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這個世界會好嗎?《愛、死亡和機器人3》給出了答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這個世界會好嗎?《愛、死亡和機器人3》給出了答案

21世紀了,導演們包裹的、頌揚的還是人類在鉆木取火時代就認為正確的事情。

圖片來源:Unsplash-Greg Rakozy

文|波波夫科技

奈飛自制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2019年第一季上線時,就讓人看到了宮崎駿之外的另一種可能,風格各異的畫風,從科幻、喜劇到恐怖等五花八門的題材,既深沉活潑,又嚴肅浪漫,展現(xiàn)了21世紀人類想象力的寬度和深度。

回想2019年的世界,呈現(xiàn)一片空前繁榮、動蕩與瘋狂,美國科學家博曼公布了“黑洞”照片,雖然它在各類科幻電影中司空見慣,但人類目睹這一神秘物體的真容這才是第一回,看著就像一塊燃燒的煤球。這張黑洞照片是由西歐、北美、南美和非洲、還有南極洲的八座天文望遠鏡、全球三百多名天文學家共同拍攝、最后合成在一起,展示了人類在科學上的合作精神。照片中的黑洞位于河外星系的室女座星系團、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我們看到的是它許久前的樣子,它離地球越來越近。

萬事萬物終有湮滅時,在塞納河西提島上佇立了近千年的巴黎圣母院,在一個傍晚陷入一片火海,最終這座歐洲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的尖塔轟然倒下,烈焰中墜落的彩色玻璃窗及木質裝飾,預言了此后世間的一切;這一年的另一大悲劇是,倫敦東北埃塞克斯郡格雷斯工業(yè)園區(qū)的一輛冷藏集裝箱卡車內發(fā)現(xiàn)39具尸體,后來被證實是試圖偷渡進入英國的越南人,人類的不平等遠遠超過自然地理的差異,媒體渲染中江河日下的美歐,依然是第三世界人們心目中的向往之地。

憤怒不安的苗頭愈演愈烈。關注無業(yè)游民生活的韓國電影《寄生蟲》,不但斬獲當年戛納金棕櫚大獎,同時還從次年的奧斯卡典禮上抱走了四座小金人,創(chuàng)下外國電影在美國獲獎的新紀錄,這位導演此前還拍過極為震撼的另一部電影《雪國列車》,關于人類末日的故事。

總有人需要預言壞消息,但更多人希望聽到好消息。2015年,微軟創(chuàng)始人、也是這個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的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病毒已構成了全球最大的災難危機,而世界還沒有為下一次疫情做好準備?!彼哪旰?,蓋茨一語成讖,也讓謠言沾上了這位世界富豪,謠言的邏輯是如此錯亂:他制造了病毒,所以預言了病毒,謠言完全無視蓋茨基金會在與瘧疾戰(zhàn)斗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忠告。

如今,病毒徹底改變了世界前進的方向,“地球村“真的成了地球“村”,旅行成為奢望,甚至去一趟超市、擠入地鐵、去公園跑步都成為一種奢望,零工經(jīng)濟、共享經(jīng)濟、新消費、中產(chǎn)生活的理想泡沫一并幻滅。正常生活正在縮水,正在離我們遠去,就像不斷后退的風景,在一片血紅的暮色中消失。

最樂意分享的樂觀主義者此刻都變得謹慎起來,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么?

《愛、死亡和機器人》也發(fā)生了大縮水,整個劇集都向著黑洞的方向坍塌,它的第二季發(fā)布于2021年,也是新冠大流行的第二年,篇幅從第一季的18集縮水至8集,但依然保持了極為精良的制作,創(chuàng)意的重心開始倒向“機器人”和“死亡”,而愛,如果還有的話,可能已經(jīng)進化成了新的東西。第二季的多樣性顯然已不如第一季那樣天馬行空,但可圈可點之處在于,它仍然證明描述了“愛”的力量,讓“死亡”的氣息被平衡和中和,最難忘的一集是,旅人從鐵軌兩邊的草叢怪物口中逃生,在列車啟動的那一刻列車員奮力將他拉回人間。當然你也可以把他看成好奇害死貓的翻版。

第二季的溫情,在第三季里稀薄如平流層的氧氣,而“死亡”這一主題被賦予極高的權重,這可能也是導演們對于未來的回答?!拔磥怼?,在中文語境里已經(jīng)被嚴重濫用的一個詞,在《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里則被濃縮為死亡。

人類文明的宿命被設定為毀滅?!度齻€機器人》,第三季的第一集,片如其名,講述了三個機器人重游地球,目睹了人類文明的遺跡:滿地的地雷不由得讓你想到東南亞金三角、朝鮮半島三八線之際仍有大量地雷尚未排除,通過機器人的口述,我們得知:地球文明終結于同類相殘:窮人們用槍和刀度過文明的最后時刻,而有錢有勢的人則另有生存路徑:有人試圖在海洋上石油鉆探平臺上重建帝國,確切的說是被機器人揶揄為“喜歡穿連帽衫、有嚴重社交焦慮癥”的科技富豪,他們不相信人類,不要廚師、不要清潔工,他們把海上帝國的一切交給了人工智能助手,最后,人工智能們被書呆子們給羞辱得起義了,這些社恐富豪們頭戴耳機在饑腸轆轆中往生;商業(yè)之外的人類領袖們躲入了地下掩體,而他們最后同樣死亡食物缺乏,餐桌上擺放著同類的殘骸——人竟相食一面出現(xiàn)了。而那些“真正有錢的人”——很明顯說的就是準備收購推特的那位,他們決定去往一個全新的星球,“人類依靠自身的工具本可以拯救自己和地球,但他們卻選擇了貪婪和自我滿足,而不是打造一個健康的生物圈,為后代未來著想?!钡踉幍氖?,最終前往新星球——火星的,并非埃隆馬斯克,而是一只喵星人,內訌同樣發(fā)生在“真正有錢的人”之間。這一集幾乎諷刺了地球上所有的階層,除了貓。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超濃縮版的美劇《硅谷》。

人類實現(xiàn)正義,同樣也需要借助殺戮,而這種殺戮殺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這一點在第二集《糟糕之旅》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劇情是一個很套路的設定,一艘漁船被一只螃蟹精所侵入,它要挾船員帶它前往一個人口密集的島嶼,船員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只有一個人,他主張把船駛向另一個無人島,而其他所有人都贊成順服螃蟹精,這有點像電車悖論的翻版,誰才是正義的一方,為了遠方島嶼而殺戮船上所有船員,是否就是正義?從邊沁的功利主義來仲裁此間是非曲直,或許是的,但我覺得導演可能對此也持保留態(tài)度。第三集《恰是那臺機器脈動的顫抖》,則講述了兩個宇航員在木衛(wèi)一號的奇特之旅,她們都聽到了來自木衛(wèi)一深處的召喚,它可能是一種幻覺,也可能是一種真實的協(xié)議:她用身肉陷入硫酸海,以換取50%概率的意識永生。這真是一個魔鬼交易啊。女主在縱身一躍之前問了一個問題:“木衛(wèi)一,如果你是一架機器,你的功能是什么?”,木衛(wèi)一回復“去了解你”。結局女主賭贏了。

同樣是聆聽不明物體的呼喚,在本季最后一集中,古代騎兵聽到了來自池塘中水妖的呼喚,卻擁有完全不一樣的結局。與女宇航員拯救同伴的無私相比,古代騎兵從他撿起路邊的硬幣私藏懷中,這種貪婪的人設基本就預告了死亡的結局。木衛(wèi)一用呼喚救人,女妖則用呼喚殺人于無形,而她渾身叮當作響的金銀珠寶,也隱喻了現(xiàn)代社會人類如何淪為貨幣的奴隸。這是中世紀的故事,也是一則當代怪譚。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在第6集《蟲群》里,二十幾種高等級生物被蟲群所同化,雖保有不同程度的預言功能,卻陷入蟲群系統(tǒng)而不得自由,一開始男主和女博士的對話,就泄漏了這一季的大結局:人類將成為蟲群系統(tǒng)最新的成員。

在一部調用了21世紀幾乎所有虛擬技術的動畫劇集里,導演們包裹的、頌揚的還是人類在鉆木取火時代就認為正確的事情:相互幫助、善良、不貪婪、不害人、尊重人。

顯然,這并不是一篇影評。如劇透太多,還請海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這個世界會好嗎?《愛、死亡和機器人3》給出了答案

21世紀了,導演們包裹的、頌揚的還是人類在鉆木取火時代就認為正確的事情。

圖片來源:Unsplash-Greg Rakozy

文|波波夫科技

奈飛自制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2019年第一季上線時,就讓人看到了宮崎駿之外的另一種可能,風格各異的畫風,從科幻、喜劇到恐怖等五花八門的題材,既深沉活潑,又嚴肅浪漫,展現(xiàn)了21世紀人類想象力的寬度和深度。

回想2019年的世界,呈現(xiàn)一片空前繁榮、動蕩與瘋狂,美國科學家博曼公布了“黑洞”照片,雖然它在各類科幻電影中司空見慣,但人類目睹這一神秘物體的真容這才是第一回,看著就像一塊燃燒的煤球。這張黑洞照片是由西歐、北美、南美和非洲、還有南極洲的八座天文望遠鏡、全球三百多名天文學家共同拍攝、最后合成在一起,展示了人類在科學上的合作精神。照片中的黑洞位于河外星系的室女座星系團、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我們看到的是它許久前的樣子,它離地球越來越近。

萬事萬物終有湮滅時,在塞納河西提島上佇立了近千年的巴黎圣母院,在一個傍晚陷入一片火海,最終這座歐洲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的尖塔轟然倒下,烈焰中墜落的彩色玻璃窗及木質裝飾,預言了此后世間的一切;這一年的另一大悲劇是,倫敦東北埃塞克斯郡格雷斯工業(yè)園區(qū)的一輛冷藏集裝箱卡車內發(fā)現(xiàn)39具尸體,后來被證實是試圖偷渡進入英國的越南人,人類的不平等遠遠超過自然地理的差異,媒體渲染中江河日下的美歐,依然是第三世界人們心目中的向往之地。

憤怒不安的苗頭愈演愈烈。關注無業(yè)游民生活的韓國電影《寄生蟲》,不但斬獲當年戛納金棕櫚大獎,同時還從次年的奧斯卡典禮上抱走了四座小金人,創(chuàng)下外國電影在美國獲獎的新紀錄,這位導演此前還拍過極為震撼的另一部電影《雪國列車》,關于人類末日的故事。

總有人需要預言壞消息,但更多人希望聽到好消息。2015年,微軟創(chuàng)始人、也是這個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的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病毒已構成了全球最大的災難危機,而世界還沒有為下一次疫情做好準備?!彼哪旰?,蓋茨一語成讖,也讓謠言沾上了這位世界富豪,謠言的邏輯是如此錯亂:他制造了病毒,所以預言了病毒,謠言完全無視蓋茨基金會在與瘧疾戰(zhàn)斗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忠告。

如今,病毒徹底改變了世界前進的方向,“地球村“真的成了地球“村”,旅行成為奢望,甚至去一趟超市、擠入地鐵、去公園跑步都成為一種奢望,零工經(jīng)濟、共享經(jīng)濟、新消費、中產(chǎn)生活的理想泡沫一并幻滅。正常生活正在縮水,正在離我們遠去,就像不斷后退的風景,在一片血紅的暮色中消失。

最樂意分享的樂觀主義者此刻都變得謹慎起來,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么?

《愛、死亡和機器人》也發(fā)生了大縮水,整個劇集都向著黑洞的方向坍塌,它的第二季發(fā)布于2021年,也是新冠大流行的第二年,篇幅從第一季的18集縮水至8集,但依然保持了極為精良的制作,創(chuàng)意的重心開始倒向“機器人”和“死亡”,而愛,如果還有的話,可能已經(jīng)進化成了新的東西。第二季的多樣性顯然已不如第一季那樣天馬行空,但可圈可點之處在于,它仍然證明描述了“愛”的力量,讓“死亡”的氣息被平衡和中和,最難忘的一集是,旅人從鐵軌兩邊的草叢怪物口中逃生,在列車啟動的那一刻列車員奮力將他拉回人間。當然你也可以把他看成好奇害死貓的翻版。

第二季的溫情,在第三季里稀薄如平流層的氧氣,而“死亡”這一主題被賦予極高的權重,這可能也是導演們對于未來的回答?!拔磥怼?,在中文語境里已經(jīng)被嚴重濫用的一個詞,在《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里則被濃縮為死亡。

人類文明的宿命被設定為毀滅。《三個機器人》,第三季的第一集,片如其名,講述了三個機器人重游地球,目睹了人類文明的遺跡:滿地的地雷不由得讓你想到東南亞金三角、朝鮮半島三八線之際仍有大量地雷尚未排除,通過機器人的口述,我們得知:地球文明終結于同類相殘:窮人們用槍和刀度過文明的最后時刻,而有錢有勢的人則另有生存路徑:有人試圖在海洋上石油鉆探平臺上重建帝國,確切的說是被機器人揶揄為“喜歡穿連帽衫、有嚴重社交焦慮癥”的科技富豪,他們不相信人類,不要廚師、不要清潔工,他們把海上帝國的一切交給了人工智能助手,最后,人工智能們被書呆子們給羞辱得起義了,這些社恐富豪們頭戴耳機在饑腸轆轆中往生;商業(yè)之外的人類領袖們躲入了地下掩體,而他們最后同樣死亡食物缺乏,餐桌上擺放著同類的殘骸——人竟相食一面出現(xiàn)了。而那些“真正有錢的人”——很明顯說的就是準備收購推特的那位,他們決定去往一個全新的星球,“人類依靠自身的工具本可以拯救自己和地球,但他們卻選擇了貪婪和自我滿足,而不是打造一個健康的生物圈,為后代未來著想?!钡踉幍氖?,最終前往新星球——火星的,并非埃隆馬斯克,而是一只喵星人,內訌同樣發(fā)生在“真正有錢的人”之間。這一集幾乎諷刺了地球上所有的階層,除了貓。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超濃縮版的美劇《硅谷》。

人類實現(xiàn)正義,同樣也需要借助殺戮,而這種殺戮殺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這一點在第二集《糟糕之旅》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劇情是一個很套路的設定,一艘漁船被一只螃蟹精所侵入,它要挾船員帶它前往一個人口密集的島嶼,船員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只有一個人,他主張把船駛向另一個無人島,而其他所有人都贊成順服螃蟹精,這有點像電車悖論的翻版,誰才是正義的一方,為了遠方島嶼而殺戮船上所有船員,是否就是正義?從邊沁的功利主義來仲裁此間是非曲直,或許是的,但我覺得導演可能對此也持保留態(tài)度。第三集《恰是那臺機器脈動的顫抖》,則講述了兩個宇航員在木衛(wèi)一號的奇特之旅,她們都聽到了來自木衛(wèi)一深處的召喚,它可能是一種幻覺,也可能是一種真實的協(xié)議:她用身肉陷入硫酸海,以換取50%概率的意識永生。這真是一個魔鬼交易啊。女主在縱身一躍之前問了一個問題:“木衛(wèi)一,如果你是一架機器,你的功能是什么?”,木衛(wèi)一回復“去了解你”。結局女主賭贏了。

同樣是聆聽不明物體的呼喚,在本季最后一集中,古代騎兵聽到了來自池塘中水妖的呼喚,卻擁有完全不一樣的結局。與女宇航員拯救同伴的無私相比,古代騎兵從他撿起路邊的硬幣私藏懷中,這種貪婪的人設基本就預告了死亡的結局。木衛(wèi)一用呼喚救人,女妖則用呼喚殺人于無形,而她渾身叮當作響的金銀珠寶,也隱喻了現(xiàn)代社會人類如何淪為貨幣的奴隸。這是中世紀的故事,也是一則當代怪譚。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在第6集《蟲群》里,二十幾種高等級生物被蟲群所同化,雖保有不同程度的預言功能,卻陷入蟲群系統(tǒng)而不得自由,一開始男主和女博士的對話,就泄漏了這一季的大結局:人類將成為蟲群系統(tǒng)最新的成員。

在一部調用了21世紀幾乎所有虛擬技術的動畫劇集里,導演們包裹的、頌揚的還是人類在鉆木取火時代就認為正確的事情:相互幫助、善良、不貪婪、不害人、尊重人。

顯然,這并不是一篇影評。如劇透太多,還請海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