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由于在多個議題上存在分歧,5年來首次重啟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被拖入加時賽,能否達成協議引發(fā)質疑。
這次會議原定于6月12日至15日在世貿總部瑞士日內瓦舉行,由于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達成協議,被迫延長一天,推遲到當地時間16日下午3點左右結束。不過世貿組織發(fā)言人普魯津(Dan Pruzin)表示,情況也可能有變。
本次會議尋求在減少漁業(yè)補貼、應對新冠大流行、糧食安全以及為世貿組織的改革確定方向等議題上達成多邊協議。世貿組織遵守協商一致的原則,達成協議需要164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這意味著只要一個成員反對就可以阻止進展。
阻撓主要來自印度。一位接近談判的外交官說,尚不清楚是否會達成協議……印度提出了很多反對意見。
在新冠大流行問題上,一年多以來,印度和南非以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一直在尋求對疫苗、治療和診斷的知識產權的豁免,這遭到了幾個擁有主要醫(yī)藥生產公司的發(fā)達國家的反對。
這個領域本來是最有希望達成協議的領域,但談判出現了轉折。一位接近會談的人士對Politico表示,本來談判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但幾個代表團把談判拉回了原點,能否達成協議還有待觀察。
5月份,主要各方(印度、南非、美國和歐盟)達成了一項臨時協議,但印度等方認為協議沒有達到所需的要求。印度商務部長戈亞爾表示,“并不足以讓我們能夠生產疫苗”。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在應對大流行的其他領域,世貿組織可以批準一個更廣泛的方案,以解決大流行期間出現的一些貿易問題,如出口限制。然而,印度和其他國家堅持認為,為了能夠解決未來的大流行病,方案應該包括一個自動觸發(fā)機制。然而這對歐盟、美國、英國和瑞士等國家來說是一個不可接受的要求。
在漁業(yè)補貼議題上,多年來世貿組織一直推動達成一項削減漁業(yè)補貼的全球協議,從而禁止鼓勵過度捕撈和威脅魚類資源的可持續(xù)性。這項談判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最近幾個月各國都在逐步達成最終協議。
世貿組織也對這項協議寄予厚望,若達成,這將是世貿組織27年來的第二項多邊協議,在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的現實中,這些協議也能體現世貿組織的重要性。
印度商務部長戈亞爾表示,印度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堅定倡導者,但該國的捕魚業(yè)并不經營龐大的船隊,而是小規(guī)模、貧窮的漁民。他認為印度和有類似情況的發(fā)展中國家應該獲得25年的過渡期來逐步取消漁業(yè)補貼。這個過渡期踩了大部分成員國的紅線,時間長得多。
在電子商務方面,各國爭論是否要延長自1998年以來實行的暫停對電子交易征收關稅的規(guī)定。
印度和南非認為暫停令有負面影響,不同意延長。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也持懷疑態(tài)度。
尼日利亞則表示,不延長暫停令意味著世貿組織“不能應對21世紀的挑戰(zhàn)”。美國認為暫停令支持了電子商務的發(fā)展,特別指出,電商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是一條經濟生命線,認為必須避免新的貿易壁壘。
雖然各國可以單獨決定是否征收關稅,不過這項協議若達不成,將是世貿組織在促進自由和開放貿易方面的一個重大挫折。
許多國家對印度的阻撓感到憤怒。一位日內瓦的貿易外交官說,印度在這次會議上跳著非常聰明的戰(zhàn)略舞蹈,扮演一個“挑剔的孩子”,“不應該讓他們胡說八道”。部分代表們認為,印度有阻撓多邊貿易協議的歷史,似乎遠未準備好妥協。
然而民間社會團體表示,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需求缺乏靈活立場,是造成僵局的原因。
面對不斷的討價還價,人們越來越懷疑是否能夠達成最終協議。巴基斯坦商務部長Syed Naveed Qamar稍早前對路透社表示,世貿組織正在走向一個“沒有結果的部長級會議”。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對達成一到兩項協議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但同時警告,達成協議的道路注定坎坷。
不僅多邊協議的推出面臨坎坷,世貿組織本身也遇到了麻煩。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在任期間削弱了世貿組織裁決爭端的上訴機構。已經成立27年的世貿組織,只在2013年達成了一項全球協議,即削減繁文縟節(jié)的《貿易便利化協定》。
世貿組織的上一次部長級會議還是在2017年12月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然而沒有達成重大協議,被認為是失敗的。
在此次會議前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世貿總干事伊維拉稱世界形勢更加復雜,面臨新冠疫情大流行、烏克蘭局勢、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待解的難題需要政治意愿的推動,希望各成員國“向世界展示世貿組織可以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