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陳瓊燁
近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下稱留學服)發(fā)布提醒,跨境遠程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和高等教育文憑暫不在認證范圍內。
這并非留學服首次對跨境遠程授課學歷認證作出規(guī)定。早在2018年發(fā)布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評估辦法》就已做出上述規(guī)定。
留學服稱,疫情以來,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機構以營利為目的,乘機專門開設遠程課程、降低錄取標準、擴大招生規(guī)模,進行“包入學、包畢業(yè)、包認證”等不實宣傳,損害留學人員利益。
對于被境外院校以面授學習方式錄取的學生,由于受疫情影響,被迫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或者全部課程,在滿足境外院校規(guī)定的學位授予條件后,其所獲得的學位可以獲得正常認證。
“之前沒有特意強調跨境遠程授課不受認證”,一位從事中外合作辦學的人士對界面教育表示,因疫情原因全日制課程改為全線上或部分線上的,回國認證提交學校官方文件和說明即可;純遠程課和非疫情原因導致的線上課不受認可。
2020年初疫情爆發(fā)后,留學服就對學歷認證條件做出了適當調整。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 。
部分境外高校及中介利用特殊情況下的政策調整,針對中國市場大肆開設低質量遠程網(wǎng)課,通過降低錄取條件、畢業(yè)要求或縮短學習時長等方式,大肆招收中國學生就讀,聲稱不需出國就可以輕松獲得海外文憑。
2021年3月,留學服發(fā)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留學人員學歷學位認證工作的補充說明》,并表示“堅決反對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機構以營利為目的,假借疫情突擊增開大量在線課程的做法”。
疫情至今,留學服多次發(fā)布公告提醒,將對部分國外院校學歷學位加強認證審查。被“點名”高校所在地涉及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西班牙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