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方正
編輯|樸芳
今年綜藝市場似乎比想象的還要冷。
“往年Q1的項目過年前就開始敲定,今年不太一樣,我接連3個項目談著談著就沒了,沒活干的我在家躺平了快3個月”,最近在中文播客“不上不下”里,某去年S級影視類綜藝的導演木木(化名)講述了一個大導演在Q1賦閑在家的窘境。
知道市場冷,沒想到這么冷。失去秀綜,Q1綜藝的不景氣此前就被熱議過,一面是數(shù)據(jù)冷清;一面是招商乏力,流量與口碑尚佳的《半熟戀人》全程竟拉不到一個贊助、只能無奈地“裸播到底”。
但已播項目的種種遭遇只是表象,木木在言談間揭示了這背后更具實感、更鮮為人知的行業(yè)艱辛。此前,業(yè)界對長視頻平臺降本增效的關注多聚焦在劇集領域(狂砍腰部劇集),但事實上,綜藝項目的腰斬狀況比劇集慘烈得多,是真正的凜冬將至。
“在家躺平三個月”
Q1導演待業(yè)成常態(tài)
僧多粥少。
沒有比這四個字更能形容當下綜藝導演們的處境了。沐沐介紹說,綜藝導演往往會在上個項目結束前尋覓下份工作,在往年,Q1綜藝通常在過年前就會找她接觸和走合同了,但今年她說“變天了”。
去年12月底做完《導演請指教》,休息了一段的沐沐發(fā)現(xiàn),今年春節(jié)前幾乎所有綜藝項目都處于停滯狀態(tài),已經在聊的合同也被甲方叫暫停,沐沐特別強調,基本上都是項目最大的那個甲方(平臺方)要求暫停。
從1月到現(xiàn)在,木木說如此“項目聊著聊著就停了”的事她已經經歷了3次,而且往年項目出問題可能是因為甲方出于砍價、砍人或調崗的考慮,不會像今年這樣完全沒得聊,因為是項目直接沒了。
還有一個情況也是今年的特例。過往平臺方常會視招商情況叫停欠佳的中腰部綜藝,而頭部綜藝在無外力阻擾下通常都會花力氣推進,但今年,木木此前正洽談的某頭部平臺S+項目直接就被撤,震驚了多方,該節(jié)目甚至已接洽好了多位明星藝人,此番一撤打了利益相關各方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嘴上說“躺平”的木木一直都沒放棄尋覓機會,幾個月里她積極向大小綜藝項目投簡歷、走內推,可往往收到的都是“我們還在招商中”這類回復。要知道,像綜藝導演這種內容型崗位以前壓根不用管招商,如今項目方主動告知導演們招商狀況,本質上是在暗示:我們這項目八字沒一撇呢!
木木表示,她遇到的情況并非孤例,由于大批項目停擺,像她這樣Q1待業(yè)在家的導演比比皆是:“我周圍真的沒有什么人現(xiàn)在進組了,真沒有,要么就在家等著,要么就在前期開會,可能開著開著會項目就沒了,幾乎都是這樣的情況”。
從沐沐的講述里,我們大抵明白了今年Q1綜藝市場冷清的B端因素——有太多平臺正在籌劃的項目被腰斬。從數(shù)據(jù)上我們也能證實這種判斷,今年Q1優(yōu)愛騰芒上新的綜藝總數(shù)僅為19部,與去年Q1“幾檔秀綜神仙打架”的盛況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今年才三月份,就已經看出一整年的蕭條了”,沐沐在播客節(jié)目最后有些悲觀地說道。如此來看,新一輪綜藝寒冬對從業(yè)者的侵襲將遠不止于這個冬天。
“S+項目說沒就沒”,降本增效狂挫綜藝界
降本增效。
這是近期互聯(lián)網公司新聞里的高頻詞,且多家長視頻平臺的最新財報也都喊出類似的戰(zhàn)略提法。比如,愛奇藝的王曉暉屢屢強調“消滅偽腰部”概念:“以前我們認為,特別小的垂類是有人看的,是能算過來帳的?,F(xiàn)在看來機會成本太高了。有這個精力和時間,不如去研發(fā)更多受眾更廣泛、題材更創(chuàng)新的A+級和S級?!?/p>
此前業(yè)界對長視頻“降本增效”的關注多放在劇集領域,認為平臺進一步整體收縮、集中力量發(fā)力頭部的大風向下,中腰部劇集公司到了必須直面生死的“存亡時刻”。但業(yè)界一直有所忽視的是,降本增效對綜藝界可能更是毀滅級的挫傷。
要知道,今年Q1劇集市場的表現(xiàn)是遠好于綜藝的,《開端》開年大爆給2022劇集市場開了好頭,《人世間》稱霸臺網多端造國民級熱度,創(chuàng)造了所有Q1綜藝都難以望其項背的爆款成績。
長視頻平臺收縮盤子,它是劇集、綜藝內部同行間的競爭,又何嘗不是劇集與綜藝兩個品類間的較量?站在平臺方角度,如今DAU、會員數(shù)增長越發(fā)趨緩之下,當看到頭部劇集拉動新用戶的勢能遠高于頭部綜藝,想必也會影響其對兩大品類的投入側重。
這或能解釋為何沐沐今年的那個S+級綜藝說沒就沒。通常在過往,平臺S+綜藝這種頭部項目即便是招商不順,平臺也會全力投入與推進,如今之所以不這樣做,可能是平臺意識到頭部綜藝的收益比實在太弱、喪失了推進的必要性。
如此來看,相較于劇集領域頭部項目尚能吃肉的利好,綜藝領域已經悲慘到連頭部項目都可能隨時流產的境地。更別提那些中腰部項目了,一來,平臺降本增效的大戰(zhàn)略縮減了總體的綜藝項目數(shù)量;二來,當下投放更謹慎的品牌方令到腰部綜藝更難招到商,很容易就淪落為平臺的棄兒。
長視頻平臺連年虧損、大砍內容成本的潮水之下,“賠本賺吆喝”拍綜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即便一檔綜藝評級強如S+、預估流量再好,一旦達不到廣告部門的滿意,也可能成為平臺磨刀霍霍的對象。
“企業(yè)挖人自制內容”,綜藝行業(yè)正在被肢解?
綜藝為啥突然找不到錢了呢?
一個最直接的猜測是,品牌方對綜藝沒信心了。這或是兩個老生常談的因素長期積累造成的結果,一是短視頻崛起也好,注意力被分流也罷,現(xiàn)在綜藝早不是《爸爸去哪兒》那會被全民觀看的流量重鎮(zhèn);二是“投綜藝看不到轉化效果”的品牌營銷痛點長期沒得到解決。
而過去的一年,我們見證了蜜雪冰城借全民共創(chuàng)之勢造就“UGC營銷盛世”,我們觀摩了鴻星爾克、韓束等品牌自播間的流量暴漲,這些新動態(tài)似乎都指向了一個“品牌自制內容IP”新時代的到來。
相比于投放綜藝,品牌方自己當起“內容制作人”,或運營賬號、或開直播間、或自制內容、甚至自制綜藝地去做內容營銷,可以更直接地度量品牌的營銷轉化效果,這無疑是一種更先進的、更貼近當下媒介傳播特性的內容營銷思路。
沐沐在播客里也分享了她對這一內容營銷新趨勢的觀察。疲于在綜藝市場奔波卻找不到活兒的她發(fā)現(xiàn),點開各大招聘APP,如今各行各業(yè)的企業(yè)都在不約而同地從綜藝界“挖人”,想要招聘能負責企業(yè)文娛內容開發(fā)的制作人才。
不得不說,在如今綜藝行業(yè)“僧多粥少”的大環(huán)境下,跳槽去企業(yè)確實正在成為綜藝制作人才一個新的出路,它契合的正是企業(yè)借助短視頻、藍V自媒體、品牌自播間“造自制內容IP”的新時代營銷需求。
當然,從長視頻平臺的長綜藝,到短視頻平臺的微綜藝,再到企業(yè)自發(fā)做定制綜藝,這樣的內容產業(yè)演變目前還只是一個猜想,很大可能的,這些多元的綜藝形態(tài)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共存,誰都難以取代掉對方。
換言之,犀牛君不認為長視頻綜藝和短視頻綜藝是誰取代誰的關系。與其說傳統(tǒng)的綜藝行業(yè)正在被短視頻、自媒體、或直播間所“肢解”,不如說,綜藝行業(yè)正在迎來與多種新媒介融新的2.0時代,對傳統(tǒng)的綜藝制作人才們來說,其實遍地都是新機遇。
綜藝寒冬,未必不會是新變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