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爾法工場
企業(yè)家在經歷過巔峰后跌落,很難再攀高峰。雖然有褚時健、史玉柱等案例珠玉在前,可畢竟少之又少。
真正的實際情況是廣大企業(yè)家即便多次嘗試,卻終究與成功失之交臂,在無奈下選擇銷聲匿跡。
不得不承認的是,時代的選擇遠遠大于個人的努力。
可是,在光伏產業(yè)有這樣一個人,曾經站上了最頂峰,也跌落過最低谷,卻從未離開過。
1月8日,上邁(鎮(zhèn)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邁”)1GW輕質光伏基地在江蘇揚中市投產。
相較而言,上邁新能源名不見經傳。但是,卻引發(fā)了行業(yè)內的大量關注以及相關報道。
重要的原因不言而喻:上邁新能源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施正榮。對,那個男人又回來了。
本次回歸,并非無的放矢,引發(fā)媒體廣泛關注報道的原因還有產品。
無玻璃的輕質晶體硅光伏組件無疑讓人眼前一亮。將晶體硅光伏電池技術和薄膜光伏技術的結合,既保證了晶體硅光伏的效率優(yōu)勢,又發(fā)揮了薄膜技術寬廣應用場景的特點,備受期待。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較于本次具備實質意義上的回歸,上一次則頗受爭議。
就在2020年11月底,歷史的輪回總是驚人的相似。又是11月底這個時間節(jié)點,這個男人提前釋放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亞洲硅業(yè)正式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向科創(chuàng)板發(fā)起沖鋒。
從持股來看,施正榮、張唯夫婦擁有對亞洲硅業(yè)的絕對控制權。
數據來源:亞洲硅業(yè)招股說明書
一時之間,滿城風雨,市場對此的態(tài)度更多的是質疑。
的確,亞洲硅業(yè)營收毛利等經營指標落后、客戶高度集中、對賭風險等問題著實存在。更為關鍵的是歷史遺留問題和此次回歸是否圈錢等聲音不絕于耳。
尚德破產被掏空、輸送利益至亞洲硅業(yè)等過去種種,仍舊為世人所詬病。施正榮從曾經的“光伏教父”、“拓荒者”如今一度被譏諷為“老賴”、“逃兵”。
曾幾何時,遠赴重洋帶著夢想歸國的那個“少年”意氣風發(fā),搭上了光伏快車的他如日中天。尚德赴美上市,施正榮登頂中國首富。
隨后,在經濟下滑背景下需求緊縮、補貼退坡,進而引發(fā)了產業(yè)退潮。尚德轟然倒坍,施正榮也黯然遠遁他鄉(xiāng),而今再次攜“夢”歸來。
歷史,自有其歸宿,是非曲直,自有公論。
本篇文章,將核心放在上邁新能源的產品上,輕質組件能否對光伏建筑的市場格局,甚至能為光伏組件市場帶來改變?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光伏建筑。
01 光伏建筑的必要性
光伏建筑,是一種將太陽能發(fā)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將光伏與建筑相結合這一概念,意味著擴展了光伏的應用場景,近兩年頗受矚目。
其實,這一概念也不是什么新鮮事。1967 年,日本 MSK 公司最早提出建筑光伏一體化產品概念,直到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及產業(yè)鏈價格大幅下降后,光伏建筑再度走上舞臺。
火熱的賽道背后自有其吹風人。國家層面近年來多次出臺建筑光伏相應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同樣如此。
吉林、廣東、江蘇、西安、北京等14個省市明確發(fā)布了光伏建筑一體化相關補貼政策。補貼力度從0.3-0.4元/度,補助限額從100-300萬元各有不同。
在資本市場層面上,特斯拉、隆基、晶科、中信博等企業(yè)紛紛大力投資。
部分省市相應政策,篇幅影響,列舉有限。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yè)研究
這里存在著一個疑問,為什么光伏建筑如此受到國家的重視和資本的追捧?光伏建筑的推進是否必要?
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地基有多牢固樓便蓋得有多高,我們需要回歸事物的本質上去解決問題。
從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光伏建筑的誕生發(fā)展具備必然性。
眾所周知,建筑行業(yè)是碳排放和能耗雙高的代表,鋼材、水泥、鋁材等建材的生產伴隨著高排放、高污染。建筑運行階段同樣會伴隨著高污染和高能耗。
根據中國建筑節(jié)能協(xié)會能耗專委會發(fā)布的《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建材生產階段的碳排放最高為27.2億tCO2,占全國的比重為28.3%,其中90%左右來自鋼材、水泥和鋁材的生產階段。
建筑施工階段相對碳排較少,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1%。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21.1tCO2,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21.9%。
建材生產更多取決于工業(yè)生產時的能耗及碳排放,而運行階段則與日常的能源使用及建筑光伏的應用相關度更高。
因此,將光伏技術與建筑相結合能減少建筑的能耗和碳排,碳減排與建筑光伏的應用密切相關。這便是光伏建筑的最核心價值。
以上內容充分說明了光伏建筑發(fā)展的必要性。
除了必要性外,事物發(fā)展前進的另外一個關鍵是落地,應用端決定了光伏建筑的推廣規(guī)模。
從應用端來看,建筑光伏是組成分布式電站的重要一環(huán),是最契合分布式光伏的應用場景,有助于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xiàn)。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676個市縣整縣推進,各種類型的建筑屋頂面積可安裝光伏比例較高,黨政機關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fā)電比例不低于50%。
學校、醫(y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fā)電比例不低于40%;工商業(yè)廠房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fā)電比例不低于 30%;農村居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fā)電比例不低于20%。
政策背書的效果是顯著的,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光伏裝機規(guī)模13.1GW,其中分布式7.65GW,集中式5.36GW。分布式首次超過集中式。
在分布式中,戶用市場新增裝機5.86GW,同比增長280%,是上半年新增裝機的主要來源。
我國城鄉(xiāng)建筑總面積超600億平方米,其中城市建筑面積超300億平方米,光伏可安裝面積超30億平方米,且年新增竣工面積在40億平方米以上。
若保守按2%的BIPV滲透率,僅新增建筑每年BIPV行業(yè)市場空間近千億元;若考慮存量建筑改造需求,BIPV總市場長期空間有望達萬億級別。
因此,在國家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的背景下,光伏建筑大有可為。
02 BAPV和BIPV
光伏建筑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BAPV,我們通常稱之為后置式光伏,就是在現(xiàn)有建筑基礎上安裝光伏系統(tǒng)發(fā)電。另外一種是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即建筑的構成使用光伏組件來建設。
換一種理解,光伏組件可與多種建筑部位結合形成不同類型的光伏建筑產品,如光伏屋頂、光伏幕墻、光伏遮陽板等,結合起來的光伏建筑便稱之為BIPV。
目前國內BIPV主要應用于新建工商業(yè)屋頂,住宅領域布局較少。
論及BIPV和BAPV二者之間的關系用互為補充來形容更為恰當。
由于BIPV融入建筑設計,因此外觀整體性較BAPV更強,同時一體化的設計使得防水性能更為優(yōu)異。
從安全性來看,BAPV相當于在原有建筑再加上一層,建筑受力更大。
經濟性來看,BIPV由于減少建筑的的建材成本,所以優(yōu)于BAPV。
維護方面,BAPV可直接在屋頂上進行檢修,拆裝較為方便,運營維護難度低,而作為建筑一體化的BIPV則較為復雜。
總之,相當于建材的BIPV施工難度較大。本身光伏和建筑就是兩個不同的學科,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存在一定的認知差。
可以說,BIPV是光伏與建筑更深融合的產物,而BAPV更具備產品特性。
按照目前發(fā)展來看,BAPV為光伏建的主要發(fā)展模式,存量建筑基數較大。BIPV改進方便快捷,尤其是在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的政策下是天然的麥田。
BIPV由于設計復雜,標準化未統(tǒng)一,需要在使用過程中逐步縮短Know-how時間,而滲透率的提升同樣要看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效果。
現(xiàn)階段BAPV是光伏建筑的主要形式,未來看市場是屬于BIPV的,所以說二者互為補充。
03 輕質組件
光伏建筑的生產材料也有所不同。
光伏建筑材料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晶硅電池由于突出的光電轉換效率占據了目前95%以上的光伏市場份額。
薄膜電池的缺點便是轉換效率低,但由于重量輕、弱光性能強,溫度系數較好,顏色多樣性等優(yōu)點,在光伏建筑領域上得以應用。
具體來說,在特定光伏建筑項目(如非正南安裝屋頂、光伏幕墻、定制化場景等)中薄膜技術更具優(yōu)勢。
根據德國Fraunhofer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于2018年對歐洲BIPV項目統(tǒng)計顯示,屋面BIPV項目約90%采用晶硅技術,外立面BIPV約56%采用薄膜技術。
可以明顯看出,在光伏建筑上,傳統(tǒng)的技術皆存在著不足之處,晶硅電池對薄膜電池的轉換效率優(yōu)勢也明顯削弱。而文章開頭提到的上邁新能源的eArc輕質組件便是將二者進行了結合。
輕質組件在最大程度保留了晶硅太陽能發(fā)電優(yōu)勢的同時,又發(fā)揮了薄膜技術寬廣應用場景的特點。使用復合材料替代傳統(tǒng)組件玻璃,最核心的特性便是輕質,柔性。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上邁新能源研發(fā)生產的輕質組件厚度僅2mm,重量不足3kg/平方米, 只有傳統(tǒng)光伏組件重量的30%。
在屋頂荷載能力不變的情況下,輕質的eArc組件相較于傳統(tǒng)光伏組件重量優(yōu)勢明顯。在屋頂荷載能力相同的情況下,安裝eArc光伏組件的屋頂無疑可以承擔更大重量的積雪而不至坍塌。
安裝方式簡單快捷,一塊組件只需40秒。不同于傳統(tǒng)光伏組件在安裝時需要刺破屋面與檁條連接生根。eArc組件的粘貼安裝能夠實現(xiàn)無生根,0穿透的安裝。
這在節(jié)省大量人工成本和40%工程時間的同時,也不會因穿透而影響屋頂的防水功能。
針對具有弧度的曲面屋頂,傳統(tǒng)玻璃組件無法為該類屋頂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而輕質柔性eArc組件能與彎曲的屋頂表面完美貼合,這使得光伏組件與建筑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良好的建筑美學。
除此之外,形狀和尺寸可調制,實現(xiàn)定制化設計和生產,便于運輸,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比如,邁新能源已將光伏車棚賦予了“可折疊”、“彎曲”的特性并在瑞士投入應用。
江西景德鎮(zhèn)三個新建的光伏曲面車棚采用了上邁輕質柔性光伏組件。
澳大利亞國家海洋博物館屋頂采用了上邁的輕質光伏組件。
在柔性組件的頭部企業(yè)還包括日托光伏。其生產的Z系炫彩組件則以千變炫彩取勝,而且多種透光率和色彩可選,可定制化設計,適用更多場景,滿足建筑美學需求。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柔性組件的價格與常規(guī)組件價格相比,大約高出20%~30%。但柔性組件重量輕、不需要支架,操作簡單,在考慮人工、機械與材料成本后,每瓦能節(jié)約0.5元左右。
通過參與建筑前端設計,采用最優(yōu)化定制方案,在同等屋頂面積下,還能實現(xiàn)更高裝機量。所以綜合計算下來,柔性組件的成本和常規(guī)組件相差并不大。
從光電轉換的角度來看,輕質組件的轉換效率已經超過20%,距離傳統(tǒng)地面組件差距不大。
圖片來源:日托光伏官網
當然,目前輕質組件的問題不是沒有,一方面,質量、穩(wěn)定性、實際應用推廣等方面都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各廠商技術方向有所偏重,產品差異化明顯。例如,上邁新能源產品更輕但是效率遜于日托,此外,穩(wěn)定性、曲面度、厚度等均有不同。
更為關鍵的是在技術路徑上沒有形成標準化,仍需時間沉積,但其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性已經逐步清晰。
04 尾聲
臨近花甲之年的施正榮一路走來,毀譽參半。
歷經光伏20年的跌宕起伏,從未放棄,如今再度攜輕質光伏歸來,從情感上來講,施正榮應該是真正愛這個行業(yè)的,希望他還是曾經的那個“追夢少年”。
從技術路徑來看,雖然目前輕質組件仍存在著諸多問題。
可是,在不損失轉換效率的前提下,其薄柔輕美的特點無疑抓住了光伏建筑的需求痛點,順應了當前光伏建筑的發(fā)展方向。
相信未來輕質組件在BIPV甚至更廣闊的應用場景中大有可為。在此過程中,眾多廠商勢必要進行一輪爭鋒,而后將出現(xiàn)代表性的產品。
相信曙光已經出現(xiàn),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