深度關系,并努力說服其他達人為其分銷,使其不再依賴單一紅人。

但總體來說,這一輪由達人自建的IP品牌大多未能走到最后,歸根結底,紅人雖然擁有流量和粉絲號召力,但其對供應鏈的把握、產品開發(fā)、品牌塑造等專業(yè)領域缺少專業(yè)經驗與團隊,是其始于流量卻困于流量的重要原因。

紅人雖然是流量高手,但往往不具備專業(yè)的產品研發(fā)和生產的知識,沒有經過專業(yè)打磨的產品傷害了用戶的信任,容易被認為紅人是在流量變現(xiàn),粉絲成了被割的“韭菜”。

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應出,長期健康地運營一個品牌,需要多方面“技能”的協(xié)作,譬如對消費需求的洞察、營銷內容運營、研發(fā)能力等。

而近兩年來,還出現(xiàn)了不少“主播品牌”。這些主播誕生于直播間,特點為強綁定主播IP,如Betty Bonnie 、珂萊妮 、海蘭朵等(詳見《那些在直播間年銷5億+的美妝抖音白牌》),以及“化妝品廠長”為IP人設的廠牌們(詳見《2022年,廣州美妝江湖眾生相》)。

這些“主播品牌”強人設輕產品,可以看作是紅人IP品牌在直播時代的新變種,目前均處于白牌階段,出貨渠道單一,而且強調賣貨、破價,非品牌邏輯,長期發(fā)展空間亦有限。

行業(yè)在經歷上述摸索后,本輪冒出的一批品牌,可以歸為“機構獨立品牌”。

“機構獨立品牌”誕生的背后,是擁有多年美妝品牌服務經驗的機構們,這其中包括簽約達人的MCN機構,也包括社媒資源整合的服務公司。

它們見證了國貨品牌的蓬勃發(fā)展的同時,在與品牌方的合作中吸取了大量數據及經驗,成為他們自創(chuàng)品牌的信心與底氣。

對于他們而言,自建品牌的優(yōu)勢在于:上有消費人群的洞察數據,下有鏈接達人的能力。

同時,現(xiàn)如今國內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足以支撐他們快速出貨,不斷“小而快”地測試市場。而基于機構的專業(yè)團隊與分工,也使其可以擺脫單一紅人能力結構單一、外部合作受阻等限制。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由機構創(chuàng)建的獨立品牌,有如下幾家:

02 時代紅利孕育出的品牌

上述機構自建品牌,具備以下共同特征:

品類多集中于個護、美妝工具、彩妝等,其明星單品往往避開了功效賽道;

客單價大多低于100元,集中于60-80元區(qū)間;

集中成立于2018-2019年,經過了初創(chuàng)摸索期;

無深度綁定某位達人,不局限于合作自家旗下的達人;

銷售渠道分布廣泛(天貓、抖音、小紅書、私域),不限制于單一渠道。

總結以上特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機構自建品牌一開始切入的品類,幾乎都避開了需要大量研發(fā)投入的護膚賽道,以及“內卷”嚴重的彩妝,大多集中于供應鏈體系相對成熟且穩(wěn)定的個護及美妝工具。

其次,客單價大多選擇在消費者購買決策鏈路較短的“百元內”,沒有盲目地追求高端化,這同時也符合目前社媒電商及直播領域低客單高頻次的特點。

在成立的年份方面,機構自建的品牌集中于2018-2019年的時間背景。

一方面,此時正是抖音、小紅書等社媒平臺營銷逐漸成熟的時間點;另一方面,也是傳統(tǒng)電商流量的紅利見頂,帶貨直播開始蓬勃發(fā)展的階段。

而這些機構得以借助服務市面上品牌的經驗以及與達人合作的數據,甚至讓合作達人深度參與到產品開發(fā)過程中,提高開品成功率和產品完成度。

并且,基于機構在內容種草及帶貨渠道的基礎業(yè)務,在社媒營銷及電商帶貨中比傳統(tǒng)品牌方更具優(yōu)勢,可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相較而言,傳統(tǒng)公司在獲取消費者相關數據報告時,往往是通知與第三方數據公司合作或其他方式,大多以品牌為導向去孵化子品牌。而機構更多是從消費者本身去考慮如何建立新品牌,屬于消費者導向。

這其中的“優(yōu)等生”代表,當屬上??N嘉旗下的個護品牌--且初。

從進口品牌代理商轉型至品牌商的縉嘉,在2017年成立MCN子公司(上??N添文化傳媒公司),其中就包含現(xiàn)如今的美妝頭部達人“程十安”。

于2020年8月上市的且初的大單品護發(fā)精油,在21年1月被程十安在抖音平臺發(fā)布的護發(fā)視頻帶火,當年2月就直接沖到了天貓美發(fā)護發(fā)類目的榜一。

在這支4分鐘的視頻中,程十安通過分享“頭發(fā)養(yǎng)護教程”的內容:直接站在鏡頭前、淋浴頭下,展示自己日常如何打濕頭發(fā),如何發(fā)泡,如何擦干等洗發(fā)護發(fā)問題進行了一條龍的講解。并演示了自己洗頭發(fā)后使用且初護發(fā)精油的方法,該視頻點贊量達300w+。

圖片來源:程十安淘寶店鋪詳情頁

時至今日,盡管在抖音及小紅書平臺中,程十安雖已下架了“頭發(fā)養(yǎng)護教程”的原視頻,但在社媒平臺搜索“程十安”后顯示的關鍵詞排名中,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與“洗發(fā)”“護發(fā)”強相關的詞組。

這說明,盡管現(xiàn)在且初護發(fā)精油已經不與程十安進行強綁定,但“程十安是個會護發(fā)且發(fā)質不錯的人”這個消費者心智,已經深入人心。

左:小紅書;右:抖音

并且,與歐萊雅、施華蔻、卡詩等護發(fā)精油定價在200-400元的國際大牌不同,且初護發(fā)精油的價格則在百元以內,功效類高性價比也是其賣點之一。

結合后來7月-8月與頭部美妝達人小魚海棠的合作以及淘寶超頭的直播帶貨,且初護發(fā)精油在21年亦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而縉嘉另一個旗下的美妝工具品牌everbab,也巧妙地借助了程十安扎實的化妝功底,已推出多款明星單品,其中涵蓋粉撲、睫毛夾、氣墊梳等多款美妝工具。

程十安

與此同時,在程十安的淘寶店鋪中,everbab的單品銷量也十分可觀,假睫毛月銷超5萬,睫毛打底及睫毛夾月銷超3萬。

而在其他機構中,也不乏將其機構的頭部達人與自孵化品牌進行深度合作的案例,其中一個就是未蘭與仙姆SamChak。

在2021年5月份的時候,未蘭就簽約授權了仙姆SamChak為該品牌的“首席體驗官”。

圖片來源:未蘭官網

因此,在近期的抖音直播合作中,我們通過飛瓜數據也可看到,該品牌與仙姆SamChak合作了約9場直播(近90天)。仙姆SamChak的公眾號,也多次介紹未蘭的產品。

而在小紅書合作方面,與大禹旗下達人合作的數量,也占據了75%的比重。

圖片來源:千瓜數據

同樣占據較高合作比例的還有青藤文化下的之研,其機構種草達人的比例達28.75%。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3月份,杭州之研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北京青藤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藤文化)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退出前持股27.50%。

這意味著,之研已不算作為青藤機構旗下的品牌,雙方為合作關系。

圖片來源:千瓜數據

除了機構自有達人之外,其他機構的達人,也會為其他機構自建的品牌做推廣和評測,如駱王宇和快美beautyQ旗下的@崔佳楠,都曾與且初進行合作。

由此可見,且初等品牌,大多是以獨立品牌的姿態(tài)進行運營。

03 紅利后的居安思危:轉型、建壁壘、做品牌

事實上,驅使機構從“幕后”孵化達人、做內容、服務品牌走向品牌商“前臺”的直接原因,是電商內容行業(yè)的階段性變化。

“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到今天應該算進入成熟期了。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對于我們機構而言,還是挺殘酷的。首先是達人的壽命有限,一般在3-6個月期間。怎么能在有流量的時間段去變現(xiàn)?并且是健康地變現(xiàn),是現(xiàn)如今我們與達人共同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其次,在抖音平臺,流量特別不穩(wěn)定,需要我們不斷去做迭代升級。對于我們創(chuàng)作者而言,唯一的不變就是不停地變化。”

而另一位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則告訴記者,現(xiàn)如今公司9成的品宣廣告費用來源于國際美妝集團客戶,而國貨只有1成。

“這讓我們感到有些許的不安,假設哪天國際品牌因為某些問題無法在國內售賣,或者內容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那公司的經濟來源可能會受到沖擊?!?/p>

流量的不穩(wěn)定以及變現(xiàn)渠道競爭的激烈,讓不少機構開始思考如何拓寬業(yè)務邊界,以保證公司的長效發(fā)展。

談及未來,幾位機構的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整體+綜合的運營能力”,對于MCN機構的重要因素。

“在我們看來,以后整體運營能力的要求會超過單純的內容能力。光靠‘一招鮮吃遍天’的招數,沒辦法建立足夠的市場競爭壁壘,我們都越來越需要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p>

機構們正是“預見”到了業(yè)務的天花板,不甘心幫他人做嫁衣,從而將破“卷”之道,選擇在了自建品牌上,以期建立企業(yè)的第二成長曲線。

“機構業(yè)務的拓展基本只有兩個方向,要么在內容領域拓展更多賽道,比如我們是做美妝的去做汽車,或者美食?;蛘咴诿缞y賽道里就是延伸上下游,做營銷業(yè)務,直播業(yè)務,或者就是品牌業(yè)務。

相比營銷服務和直播業(yè)務而言,品牌似乎想象空間更大,而且更有沉淀。”某機構品牌負責人阿橙告訴記者。

縉嘉之前做跨境TP,進口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供應鏈,一旦品牌供貨跟不上,業(yè)務就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此外,被代理的海外美妝品牌,往往在中國市場逐漸站穩(wěn)腳跟后,為尋求新的發(fā)展出路,隨時會面臨被大公司收購的風險,因此代理商隨時被收回品牌代理權或終止合作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相比之下,自有品牌的可控性更高。

“既然我們做的是中國市場,我們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品牌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呢?”縉嘉創(chuàng)始人Maggie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么回答到。

事實上,除了美妝日化行業(yè),不少其他行業(yè)的機構都紛紛布局孵化自有品牌。

譬如曾經羅永浩旗下的“交個朋友”機構,去年6月底推出的家居品牌“什么馬”,10月底的服裝品牌“重新加載”,以及11月底的配飾品“愛約書亞樹”。

這些品牌都已在羅永浩直播間里小規(guī)模上架試水,背后是交個朋友公司與旗下公司“盡微”供應鏈的深度綁定。

交個朋友的創(chuàng)始人黃賀曾介紹,交個朋友整體上是一個商業(yè)上的閉環(huán),互相耦合。最早只有MCN、短視頻整合營銷和代運營三塊業(yè)務,后來隨著能力溢出和市場需求,逐漸發(fā)展出七塊業(yè)務,包括MCN機構、代運營機構、主播培訓、自有品牌、SaaS系統(tǒng)、整合營銷及多平臺營銷業(yè)務。

“在抖音紅利結束之前,一定要沉淀出自己的一些品牌。我們往上再走一層,比別人早幾個月去布局上游,才能建壁壘?!秉S賀曾公開表示。

而去年年底,羅永浩也在微博上轉發(fā)了「重新加載」的新產品,為品牌創(chuàng)造聲量。但同時在微博上,他也十分謹慎地沒有提及「重新加載」作為自有品牌的身份,試圖將其作為一個獨立品牌的身份向外界推廣。

而羅永浩的謹慎態(tài)度,也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自建品牌機構的擔憂。

在借助旗下簽約達人這個“東風”起盤新品牌的同時,他們也正在擔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絕大多數機構對其品牌大多宣傳的方向是“獨立運營”,與機構達人無深度綁定,對其與自家達人合作的內容選擇“閉口不談”。

其中一位品牌主理人與記者坦言:“一方面機構業(yè)務有不少客戶是品牌競爭的同行,深度綁定會對合作多少有障礙。另外品牌也好,博主也好都是面對公眾,同在美妝行業(yè),一旦一方出現(xiàn)輿論危機,另外一方必定會受到影響。

還有一個層面是,我們還是希望品牌是一個獨立的業(yè)務有自生能力,而不是寄托于機構的附屬業(yè)務?!?/p>

本質上來看,機構做品牌,找的是基于視頻紅利生長出來的新品牌的機會,也是破除目前流量“內卷”的機會。

但這機會永遠只屬于一小部分人,在順利度過0到1的階段之后,未來還能否穿過品牌的生命周期,還是個未知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MCN機構的破“卷”之路,是自建美妝品牌嗎?

在經歷了渠道商創(chuàng)建自有品牌、紅人自創(chuàng)品牌之后,來到了內容機構自建品牌的時代。

文|聚美麗 布 瓜

新銳品牌的優(yōu)勢是依托社交媒體面向垂直人群,以數據驅動的高效運營,實現(xiàn)了較為快速的品牌從0到1的起盤。

時至2022年,新銳品牌競爭進入新維度。聚美麗觀察到:近2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容機構進入到自建品牌的領域,這些機構的主營業(yè)務,不少是旗下簽約并孵化自有達人業(yè)務、也有新媒體內容整合營銷服務等。

這些機構在過去數年往往是與美妝品牌合作內容種草及直播帶貨等。

但到了今天,它們開始不滿足于媒介方、服務商角色,把手伸向了行業(yè)最肥的版塊:自建品牌。

01 哪些機構在自建品牌?

在此之前,行業(yè)里已經存在不少“達人自建品牌”,更多是從早前微博、B站等新媒體平臺興起的網絡紅人,通過在社媒平臺上所累積的粉絲基礎,以紅人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內容創(chuàng)造能力來啟動新品牌。

這類品牌中,知名的如張沫凡的美沫艾莫爾、俊平大魔王的JUNPING品牌,Benny(董子初)的CROXX等。

這類品牌在社媒早期曾有過爆發(fā)期,在聚美麗之前的報道中,我們對該類品牌做了《深度調查 | 紅人自創(chuàng)IP品牌調查報告》,討論了《美妝品牌理想的創(chuàng)始人IP是怎樣的?》。

正如聚美麗分析的那樣,目前除了少數品牌如JUNPING努力消除個人IP對品牌的局限發(fā)展勢頭仍向好之外,很多紅人自創(chuàng)品牌都遭遇發(fā)展困局。

如近日傳出Benny董子初關停了CROXX(相關新聞鏈接),剩下的不少品牌也極力解釋品牌與創(chuàng)始紅人的深度關系,并努力說服其他達人為其分銷,使其不再依賴單一紅人。

但總體來說,這一輪由達人自建的IP品牌大多未能走到最后,歸根結底,紅人雖然擁有流量和粉絲號召力,但其對供應鏈的把握、產品開發(fā)、品牌塑造等專業(yè)領域缺少專業(yè)經驗與團隊,是其始于流量卻困于流量的重要原因。

紅人雖然是流量高手,但往往不具備專業(yè)的產品研發(fā)和生產的知識,沒有經過專業(yè)打磨的產品傷害了用戶的信任,容易被認為紅人是在流量變現(xiàn),粉絲成了被割的“韭菜”。

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應出,長期健康地運營一個品牌,需要多方面“技能”的協(xié)作,譬如對消費需求的洞察、營銷內容運營、研發(fā)能力等。

而近兩年來,還出現(xiàn)了不少“主播品牌”。這些主播誕生于直播間,特點為強綁定主播IP,如Betty Bonnie 、珂萊妮 、海蘭朵等(詳見《那些在直播間年銷5億+的美妝抖音白牌》),以及“化妝品廠長”為IP人設的廠牌們(詳見《2022年,廣州美妝江湖眾生相》)。

這些“主播品牌”強人設輕產品,可以看作是紅人IP品牌在直播時代的新變種,目前均處于白牌階段,出貨渠道單一,而且強調賣貨、破價,非品牌邏輯,長期發(fā)展空間亦有限。

行業(yè)在經歷上述摸索后,本輪冒出的一批品牌,可以歸為“機構獨立品牌”。

“機構獨立品牌”誕生的背后,是擁有多年美妝品牌服務經驗的機構們,這其中包括簽約達人的MCN機構,也包括社媒資源整合的服務公司。

它們見證了國貨品牌的蓬勃發(fā)展的同時,在與品牌方的合作中吸取了大量數據及經驗,成為他們自創(chuàng)品牌的信心與底氣。

對于他們而言,自建品牌的優(yōu)勢在于:上有消費人群的洞察數據,下有鏈接達人的能力。

同時,現(xiàn)如今國內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足以支撐他們快速出貨,不斷“小而快”地測試市場。而基于機構的專業(yè)團隊與分工,也使其可以擺脫單一紅人能力結構單一、外部合作受阻等限制。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由機構創(chuàng)建的獨立品牌,有如下幾家:

02 時代紅利孕育出的品牌

上述機構自建品牌,具備以下共同特征:

品類多集中于個護、美妝工具、彩妝等,其明星單品往往避開了功效賽道;

客單價大多低于100元,集中于60-80元區(qū)間;

集中成立于2018-2019年,經過了初創(chuàng)摸索期;

無深度綁定某位達人,不局限于合作自家旗下的達人;

銷售渠道分布廣泛(天貓、抖音、小紅書、私域),不限制于單一渠道。

總結以上特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機構自建品牌一開始切入的品類,幾乎都避開了需要大量研發(fā)投入的護膚賽道,以及“內卷”嚴重的彩妝,大多集中于供應鏈體系相對成熟且穩(wěn)定的個護及美妝工具。

其次,客單價大多選擇在消費者購買決策鏈路較短的“百元內”,沒有盲目地追求高端化,這同時也符合目前社媒電商及直播領域低客單高頻次的特點。

在成立的年份方面,機構自建的品牌集中于2018-2019年的時間背景。

一方面,此時正是抖音、小紅書等社媒平臺營銷逐漸成熟的時間點;另一方面,也是傳統(tǒng)電商流量的紅利見頂,帶貨直播開始蓬勃發(fā)展的階段。

而這些機構得以借助服務市面上品牌的經驗以及與達人合作的數據,甚至讓合作達人深度參與到產品開發(fā)過程中,提高開品成功率和產品完成度。

并且,基于機構在內容種草及帶貨渠道的基礎業(yè)務,在社媒營銷及電商帶貨中比傳統(tǒng)品牌方更具優(yōu)勢,可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相較而言,傳統(tǒng)公司在獲取消費者相關數據報告時,往往是通知與第三方數據公司合作或其他方式,大多以品牌為導向去孵化子品牌。而機構更多是從消費者本身去考慮如何建立新品牌,屬于消費者導向。

這其中的“優(yōu)等生”代表,當屬上??N嘉旗下的個護品牌--且初。

從進口品牌代理商轉型至品牌商的縉嘉,在2017年成立MCN子公司(上??N添文化傳媒公司),其中就包含現(xiàn)如今的美妝頭部達人“程十安”。

于2020年8月上市的且初的大單品護發(fā)精油,在21年1月被程十安在抖音平臺發(fā)布的護發(fā)視頻帶火,當年2月就直接沖到了天貓美發(fā)護發(fā)類目的榜一。

在這支4分鐘的視頻中,程十安通過分享“頭發(fā)養(yǎng)護教程”的內容:直接站在鏡頭前、淋浴頭下,展示自己日常如何打濕頭發(fā),如何發(fā)泡,如何擦干等洗發(fā)護發(fā)問題進行了一條龍的講解。并演示了自己洗頭發(fā)后使用且初護發(fā)精油的方法,該視頻點贊量達300w+。

圖片來源:程十安淘寶店鋪詳情頁

時至今日,盡管在抖音及小紅書平臺中,程十安雖已下架了“頭發(fā)養(yǎng)護教程”的原視頻,但在社媒平臺搜索“程十安”后顯示的關鍵詞排名中,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與“洗發(fā)”“護發(fā)”強相關的詞組。

這說明,盡管現(xiàn)在且初護發(fā)精油已經不與程十安進行強綁定,但“程十安是個會護發(fā)且發(fā)質不錯的人”這個消費者心智,已經深入人心。

左:小紅書;右:抖音

并且,與歐萊雅、施華蔻、卡詩等護發(fā)精油定價在200-400元的國際大牌不同,且初護發(fā)精油的價格則在百元以內,功效類高性價比也是其賣點之一。

結合后來7月-8月與頭部美妝達人小魚海棠的合作以及淘寶超頭的直播帶貨,且初護發(fā)精油在21年亦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而縉嘉另一個旗下的美妝工具品牌everbab,也巧妙地借助了程十安扎實的化妝功底,已推出多款明星單品,其中涵蓋粉撲、睫毛夾、氣墊梳等多款美妝工具。

程十安

與此同時,在程十安的淘寶店鋪中,everbab的單品銷量也十分可觀,假睫毛月銷超5萬,睫毛打底及睫毛夾月銷超3萬。

而在其他機構中,也不乏將其機構的頭部達人與自孵化品牌進行深度合作的案例,其中一個就是未蘭與仙姆SamChak。

在2021年5月份的時候,未蘭就簽約授權了仙姆SamChak為該品牌的“首席體驗官”。

圖片來源:未蘭官網

因此,在近期的抖音直播合作中,我們通過飛瓜數據也可看到,該品牌與仙姆SamChak合作了約9場直播(近90天)。仙姆SamChak的公眾號,也多次介紹未蘭的產品。

而在小紅書合作方面,與大禹旗下達人合作的數量,也占據了75%的比重。

圖片來源:千瓜數據

同樣占據較高合作比例的還有青藤文化下的之研,其機構種草達人的比例達28.75%。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3月份,杭州之研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北京青藤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藤文化)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退出前持股27.50%。

這意味著,之研已不算作為青藤機構旗下的品牌,雙方為合作關系。

圖片來源:千瓜數據

除了機構自有達人之外,其他機構的達人,也會為其他機構自建的品牌做推廣和評測,如駱王宇和快美beautyQ旗下的@崔佳楠,都曾與且初進行合作。

由此可見,且初等品牌,大多是以獨立品牌的姿態(tài)進行運營。

03 紅利后的居安思危:轉型、建壁壘、做品牌

事實上,驅使機構從“幕后”孵化達人、做內容、服務品牌走向品牌商“前臺”的直接原因,是電商內容行業(yè)的階段性變化。

“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到今天應該算進入成熟期了?,F(xiàn)在的環(huán)境對于我們機構而言,還是挺殘酷的。首先是達人的壽命有限,一般在3-6個月期間。怎么能在有流量的時間段去變現(xiàn)?并且是健康地變現(xiàn),是現(xiàn)如今我們與達人共同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其次,在抖音平臺,流量特別不穩(wěn)定,需要我們不斷去做迭代升級。對于我們創(chuàng)作者而言,唯一的不變就是不停地變化。”

而另一位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則告訴記者,現(xiàn)如今公司9成的品宣廣告費用來源于國際美妝集團客戶,而國貨只有1成。

“這讓我們感到有些許的不安,假設哪天國際品牌因為某些問題無法在國內售賣,或者內容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那公司的經濟來源可能會受到沖擊?!?/p>

流量的不穩(wěn)定以及變現(xiàn)渠道競爭的激烈,讓不少機構開始思考如何拓寬業(yè)務邊界,以保證公司的長效發(fā)展。

談及未來,幾位機構的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整體+綜合的運營能力”,對于MCN機構的重要因素。

“在我們看來,以后整體運營能力的要求會超過單純的內容能力。光靠‘一招鮮吃遍天’的招數,沒辦法建立足夠的市場競爭壁壘,我們都越來越需要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機構們正是“預見”到了業(yè)務的天花板,不甘心幫他人做嫁衣,從而將破“卷”之道,選擇在了自建品牌上,以期建立企業(yè)的第二成長曲線。

“機構業(yè)務的拓展基本只有兩個方向,要么在內容領域拓展更多賽道,比如我們是做美妝的去做汽車,或者美食?;蛘咴诿缞y賽道里就是延伸上下游,做營銷業(yè)務,直播業(yè)務,或者就是品牌業(yè)務。

相比營銷服務和直播業(yè)務而言,品牌似乎想象空間更大,而且更有沉淀?!蹦硻C構品牌負責人阿橙告訴記者。

縉嘉之前做跨境TP,進口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供應鏈,一旦品牌供貨跟不上,業(yè)務就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此外,被代理的海外美妝品牌,往往在中國市場逐漸站穩(wěn)腳跟后,為尋求新的發(fā)展出路,隨時會面臨被大公司收購的風險,因此代理商隨時被收回品牌代理權或終止合作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相比之下,自有品牌的可控性更高。

“既然我們做的是中國市場,我們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品牌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呢?”縉嘉創(chuàng)始人Maggie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么回答到。

事實上,除了美妝日化行業(yè),不少其他行業(yè)的機構都紛紛布局孵化自有品牌。

譬如曾經羅永浩旗下的“交個朋友”機構,去年6月底推出的家居品牌“什么馬”,10月底的服裝品牌“重新加載”,以及11月底的配飾品“愛約書亞樹”。

這些品牌都已在羅永浩直播間里小規(guī)模上架試水,背后是交個朋友公司與旗下公司“盡微”供應鏈的深度綁定。

交個朋友的創(chuàng)始人黃賀曾介紹,交個朋友整體上是一個商業(yè)上的閉環(huán),互相耦合。最早只有MCN、短視頻整合營銷和代運營三塊業(yè)務,后來隨著能力溢出和市場需求,逐漸發(fā)展出七塊業(yè)務,包括MCN機構、代運營機構、主播培訓、自有品牌、SaaS系統(tǒng)、整合營銷及多平臺營銷業(yè)務。

“在抖音紅利結束之前,一定要沉淀出自己的一些品牌。我們往上再走一層,比別人早幾個月去布局上游,才能建壁壘?!秉S賀曾公開表示。

而去年年底,羅永浩也在微博上轉發(fā)了「重新加載」的新產品,為品牌創(chuàng)造聲量。但同時在微博上,他也十分謹慎地沒有提及「重新加載」作為自有品牌的身份,試圖將其作為一個獨立品牌的身份向外界推廣。

而羅永浩的謹慎態(tài)度,也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自建品牌機構的擔憂。

在借助旗下簽約達人這個“東風”起盤新品牌的同時,他們也正在擔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絕大多數機構對其品牌大多宣傳的方向是“獨立運營”,與機構達人無深度綁定,對其與自家達人合作的內容選擇“閉口不談”。

其中一位品牌主理人與記者坦言:“一方面機構業(yè)務有不少客戶是品牌競爭的同行,深度綁定會對合作多少有障礙。另外品牌也好,博主也好都是面對公眾,同在美妝行業(yè),一旦一方出現(xiàn)輿論危機,另外一方必定會受到影響。

還有一個層面是,我們還是希望品牌是一個獨立的業(yè)務有自生能力,而不是寄托于機構的附屬業(yè)務?!?/p>

本質上來看,機構做品牌,找的是基于視頻紅利生長出來的新品牌的機會,也是破除目前流量“內卷”的機會。

但這機會永遠只屬于一小部分人,在順利度過0到1的階段之后,未來還能否穿過品牌的生命周期,還是個未知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