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每天一杯奶茶易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每天一杯奶茶易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茶是健康的,奶是補鈣的,為什么做成奶茶就有害健康了?

文|推醫(yī)匯  

絲滑的口感、香甜的滋味,作為當代年輕人的“快樂水”,一杯奶茶就可以撫慰人心,帶來即時滿足感。

遺憾的是,一杯奶茶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喝下了腸癌風險。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年輕女性常喝奶茶,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最高能增加一倍以上。

奶茶可能滋養(yǎng)腸道癌細胞

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和華盛頓大學癌癥中心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哈佛大學的《護士健康研究II》中的數(shù)據(jù),該研究追蹤了從1991年到2015年95464名女護士的健康狀況。

參與者每四年進行一次飲食調查,問題包括所喝飲料的類型和估計數(shù)量。在所有參與者中,還有超過41000位回憶了青春期的飲食習慣。

研究人員在參與者中確定了109例早發(fā)性結直腸癌。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

  • 成年組:與每周喝少于1杯(240毫升)奶茶等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 每天喝2杯或更多含糖飲料的女性,在50歲前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每天喝1杯的則風險增加16%。

  • 青春期組:在13~18歲之間這一身體發(fā)育和成長的關鍵階段,每天喝1杯含糖飲料,50歲前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32%。

鑒于這項研究結果,建議大家少喝奶茶等含糖飲料。有不少人表示“我點的奶茶不另外加糖”,但是不另外加糖≠無糖,否則你喝的奶茶可能一點味道都沒有。

一杯奶茶含3種傷身成分

茶是健康的,奶是補鈣的,為什么做成奶茶就有害健康了?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副教授朱毅介紹,傳統(tǒng)奶茶用茶葉混合鮮奶,加鹽熬制而成。其中含有優(yōu)質蛋白、B族維生素及茶多酚等,總體營養(yǎng)價值較高,還有驅寒保暖、促進消化等功效。

但現(xiàn)在流行的奶茶,多數(shù)是由奶粉、奶精、茶包、白砂糖、糖漿等混合制成,這樣的奶茶背后可能藏著眾多健康風險。

1 糖超標

上海市消保委曾對市面上的奶茶進行過比較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27件正常甜度的奶茶,平均含糖量為每杯34克,最多的高達每杯62克。

2 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俗稱“奶精”,是賦予奶茶絲滑口感的主角,不僅存在高糖高熱量等問題,還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奶蓋,一般由奶霜粉、水、淡奶油按比例混合后打發(fā)而成或直接用奶蓋粉調配,其成分中的植脂末含量都排第一位。

反式脂肪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脂、血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

3 過量的咖啡因

咖啡因含量取決于茶水濃度,除了用茶包泡,還有的是用茶葉提取物或茶粉沖泡。近兩年,上海市、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都曾對當?shù)財?shù)十款奶茶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分別達到270毫克和334毫克。

咖啡因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400毫克內(nèi),過量可能會睡眠紊亂、心跳過速等。

兩招喝上健康的奶茶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知道喝奶茶不健康,但是忍不住想喝。

奶茶為什么讓人上癮?

脂肪和糖能帶來良好的風味和口感。

甜味可以激發(fā)大腦的“獎勵機制”,分泌更多多巴胺,讓你感覺到興奮愉悅。

咖啡因也有成癮性,讓你越喝越想喝。

如果抵擋不了奶茶的誘惑,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教你兩招解饞。

會搭配

即使健康成人也要控制喝奶茶的頻率,愛喝的人可以用這5點降低奶茶危害。

第一,盡量不加奶蓋;第二,選擇優(yōu)質茶底;第三,選擇三分糖或無糖;第四,選擇牛奶或淡奶;第五,少加或不加珍珠、芋泥等輔料,如果吃了輔料,當天就少吃主食。

自制奶茶

選擇較好的紅茶,沸水煮3分鐘,濾出茶葉,把茶水盛入杯子;將純牛奶加熱煮沸后,兌入之前的茶水,比例可視個人口味而定;待奶茶稍微涼些后,可加適量蜂蜜調味。也可加入各種水果丁、檸檬片,或榛子、核桃等堅果碎,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最后給奶茶愛好者一個忠告:購買奶茶時要注意看食品配料表,若“植脂末+糖”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且排在奶、茶這些成分前面,最好少喝或不喝。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每天一杯奶茶易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茶是健康的,奶是補鈣的,為什么做成奶茶就有害健康了?

文|推醫(yī)匯  

絲滑的口感、香甜的滋味,作為當代年輕人的“快樂水”,一杯奶茶就可以撫慰人心,帶來即時滿足感。

遺憾的是,一杯奶茶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喝下了腸癌風險。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年輕女性常喝奶茶,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最高能增加一倍以上。

奶茶可能滋養(yǎng)腸道癌細胞

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和華盛頓大學癌癥中心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哈佛大學的《護士健康研究II》中的數(shù)據(jù),該研究追蹤了從1991年到2015年95464名女護士的健康狀況。

參與者每四年進行一次飲食調查,問題包括所喝飲料的類型和估計數(shù)量。在所有參與者中,還有超過41000位回憶了青春期的飲食習慣。

研究人員在參與者中確定了109例早發(fā)性結直腸癌。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

  • 成年組:與每周喝少于1杯(240毫升)奶茶等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 每天喝2杯或更多含糖飲料的女性,在50歲前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每天喝1杯的則風險增加16%。

  • 青春期組:在13~18歲之間這一身體發(fā)育和成長的關鍵階段,每天喝1杯含糖飲料,50歲前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32%。

鑒于這項研究結果,建議大家少喝奶茶等含糖飲料。有不少人表示“我點的奶茶不另外加糖”,但是不另外加糖≠無糖,否則你喝的奶茶可能一點味道都沒有。

一杯奶茶含3種傷身成分

茶是健康的,奶是補鈣的,為什么做成奶茶就有害健康了?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副教授朱毅介紹,傳統(tǒng)奶茶用茶葉混合鮮奶,加鹽熬制而成。其中含有優(yōu)質蛋白、B族維生素及茶多酚等,總體營養(yǎng)價值較高,還有驅寒保暖、促進消化等功效。

但現(xiàn)在流行的奶茶,多數(shù)是由奶粉、奶精、茶包、白砂糖、糖漿等混合制成,這樣的奶茶背后可能藏著眾多健康風險。

1 糖超標

上海市消保委曾對市面上的奶茶進行過比較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27件正常甜度的奶茶,平均含糖量為每杯34克,最多的高達每杯62克。

2 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俗稱“奶精”,是賦予奶茶絲滑口感的主角,不僅存在高糖高熱量等問題,還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奶蓋,一般由奶霜粉、水、淡奶油按比例混合后打發(fā)而成或直接用奶蓋粉調配,其成分中的植脂末含量都排第一位。

反式脂肪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脂、血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

3 過量的咖啡因

咖啡因含量取決于茶水濃度,除了用茶包泡,還有的是用茶葉提取物或茶粉沖泡。近兩年,上海市、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都曾對當?shù)財?shù)十款奶茶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分別達到270毫克和334毫克。

咖啡因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400毫克內(nèi),過量可能會睡眠紊亂、心跳過速等。

兩招喝上健康的奶茶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知道喝奶茶不健康,但是忍不住想喝。

奶茶為什么讓人上癮?

脂肪和糖能帶來良好的風味和口感。

甜味可以激發(fā)大腦的“獎勵機制”,分泌更多多巴胺,讓你感覺到興奮愉悅。

咖啡因也有成癮性,讓你越喝越想喝。

如果抵擋不了奶茶的誘惑,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教你兩招解饞。

會搭配

即使健康成人也要控制喝奶茶的頻率,愛喝的人可以用這5點降低奶茶危害。

第一,盡量不加奶蓋;第二,選擇優(yōu)質茶底;第三,選擇三分糖或無糖;第四,選擇牛奶或淡奶;第五,少加或不加珍珠、芋泥等輔料,如果吃了輔料,當天就少吃主食。

自制奶茶

選擇較好的紅茶,沸水煮3分鐘,濾出茶葉,把茶水盛入杯子;將純牛奶加熱煮沸后,兌入之前的茶水,比例可視個人口味而定;待奶茶稍微涼些后,可加適量蜂蜜調味。也可加入各種水果丁、檸檬片,或榛子、核桃等堅果碎,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最后給奶茶愛好者一個忠告:購買奶茶時要注意看食品配料表,若“植脂末+糖”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且排在奶、茶這些成分前面,最好少喝或不喝。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