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作為攝影愛好者,長焦鏡頭一直是小雷可望而不可及的產(chǎn)品,畢竟它無論是在重量體積還是價格上都遠超普通焦段鏡頭。當然最關(guān)鍵的還是攜帶過于困難,無論是出行還是拍攝都遠比想象中“困難”。所以當時的小雷寧愿多花幾千塊購買索尼黑卡也不會去購買長焦鏡頭,這甚至讓小雷一度想將黑卡作為主力相機。
不過這個困擾小雷已久的難題在華為P30 Pro以及OPPO Reno 十倍變焦版出現(xiàn)后就被徹底解決了。根據(jù)官方介紹,P30 Pro搭載了一顆800萬像素的潛望式5倍光學長焦鏡頭,再加上數(shù)碼裁切的操作,能夠讓其擁有50倍的變焦能力和最大1343mm的等效焦段。
雖說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款機型所宣傳的光學變焦技術(shù)都有那么一絲營銷的味道,但這兩款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確實讓整個手機市場都陷入了“長焦內(nèi)卷”的競爭當中。從2020年開始,幾乎每一臺旗艦手機都會配備一顆潛望式長焦鏡頭,夸張的甚至用上了兩顆長焦鏡頭來達到更強的變焦效果。
然而這股“超長焦”潮流僅僅維持了一年出頭,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各大手機廠商貌似都不再看重超長焦鏡頭,反而更注重所謂的雙主攝組合:即兩顆高素質(zhì)傳感器組成主攝和超廣角鏡頭。而最近曝光的幾款新機也均采用這一配置,難道說潛望式長焦鏡頭就像當年的“一億像素”話題一樣,方向是真的錯了?
手機上的長焦鏡頭真的實用嗎?
在2020年的手機市場中,似乎沒有潛望式鏡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旗艦機。華為 P40 Pro+、小米 10 至尊版、OPPO Find X2 Pro等機型都用上了一顆素質(zhì)極強的潛望式場景鏡頭,甚者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10 倍光學變焦,等效焦段超過 200mm,堪稱手機中的望遠鏡。
而長焦鏡頭,也自然而然成為手機廠商們的宣傳重點和賣點,無論是發(fā)布會還是官網(wǎng)介紹,都會為其留出一定的位置。另外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對于不懂得何為 CMOS、什么叫做大底,什么是算法的消費群體來說(請注意這其實可能是絕大多數(shù)用戶),手機廠商在 " 拍照配置 " 上的宣傳也確實有兩個參數(shù)是最容易被 " 看懂 "、且非常深入人心的,第一是像素,另一個則是最大變焦倍率。這時手機廠商所宣傳的50倍、60倍甚至120倍變焦就能起到作用了。
說了那么多,手機上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我們要搞懂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長焦鏡頭所拍攝出的照片要比主攝拍攝出的更吸引人?
因為如果沒有長焦,我們就要在人力難以抵達的位置按下快門,同時長焦拍攝還要好好規(guī)劃哪些景物該出現(xiàn)在照片里、哪些不該出現(xiàn),把創(chuàng)作元素融入照片中,這才是讓手機真正接近相機的時刻,而不僅僅是堆疊像素去“秒殺單反”。從小雷個人的角度來看,一款擁有長焦鏡頭的手機,更容易讓用戶感受到拍攝的樂趣。
對于單反相機而言,長焦和超長焦鏡頭在特定場景下的拍攝時是必備的,比如拍攝體育賽事和野生動物。但是智能手機顯然無法勝任這些場景的拍攝,即便它們擁有了高倍數(shù)的光學變焦。但是,長焦鏡頭存在的意義顯然不只是用來打鳥。如果你熱衷于在旅游當中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就會知道一部支持變焦的相機(或者手機)是多么實用。
實際上,利用潛望式鏡頭實現(xiàn)高倍光學變焦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手機廠商解決問題的能力?;蛟S所謂的50倍甚至120倍變焦只是個宣傳噱頭,但能在小小的手機上實現(xiàn)高達5倍或是10倍的光學變焦,這已足矣讓作為攝影愛好者的小雷為其買單。
手機拍照或許永遠無法替代專業(yè)單反,即便它們擁有高倍光學變焦。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擁有哪怕是接近單反的拍攝能力就已經(jīng)足夠了。
廠商取消長焦鏡頭,是妥協(xié)還是市場需求?
至于手機廠商為何不再著重于超長焦鏡頭,小雷認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手機拍照的每一項技術(shù)都會帶來與之對應的問題。比如像素高了寬容度就會下降,鏡頭可拍攝角度更廣就會造成畫面畸變,增加了人像虛化功能就會帶來摳圖問題,即使是公認提升畫質(zhì)的“底大一級壓死人”,被移植到手機上之后也還是帶來了彗差,近物對焦體驗反而不如老手機。
然而這些曾被部分用戶當做是噱頭的功能,如今已成為大部分手機廠商所發(fā)力的點。那么如今手機長焦技術(shù)已經(jīng)相當成熟,為何不被手機廠商繼續(xù)沿用呢?李楠曾在社交平臺上發(fā)表過這么一段言論。
從李楠的發(fā)言中我們大致可以明白,如今在技術(shù)上手機的超長焦鏡頭離成熟相差甚遠,但卻成了營銷層面的終點。為了拿下相機軍備競賽的冠軍寶座,各大品牌都只好趕鴨子上架,端出與廣角、長焦相差甚遠的“稀爛”畫質(zhì),然后期待消費者被廣告商的數(shù)字唬住,不明就里地花錢買單,這一點確實可以認同。
但李楠的這一段話其實也有不少值得反駁的地方,用長焦拍照或者拍視頻的人,真的只能得到抖得一塌糊涂的成片嗎?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在廣角端不易被察覺的抖動,會隨著焦段的增加而成倍放大。這就非??简炵R頭的防抖性能。目前 5 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鏡頭,通過 OIS 技術(shù)已經(jīng)能做到不錯的防抖效果,至于10倍、20倍確實有著較大的進步空間。
但這并不代表長焦鏡頭真的屬于噱頭,如果事實真如李楠說的那樣,那搭載長焦鏡頭的手機早應該靜悄悄地被淹沒在2021年,又為什么會有如今的爭論呢?這也應驗了一句話:只要什么都不做,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也不用去解決任何問題。然而什么都不做,本身不就是最大的問題么?
只要有一部分用戶能夠享受到長焦鏡頭所帶來的樂趣,那么它就有了存在的意義。
第二,也是小雷個人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潛望式鏡頭確實會進一步縮小手機內(nèi)部寸土寸金的空間。前文曾提到,潛望式長焦鏡頭蓬勃發(fā)展的年份為2019年及2020年,這正是5G手機剛剛面世及普及的年代,而當時的5G手機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除了貴之外就是“厚重”。
當時厚重的機身恰恰能讓潛望鏡長焦模組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而隨著手機廠商技術(shù)的不斷迭代和改進,如今的5G手機基本都已摘掉“板磚機”的帽子,甚者已經(jīng)將重量下降至170g上下。但所謂有舍必有得,手機廠商為了“減肥”,第一個舍棄掉的,自然是潛望式鏡頭這位“重量級選手”。
而既能保證整體拍攝體驗,又能讓用戶通過裁切的方式達到手動變焦的雙主攝高像素方案,也就成了手機廠商的一個無奈之舉。畢竟根據(jù)他們的市場調(diào)研來看,雙主攝的方案遠比更為激進的長焦鏡頭更受消費者歡迎。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質(zhì)的超長焦相機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了少數(shù)旗艦機 " 炫技 " 的手段,而非大多數(shù)用戶普遍追求的功能點。
不過對于小雷這種熱衷于長焦鏡頭的用戶來說,還是希望手機市場能夠推出幾款不那么在意機身厚度重量且搭載超長焦鏡頭的手機,畢竟對于小雷個人而言,手機再重也比不上單反,反而正因手機的便攜性能提升更多的拍照欲望。
長焦鏡頭需要保留,但發(fā)展方向不能錯
根據(jù)前文的論述,不難看出小雷是一位對手機長焦鏡頭持積極態(tài)度的用戶,但這并不代表小雷希望手機廠商繼續(xù)像兩年前那樣,為了所謂的噱頭去造出什么100倍甚至200倍變焦鏡頭出來。
就目前的技術(shù)來看,在“拍的好”和“拍的到”的問題上,潛望式鏡頭還很難兼顧,隨著變焦倍數(shù)越高,這一矛盾也愈發(fā)明顯。因此小雷個人的觀點是長焦鏡頭可以保留,但沒有必要犧牲太多的內(nèi)部空間,安裝一個不常用的 200mm 以上焦段的鏡頭。5 倍左右的光學變焦,已經(jīng)足矣滿足小雷這種極端用戶的需求,至于所謂的10倍光學甚至是20倍,短期之內(nèi)都不應該存在于這臺小小的手機當中。
當手機廠商不再舞墨于“10 倍光學變焦”、“120 倍混合變焦”,而是專心提升 2 倍長焦鏡頭、5 倍潛望式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時,這場“長焦之戰(zhàn)”才會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不過就目前曝光的幾款機型來看,2022 年的頂級旗艦機型在長焦相機的配置上,似乎依然不會有明顯的進步,或許小雷的這一期望,在2022年怕是要落空了。