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市值破萬億,“比王”要上位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市值破萬億,“比王”要上位了?

比亞迪強勢崛起,背后有哪些深層次原因?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星圖金融研究院

誰是新能源產業(yè)鏈上的龍頭老大?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不少人的答案都是寧德時代。誠然,有“寧王”美譽的寧德時代一直都是市場公認的鋰電王者,而以之為核心的“寧組合”甚至是可以匹敵“茅指數(shù)”的存在。然而自今年以來,如日中天的“寧王”似乎遭遇了不小的麻煩,業(yè)績增速放緩,各種利空和質疑接連不斷,致使公司市值一再縮水,市場亦是嘩然一片。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的老對手比亞迪最近可謂順風順水,在各種利好的加持下,公司股價一路攀升,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儼然成為了近期A股最閃耀的明星,市場更是有人不吝贊譽地稱其為“比王”,大有和“寧王”叫板的味道。

比亞迪強勢崛起,背后有哪些深層次原因?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01

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總部位于深圳。公司由鎳鉻電池起家,隨后沿著新能源產業(yè)不斷深耕,在2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公司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chuàng)新為本”的理念,在各項業(yè)務領域均實現(xiàn)了長足的進步,并先后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現(xiàn)如今,公司已成長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yè),員工總數(shù)由起初的20名左右壯大至超過28萬人,并且在全球設立了30多個工業(yè)園,實現(xiàn)了全球六大洲的戰(zhàn)略布局。

放眼我國新能源產業(yè)版圖,比亞迪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一員。公司現(xiàn)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了上中下游全產業(yè)鏈的完整布局,從電池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tǒng),再到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各板塊協(xié)同效應顯著:

在上游原材料領域,公司通過戰(zhàn)略持股、合資、采購等方式,積極同相關公司展開合作,目前享有青海鹽湖鋰資源以及西藏鹽湖鋰資源,并擁有穩(wěn)定的磷酸鐵鋰材料供應商;

在中游零部件領域,公司自產自研汽車核心零部件以及三電系統(tǒng),在動力電池、發(fā)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部件上均實現(xiàn)自主生產,2020年3月成立的弗迪公司,進一步加快了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對外銷售;

在下游整車領域,公司具備完成的整車制造及研發(fā)體系,在不同價格區(qū)間陸續(xù)推出多款不同車型,豐富的產品類型拉動終端需求,銷量在國內自主品牌中常年穩(wěn)居首位。

除新能源汽車外,比亞迪還涉足手機部件及組裝、光伏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等業(yè)務,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起了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得益于各項業(yè)務的協(xié)同發(fā)展,公司近些年業(yè)績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際化戰(zhàn)略的不斷推進,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正呈現(xiàn)穩(wěn)中有升之勢。據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公司乘用車正式布局歐洲市場,1500輛唐EV順利抵達挪威,并于年底完成了第1000輛的交付,邁出了進軍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比亞迪漢EV、唐EV、元系列等車型也在都在多個國家亮相。公司還在哥倫比亞斬獲了海外地區(qū)迄今為止最大的純電動大巴訂單,并正式進入羅馬尼亞、芬蘭、巴基斯坦、愛爾蘭及南非等國家,將純電出行新體驗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這些都為公司海外業(yè)務的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xiàn)如今,全球6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400個城市均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足跡。

以上便是比亞迪的基本輪廓。

02

到這里,我們回到本文開篇的問題:比亞迪緣何能夠強勢升級為“比王”?

直接原因,自然是市場對于公司高成長性的認可以及消息面的刺激。

高成長性方面,除了公司營收和凈利潤表現(xiàn)亮眼之外,汽車銷量也可以說明問題:數(shù)據顯示,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銷量僅有5.8萬輛,但在2021年全年足足賣了約6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7%;而在今年4月份,受疫情因素影響,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多數(shù)鋰電巨頭,動力電池裝機量環(huán)比均大幅下滑,比亞迪卻逆勢而上,裝機量達4.3GWh,逆勢環(huán)比上漲2.4%,環(huán)比增幅5.8%,同比增幅8.6%——這些成績,足以讓市場心甘情愿給予公司高估值了。

至于消息面,近期比亞迪同樣利好不斷。例如,有消息稱比亞迪在非洲成功買下了6座鋰礦山,其中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預計達到2500萬噸以上,折合約100萬噸碳酸鋰;再如,近日比亞迪高管透露,公司將為特斯拉提供電池產品,這無異于是在蠶食寧德時代的“蛋糕”。而在消息的刺激下,市場一致看多比亞迪,致使其股價一漲再漲。

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于比亞迪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至少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則,矢志不渝地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

不同于國內其他主要汽車生產商普遍采用合資、技術引進、品牌引入等做法,比亞迪一直致力于自主研發(fā)設計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公司擁有龐大的技術研發(fā)團隊,資金上更是不吝投入。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攻關,公司接連開發(fā)出一系列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chuàng)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xiàn)了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節(jié)能降耗等方面的多重跨越。

以電池為例。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最知名的當屬刀片電池,該電池采用磷酸鐵鋰技術,通過結構創(chuàng)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相較于常規(guī)動力電池,刀片電池內部體積利用率增長了50%以上,整體體積能量密度可以媲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新能源車的續(xù)航能力。

再以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為例。車規(guī)級IGBT是電動汽車逆變器的核心器件,控制驅動系統(tǒng)直、交流電的轉換,決定電動車扭矩和最大輸出功率等核心指標;在混合動力汽車中,調節(jié)電機和發(fā)動機的匹配,使車輛在混合動力模式下達到理想的駕駛狀態(tài)。論成本,IGBT是僅次于電池的第二高成本元件。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內部結構比其他電氣產品更復雜,對車輛標準級IGBT指標的要求要高于其他電氣產品,因此長期被英飛凌等國際供應商壟斷。但比亞迪卻擁有國內首個汽車IGBT打造鏈條,包括IGBT芯片設計、晶圓制造、模塊封裝等部分,還有仿真測試以及整車測試,依托終端產品的優(yōu)勢,比亞迪在車用IGBT市場快速崛起,并正在打破IGBT的國際壟斷。

二則,日益豐富的產品矩陣與持續(xù)提升的品牌影響力。

產品方面,比亞迪已經規(guī)劃形成了包括王朝、海洋和騰勢系列在內的多條產品線。以王朝為例,其主打技術引領和極致性能體驗,是公司布局中高端市場的主要發(fā)力點,具體包含五大系列,分別為秦、漢、唐、宋、元共 25 款車型,全面覆蓋了轎車、SUV和MPV三種類型。具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據統(tǒng)計,公司在售純電動車型13款,覆蓋價格區(qū)間在9萬元到33萬元不等,可以很好地滿足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需求。

品牌方面,比亞迪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將“中國情懷”傾注到多個產品系列之中,不僅精準把握住了“國貨崛起”的時代脈搏,還充分迎合了國人呼喚民族品牌崛起的精神訴求。以漢EV為例,該產品以“漢”王朝命名,外觀設計上融入了“龍顏”元素,LOGO采用了漢朝時期的篆書漢字,內飾也營造了“新中式家居”的風格,再加上產品搭載著公司自研的刀片電池和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由外及內均滲透著中國元素,為產品賦予了強烈的民族精神,這也極大地讓比亞迪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以上種種,或許也是比亞迪被譽為“比王”的底氣所在。

03

事實上,早就有先知先覺者預見到了比亞迪的輝煌,比如“股神”巴菲特。

據公開信息顯示,巴菲特早在2008年就以每股8港元價格買入2.25億股比亞迪港股股票,這也是他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企業(yè),至最新統(tǒng)計仍一股未動,14年的時間實現(xiàn)了近38倍的投資回報率,獲利約687億港元。在巴菲特的投資版圖中,比亞迪帶給他的收益僅次于可口可樂。

那么,未來比亞迪還有多少投資價值呢?

誠然,比亞迪的現(xiàn)象級崛起離不開所屬賽道的高景氣,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高景氣還將繼續(xù)保持下去。

放眼當下,由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而能源緊缺、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同樣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了“雙碳”目標,而汽車的電動化轉型,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一環(huán)。

事實上,近些年在政策的扶持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xiàn)出爆發(fā)式增長。而今,補貼政策已進入退坡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的主旋律正逐步從補貼激勵向著產品與市場驅動方向轉變,這也吸引著傳統(tǒng)車企、互聯(lián)網與手機等跨界巨頭的紛紛涌入。另外,伴隨著廣大用戶的認識和觀念日益轉變,致使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海外新能源汽車也在步入增長的快車道。以美國為例,此前由于種種原因,美國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一直較低,賽道上也僅有特斯拉一家獨大。不過,面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來勢洶洶,美國顯然不想落后,于是明確了2030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占比達到50%的目標,無疑是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狠狠地助了一把力。

基于上述背景,海內外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產品的需求必然也會水漲船高,這對于龍頭比亞迪而言,當然是歷史性的機遇和極大的利好,再疊加自身的種種競爭優(yōu)勢,比亞迪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無疑是值得期待的——當然,這要建立在公司業(yè)績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基礎之上,否則一旦增速下滑,恐怕就將會引發(fā)“戴維斯雙殺”,屆時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比亞迪

8.7k
  • 比亞迪進入埃塞俄比亞市場
  • 雙碳晚報|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站落地重慶 海辰儲能據悉擬明年在港IPO籌資逾5億美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市值破萬億,“比王”要上位了?

比亞迪強勢崛起,背后有哪些深層次原因?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星圖金融研究院

誰是新能源產業(yè)鏈上的龍頭老大?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不少人的答案都是寧德時代。誠然,有“寧王”美譽的寧德時代一直都是市場公認的鋰電王者,而以之為核心的“寧組合”甚至是可以匹敵“茅指數(shù)”的存在。然而自今年以來,如日中天的“寧王”似乎遭遇了不小的麻煩,業(yè)績增速放緩,各種利空和質疑接連不斷,致使公司市值一再縮水,市場亦是嘩然一片。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的老對手比亞迪最近可謂順風順水,在各種利好的加持下,公司股價一路攀升,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儼然成為了近期A股最閃耀的明星,市場更是有人不吝贊譽地稱其為“比王”,大有和“寧王”叫板的味道。

比亞迪強勢崛起,背后有哪些深層次原因?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01

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總部位于深圳。公司由鎳鉻電池起家,隨后沿著新能源產業(yè)不斷深耕,在2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公司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chuàng)新為本”的理念,在各項業(yè)務領域均實現(xiàn)了長足的進步,并先后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現(xiàn)如今,公司已成長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yè),員工總數(shù)由起初的20名左右壯大至超過28萬人,并且在全球設立了30多個工業(yè)園,實現(xiàn)了全球六大洲的戰(zhàn)略布局。

放眼我國新能源產業(yè)版圖,比亞迪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一員。公司現(xiàn)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了上中下游全產業(yè)鏈的完整布局,從電池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tǒng),再到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各板塊協(xié)同效應顯著:

在上游原材料領域,公司通過戰(zhàn)略持股、合資、采購等方式,積極同相關公司展開合作,目前享有青海鹽湖鋰資源以及西藏鹽湖鋰資源,并擁有穩(wěn)定的磷酸鐵鋰材料供應商;

在中游零部件領域,公司自產自研汽車核心零部件以及三電系統(tǒng),在動力電池、發(fā)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部件上均實現(xiàn)自主生產,2020年3月成立的弗迪公司,進一步加快了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對外銷售;

在下游整車領域,公司具備完成的整車制造及研發(fā)體系,在不同價格區(qū)間陸續(xù)推出多款不同車型,豐富的產品類型拉動終端需求,銷量在國內自主品牌中常年穩(wěn)居首位。

除新能源汽車外,比亞迪還涉足手機部件及組裝、光伏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等業(yè)務,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起了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得益于各項業(yè)務的協(xié)同發(fā)展,公司近些年業(yè)績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際化戰(zhàn)略的不斷推進,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正呈現(xiàn)穩(wěn)中有升之勢。據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公司乘用車正式布局歐洲市場,1500輛唐EV順利抵達挪威,并于年底完成了第1000輛的交付,邁出了進軍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比亞迪漢EV、唐EV、元系列等車型也在都在多個國家亮相。公司還在哥倫比亞斬獲了海外地區(qū)迄今為止最大的純電動大巴訂單,并正式進入羅馬尼亞、芬蘭、巴基斯坦、愛爾蘭及南非等國家,將純電出行新體驗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這些都為公司海外業(yè)務的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xiàn)如今,全球6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400個城市均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足跡。

以上便是比亞迪的基本輪廓。

02

到這里,我們回到本文開篇的問題:比亞迪緣何能夠強勢升級為“比王”?

直接原因,自然是市場對于公司高成長性的認可以及消息面的刺激。

高成長性方面,除了公司營收和凈利潤表現(xiàn)亮眼之外,汽車銷量也可以說明問題:數(shù)據顯示,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銷量僅有5.8萬輛,但在2021年全年足足賣了約6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7%;而在今年4月份,受疫情因素影響,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多數(shù)鋰電巨頭,動力電池裝機量環(huán)比均大幅下滑,比亞迪卻逆勢而上,裝機量達4.3GWh,逆勢環(huán)比上漲2.4%,環(huán)比增幅5.8%,同比增幅8.6%——這些成績,足以讓市場心甘情愿給予公司高估值了。

至于消息面,近期比亞迪同樣利好不斷。例如,有消息稱比亞迪在非洲成功買下了6座鋰礦山,其中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預計達到2500萬噸以上,折合約100萬噸碳酸鋰;再如,近日比亞迪高管透露,公司將為特斯拉提供電池產品,這無異于是在蠶食寧德時代的“蛋糕”。而在消息的刺激下,市場一致看多比亞迪,致使其股價一漲再漲。

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于比亞迪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至少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則,矢志不渝地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

不同于國內其他主要汽車生產商普遍采用合資、技術引進、品牌引入等做法,比亞迪一直致力于自主研發(fā)設計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公司擁有龐大的技術研發(fā)團隊,資金上更是不吝投入。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攻關,公司接連開發(fā)出一系列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chuàng)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xiàn)了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節(jié)能降耗等方面的多重跨越。

以電池為例。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最知名的當屬刀片電池,該電池采用磷酸鐵鋰技術,通過結構創(chuàng)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相較于常規(guī)動力電池,刀片電池內部體積利用率增長了50%以上,整體體積能量密度可以媲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新能源車的續(xù)航能力。

再以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為例。車規(guī)級IGBT是電動汽車逆變器的核心器件,控制驅動系統(tǒng)直、交流電的轉換,決定電動車扭矩和最大輸出功率等核心指標;在混合動力汽車中,調節(jié)電機和發(fā)動機的匹配,使車輛在混合動力模式下達到理想的駕駛狀態(tài)。論成本,IGBT是僅次于電池的第二高成本元件。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內部結構比其他電氣產品更復雜,對車輛標準級IGBT指標的要求要高于其他電氣產品,因此長期被英飛凌等國際供應商壟斷。但比亞迪卻擁有國內首個汽車IGBT打造鏈條,包括IGBT芯片設計、晶圓制造、模塊封裝等部分,還有仿真測試以及整車測試,依托終端產品的優(yōu)勢,比亞迪在車用IGBT市場快速崛起,并正在打破IGBT的國際壟斷。

二則,日益豐富的產品矩陣與持續(xù)提升的品牌影響力。

產品方面,比亞迪已經規(guī)劃形成了包括王朝、海洋和騰勢系列在內的多條產品線。以王朝為例,其主打技術引領和極致性能體驗,是公司布局中高端市場的主要發(fā)力點,具體包含五大系列,分別為秦、漢、唐、宋、元共 25 款車型,全面覆蓋了轎車、SUV和MPV三種類型。具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據統(tǒng)計,公司在售純電動車型13款,覆蓋價格區(qū)間在9萬元到33萬元不等,可以很好地滿足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需求。

品牌方面,比亞迪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將“中國情懷”傾注到多個產品系列之中,不僅精準把握住了“國貨崛起”的時代脈搏,還充分迎合了國人呼喚民族品牌崛起的精神訴求。以漢EV為例,該產品以“漢”王朝命名,外觀設計上融入了“龍顏”元素,LOGO采用了漢朝時期的篆書漢字,內飾也營造了“新中式家居”的風格,再加上產品搭載著公司自研的刀片電池和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由外及內均滲透著中國元素,為產品賦予了強烈的民族精神,這也極大地讓比亞迪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以上種種,或許也是比亞迪被譽為“比王”的底氣所在。

03

事實上,早就有先知先覺者預見到了比亞迪的輝煌,比如“股神”巴菲特。

據公開信息顯示,巴菲特早在2008年就以每股8港元價格買入2.25億股比亞迪港股股票,這也是他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企業(yè),至最新統(tǒng)計仍一股未動,14年的時間實現(xiàn)了近38倍的投資回報率,獲利約687億港元。在巴菲特的投資版圖中,比亞迪帶給他的收益僅次于可口可樂。

那么,未來比亞迪還有多少投資價值呢?

誠然,比亞迪的現(xiàn)象級崛起離不開所屬賽道的高景氣,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高景氣還將繼續(xù)保持下去。

放眼當下,由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而能源緊缺、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同樣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了“雙碳”目標,而汽車的電動化轉型,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一環(huán)。

事實上,近些年在政策的扶持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xiàn)出爆發(fā)式增長。而今,補貼政策已進入退坡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的主旋律正逐步從補貼激勵向著產品與市場驅動方向轉變,這也吸引著傳統(tǒng)車企、互聯(lián)網與手機等跨界巨頭的紛紛涌入。另外,伴隨著廣大用戶的認識和觀念日益轉變,致使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海外新能源汽車也在步入增長的快車道。以美國為例,此前由于種種原因,美國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一直較低,賽道上也僅有特斯拉一家獨大。不過,面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來勢洶洶,美國顯然不想落后,于是明確了2030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占比達到50%的目標,無疑是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狠狠地助了一把力。

基于上述背景,海內外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產品的需求必然也會水漲船高,這對于龍頭比亞迪而言,當然是歷史性的機遇和極大的利好,再疊加自身的種種競爭優(yōu)勢,比亞迪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無疑是值得期待的——當然,這要建立在公司業(yè)績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基礎之上,否則一旦增速下滑,恐怕就將會引發(fā)“戴維斯雙殺”,屆時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